三-5、神魂魄与“百病之始”

原文:

魄汗未尽,形弱而气烁,穴俞以闭,发为风疟。

故风者,百病之始也,清静则肉腠闭拒,虽有大风苛毒,弗之能害,此因时之序也。

故病久则传化,上下不并,良医弗为。

倪师注解:

如人之汗无法透发,停留体内,造成外形瘦弱而躁。又如背部俞穴闭塞阳气不行,则必生疟病往来寒热。所以风为百病之始,实有因也。

人如能保持气清神静,则阳气必和,人的固表能力强盛,即令遇到恶劣之气候环境,终不生害。此因能体悟顺应天地时序之理而致的。

如果邪留体内久久不去,必生传变移转,造成上下不交,阴阳不容,即有良医亦必束手无策。

课堂笔记:

1.肺藏魄,肝藏魂,心藏神。心是最大的,它管魂和魄。

2.白天看到鬼就是“魄”,就是肺已经出问题了。魄不守。

3.“魄汗未尽,形弱而气烁”,魄汗就是肺里的汗,气烁就是很干燥。不正常的汗总出个没完的话,人的身形就会变弱,并且正气也消烁了。这是气随津脱的病机变化。

4.此言表气与邪气并陷于肌腠之间为疟也。肺主皮毛,魄汗未尽,表邪未去也。寒邪在表,则随阳而化热,故气烁也。*

5.“穴俞以闭,发为风疟。”所有背后的俞穴,如膀胱经的肝胆脾胃心焦肾的俞穴,都是阳气走的地方,而募穴是阴气走的地方。阴和阳互相制衡。如果说阳气要走俞穴发散出来,但毛孔闭塞住了,阳气不能行,就会发为风疟。

6.风疟,但热不寒之疟也。表阳之邪与卫气相遇,则发热也。*

7.你看那个人抖抖抖,抖就是动,动就是风的症状。风也可能是表症现象。

8.中医用一个字来形容一个症状,这有助于我们选择用药。因为有专门去风的药。

9.中医认为“风为百病之始”,即所有的病最早都是来自外面的风。所以如果一开始就治好表证之病,就不会生后面的病。

反过来,当治脏病或腑病时,发现病人出现了风症,变成最表的症状,代表病在退,快要痊愈了。因为风症是病之始,也是病之终。

10.“清静则肉腠闭拒,虽有大风苛毒,弗之能害,此因时之序也”,如果人能保持心情宁静,肉腠都封闭起来,则不论节气再怎么改变都不能害到你。这是按照时序来动的。

11.此重调养元真之气,而肌腠宜密闭也。夫寒暑始伤于皮毛,风邪直投于肌腠。风者善行而数变,入于肌腠则及经脉,或为热中,或为寒中,或为偏枯,或成积聚,或入府而生,或干臓而死,邪气淫佚,不可胜论,故曰风者百病之始也。

人能顺苍天清净之气,而调摄其元神,则肉腠固密,虽有大风苛毒,勿之能害。此因四时之序,而能顺养也。《要略》云:若使五脏元真通畅,人即安和。*

12.“故病久则传化,上下不并,良医弗为。”如果病在身体里待太久了,再好的医生也是没有办法的。但是我们当医生的还是要想尽办法把他治好。

13.传者,始伤皮毛,留而不去,则入于肌腠。留而不去,则入于经脉冲俞。留而不去,则入于募原脏腑。化者,或化而为寒,或化而为热,或化而为燥结,或化而为湿泻。*

三-6、积与泄

原文:

故阳畜积病死,而阳气当隔。隔者当泻,不亟正治,粗乃败之。

倪师注释:

所以人身之阳一旦受阻积滞不去,必生危厄,而当阳气受阻时必用泻法速治或可解灾。不急速且正确施治,又遇庸医,必因时之失而终败。

课堂笔记:

1.人体的腑是宣泄,脏(臟)是收藏,而泻和藏都是靠阳气。当阳气行,它才能够生长收藏,浊物该宣泄的宣泄,营养该收藏的收藏。

2.当阳气不行,它管你好坏通通累积起来。因为阳是动能,没有动能推动时,身体就会累积很多东西,淤血、结节、囊肿或肿瘤等病变就这样来的。此为“(阴)积”。

3.阳是无形的,只有阴才会累积。而阴累积是因为阳不行。所以行阳很重要。只要阳气能够行,身体就不会有累积。这是诊断法则,也是治疗法则。

4.“隔则当泄,不亟正治,粗乃败之”,当人受到阻隔时,要赶快把它泄出来,不然就会出问题。

三-7、两仪生四象

原文:

故阳气者,一日而主外。平旦人气生,日中而阳气隆,日西而阳气已虚,气门乃闭。

是故暮而收拒,无扰筋骨,无见雾露,反此三时,形乃困薄。

倪师注释:

是故阳气者,白天固守人体之外侧。

清晨日出时,阳气由里走表,至正午时阳必盛旺至极,日落西山时阳气亦衰弱于表而内敛,毛孔闭锁,固阳于内不使外溢。此阳气之道,因日暮而内敛不出,不在夜间运动筋骨逼阳气与汗出,不与外在之寒露相触,此乃养阳气之正道。

吾人如违逆之,阳气必损,以致人之外形必可日见薄弱多病。

课堂笔记:

1.“故阳气者,一日而主外。平旦人气生,日中而阳气隆,日西而阳气已虚,气门乃闭。”这是阳气在24小时一天内的变化。白天阳气主外,清晨时阳气升,到了日中阳气旺,太阳西下时,阳气衰。

2.顺着一天24小时阴阳的生长,你就知道阴阳不会瞬间转变,人体是慢慢慢慢转变循环的。

3.以一日分四时,朝则为春,日中为夏,日入为秋,夜半为冬。朝则人气始生,故旦慧;日中人气长,长则胜邪;夕则人气始衰,夜半人气入藏。是故暮而收敛其气,隔拒其邪。无扰筋骨,无烦劳也。无见雾露,宜清净也。*

4.如果以一天日正当中、阳气旺的时候为一个点,同时在这个地方的时候,阴也开始升,因为阴和阳是相通的,当阳到极的时候开始升阴,阴就开始慢慢走。

5.如果把一天24小时画成一个圆形,阴从一个点开始慢慢升,到了日薄西山时,阳气都衰了;到半夜时,中间区域都是阴的,此为阴之极限。这时阳开始一点点升起来,到了卯时,阳开始盛,直到“日中阳气隆”,全部都是阳。《易经》把它叫“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

三-8、阴阳关系

原文:

岐伯曰:阴者,藏精而起亟也,阳者,卫外而为固也。

阴不胜其阳,则脉流薄疾,并乃狂。阳不胜其阴,则五脏气争,九窍不通。

是以圣人陈阴阳,筋脉和同,骨髓坚固,气血皆从。如是则内外调和,邪不能害,耳目聪明,气立如故。

风客淫气,精乃亡,邪伤肝也。

因而饱食,筋脉横解,肠澼为痔。

因而大饮,则气逆。

因而强力,肾气乃伤,高骨乃坏。

凡阴阳之要,阳密乃固,两者不和,若春无秋,若冬无夏。因而和之,是谓圣度。

故阳强不能密,阴气乃绝。

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绝。

倪师注解:

人之阴,其性能随时吸收积存营养之精华,随时立即提供人之所需。人之阳,是专斗强固外表,使身体不受环境之倏变而生病也。其关系不但密切且互相平衡的。

一旦阳太过,阴无法及时供养,造成阴不足而阳亢,此时人必生狂乱而血脉加速。如阳不足无法接收阴之精气而造成阴过盛时,五脏会互相争引过盛之阴精,但因吸收过量,导致九窍闭塞不通。

是故唯圣人知晓阴阳之平衡原理,使筋脉柔和,骨髓坚固强壮,气血流畅无阻,体之内外协调均匀,病终不生害。耳聪目明,即使无志,仍可维持正常之机能。

常人不知阴阳维持平衡之道,极易受外在环境倏变而生疾病。如受风过量而损人之阳,则无法正常吸收营养之精华,肝脏必生病变。人因暴饮暴食,造成消化系统过量负荷,使筋脉弛缓,不消化之食物在体内生变而成下痢或生痔。如大量饮酒,胃必受损而气反逆不降生呕。过度提举重物必伤肾气,腰骨必坏。

大凡阴阳平衡之重点在不可过饮、过饱、过劳、过于暴露于外在不良之环境中。一切适中,生活规律,心情平静,则阳能固外,阴安于内。一旦两者失和,就如同大自然中有春无秋,有冬无夏之反常现象,如能调和,则符合于圣人之法则。

是故阳过强而外溢不守,阴亦随之耗绝,阴气能平和发展于体内,阳气能固守体外,使邪不入侵,百病不生,神釆飞扬。阴阳一旦不容而分离,营养无法供入体内人必死。

课堂笔记:

1.阳不胜其阴,则五脏气争,九窍不通。”气为阳,血为阴脉,阴和阳是平衡的。当阴没有办法控制阳,则脉行急迫,就像夫妻之间太太管不了先生,“阴不盛及阳”,先生就没法控制了,“脉流薄疾,并乃狂”。

2.反过来,如果先生没有办法让太太很安心,“阳不胜其阴”,五脏为阴,太太就开始跟你生气,五脏之气交争于内,而九窍为之不通,“五脏气争,九窍不通”。

*盖五脏之气出而为阳,在内为阴也。夫藏为阴,精血为阴;气为阳,九窍为阳。内为因,外为阳。

3.“是以圣人陈阴阳,筋脉和同,骨髓坚固,气血皆从。”真正的养生之道,是要让阴阳平衡,脏和腑之间互相非常协调。如果不协调,我们就要去看哪里出问题。

4.腑是阳,脏为阴,腑和脏是相连的。当我们在表面看见了腑的症状时,可以推测到里面脏发生了什么问题。例如有个病人大便不通,同时他总是在晚上1-3点或3-5点醒来,那我们就会知道,便秘的原因可能是肝脏(木)和大肠(金)不和,也可能与肺有关系。这是一个诊治的大原则。

5.最重要的保养之道,就是当你的身体稍微有点不正常时,不管用针灸、推拿还是药物,先想办法让它恢复正常,然后保持一个好心情。

6.“风客淫气,精乃亡,邪伤肝也”,中医把天地之间的风定义成肝,肝是风脏。因为肝为木,风在吹时,树木就会受到影响。所以树木会动就是受到风,风邪伤肝也。

风木之邪,内通肝气,肝主藏血,肝气受邪,则伤其血矣。*

7.“因而饱食,筋脉横解,肠澼为痔”,吃太饱的时候,经脉输送的力量不够了,就容易生痔疮。

8.“因而大饮,则气逆”,喝酒太多,呼吸会比较短一点。

9.“因而强力,肾气乃伤,高骨乃坏”,我们抬重物时,靠的是肾脏,用的是骨的力量,而不是肌肉的力量。所以强力硬去抬你抬不动的的东西时,肾气乃伤。

10.脊椎骨下来一直到腰椎,凸起来的地方,称为高骨。

11.“凡阴阳之要,阳密乃固,两者不和,若春无秋,若冬无夏。因而和之,是谓圣度。”如果阴阳两者不和,就好像只有春天没有秋天,只有冬天没有夏天一样。

12.“阳强不能密,阴气乃绝”,阳要强到什么程度?要秘,这样阴才不会耗掉。有的人阳很强,但不够秘,还是会耗阴,于是“阴气乃绝”。

13.“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绝”,阴和阳在我们身上是互相牵制的,缺一不可。阴伤到了,则阳不行;阳伤到了,阴会耗散。如果“阴阳绝离”,阴走阴的,阳走阳的,不搭旮了,这是很危险的状态。

三-9、伤寒与温病

原文:

因于露风,乃生寒热。

是以春伤于风,邪气留连,乃为洞泄。

夏伤于暑,秋为痎疟。

秋伤于湿,上逆而咳,发为痿厥。

冬伤于寒,春必温病。

倪师注解:

人体阳虚时,因外在环境之改变而病入,寒热之抗争必见。

所以人如在春季受伤于汗出当风,病邪流连不去,夏季易生汗流不止或下痢。

夏日过炎而受暑热所伤,即令尝时不病,秋季来临时因环境改变病机立发造成咳嗽不止,皆因夏日过炎伤津肺津不足,至秋日引发。

如于秋季时,久坐卧于湿地,湿入里与脾湿应合阻于中焦,气机不下反逆成咳,肌肉无充足之营养供应受制于湿,造成肌肉萎缩无力。

冬季来临时不知不可任意发汗,因不正常之劳汗过量,寒邪趁此进入毛孔,即使当时不病,到了春天必然发生因体内津液不足而造成不见恶寒之热性病也!

课堂笔记:

1.“因于露风,乃生寒热”,露,阴邪也。风,阳邪也。寒,阴病也。热,阳病也。*

2.夫喉主天气,咽主地气,阳受风气,阴受湿气。伤于风者,上先受之;伤于湿者,下先受之。阳病者,上行极而下,是以春伤于风,乃为洞泄;阴病者,下行极而上,是以秋伤于湿,上逆而咳。此阴阳上下之相乘也。*

3.“春伤于风,邪气留连,乃为洞泄”,春天是风的节气,如果此时的风邪留而不去,就会发生急骤的泄泻。

4.“夏伤于暑,秋为痎[jiē]疟”,夏天伤于暑邪,暑汗不泄,炎气伏藏,秋时阴气外出,与热相遇,发为痎疟。

4.“秋伤于湿,上逆而咳,发为痿厥”,秋天伤于湿邪,邪气上逆,会发生咳嗽,并且可能发展为痿厥病。

5.“冬伤于寒,春必温病”,冬伤于寒,邪不即发,寒气伏藏,春时阳气外出,邪随气而化热,发为温病。此阴阳出入之气化也。

*夫风为阳邪,洞泄阴病也;湿为阴邪,喉咳阳病也;暑为阳邪,痎疟阴疟也;寒为阴邪,温病热病也。经曰:地之湿气,感则害人皮肉筋骨。上逆而咳,论阴阳之气也,发为痿厥,病有形之筋骨也。

6.“冬伤于寒,春必温病。”千古年来都一直在争议这句话,并因此形成了所谓的温病派。然而温病的定义是什么?是因为“冬伤于寒”,冬天时伤到寒,春天才会有温病。也就是说,温病本身不存在,一定要冬天伤到寒才会出现。

6.临床上,这个表面上看起来是温热的病,实际上是寒症,热是因为里面有寒。如果开寒凉的药,发烧会当场解决,可是两三天以后病又回来了,不会断根。因为里寒没有去掉。

7.所以冬天不要出汗。冬天到处跑,一定会伤到。但是伤寒弄懂这个都不是问题。

三-10、五味与五脏气色

原文:

四时之气,更伤五脏。

阴之所生,本在五味;阴之五宫,伤在五味。

是故味过于酸,肝气以津,脾气乃绝。

味过于咸,大骨气劳,短肌,心气抑。

味过于甘,心气喘满,色黑,肾气不衡。

味过于苦,脾气不濡,胃气乃厚。

味过于辛,筋脉沮弛,精神乃央。

是故谨和五味,骨正筋柔,气血以流,腠理以密,如是则骨气以精。谨道如法,长有天命。

倪师注解:

四季之节气,因人不知顺应,必内伤于脏腑之间。人阴之生,在于饮食营养之酸、苦、甘、辛、咸五味之中,而伤阴的也因于此五味之中。

例如过食酸物,肝中津液过盛,脾因而受损。人食咸味太过,肾气过大,造成骨大脾气易怒,肌肉较短皮肤粗糙,心脏受到压制。食味过甘甜,则胸内苦满胀闷,皮肤生黑,肾气受制而功能不正常。食味过于苦,脾赃无法运化营养,肌肉因之衰退,但胃口过盛,造成恶性循环。食味过辛辣,人之筋脉会失去力量,变为弛缓,精神变差。

所以人食五味必相柔和,不可太过,则骨能正,筋能柔,气血流畅,肌肉毛孔密合,人能如此则精神与肉体必祥和无灾,谨慎严格地遵循此道,必能长寿健康。

课堂笔记:

1.中医在饮食上有五味之说,酸苦甘辛咸,对应着肝心脾肺肾。我们饮食要味道调和,不能太辣太咸太酸太苦太甘,过与不及都不好。

2.*“阴之所生,本在五味”,肝生酸,苦生心,甘生脾,辛生肺,咸生肾,是阴之所生,本在五味。

3.“味过于酸,肝气以津,脾气乃绝”,酸味入肝,如过食酸,则肝多津液,津溢于肝,木盛克土,从而伤到脾脏。

4.*“味过于咸,大骨气劳,短肌,心气抑。”“大骨”,腰高之骨,肾之府也。如果吃太咸、口味太重,会伤到骨骼。水邪盛则侮土(土克水不足),故肌肉短缩。水上凌心(水克火过盛),故心气抑郁也。

5.“味过于甘,心气喘满,色黑,肾气不衡”,如果吃太甜,则土气实,土实则心气不能传之于子(肺),故喘满也。肾主水,土克水,土亢则伤肾,肾气不平则面色见黑。*

6.人的五脏肝心脾肺肾,对应的营养是五色青赤黄白黑,常人的这些色会存在相应的脏里。青色存在肝脏里,红色存在心脏里,黄色存在脾脏里面,白色存在肺脏里,黑色存在肾脏里。

当肾脏功能受损,黑色营养进不去或者在里面待不住,只有反逆出来,往外渗。患肾脏病的人,你眼睛一看就知道,他们脸上的气色就是黑色,黑得没有光亮,好像炭。

7.*“味过于苦,脾气不濡,胃气乃厚。”阳明(胃与大肠)络于心,子母之气相通也。五味入胃,苦先入心,则母气盛而胃强,胃强则与脾阴相绝矣。脾不为胃转输其津液,而脾气不濡矣。脾不转输,故胃气乃厚。

8.*“味过于辛,筋脉沮弛,精神乃央。”若过食辛辣之味,金气偏盛则肝气受伤,故筋脉弛懈也。辛甚则燥,津液不能相成,而精神乃受其秧也。

注:标记 * 的句子为补充译注,摘自张志聪版《黄帝内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