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临沂惊现千年古墓,墓中出土完整的以《孙子兵法》和《孙膑兵法》竹简书为主要内容的先秦古籍,震动国内外,被誉为“中国当代十大考古发现”之一。

1972年4月10日,临沂市银雀山上的工人们正在进行地基挖掘,未曾料到,施工过程中竟然意外挖到了一座古墓。山东省考古队得知消息后,迅速组织力量进行抢救性发掘。

考古人员细致地清理文物的过程中,墓中的白膏泥上露出了深褐色的竹条。经过清水冲洗,竹简上的字迹逐渐显现,包括燕子、齐桓公、齐威王等字样。专家的惊呼声瞬间打破了现场的宁静:“有字,这是竹简!”在场的所有人立刻紧张起来,生怕不慎踩到这些珍贵的文物。

专家再次仔细观察一枚竹简,发现其上写着:“齐威王曰,我强敌弱,我众敌寡,用之奈何?孙子再拜曰,明王之问,夫重且强。”这一发现让考古专家们心头一震——难道这就是传说中的《孙子兵法》?

结合墓葬中发现的三铢钱,专家们进一步推断出墓葬所处的年代应在公元前114年至118年之间。带着这批珍贵的竹简,专家又前往北京文物局进行鉴定,最终确认竹简上的内容正是《孙子兵法》,这一发现立即引起了全国的轰动。

为了揭开银雀山墓主人的真实身份,考古专家们查阅了大量历史文献,但始终未能取得突破性进展。在一号墓出土的文物中,除了书写竹简使用的工具外,还有一件陶罐,上面撰写着“邵氏十斗”四个大字。    

这引发了人们的猜测:难道邵氏就是一号墓主人的姓氏吗?然而,有专家提出了不同意见,认为这件陶罐有可能是别人赠送的,而邵氏则是赠送者的姓氏。

专家们对一号墓中出土的完整《孙子兵法》感到不解,因为尽管墓主人显然对兵法有深厚兴趣,但墓中除了陶器外,并未发现任何兵器。这引发了疑问:墓主人是谋士或幕僚吗?他的真实身份究竟如何?

有人推测墓主人可能是从军将军,因其职业需求而收藏大量兵书,且其地位较高,有财力支持这一收藏。然而,另一种观点则认为墓主可能只是个普通人。因为墓地中的随葬品除了一批珍贵的古书外,几乎看不到作为将军应有的奢华陪葬,且连兵器等随葬物品也未发现,这与职业军人的身份不符。因此,有人猜测墓主人可能是一位藏书家。

从汉简上的字体可以推测,藏书时间可能在汉初,甚至可能是秦末。这段时间社会动荡,人们很少会特意藏书。而从随葬品的规格来看,汉墓主人似乎并无显赫身份,这与大批藏书似乎不符。

那么,墓主人为何拥有众多书籍呢?一种可能是,这些书是祖上传下来的,为避免战火焚毁而埋入地下。竹简可能早在墓主之前就已放置墓中。

这些竹简在地下埋藏了两千多年,却未腐烂,字迹依然清晰,这十分难得。专家们研究发现,这些竹简采用的是当地生长的水竹。水竹生于河岸两侧,水分充足。但制作竹简需选用生长四年以上的水竹,此时竹子材质坚硬。    

竹简的制作过程十分复杂,其中杀青工序尤为关键。通过高温炙烤去除竹子中的水分,以达到防虫蛀、防变形的效果。可以说,每一根竹简都来之不易,这也是它们能够保存两千多年的重要原因。

银雀山汉墓考古发掘带来的惊喜接踵而至。考古队在距离一号墓不远处,又发现了一座汉代墓葬,并将其编号为二号墓。这两座墓葬的位置关系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因为它们相距仅有十几厘米,最初人们推测这可能是一座夫妻合葬墓。然而,随着考古工作的深入,专家们发现了一些不寻常之处。

通常情况下,夫妻合葬墓会并排摆放,但这两座墓葬却形成了一个夹角,与常规的夫妻合葬墓布局大相径庭。这一发现让考古专家们感到困惑,他们开始重新审视这两座墓葬的关系。

与此同时,考古队员在清理二号墓的随葬品时,也发现了大量竹简,这些竹简的长度达到了60厘米,但遗憾的是,它们的保存状况并不理想。由于竹简质地脆弱,提取时稍一用力就会断裂。面对这一难题,专家们灵机一动,找来一张塑料片,顺着棺材底部慢慢铲进去,小心翼翼地将竹简完整地铲了出来。

竹简提取工作结束后,专家们立即将其送往北京文物局进行后续的清理和修复。这项修复工作持续了整整两年时间,期间专家们付出了巨大的努力。    

当修复工作完成后,专家们开始解读竹简上的内容,结果令人震惊——这竟然是失传了1700多年的《孙膑兵法》。这一发现无疑为银雀山汉墓的考古发掘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早在此次发掘之前,学界关于《孙子兵法》和《孙膑兵法》的作者归属、真实性等问题始终存在争议,争议的焦点主要在于孙武和孙膑两人。

由于古籍中对孙武的记载相对较少,有学者甚至认为孙武可能并不存在,因此推测《孙子兵法》实为孙膑所著。而《孙膑兵法》虽然在其他文献中有所提及,但原文长期失传,导致其真实性备受质疑。

直到两千多年后,这两部兵书同时重见天日,才终于解开了这一历史谜团。竹简兵书的现世,不仅证实了孙武仕于吴,孙膑仕于齐,分别是春秋和战国人。孙膑乃孙武之后世子孙,二人各有兵法传世。

1974年6月17日,新华通讯社向全世界播发了一则通讯稿,对银雀山汉墓的发掘工作进行了全面总结。通讯稿中提到,墓中出土的7500枚竹简中包含了大量早已失传的古籍,其中最为引人注目的莫过于《孙子兵法》和《孙膑兵法》。这两部旷世兵书竟然同时出现在银雀山上,这简直是一个不可思议的奇迹。    

在人们惊叹于这两部旷世巨作的同时,一个巨大的疑问也随之浮现。据史料记载,孙武在创作《孙子兵法》时年仅三十岁左右,且在此之前并无实战经验。然而,正是这样一位缺乏实战经验的人,却写出了被誉为中国古代兵书鼻祖的《孙子兵法》。这听起来确实令人难以置信。

要解开这一谜团,我们必须追溯孙武的身世背景。司马迁在《史记》中记载孙武为齐国人,但深入探究其家族历史,我们会发现孙武的祖先陈完原本是陈国人。

陈国是春秋时期的一个小国,因内乱而动荡不安,陈完为躲避战乱逃至齐国。齐桓公对陈完的才华极为赏识,任命他为高官并赐予土地。为了表达对齐桓公的感激之情,陈完改姓为田,从此在齐国扎根,成为名门望族。

孙武的家族中涌现出众多统领军队的武将,如田恒子、田穰苴等均为著名将领。孙武的祖父田书奉命攻打莒国,成功夺取纪鄣城而未动刀兵,齐景公因此对他大加赞赏,并赐予田家孙姓,这在当时被视为极高的荣誉。

这样的家族背景可能为孙武提供了丰富的军事知识和理论素养,使他能够在没有实战经验的情况下创作出如此杰出的兵书。然而,关于孙武和《孙子兵法》的更多细节仍待进一步的研究和探索。    

孙武约出生于公元前552年,父母为其取名“武”,寄托了希望他能在战场上建功立业的期望。孙武之所以能够写出《孙子兵法》,与他的家庭背景密不可分。

试想,孙武的家人都是身经百战的将领,他从小在这样的环境中成长,自然学到了许多战争策略。当时各国之间战争频繁,作为将门之后,孙武未来必将领兵出征。战争不仅关乎战士们的生死,更直接影响国家的存亡。

为了在未来战争中取得胜利,孙武总结了许多战争经验,并结合阴阳五行和自然规律,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军事理论。然而,当齐国称霸中原后,开始滥用武力,频繁发动战争,这与孙武的初衷背道而驰。更让他心灰意冷的是,齐国内部出现了权力斗争。为了避免卷入其中,孙武最终选择投奔吴国,并帮助吴王阖闾灭掉了楚国。在这期间,他运用了许多军事谋略,被后世尊称为“兵家至圣”。

《孙子兵法》中提出的军事理念,至今仍被广泛沿用。而孙膑在《孙子兵法》的启发下,创作了《孙膑兵法》,延续了《孙子兵法》的战略思想。这两部兵书共同构成了中国古代军事思想的瑰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