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孩子快乐起来:超简单的正向情绪培养手册》 限时特惠包邮 29.9原价¥58),2024年10月10日活动结束。
第一次读到这本书时我感到非常惊喜。这是一本站在孩子的视角所写的书,是一本讲述一个小生命来到这个世界上,需要什么才能健康成长的书。

很多育儿书籍和理论站在成年人的视角去想:我要怎么做才能把孩子变成我期待的样子?这样的思路往往给父母带去无尽的焦虑,并且浪费了孩子天生自我呵护、积极发展的潜能。

图片
在当代社会中,关于育儿的焦虑和鸡娃的讨论屡见不鲜,很大程度上是成年人的焦虑在育儿上的体现。哪个成年人不焦虑呢?当我们作为一个成年人,无法在自己的生活中感到安全、自由、满足、舒适,就很难相信孩子可以顺其自然地过上这样的生活,所以我们一定要让孩子达到某些标准才能感到安心。

换个角度看,我们之所以反感父母的要求,大多是因为他们关于幸福的理解和实现手段有很大的时代局限性,一旦强加到我们身上,就会造成压力而不是助力。

图片
每一代父母都着急地想把自己的求生策略传递给下一代,在过去是多穿点、多吃点,在当代是要上补习班等等。这些策略并非没有意义,但可能让我们忽视了那些更根本的教育,那些超越时代的教育。这就是本书所说的——自我呵护。不管在什么样的时代,面对什么样的外在挑战,我们都需要一些基本的能力:内在像山一样稳定自洽、吃好睡好身体好、有基本的幸福感和人际关系、自信且了解自己、设定合适的目标并为此努力。
图片

——

在起跑线之前,打好基本功

本书所说的这些基本能力看起来一点都不基本吧!是的,在心理咨询中,很多来访者是一个好家长、好儿女、好员工,但这些的下面是无尽的内耗;很多人获得了世俗的成功但仍被自卑感追赶;很多人渴望亲密却总在人际关系中掩饰逃避。所以,自我呵护是一生的议题,我们并不比孩子领先多少。这很正常,甚至很好。

为什么好呢?因为这种我也懂得不太多的谦卑心态给了孩子空间。当我们去想:一棵小树的成长需要什么?我们往往会想到施肥、浇水、阳光······这些有为当然都非常重要,但还有一个不可或缺的元素是无为”——空间。在一个狭窄的空间里,小树无法长高长大。如果孩子的成长环境中充满了太多父母的期待、规则、要求,孩子也无法长出自我。

图片
讲到无为、空间,可能很多家长会误以为是不在乎孩子的成就的意思。其实不是这样,本书的第7章、第8章就是在讨论如何帮助孩子获得成功,但是这里的成功不是完全由外在要求去主导和定义的,而是找到内在我们为之自豪的部分,看到自己的优势,并学会面对缺点;找到自己的热爱和使命,为之努力,也学会应对挫折。

图片
这样的成功不是令人疲惫的内卷,而是一个和自己的终身游戏。喜欢自己,并好奇自己能力的边界在哪里,还有哪些潜能。像打游戏发现新地图一样不断发现自己。因为真的了解自己,所以有基于真实的自信,这样就会乐于面对挑战。与之相反,我们这个时代的很多孩子疲于应付各种外在要求,没有空间去探索自己、欣赏自己。他们即使优秀也往往缺乏真正的自信,表现为对挫折敏感、没有学习动力、厌学等等。这样的状态自然会引发父母的焦虑,并施加更多有为的教育,更加挤占孩子的空间,形成恶性循环。

无为不是忽视孩子。有些父母在自己小时候承受了父母过重的期待,在他们成为父母后,会因为不想让孩子重复自己童年的痛苦,有意给孩子比较少的压力。这是好心,但也要注意不要变成忽视。孩子在自我发现的路上非常需要陪伴,成功的喜悦需要分享,挫折需要安慰,有时需要推一把,有时需要哄一哄······相信这本书可以帮助父母找到有为和无为的平衡。
图片

——

情绪管理,找到更大的平静

除了自信和成就的课题,本书的另一个重点是情绪管理。当我们说情绪管理的时候,我们到底在说什么?

在我受训成为心理咨询师的时候,有一个印象深刻的练习。两个同学搭档进行角色扮演,一个扮演来访者,倾诉自己的烦恼3分钟,另一个扮演咨询师。关键是,扮演咨询师的同学在这3分钟内不能说话,但要努力去理解对方说的话,并向对方传递自己的理解和陪伴。大家可以和自己的孩子或伴侣试一试。当我们闭上嘴,放下那种我一定要做点什么帮你解决问题的压力,心反而会打开。

在这种无言的陪伴中,到底发生了什么呢?科学家发现,小婴儿在焦躁时心跳会变快,此时如果妈妈出现在身边,且相对平静,小婴儿的心跳就会慢慢变得和妈妈同频,焦虑也会被抚平。

图片
如果妈妈患有产后忧郁症,更可能发生的是,妈妈的心跳变得和小婴儿同频,两人都陷入焦虑。这种母婴之间的心跳同步化早在孩子出生的第一天就会发生。所以,安抚孩子的情绪并不需要我们做什么,而是平静地在场,与孩子保持连接。

让我们再看一个更生活化的情境。当孩子摔了一跤在哭泣时,妈妈过来抱一抱,温柔且平静地说:哦,摔疼啦,没关系没关系。不论妈妈说了什么做了什么,只要她持续地提供平静和在场,孩子急促的呼吸和心跳就会渐渐平静下来,变得和妈妈同频。情绪也从害怕和沮丧中恢复过来。如果这样的互动经常发生,孩子就会知道,哭泣、难过、疼痛都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就像下雨,等一等就会天晴。有的孩子在磕碰后会拍拍自己,并喃喃自语宝宝不哭,这就是内化了妈妈平静的在场,在练习自我安抚。这样的孩子长大了也会是情绪稳定的成年人。

图片
相反,如果妈妈本身特别焦虑,那么她此时不管做什么可能都不会特别有用。更常见的情况是,人类都会下意识地逃避焦虑,比如制止孩子哭泣、训斥孩子你怎么这么不小心,或者切断情绪、进入理性的问题解决模式······这些都是在逃避情绪。当我们切断自己的情绪,自然就不能和孩子连接。此时,孩子哭泣的症状可能被压抑下去,或者吓得不敢表达,但这不是真正的安抚。因为停在雨里,没机会体验雨过天晴,从而形成一种根深蒂固的错误信念——如果让我哭,我就会一直哭;如果把情绪的阀门打开,我就会一直陷在里面。

另一个可能性是,如果孩子在负面情绪里体会到的不是被亲近、拥抱、陪伴,而是冷漠、抛弃、羞辱,孩子就会学到:哭泣、失败、疼痛是令人讨厌的,如果我表达出来,就会被抛弃。这让他们日后在受伤时反而更加封闭自我,不去求助。这显然是一种雪上加霜的应对策略,很多小挫折因为缺乏及时的照顾成为创伤。等他们长大一点,父母可能会觉得,这个孩子怎么那么敏感呢?这是因为当下一个不起眼的小挫折触动了之前没有被好好照顾的委屈。就像被纸划伤了手,虽然是个小伤口,但是如果没有及时照顾且经常划伤,也会给我们带来很大的困扰。

图片
总之,可能与我们的直觉相反,情绪管理并不是找到一个方法把坏情绪扔掉,而是将之吸纳到更大的平静里。如果我们把这个更大的平静想象成大海,大海按照自己的节奏一下一下拍打着岸边,坏情绪就像扔进大海的石头,在当下会掀起尖锐的浪花,但最终会消融在海浪原本的节奏里。
图片

——

正念瑜伽,修炼情绪的容器

假如父母的情绪足够稳定,可以给孩子提供一个相较于他们自己更大的平静,那是不是就足够了呢?我们还可以再进一步,有意识地教孩子如何从自身获得更大的平静,这就是本书开篇所提到的正念——我不是我的焦虑,我观察着我的焦虑。

正念既是一个古老的智慧,也是当下流行的概念。虽然它有不同的理论和实践,但本质上都分为两个部分——分离和连接。这两个看似矛盾的动作,却蕴含着神奇的智慧。分离——我不是我的焦虑。当我们能做到这样的分离,与焦虑相比,观察者就是那个更大的平静。连接——我观察着我的焦虑。用那个更大的平静盛住我的焦虑,允许它出现,不去逃避、消灭它。

图片

已经有很多脑科学和生理科学的研究证明,正念可以帮助我们缓解焦虑,促进心理健康,增强大脑功能连接。从自体心理学的角度看,正念练习是在帮孩子主动地内化那个情绪稳定的妈妈。我们鼓励孩子去模仿那个情绪稳定的妈妈,模仿她平静、温柔地注视着她焦虑的孩子,既没有陷入孩子的情绪中,也没有切断与孩子的连接。

这个过程听起来可能有点抽象,不过本书提供了一些可爱的小练习,将正念的理念具象化。除此之外,本书的一大特点是在每个章节末尾,作者都介绍了几个瑜伽体式。瑜伽和正念有何关系呢?

图片
首先,情绪和身体有密切的联系。如果观察自己的情绪非常抽象的话,我们可以先观察身体。比如,在看这篇文章的各位,你现在感受到什么情绪?或许是平静。那么再问问自己,你怎么知道自己感到平静呢?

如果我们观察身体,可能会觉察到:自己的呼吸和心跳比较平稳、比较慢,身体的肌肉比较放松,胸腔那块儿是空空的——一种与堵塞相反的感觉。同理,我们怎么知道自己在悲伤?我们可能会有种心脏被抽紧的感觉,胃里很重,或者鼻子酸酸的。我们怎么知道自己在愤怒?我们可能觉察到手不自觉地握紧,胸腔中有一股上升的气,或者感到一团火在身体里烧······

图片
瑜伽,特别是本书中所列出的练习,不是单纯的身体训练,而是对身心联动的观察。当我们在做某个体式时同时观察身体的感觉和心中涌现的情绪、想法,身体如同一个有形的容器,盛住我们的情绪和感受。我们看着这些情绪和感受在身体这个容器里起起伏伏。去体会,但不去评价,只是盛住它。随着慢慢练习我们就会发现,我们内在的大海越来越宽阔,越来越有自己的节奏,越来越能消化各种扰动。这样的情绪稳定不是麻木或理性,而是在敏锐的同时不失去稳定的内核。
图片

——

亲子共读,先养育自己

读到这里,不知道读者是否会发出这样的感慨:好像没有学到多少养育孩子的技巧,反而都是在说父母自身有多重要。是的,这正是科学研究和临床观察得到的一致结论——孩子是整个家庭健康程度的晴雨表。孩子的问题往往都不是孩子自己的问题。如果父母能把自己照顾好,孩子自然不会有大问题。很多父母在孩子的教育或治疗上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金钱,如果能把这些投入的一半用在自己身上,很多问题都会加速解决。

特别是对于母亲来说。首先从文化上,我们的文化对女性,特别是母亲的自私深恶痛绝,女性更习惯以一个滋养、照顾、支持他人的角色出现,对自己的健康快乐关注甚少。其次,不可否认,10月怀胎,孩子和母亲的连接更加天然和紧密,母亲的生命状态对孩子影响最大。

除了前文讲到的心跳同频,很多研究都发现,最能预测孩子发展水平的指标是母亲的抑郁程度。母亲的幸福感比经济条件、社会地位、父母的受教育水平等都更加重要。这里要注意的是,母亲的幸福感不是我们时常歌颂的为家庭操劳一生,看到孩子开心自己就开心的那种幸福,而是作为一个普通人的幸福。这意味着她的个人生活相对自在,养育只是她众多的生命体验之一。

图片
所有文化都过于强调母亲的服务功能(牺牲奉献),而忽视了榜样功能。如果母亲总是把孩子、家人的需要置于自己的需要之前,就不可避免地传递出一种我不配的低价值感。母亲是孩子的第一个偶像。在生命最初,孩子都是从妈妈身上获得自尊感的。如果妈妈有健康的自尊,孩子心里就会种下自尊自爱的种子;如果妈妈很自卑,孩子内心也会种下不配得的种子,为自己和妈妈感到羞耻。如果孩子认为自己是妈妈失去尊严的原因,就会感到沉重的内疚。这种带着羞耻和内疚的赠予,如果可以称为爱的话,也是一种给人压力而非助力的爱。羞耻让我们逃离,内疚让我们留下,很多人在这种反复拉扯中消耗掉自己的生命力。

母亲当然要回应孩子的需要,但不能以孩子为生活的中心,让自己耗竭。试想,如果我们住在一个房子里,这个房子的四壁都随着我们的喜怒哀乐而摇晃,我们也无法感到安全。母亲出于自我呵护的拒绝(妈妈很累了,做不到这个)的确会让孩子沮丧,但也让孩子感受到母亲的主体性。这让孩子学会共情、接受拒绝、尊重他人的边界以及(像妈妈那样)设定自己的边界、学会拒绝他人。

图片
被牺牲奉献型母亲抚养长大的我们开始觉察和讨论边界感”“自恋型人格”“讨好型人格,这可以说是一种世代业力。我们在早年最亲近的人那里没有机会去学习两个人如何平等相处,要么站在剥削的一方,要么站在牺牲的一方。希望这样的觉察可以让女性懂得何为平等,当她们成为母亲时,结束这种业力循环。

总之,先照顾好自己,这是做父母的第一步。本书所说的自我呵护,不妨先用来照顾自己。我们都听父母讲过类似的话,我当年可比你惨多了。当我们试图为孩子提供更好的养育时,不可避免地会意识到自己作为小孩子时的遗憾和缺失。从某种程度上说,我们的创伤被激活了。但这也意味着我们有机会去看见并哀悼这些缺失。如果我们小时候在哭泣时没有一个温柔的抱抱,在我们教孩子正确的方式之前,要先给小时候的自己一个抱抱。

孩子是一个明镜,他逼迫我们去面对自己身上那些我们讨厌的、试图忘记的部分。如果我们仅仅试图改变镜子中的相,而不去面对自己,一切努力都是徒劳。如果我们能以温柔的心态面对自己,养育也是自我疗愈的过程。作为父母的你如果选择这样一条艰难却正确的路,相信本书会是一个很好的陪伴。任何我们想要带给孩子的,先带给自己。

庄媛

中国心理学会注册心理师、认知神经科学博士

图片
本书作者苏西·瑞丁(Suzy Reading)是两个孩子的母亲,也是一名特许心理学家、瑜伽老师和健康教练。这本书是她写给写给父母和孩子的心理成长指南,帮助父母营造能让孩子快乐起来的家庭氛围,培养孩子正确处理情绪问题的能力,让孩子能在快乐中茁壮成长。

作者将认知情绪、管理情绪、饮食调理、瑜伽练习、正念冥想五大技巧板块融入生活点滴细节,从孩子的饮食、睡觉、玩耍、人际交往等方方面面入手,提出了一套完整的具有实践指导意义的方法论,既包括心理学意义上学会判断自己和孩子是否焦虑”“学会控制情绪”“学会表达感受等,也包括现实生活中通过饮食来缓解焦虑”“通过瑜伽练习来培养积极心态等,上手容易,可操作性极强。

图片
随书附赠缓解不同负面情绪的瑜伽体式卡,让关心孩子身心健康的父母可以随时随地上手操作,治愈温暖孩子的心灵。

图片
32开软壳平装,内页为120g高白胶版纸,全彩印刷,文图搭配流畅,排版疏朗,阅读体验良好。推荐给3岁以上孩子的家长以及小学阶段的孩子。

版式:阿北

图片

图片

图片

以上内容包含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