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
图片

大家好~欢迎来到有机半导体神奇王国。我是你们的好朋友,科普鸭。上期介绍了有机半导体材料中的重要材料—共晶。这期我们再来讲讲闪烁体。其实有些晶体材料就是闪烁体。

什么是闪烁体?是不是和发光有关?它有什么用呢?

图片

闪烁体是一类吸收高能粒子或射线后能够发光的材料[1]。闪烁体长下图这样,是不是还挺好看的?它可在辐射探测领域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图片
图片

室内光线下的闪烁体[2]

大家去医院拍过X光片吗?X光片,就是X光穿透照射拍摄成的图片[3]。由于X射线具有较强的穿透性,可以探测肉眼无法看见的物体内部结构。比如我们不小心撞伤了,特别疼,那么就得去医院给受伤部位拍X光片,看看是不是伤到骨头了。

图片
图片

由于人眼看不到X射线,需借助探测器进行观察和研究。当X射线通过光电材料时,可被转化为电信号可见光信号,根据转换信号的不同可将探测器分为两种——直接探测器间接探测器

图片

直接探测器(上)和间接探测器(下)示意图[4]

在直接探测器中,高能射线通过半导体材料转换为电信号

在间接探测器中,高能射线通过闪烁体转换为可见光,再由传感器将可见光子转换为电信号。

因此,闪烁体就是X光机中将X射线转换为可见光的重要材料。闪烁体可分为两大类,即无机闪烁体和有机闪烁体。目前商业化使用的闪烁体主要为无机材料。然而,重金属(如铊)的毒性以及高昂的成本限制了闪烁体在医学等领域的应用[4]

图片

近年来,科研人员在有机闪烁体的研究上有所突破:通过低温溶液过程生长的有机半导体9,10-二苯基蒽(9,10-DPA)单晶对X射线有强烈响应,非常适合用于低成本、高灵敏度和低剂量的X射线成像[2]

图片

室内光线及X射线照射下的9,10-DPA

图片

下面是有机半导体单晶9,10-DPA在X射线成像中的实际应用。科研人员利用有机单晶设计了如下装置,拍摄对象是小虾干。

图片

利用该装置,科研人员成功拍到了下图清晰、漂亮的小虾干X射线成像。

图片

这项研究成果证明,有机半导体材料在X射线成像相关方向大有可为,可用于医疗诊断、工业探伤、地质勘测等诸多领域[2]

从实验室研究发现到实际应用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这就需要更多的小伙伴加入有机闪烁体的研究队伍。大家一起加油吧!

图片

第一张X射线成像照片

图片

威廉·康拉德·伦琴(Wilhelm Conrad Röntgen):1845年3月27日—1923年2月10日,出生于德国莱茵州莱耐普城,物理学家,第一届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生前为德国慕尼黑大学物理学教授。于1895年发现了X射线。

1895年11月8日,伦琴在进行阴极射线的实验时,一个偶然事件引起了他的注意。当他把放电管用黑纸板包裹住时,不远处的氰亚铂酸钡屏幕发出微光。他敏锐地意识到这可能是某种从未被观察到的射线,这种射线可能具有特别强的穿透力,于是立即集中精力开始研究。他发现这种射线一般沿直线传播,在磁场作用下不会发生偏转,具有穿过不透明物体的能力。随后,他邀请夫人进入实验室,用他夫人的手拍下了世界上第一张X射线照片。因为当时对于这种射线的本质和属性了解得很少,所以伦琴称它为X射线,表示未知的意思[4-5]

图片

END

参考资料:

[1] 闪烁体.[EB/OL].百度百科.[2023.10.19] https://baike.baidu.com/item/%E9%97%AA%E7%83%81%E4%BD%93/9126339?fr=ge_ala

[2] Mingxi Chen, Lingjie Sun, Xiangyu Ou, Huanghao Yang, Xiaogang Liu, Huanli Dong, Wenping Hu* and Xiangfeng Duan,* Organic Semiconductor Single Crystals for X-ray Imaging, Adv. Mater. 2021, 2104749. DOI:10.1002/adma.202104749

[3] X光片.[EB/OL].百度百科. [2023.10.19]https://baike.baidu.com/item/x%E5%85%89%E7%89%87/2183967?fr=ge_ala

[4] 陈明希. 有机单晶闪烁体的制备及其X射线探测和成像应用[D]. 天津:天津大学, 2021.

[5] Alan Chodos. November 8, 1895: Roentgen’s Discovery of X-Rays[EB/OL]. American Physical Society News. [2023.10.19] https://www./publications/apsnews/200111/history.cfm

编辑、排版:刘莹

审核:张小涛 天津大学分子聚集态科学研究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