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顺生原名毛贻昌,湖南湘潭人。
他的儿子就是赫赫有名的毛泽东毛主席。毛顺生自幼家贫,为了偿还债务他不得已去参军,从军时,毛顺生接触到了沿海一带的商品经济,爱琢磨的他从自己的所见所闻中总结出了一套自己的经商方略。
退伍归乡后,他先尝试了大米加工的生意,没想到很快就赚到了一大笔钱。他将赚来的钱拿出来加大了大米加工厂的规模,还购置了大量的良田,眼见着生意越做越大。
随着财富的不断积累,毛家成了当地富甲一方的小地主。
从军的经历让他见识到了战争的残酷,生逢乱世他希望可以凭借自己的财富来保得家人的一生平安。
他希望儿子毛泽东可以继承自己的衣钵,留在家乡发展实业经济。然而从小志存高远的毛泽东却并不认同父亲的想法。
毛顺生
毛顺生是个土生土长的中国农民,受封建时期“君臣父子”思想的影响比较多,从小对毛泽东的管教非常严格。
从6岁起就要求他每天拔草放牛,每天忙得不得片刻闲暇,念书识字后还得帮助父亲记账。
一个小地主家的儿子居然每天跟长工吃住在一起,在当时那个阶层分明的社会是令人匪夷所思的。
毛顺生一生勤勉,所以最不能容忍孩子懒惰。每次一看到孩子在闲玩,就要严厉地批评。
父亲的种种专横行为让少年时期的毛泽东非常的不理解,因此跟父亲的关系一度非常紧张。从小因反对父亲的教育方式,毛泽东和他的两个弟弟没少挨板子。
幼年时,有一次在学堂里,因为与同学起了争执,毛泽东被老师用戒尺教训了一番。
放学回到家后,他把此事跟爸爸哭诉,本以为父亲会偏袒自己的儿子,为孩子讨个公道,却不料换来的却是父亲的一顿打骂。
毛泽东的心里实在是愤愤难平,当天夜里他便一声不吭地离家出走了。
整整三天,毛顺生把整个村子翻了个遍,却依旧没看到儿子的身影,一家人又气又急。第三天的晚上,终于在山沟深处找到了他。
这一次毛顺生没有抬手便打,而是心疼地说:
“你这孩子脾气也太大了,不就说了你几句嘛,你居然躲在外面整整三天,你让一家人都要急死了。你身上冷不冷,饿不饿,快跟爸回家去。
今后你要听话,不要再吓唬家里人了。”
说着他也顾不上山里的阵阵寒风,脱下了自己的外套披在了儿子的身上,一路背着他回了家。
到家后,母亲早已备好了热乎的饭菜。一家人看到他回来了,都忍不住默默地流泪。从那之后父亲就很少在责打他。
普天之下哪有不心疼自己孩子的父母,只是很多时候作为父亲的毛顺生,不知道要怎么与孩子沟通和交流。
毛泽东
1910年应毛泽东的苦苦哀求,父亲同意了让他去湖南湘乡县立东山小学读书,正是在这里毛主席受到了康有为等人的改良主义思想的影响,开始思考如何救中国。
毛顺生没怎么念过书,可以说其实是大字不识几个。他实在是不理解儿子整天挂在嘴边的“自由”和“民主”是何物。
在毛泽东20岁那年,毛顺生给他安排了一桩婚事。
面对父亲包办的婚姻,毛泽东的内心十分反感,他从来没有承认过罗氏这个妻子,也不愿意与罗氏同居。父亲给他安排的上学、成家、立业,被他全盘否决了。自此父子二人便渐行渐远了。
辛亥革命
1911年震古烁今的辛亥革命爆发了,为了实现自己心中的理想,毛泽东投笔从戎,加入了湖南新军。消息传到了家乡,父亲的内心久久不能平静。在那样的乱世里,他更希望的是自己的孩子可以苟全性命于乱世。
少年便参军的他太了解战场上个人力量的微小。但是面对孩子一心希望拯救中国的热情时,他却不知道该如何规劝毛泽东。
该如何才能让孩子按照自己设想的路走呢?
战争
一个男孩想要变成一个男人,都必须要翻越父亲这座大山。但是当他们真的翻越过去之后,再回头时却发现父亲已经垂垂老矣。
一个年迈的老者,满含着热泪,期盼着少年时就出外求学的孩子可以早日回家。在毛顺生50岁大寿那天,终于等到孩子回家了。
此刻已经长大成人的毛泽东已经可以理解父亲当年的所作所为。他还特意出资给父亲准备了一桌丰盛的寿宴。父子俩的关系也不再像以前那样针尖对麦芒了。
庆寿结束后,毛泽东又要赶往长沙去求学,临走时毛顺生去送他。
一个回头,毛泽东看到平时不苟言笑,对自己异常严厉的父亲此刻居然泪流满面。不觉间他的心里五味杂陈,他突然快步地跑到父亲面前,扑通一声跪倒在地上,连磕了三个头。
起身后,他拥抱着略显佝偻的父亲,“孩子不孝,让您担心了。”
毛泽东
这一刻他终于与自己的父亲和解了。父亲因从小接受的教育与自己不同,所以总是会强行给自己安排自己根本不喜欢的事情。但是这又何尝不是父亲对自己深深的爱。
父亲就像一座大山,他希望自己可以承担所有的重责,让自己的孩子活得轻松安然。但是从小立志救国救民的毛泽东,却注定无法在父亲的树荫下,苟全性命于乱世。
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1920年1月23日,毛顺生因急性伤寒病医治无效而逝世,享年50岁。父亲去世时,因在外地从事革命活动毛泽东未能回家奔丧,连给父亲葬礼的挽联都是让别人题写的。这件事也成了这位伟人一生中永远的痛。
“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余光中的这首《乡愁》应该就是主席心中再也无法见到父亲的痛苦吧。
余光中所作《乡愁》
杨昌济与毛主席的故事
杨昌济又名杨怀中,湖南长沙人。
少年时期曾留学于日本和英国,是一位贯通古今、融汇中西的大学者。尤其是对西方的“民主”制度非常的推崇。曾支持过康有为、梁启超的戊戌变法,康、梁失败后他又支持了陈独秀的《新青年》。
1954年,著名的五四运动爆发后,他痛心疾首地写下了《告学生》一文,文中他号召广大青年学子要敢说敢做,要勇为天下先。就是在这样一位学识渊博、道德高尚的老师的悉心培养下才有了我们后来的国家领袖毛泽东。
两人的相识得从1913年说起,那一年毛泽东来到了湖南第一师范就读,在这里他有幸结识了影响自己一生的杨昌济老师。
杨昌济曾在日记里这样说:“毛泽东资质俊秀若此,殊为难得”。
杨昌济
一直以来立志要栽大木拄长天的他,终于寻到了自己心心念念的栋梁。此后的数年里,毛泽东在他的影响下树立了奋斗、向上的积极观念,这也就是日后我们所说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1918年,杨昌济被调任到了北京大学,担任北大哲学系的教授。
来到北大就职后,他就建议蔡元培蔡公让他的学生毛泽东来北大图书馆工作。北大是《新青年》的大本营,也是新文化运动的发源地。当时的北大在广大学子的心中是一个学术和文化的圣地。
当得知自己可以去北大工作的时候,毛泽东喜出望外,连夜就收拾行囊赶赴北大。来到这里后他先后结识了李大钊、陈独秀等思想先进的仁人志士。年轻时期的毛泽东潇洒帅气又饱读诗书,杨昌济的女儿杨开慧很快就喜欢上了他。
后来在老师的撮合下他们结为了夫妻。
杨开慧与子女
杨昌济也就变成了毛主席的另外一位父亲。一日为师终身为父,更何况现在还是自己的岳父。毛主席与杨昌济的情感变得更加的深厚,自幼离开父亲,远赴他乡求学的他对这位“父亲”充满了感激。
回顾毛主席的思想,其中有很多的理论都能在杨昌济的思想中找到影子。
毛主席告诉我们“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其实就是杨昌济所崇尚的“知行合一”;“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跟杨昌济所提倡的乐观、向上有异曲同工之妙。
1920年1月17日,杨昌济于北京病逝,逝世前他仍不忘将毛泽东托付给好友章士钊。
在给好友的信中他是这样评价毛主席的“海内人才,前程远大。君不言救国则已,救国必先重二子。”
毛泽东
救国者必是毛泽东,这句话的分量不可谓不重。他对毛主席的看重由此可见一斑。老人病逝后,作为女婿的毛泽东出席了老人的葬礼。
从小与父亲不和的毛泽东,在这短短的7天内一下子失去了两位父亲。此等打击实在是令人心痛。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面对此时已经伤痕累累的旧中国,毛泽东无法将自己置于这丧父的悲痛中来,他只得强忍悲痛,寄心于革命。为了救万民于水火而舍小家为大家。
新中国的成立毛主席功不可没,在毛主席成长的道路上,两位“父亲”也留下了自己深深的印记。正是在他们思想和行为的影响下,才有了我们的伟人毛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