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满怀无限的希望,为祖国寻找出富饶的矿藏。
——女同事说
#
点赞、在看,顺便★标俺们
四舍五入做新东方精神股东!
你敢相信这是一所大学发出的学生作息表?
6:40去早操,夺少?是早上的六点吗?
早操面向的是大一大二的学生,时间是在周一到周五,据说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早起的习惯和锻炼身体。
于是就有学生开玩笑地说:“上了一个可以玩手机的高中。”
这所学校就是——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简称“地大”)
01
上天入地下海登极
早操这种体育锻炼在地大只是小菜一碟,登山运动才是这所学校真正的“魂”!
地大被誉为登山界的“黄埔军校”,1958年便成立了我国第一支业余登山队,培养了王富洲、袁扬、郭兴等众多杰出登山家。校内累计有5900多名师生获得国家体委颁发的登山运动员证书,可谓是真正的全民运动。
电影《攀登者》的原型人物之一就是地大校友王富洲,在1960年和几位队友一起创造了人类历史上首次从北坡登顶珠穆朗玛峰的壮举。
图源:微信公众号@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在地大,体育学院成立的同时与中国登山协会共建中国登山户外运动学院,一直在大力开展登山、攀岩等户外体育项目。
图源:微信公众号@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他们是最有种的大学登山队,曾成功攀登了珠穆朗玛峰(海拔8848米)、慕士塔格峰(海拔7 546米)、阿尼玛卿Ⅱ峰(海拔6268米)等三十四座山峰,其中包括七大洲的顶峰,还徒步穿越了南、北极点。
2012年5月,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登山队成功登顶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成为我国第一支登上世界最高峰的大学登山队
师生对登山运动的投入也是因为其与地质专业密切相关。
图源:微信公众号@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在上世纪50年代,地质工作者需要爬山涉水、翻山越岭为国家勘探矿产资源,这就对每个人的体能有着极高要求。因此,学校便设立了登山运动课程,这门课也一直延续至今,成为全国高校中唯一一所将登山作为体育必修课的院校。
登极之外,入地也是地大的特色之处,毕竟校名里就包含着地质。
地学类专业是学校的王牌专业,地质学、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地球物理学、地球化学等学科评估均为A级。学校在北京周口店、河北北戴河、湖北秭归和湖北巴东建立了实践教学基地,为国家培养了数以万计的地学人才。
图源:微信公众号@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值得一提的是,前国家总理家宝温也是地大的杰出校友。在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学习期间,他曾五次来周口店实践学习,更是在周口店实习站建站50周年庆典活动中亲笔题写“摇篮”,因此周口店也被称为是“地质工作者的摇篮”。
而地质相关的不仅限于陆地,海洋地质同样是地质学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
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地大就已经开始建立专门研究海洋地球物理勘探的团队。经过多年的辛勤耕耘,一代又一代的地大人在南海深水区域的天然气勘探和渤海湾盆地的石油和天然气勘探等重要项目中,始终站在科研和工作最前线,为国家的能源开发做出了巨大贡献。
更让人意想不到的是,他们还研究太空中另一个星球的地质。
哔哩哔哩上的欧阳自远院士,就是毕业于地大的优秀学子,是我国月球探测工程首任首席科学家,率先在我国进行各类地外物质和比较行星学研究,许多地大学子受到他的影响,投身于探索宇宙的科学之旅。
近年来,嫦娥五号落月取土的工作就与地大师生有所关联,他们不仅模拟了月球土壤,还绘制了采样点的地质地貌图,这两项工作对整个探月工程都至关重要。
早在2010年地大教授肖龙及其团队就开始为此努力,他们不断地模拟月球钻探,最终成功提供了100多吨的模拟土壤,为嫦娥五号任务的顺利进行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肖龙教授配制出的各种模拟月壤样本
上天、入地、下海、登极,这里的学子们,用脚步丈量地球的脉络,用心灵触碰星辰的奥秘。从珠峰之巅到月球的尘埃,从深海的暗流到地心的火焰,地大人的探索从未止步。
02
开发矿业
可能很多人以为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和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是同一所学校,不同校区。
实际上,它们是两所不同的学校。
像中国地质大学这样情况的还有其他学校,比如中国石油大学的北京和华东两所学校,中国矿业大学的北京和徐州两所学校。这些学校原本同根同源,但由于历史原因,最终各自发展成为独立的大学。
不同于那些在发展过程中合并了其他院校的高校,地大是被一分为二,所以说它们是一母同胞的双胞胎。
地大其实挺有来头的,它来自建国初期著名的八大学院之一的北京地质学院。这所学校在当时备受重视,李四光在开学典礼上曾说:“北京航空学院是惊天,北京地质学院是动地,你们就是动地的勇士……”
图源:微信公众号@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在一段特殊时期,这所学校的发展陷入了停滞,与此同时,国际形势也异常紧张,北京的高校因此经历了一次调整变动。北京地质学院离开了北京,迁往了湖北,成立了湖北地质学院。
随着高考制度的恢复,陆续有搬走的高校回到北京继续办学。地大此时在武汉已经形成了一定的办学规模,于是没有整体迁回北京,而建立了一个负责研究生培养的北京校区。
图源:微信公众号@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1987年,原国家教育委员会批准组建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北京两地办学,总部在武汉。
直到2005年,中国地质大学真正分为两所学校,各自单飞。
虽然这两所学校已经都是独立的个体,但是其中存在很多的相似点。它们有着相同的名称,只是括号里的城市不同;有着相同的一流学科:地质学、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有着相同的校训:艰苦朴素,求真务实。
两所学校的教师团队经常共同参与科研项目、学术交流和人才培养等活动,推进着地质学及相关领域的发展。同时,学生之间也互有往来,形成了良好的互动和合作氛围。因此,无论是北京还是武汉校区的毕业生,他们都互称校友,彼此视作一家人。
然而,2021年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更换了校徽,也将简称改为“北地”,当时据传还要更改校歌,于是这件事在网络上引起了不少争议。
许多校友和在校学生纷纷对此表达自己的看法,有支持也有反对。
图源:知乎问答:如何看待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宣布更换校徽、校歌,简称更换为「北地」?
随着时间的流逝,北京地质学院虽然已经不复存在,但它的精神遗产却如同一颗颗种子,播撒在了每一位学子的心中。这份精神财富不仅是两所学校共同的根脉,也是它们在发展道路上坚守和传承的核心价值。
“我们有火焰般的热情,战胜了一切疲劳和寒冷。背起了我们的行装,攀上了层层的山峰,我们满怀无限的希望,为祖国寻找出富饶的矿藏。”
这首校歌《勘探队员之歌》里唱的就是地质学子一代又一代传承下来的精神,这是他们行动的指南,也是他们在地质勘探这条充满艰辛与挑战的道路上,不断前进的动力源泉。
在地大南望山校区有一块碑的背面就刻上了这首歌的歌词,正面是毛主席所题的“开发矿业”。
图源:微信公众号@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新中国成立之初,毛主席在访问苏联时,给正在那里学习地质的任湘留下了“开发矿业”的寄语,这也是党和国家领导人对地质工作者发展矿业的深切期望。任湘学成归来,带着毛主席的期望来到北京地质学院,与学院共同承担起开发矿业、为国家地质事业贡献力量的重任。
这块碑放在学校地勘楼广场,是学生每天上课的必经之路,它静默地见证了一代代学生的成长历程,陪伴着他们从学习到成长,最终肩负起开发矿业的使命,踏上人生的新征程。
03
南望历史,展望未来
在地大的未来城校区,可以体验到一个很神奇的事情:人可以随时穿越于武汉和鄂州。当带着手机去宿舍上个厕所,可能就会收到一条短信,上面写着“欢迎来到吴王古都鄂州”。而回到座位上,可能又会收到另一条短信:“欢迎来到美丽江城武汉”。
这正是因为未来城校区建在武汉和鄂州的交界,因此这里也是武汉“最早迎接朝阳的地方”。
而地大还有另一个校区:南望山校区,这里也是个特别的地方。
南望山有着数亿年的历史,属于大别山系的余脉,属于武汉较高的山脉之一,和华中科技大学的喻家山隔路相望。
山底有一条连接校内西区和北区的隧道,名为地大隧道,被誉为“高校第一隧”。在隧道建成之前,人们不得不绕过南望山通行,有了这段隧道后,方便了师生的来往。
图源:官网@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新闻网
这个隧道中还别有洞天,两侧有着各式各样的壁画装饰着这里,都是学生留下的作品,也成为地大学子美好的记忆。
原本这里是非常单调的,直到有一位地大人在隧道画了一幅泰坦尼克熊表白女同学,据说当时还被保安抓到不让他继续画。这幅画后来也没有被消除,于是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在隧道进行创作,就形成了如今丰富多彩的样子。
校内著名的泰坦尼克熊
图源:官网@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新闻网
除了全国高校中的第一条隧道外,还有第一家被认定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的高校博物馆——逸夫博物馆。
谁家大学有这么厉害的博物馆啊!这里展出的各种矿物、岩石、古生物化石等地质标本都是地大几代师生在野外采集、积累下的结果,还有珍稀的黑龙江满洲龙、和平永川龙、鹦鹉嘴龙等恐龙骨架化石和各种宝玉石、化石标本等等。
还有摆放在室外的活化石,是华中地区唯一异地保存的化石林,也是地大一道独特的风景。
图源:官网@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新闻网
园中树立着产于我国辽宁西部和内蒙古地区,以及来自美国、蒙古国、印尼和缅甸的珍贵树化石。
而地大除了地质标本外,更引人注目的是珠宝,“到地质大学买珠宝”还成为一股潮流。
这里的珠宝学院被称为是中国珠宝教育的摇篮,学校里还有专门的珠宝鉴定中心,因此,校内外有了很多依托此背景的珠宝店,经营者也大多是地大学子,价格物美价廉,这也就吸引了大批人前来选购。
图源:微信公众号@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有的珠宝店在校内,校外人士无法到店购买,于是在校园内还出现了“代购珠宝“的业务。很多店铺也开启了线上直播的形式进行销售,不仅带货,还会进行珠宝内容的科普。
随着地大珠宝的火爆,也出现了很多冒牌商家,如果对此感兴趣,还要擦亮眼睛进行辨别,不要上当受骗了!
除了珠宝学院,地大的体育学院同样备受瞩目,在2024年巴黎奥运会期间地大学子就拿下了三枚金牌,不愧被称为“南望山体育学院”。
地大公共管理2015级、2017级校友黄亚琼/郑思维组合获得羽毛球混双金牌。体育学院2023级硕士研究生孙佳俊和队友一起获得男子4×100米混合泳接力金牌。
在地大,每个学子都在用自己的方式书写着属于自己的故事,构成了地大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也是地大精神的一部分。
在岁月的长河中,这些故事或许会渐渐模糊,但它们所承载的精神和价值,将如地层深处的化石,经受时间的考验,历久弥新。
在武汉这样一个全国大学生数量最多的城市里,地大常被人说是武汉最没有存在感的211。
这种印象的形成,一方面因为该校以地质学为主导的专业领域相对较为冷门,这使得在招生季,许多学生和家长在选择志愿时可能会忽视这一领域。
另一方面,地大始终保持着一种谦逊的姿态,它将“艰苦朴素、求真务实”的校训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学生们在学术和研究上默默耕耘,虽然不常在聚光灯下,但在关键时刻,他们总能以实际行动和显著成果,吸引外界的关注和认可。
地大虽然低调,但正是这份沉稳的执着,让它在知识的沃土中悄然孕育着推动时代进步的力量。
参考资料:
1、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公众号、官网、新闻网
2、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吧
3、知乎问答:在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就读是什么体验?
4、知乎问答:如何看待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宣布更换校徽、校歌,简称更换为「北地」?
5、武汉发布:嫦娥落月取土,武汉教授十年磨“锄”
每日互动
//
更多好看的
大学生冲入口算赛道,0秒/题气哭小学生,网友:咋的了,大一也是一年级!
网友送奶奶去养老院发现里面有电竞房,评论区:“30+的爷爷”他们收不收?
#artContent h1{font-size:16px;font-weight: 400;}#artContent p img{float:none !important;}#artContent table{width:100% !import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