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军队规模庞大,为什么在和辽的战争中却是占据下风的一方?
在辽宋两国长达二十余年的和战里,双方互有胜负。但是宋朝收获了诸多战役中两次最大规模的惨败——即宋朝的两次北伐。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使得军队规模比辽军强大得多的宋军却始终占不到上风?我认为原因有如下五点:
第一点是宋军低落的士气。这一点在宋朝的两次失败的北伐当中都体现了出来,其中最明显的就是宋朝的第一次北伐。士兵征战的目的也不过是寻求一些赏赐,而第一次北伐离灭亡北汉仅仅过去了三个月的时间,疲惫的士兵在胜仗之后却没有得到一丝对自己的好处,士气低落也在情理之中。根据《续资治通鉴》的记载,宋军在出征前甚至有不少迟到的。宋太宗看见将士们的懈怠后勃然大怒,准备惩治迟到者,宋将赵延溥连忙劝说道:“陛下巡幸边陲,本以契丹为患,今敌未殄灭而诛谴将士,若举后图,谁为陛下戮力乎!”宋太宗这才罢休。
其实不只是士兵,宋朝许多大将都不愿意继续征战。在战前商讨对策时,宋太宗没有接受武将呼延赞的反对,而是听从了几个文官的赞同之声。这样逼迫军队出征换来的只可能是惨痛的失利。
第二点是宋太宗太过于急于求成。在灭北汉之战取得胜利之后,宋太宗迫切地想要收复幽云十六州的心情可以理解。但是在高梁河之战惨败之后,宋朝更需要的是一个稳重的计划,脚踏实地地一步一步收复幽云十六州。而太宗的第二次北伐兵分四路,并且分为三个战场与契丹作战。这一举措使得本来人数占有绝对优势的宋军兵力过于分散,以至于耶律休哥、耶律斜轸等军队完全有能力将其逐个击破。
其中,曹彬的东路军是一个十分典型的例子。在一开始,曹彬军队进展速度快得惊人,连续攻下固安、新城、涿州等多个州县。如此快速的进展必定会有不稳定之处,遇到阻碍时曹彬军队一定会变得焦躁不安。而耶律休哥正是利用了这一点,消磨掉了宋军的锐气,再加上宋军粮食供给不足,曹彬被迫暂时撤退。这一撤退,也就标志着东路军士气一落千丈。耶律休哥趁机追击,宋军的撤退变成了溃退。
太宗下令停止撤退更是将“急于求成”这四个字表现得淋漓尽致,而这无异于火上浇油。曹彬此时已经不知道自己该如何选择了,曾经宋太祖手下的名将此时只能狼狈不堪。其他两个战场的捷报导致的军心浮动、将士的疲惫导致的行军迟缓、物资的匮乏,“急于求成”引发的多重因素导致了东路军最终全军覆没。
第三点是宋太宗对于战场过多的干涉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宋军将领的指挥。想必在读辽宋和战这段历史时,大家都会有个疑问:当年随着宋太祖一起灭南唐、灭南汉的曹彬、潘美等名将在宋太宗在位时却屡战屡败?这归因于宋太宗对于将领的不信任以及过多的约束。
在之前的文章当中也提到过宋太宗在自己无法亲自上战场的时候,经常用“阵图”来指挥宋军的行动,这使得宋军的将领每次出战都十分为难:即使是明显不合理的排兵布阵,也必须遵守(如果不遵守,并且战争失利的话,没有人能够承担得起这个责任)。而曹彬等人显然受到了影响,在战场上开始畏手畏脚,不敢有一丝自己的改变。要知道,战场上的随机应变十分重要,将领需要对战场上不断变化的形式做出决策上的改变。这也是赵延进等人在满城之战中违背了阵图反而取得了一场大捷的原因
第四点是宋军军队实力持续下降。这一点并不难看出,尤其在宋太宗去世之后,宋朝的很多将领完全可以用“懦弱”二字来形容。在第二次北伐失败后,宋朝已经没有能力再发动大规模的进攻了,但是还是可以阻碍契丹的南侵的。例如君子馆之战,尽管宋军全军覆没,但也让契丹损失惨重。但是到了后来的裴村之战、望都之战时,宋军甚至连抵抗契丹的信心都没有了。在裴村之战中,傅潜坐拥八万军队龟缩定州、范廷召趁夜逃跑导致康保裔被生擒;望都之战中,王超提前撤军导致王继忠被俘。而这两员大将被俘之后,宋真宗竟然声称他们已经战死,将国内对王超等人指责压了下去,这足以证明宋朝彻头彻尾的怯懦。
第五点是辽军骁勇善战。辽军拥有耶律休哥、耶律斜轸等一众文武双全名将,这也是宋军始终无法在辽军身上占得便宜的重要原因之一。其中,有两名将领值得提及:
耶律休哥 耶律休哥在战争当中为契丹所做出的贡献想必给大家的印象已经足够深刻,在这里也不必过多地赘述。公元980年的瓦桥关之战结束后,耶律休哥被辽景宗拜为“于越”,象征着他已经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他在宋朝也是世人皆知:当小孩苦恼的时候,人们就喊“于越至矣”出自《辽史·卷八十三》。,小孩立马就不敢再哭了。可见耶律休哥的影响力以及其伟大之处。可惜的是,耶律休哥在徐河之战中被尹继伦所率的宋军偷袭,拼死抵抗才成功突围,这也成为了耶律休哥一生中有且仅有的惨痛失利。《辽史》用了这样一段话评价他:“智略宏远,料敌如神。每战胜,让功诸将,故士卒乐为之用。身更百战,未尝杀一无辜。”
耶律斜轸 作为与耶律休哥并肩作战多年的名将,耶律斜轸同样是身经百战,且百战百胜。其中,在陈家谷之战中生擒杨业的正是耶律斜轸。耶律斜轸最终在军中病逝,他同样为辽军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耶律斜轸
·《杨家将》中“潘仁美”将“杨继业”迫害致死,事实真的是如此吗?
正是辽宋之间的战争,给了两国的一些优秀将领施展自己才能的空间。其中,说到辽国的这两位名将,就不得不提到宋朝的一位妇孺皆知的将领:
杨业 杨业本来是北汉大将,当时他被赐姓刘,名叫“刘继业”,在投降宋朝之后将名字改回为“杨业”(在《杨家将》当中称其为“杨继业”)。他曾是宋军的手下败将,但是在为宋征战的几次战役当中,他十分英勇,甚至被辽军称为“杨无敌”。但是正是因为如此,许多将领十分嫉妒杨业。正如之前所提到的,由于王诜的迫害以及潘美(在《杨家将》中称其为“潘仁美”)的无动于衷,他在陈家谷之战中被契丹生擒,最终“乃不食,三日而死。”出自《续资治通鉴·卷十三》。以此殉国。后来在公元1001年的遂城之战当中抵抗契丹的正是杨业的儿子杨延昭。
正如之前提到的,杨业并非如同《杨家将》所叙述的是被潘美陷害的。虽然身为主将的潘美对于杨业的死负有一定责任(他没有在陈家谷口设伏导致杨业被俘),但真正迫害他的人是当时的监军王诜。事实上,潘美是一名文武双全的名将,早年跟随宋太祖南征北战。只是在宋太宗即位后,潘美的处境与曹彬十分类似,在战场上无法施展拳脚。而《杨家将》也只是一部为了美化杨业对宋朝的忠心而将潘美丑化了的小说,并非史实。
二十余年的征战,双方最终达成了著名的“澶渊之盟”。在这过程当中,宋真宗在宰相寇准的极力劝说下终于选择御驾亲征迈出了双方达成澶渊之盟的重要一步。那么最终达成的盟约究竟对哪一方来说是合适的呢?
澶渊之盟的内容有四条:
1.宋与契丹结为兄弟之国:辽圣宗因为年龄小,称宋真宗为兄
2.双方以白沟河为界,若有逃犯越境不能接纳隐瞒
3.宋朝每年向契丹输送绢二十万匹、白银十万两
4.双方在边境地区设置榷场,开展贸易
其中第一条、第二条肯定没得说,双方地位平等;第四条更是促进了两国经济的发展与友好的交往。但是对于第三条,我认为是值得商榷的。
首先,澶渊之盟之前的最后一战是澶州之战。在澶州之战当中,宋军射杀了当时契丹的大将萧挞凛。要知道,当时契丹的名将耶律休哥、耶律斜轸等人已经相继去世,萧挞凛可以称得上是当时契丹军队内最出类拔萃的将领了。这样一员大将被射杀,对于契丹士气的打击无疑是致命的;反观宋军,在宋真宗到达澶州南城之后,宋朝将士们山呼万岁,士气大振。并且契丹大军虽然一路浩浩荡荡的南下,但是中间瀛洲等很多州县他们都并没有打下来,所以他们不仅要面对南城的宋朝守军以及宋真宗亲自率领的大军,还有后顾之忧。虽然从辽宋战争的总体来说宋朝是不占优势的一方,但是此时的形势是完全利于宋朝的。
带着这一点再去看澶渊之盟的第三条内容:在宋军占有一定优势的情况下,宋朝还得每年输送给契丹三十万岁币——显然,宋朝血亏。
但是,换一个角度思考,其实此时的宋和契丹两国最需要的都是和平。尤其是宋朝,建国以来战火甚至都没有停歇,连年的征战对于百姓也是威胁与灾难,再加上宋真宗本来就胆小,不差钱的宋朝花钱买和平的做法也在情理之中。
还有一点不得不提到的是被派遣到契丹议和的使臣曹利用。临行前,宋真宗一再嘱咐曹利用,岁币不能超过一百万。但是令真宗无论如何也想不到的是,曹利用最终竟然以仅仅每年三十万岁币达成了和议,并且以强硬的态度拒绝了契丹对于割地的要求。不难看出,曹利用的胆大心细属实让人钦佩。澶渊之盟之后,曹利用也是受到了宋真宗的重用,做到了枢密使兼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等级的高官。
总之,澶渊之盟的签订标志着宋辽两国持续了25年的战争画上了句号。此后长达116年的时间里,双方没有再发动任何战争。而此时的契丹,也正在萧太后和辽圣宗的统治下一步一步走向鼎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