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血气形志篇

二十四-1、经络的气血正常比值

原文:

夫人之常数,太阳常多血少气,少阳常少血多气,阳明常多气多血。少阴常少血多气,厥阴常多血少气,太阴常多气少血。此天之常数。

足太阳与少阴为表里,少阳与厥阴为表里,阳明与太阴为表里,是为足阴阳也。手太阳与少阴为表里,少阳与心主为表里,阳明与太阴为表里。是为手之阴阳也。

倪师注释:

人体经络气血正常的比值如下:

(一)太阳为多血少气之经。

(二)少阳为少血多气之经。

(三)阳明为多气多血之经。

(四)少阴为少血多气之经。

(五)厥阴为多血少气之经。

(六)太阴为多气少血之经,这是天生的正常值。

又足太阳与足少阴互为表里经,足少阳与足厥阴互为表里经,足阳明与足太阴互为表里经,这是足的阴阳关系。手太阳与手少阴互为表里经,手少阳与手厥阴互为表里经,手阳明与手太阴互为表里经。这是手的阴阳关系。

课堂笔记:

1.中医的六经辩证,最早就是出现在《黄帝内经》的“血气形志篇”。所以读《黄帝内经》一定要针灸很强,不然的话你不知道我讲什么。

2.“人之常数”,这里讲的是人体中气血正常的比值。

3.“太阳常多血少气,少阳常少血多气,阳明常多气多血。”太阳经是多血少气的,少阳是少血多气,阳明是多气多血。三条阳经之中,只有少阳与阳明是多气的。所以三部九候的上部,分别是耳前的手少阳三焦经、人迎的足阳明胃经和额头的足少阳胆经,唯独少了足太阳经——因为太阳经本身是多血少气的,足太阳经上面找不到气脉。这是你要知道的!

4.“少阴常少血多气,厥阴常多血少气,太阴常多气少血。”三个阴经中,少阴经是多气的,所以在少阴经上可以摸到太溪穴、神门旁孕妇的心脉。太阴经是肺经的气脉,也是多气的,寸关尺讲的正是太阴的脉。厥阴经是少气的,但厥阴是阴的极限与阳回头的地方,所以厥阴经上面会看到有太冲脉。这是三部九候。

*夫气为阳,血为阴,腑为阳,臓为阴,脏腑阴阳,雌雄相合,而气血之多少自有常数。如太阳多血少气,则少阴少血多气;少阳少血多气,则厥阴多血少气。阳有余则因不足,阴有余则阳不足,此天地盈虚之常数也。惟阳明则气血皆多,盖血气皆生于阳明也。

5.我们摸脉的时候是看气,,所以三部九候的来源,就是该经络多气,才可以摸到脉。三部九候的诊断大原则,就是你去摸脉时,一定要确定这条经络的气脉上下是一致的,气血很流畅没有问题。如果摸到上面的脉很小,下面的脉很大,或上面的脉很大,下面的脉很小,这都不对。

二十四-2、十二经气与五臓气之病的补泻原则

原文:

今知手足阴阳所苦,凡治病必先去其血,乃去其所苦。伺之所欲,然后泻有余,补不足。

欲知背俞,先度其两乳间,中折之,更以他草度去半已,即以两隅相拄也。乃举以度其背,令其一隅居上,齐脊大椎,两隅在下,当其下隅者,肺之俞也。复下一度,心之俞也。复下一度,左角肝之俞也,右角脾之俞也。复下一度,肾之俞也。是谓五藏之俞,灸剌之度也。

倪师注释:

吾人从脉诊或经络之走向,察知各阳经阴经病变所在。治病之初,必先去郁结不通之血络,可立去其病之苦痛,再观察病邪之有余与不足,然后对症去其所过之处,补其不足之处。

背部俞穴的测量法,首先以草量两乳之距离,取中间位对折成正三角形,再把其顶点置大椎穴位,使底边成水平时,则两下角所到之处即为肺俞穴也。再将三角形下挪三椎,两底角所到之处即为心俞。再向下挪三椎处,两底角左侧之位在正是肝俞穴位,右角之位是脾俞穴位。再向下挪三椎,两底角所到之处即肾俞穴。这是五臓的俞穴施用针灸的穴位也。

课堂笔记:

1.我受唐容川的影响很大很大,他是经方大师,他写了一本《血症论》,我推荐大家看看。

2.“今知手足阴阳所苦,凡治病必先去其血,乃去其所苦。”我们治病时,一定要先把淤血去掉。去血的方法有很多,效果是立竿见影。

倪海厦内经课笔记(51)

3.“伺之所欲,然后泻有余,补不足。”我们在治十二经气的病时,补泻的原则是“实则泻其子、虚则补其母”。例如实症出现时,我们扎该经的子穴。而当在治五臓气的病时,补泻的原则是“子能令母实,母能令子虚”,所以才会有“泻南补北法”。不要误解了。

4.当人生病了,即经脉(十二经脉、奇经八脉)病了,腑也病了,臓也病了,那人就死掉了。

*知所苦者,知邪病在手足之何经也。先去其血,除菀陈也。菀陈去则无所苦矣。伺之所欲者,伺其欲散欲耎,欲缓欲收。盖必先定五臓之病,五臓已定,九候已备,而后乃存针。有余者,邪气盛也。不足者,精气夺也。有余则泻之,不足则补之。

5.“欲知背俞,先度其两乳间,……是谓五藏之俞,灸剌之度也。”下段的方法我们现在已经不用了。只要按照针灸课上教的找穴位丈量法,一定是正确的。

二十四-3、形志之伤与气血针刺原则

原文:

形乐志苦,病生于脉,治之以灸剌。形乐志乐,病生于肉,治之以针石。形苦志乐,病生于筋,治之以熨引。形苦志苦,病生于咽嗌,治之以百药。形数惊恐,经络不通。病生于不仁,治之以按摩醪药。是谓五形志也。

刺阳明,出血气。刺太阳,出血恶气,刺少阳,出气恶血。剌太阴,出气恶血。刺少阴,出气恶血。刺厥阴,出血恶气也。

倪师注释:

人但求外在之享乐,而内心痛苦,此令病生于血脉,治法在针与灸上。人求欢乐过甚,情志过甚,则病生于肌肉,治疗以针石之术。人在生活上清苦但情志喜悦,此易生病于筋,则须以热药来熨炙。人生活清苦情志不舒,病易生于咽喉,治之则以百种草药。动作急速常生惊恐,以致经络不通,病发为麻木不仁,其治以按摩手法,内服酒炖汤药。这是五种情志所生之病也。

用刺法时须注意:刺阳明经时,可出血出气。刺太阳经时,可出血,但忌出气。刺少阳经时,可出气,但忌出血。刺太阴经时,可出气,但忌出血。刺少阴经时,可出气,但忌出血。刺厥阴经时,可出血,但忌出气。

课堂笔记:

1.形和志,讲的是表和里的关系。

2.《易经》中的乾卦是三个阳连在一起,乾为天(☰),乾就是刚健的意思。坎为水(☵),阳存在阴里面,就像鱼在水里面游,因为水里有阳气。坎代表着危险,因为行水。

3.“形乐志苦”,就是外面很刚健,里面是危险的。天(☰)+水(☵),就得出天水讼(䷅)。一个人会有诉讼,就是表面说“这个不是我偷的”,其实里面很心虚。

4.“病生于脉,治之以灸剌。”血脉出现问题,我们用灸或针都可以。

*君子劳心,小人劳力。形乐志苦,形乐志乐,贵人也。形苦志乐,形苦志苦,常人也。所谓更贵更贱,以知死生,以决成败也。《金匮要略》曰:血痹病从何得之?师曰:夫尊荣人,骨弱肌肤盛,重困疲劳,汗出,卧不时动摇,加被微风,遂得之,宜以针引阳气,令脉和紧去则愈。盖形乐则肌肤盛,肌肤盛则阳气留于阴也久,阳不在表,则邪直伤于阴。志苦则伤神,神伤则血脉虚,而邪气易入,故病生于脉也。宜灸以启留陷之阳,宜刺以去血脉之痹。

5.“形乐志乐,病生于肉,治之以针石。”如果一个人形与志即从外到里都很乐,就太过了。在易经上,它为天(☰)+天(☰),为天(䷀)。这个“针石”指的是将石头烤到温热的时候,放在皮肤上面摩搓。

*形乐志乐,则过于安逸矣。过于安乐,则神机不转,气血羁留,故病生于肉,宜治以针石,引而通之。

6.“形苦志乐,病生于筋,治之以熨引。”外形是险的,心里是刚健的,水(☵)+天(☰),为水天需(䷄)。这样的人很多,即我没有钱但内心快乐。这种人的病生于筋,类似脚不能伸屈。“熨引”就是拿药煮熟用棉布包起来在皮肤上烫。

*劳苦其形则伤筋,志逸而乐则血脉未尝受病,故治之以熨烙导引,使血脉荣养于筋则就安矣。

7.“形苦志苦,病生于咽嗌,治之以百药。”外面是水(☵),里面是水(☵),两重的险在那边,为坎(䷜)。喉咙就会出问题。治之以百药,就是用各种药去治疗。

*百忧感其心,万事劳其形,则阴阳气血皆伤矣。夫嗌主天气,咽主地气,天者阳气,地者阴气,此阴阳气血皆伤,故病生嗌咽,是宜甘药以调其脾胃焉。《终始篇》曰:阴阳俱不足,补阳则阴竭,泻阴则阳脱,如是者可将以甘药,不可饮以至剂,如此者弗灸。

8.“形数惊恐,经络不通。病生于不仁,治之以按摩醪药。”如果常常受到这种问题,除了按摩穴道,还可以用酒去熬煮中药,目的是让药力更深入、效果更快更强。

*惊则气乱,恐则气下。盖血随气行,气数乱逆,则经络不通,荣卫不行,是以病生于不仁。宜按摩醪药,以行其荣卫血气焉。朱永年曰:酒者,熟谷之液,其性慓悍,其气先行于荣卫,故宜于醪药也。

9.“刺阳明,出血气。刺太阳,出血恶气,刺少阳,出气恶血。剌太阴,出气恶血。刺少阴,出气恶血。刺厥阴,出血恶气也。”多血的经你可以放血,没关系,少血的经尽量不要出血。例如阳明经多血多气,你出气出血都无所谓;太阳经是多血少气,我们可以在这条经络放血,但是绝对不可以出气

10.所谓出气,即针灸结束在拔针起来时,你等一下再去按针口,目的就是让气出来。如果在拔针时马上按住针口,就不会不让气泻出来,我们叫扪针。所以中医连一个针孔都处理得很小心。

注:标记*的句子为补充译注,摘自姚春鹏版《黄帝内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