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主题与线索:

活动1:根据单元导语和单元目录,探讨单元主题和主要线索。

意图:在老师的引导下,师生一起思考、探讨,明确单元主题,宏观建构单元历史发展线索。如

主题: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新发展

线索:

    1.北宋与辽、夏鼎峙        

    2.南宋与金、夏并立       

    3.元朝的统一             

    政权由并立走向统一

    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的新变化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新发展

重点:

1.宋元时期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等各方面的新变化

2.辽夏金元诸北方政权对统一多民族国家新发展的贡献

【教学目标】

活动2:阅读课标内容,浏览教材,分析、提炼本课学习目标和学习重点。

1.5 辽宋夏金元多民族政权并立与元朝的统一

通过了解两宋的政治与军事,认识这一时期在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等方面新的变化;通过了解辽夏金元诸政权的建立、发展和相关制度建设,认识北方少数民族政权在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目标:

1.通过教材提供的有关史实与材料,了解宋初加强中央集权、北宋中期的统治危机、王安石变法、南宋偏安等政治与军事变化的基本史实,理解这些变化之间的相互关系,认识两宋政治与军事变化的基本趋势与特点。

2.在掌握上述史实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在特定的时间联系和空间联系中对事物进行观察、分析的时空观念素养以及以史料为依据,对历史事物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的历史解释素养。

【教学重点】

1.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及其影响。

2.宋初加强集权、北宋中期统治危机、王安石变法及南宋偏安之间的关系。

【教学方法】

情境问题教学、任务驱动教学、小组合作探究

【课时安排】

建议1课时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著名历史学家许倬云在《万古江河》中说:“宋辽金元时期的特色,正因为在列国体制中的互动,以致南北两类文化都有其发展的特殊风格。宋代的中国不能再以’天朝’自居,是以有反求诸己的内敛气象。……相对而言,北族的文化发展是外向的。”

为什么宋代的中国不能再以“天朝”自居而有’内敛’气象?这与北宋崇文抑武、守内虚外的国策和其面临的外部环境有密切关系。

一、宋初中央集权的加强

1.北宋建立,结束五代十国分裂局面

2.宋初加强中央集权

给图片与材料。

材料1:(宋太祖)一日召赵普曰:“天下自唐季以来,数十年间,帝王凡易八姓,战斗不息,生民涂地,其故何也?吾欲息天下之兵,为国家长久计,其道何如?”

普曰:“此非他故,方镇太重,君弱臣强而已。今所以治之,亦无他奇巧,惟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则天下自安矣。”                ——《续资治通鉴长编》

活动3:据教材指出宋初统治者“为国家长久计”是如何实现“夺其权、制钱谷、收精兵”的?体现了哪些基本原则?                  

说明:教材是从加强对地方的控制、分散机构的权力和抑制武将势力三个角度对北宋初年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加以概括。我认为这样分类不够清晰,有些措施可归于两至三个方面,如设置转运司既是加强对地方控制的,也是分散地方机构权力的,还能抑制武将势力。从赵普的建议出发,从地方和中央两个层面,分别从“夺其权、制钱谷、收精兵”三个角度进行归纳,再从中概括这些措施体现的基本原则,可能更清晰一些,大家不妨一试。这样处理,相当于用新的问题重组教材内容。

(1)削实权

地方:

      文臣知州,通判制约,节度使成虚衔。

      设四个平行路级机构监控各府州军监。

中央:

      设枢密院、三司与中书门下(由宰相和参知政事组成)分权

      设台谏机构监察官员(规谏皇帝)。

(2)制钱谷

地方:设诸路转运司统管地方财政。

中央:设三司分理中央财政。

(3)收精兵

中央:

      地方精锐编入禁军,定期轮换驻守京城、边防重地和内陆要冲。

      枢密院和“三衙”调、统分离。

地方:剩余老弱及新设供劳役的军队﹐组成厢兵,留守地方。

主要特点:“事之为防,曲之为制”(分权制衡),崇文抑武。

再给出以下材料,从有关史料出发,理解和评价宋初的中央集权措施。

材料2:吾宋制治,有县令,有郡守,有转运使,以大系小,丝牵绳联,总合于上。虽其地在万里外,方数千里,拥兵百万,而天子一呼于殿陛间,三尺竖子驰传捧诏,召而归之京师,则解印趋走,惟恐不及。      ——苏洵《嘉祐集》卷1《审势》

材料3:今内外上下,一事之小,一罪之微,皆先有法以待之;极一世之人志虑之所周浃,忽得一智,自以为甚奇,而法固已备之矣,是法之密也。虽然,人之才不获尽,人之志不获伸,昏然俯首一听于法度,而事功日隳,风俗日坏,贫民愈无告,奸人愈得志。    ——叶适《水心别集》卷10《实谋》

材料4:本朝鉴五代藩镇之弊,遂尽夺藩镇之权。兵也收了,财也收了,赏罚刑政一切收了。州郡遂日就困弱。靖康之祸,虏骑所过,莫不溃散。    ——《朱子语类》卷128《本朝二·法制》 

活动4:据材料24,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宋初加强中央集权。

教学设计||《纲要(上)》第9课 两宋的政治与军事

评价:

积极:强化了中央集权,预防了内部动乱,巩固了国家统一与安全。

局限:

(1)制度过于僵化,权力分割过细,影响行政效率,助长因循保守。

(2)严重削弱地方实力,影响地方积极性。

(3)限制和弱化了军队战斗力,国势积弱。

(4)增设官员,增加了财政负担。

问题不断积累,到北宋中期出现了比较严重的统治危机,主要表现为边防压力和财政危机两个方面。

二、边防压力与财政危机

1.边防压力

1)与辽:收复幽云惨败,签订澶渊之盟。

2)与西夏:屡战屡败,达成和议。

据地图和教材叙述,简要介绍当时的边防压力。

2.财政危机

据以下材料和有关史实,理解和认识北宋中期的财政危机。

材料5:通过普遍招募方式组建军队的做法开始于唐玄宗时期。北宋统治者将募兵发展为一种有意识的“养兵”政策,希望通过广泛募兵稳定社会治安、消除动乱因素,即所谓“不收为兵,则恐为盗”“饥岁莫急于防民之盗,而防盗莫先于募民为兵”。募兵过滥致使军队数量不断增加,累增至120余万,军费随之恶性膨胀,成为财政支出的大宗。北宋中期有人说:“天下之所以困,本于兵”,“天下六分之物,五分养兵”。

总的来讲,就是到了北宋中期出现所谓的“三冗两积”问题,即冗官、冗兵、冗费和积贫、积弱。怎么办?改革,但改革都不成功,最后北宋走向衰亡。

三、变法失败与北宋衰亡

1.庆历新政

出示范仲淹头像及其名言“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感悟范仲淹的忧患意识。结合教材叙述,了解庆历新政基本情况。

2.王安石变法

出示王安石头像及其名言“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感悟王安石的改革精神。

指导学生阅读教材,概括王安石变法的基本情况。

11069年,宋神宗用王安石变法。

2)基本原则:加强国家对农业、商业、军事、科举、教育等领域的管理和控制,以富国强兵。

3)主要内容

富国:官府通过向农民提供农业贷款、拨巨资从事商业经营等手段,力图在调控经济的同时开辟财源。

强兵:对农民进行编制管理和军事训练,希望借以逐渐恢复“兵农合一”的征兵制,取代募兵制。

4)主要影响

富国有成效,强兵不明显。

一些新法措施危害百姓,加重人民负担。

引起激烈争议,造成统治集团内部分裂,北宋逐渐走向衰亡。

利用“学习之窗”中的两段材料,理解争议所在,并提出活动要求。

活动5:以下评论虽出自反对派,有夸大之嫌,但也能反映变法失败的一些原因,请概括指出。

材料6:今介甫为政,尽变更祖宗旧法,先者后之,上者下之,右者左之,成者毁之,弃者取之,矻矻焉穷日力,继之以夜,而不得息。使上自朝廷,下及田野,内起京师,外周四海,士、吏、兵、农、工、商、僧、道无一人得袭故而守常者,纷纷扰扰,莫安其居。

——司马光《传家集》卷60《与王介甫书》

材料7:二三年间,开阖动摇,举天地之内,无一民一物得安其所者……数十百事交举并作,欲以岁月变化天下。     ——刘挚《忠肃集》卷3《论助役法分析第二疏》

原因:争议过多;涉及面广;操之过急。

3.“靖康之变”

宋钦宗靖康二年(金天会五年,1127年)金军南下攻占北宋首都东京,掳走徽、钦二帝,北宋灭亡,史称“靖康之变”。

历史进入南宋偏安与宋金对峙时期。

四、南宋偏安与宋金对峙

1.南宋建立

2.岳飞抗金

3.绍兴议和

4.宋金对峙

依教材简要介绍以上四件大事。并通过《金、南宋、西夏形势图》了解宋金对峙的基本形势。

从中可以看出,南宋仍然遵循是崇文抑武的立国原则,偏安江南。正如林升在《题临安邸》所言:“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从教材内容出发,有两个问题值得探讨。有时间的话,课堂上以师生对话的形式加以解决;没时间的话,留待学生课后查找资料解决。这两个问题是:

1)为什么岳飞一心抗金,却屈死风波亭?

2)为什么南宋能够维持偏安局面?

【课堂小结】

知识结构小结,整体掌握知识:

阶段特征小结,认识历史趋势:

为结束五代十国分裂割据局面,实现长治久安,宋太祖根据分权制约和崇文抑武的原则,采取一系列措施加强中央集权,巩固了国家统一与安定,促进了经济发展和文化繁荣。但也引发了严重的财政危机,限制了军队的战斗力,造成边防压力,到北宋中期不得不进行改革。王安石变法一定程度上缓解财政危机,但也带来新的问题,尤其是造成了统治集团内部的分裂,政策日益走向两个极端,北宋逐渐走向衰亡。南宋维持北宋的治国方略,政治、军事上作为不大,偏安江南,勉力维持宋金对峙局面,直至灭亡。

【作业布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