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童行者的缘分结于今年暑假的最后一周。

这个暑假孩子被训练和比赛安排得明明白白,我们也忙得抽不出几天的时间陪她。等到比赛后就剩下一周多的时间了,原本我和孩子约好了这次她来安排,因为她迷上了一套科学丛书,里面刚好介绍了福建,我就答应她由她策划方案,我来执行细节,母女俩来个大“探险”。

结果一同训练的小伙伴邀请我们去贵州,三天两头软磨硬泡的,看孩子也心动了,我只好改变自己的计划。

随着贵州之行的开始,我们的关系从陌生到熟悉,甚至和老师们成了互相信赖的好朋友。在接下来的两个月,又定制了两次活动~~

PART. 01

贵州之行

贵州之行,让我打开了研学的新世界。

缴费前其实有点犹豫,既害怕又期待,一是我们已经去过贵州了,当时还有本地的朋友带着我们去,我不确定这样看重复的山水会不会少了新鲜感;二是我一个人带着个8岁多的娃,跋山涉水地去六天五夜,真的很怕自己吃不消,万一和孩子闹脾气了这个假期就完蛋了;三是原本我就是想着让孩子独立一点,开始策划一些出行,以便她以后有更多更大的活动范围,我不确定童行者是否能让孩子学习到这些。

但,由于邀请我过去的团长是我们平常对孩子教育以及游乐上颇有心得的朋友(俗称KOL了哈哈哈),我还是多少有点期待,而且临近缴费那晚,她还特意给我发了这次两位领队的履历,跟我讲真的不容错过,野外专家和摄影大师都聚到一团了,肯定会非常精彩。怀揣着这样的心情,我们报名了。

经过这六天五夜的贵州之旅,可以说给我的惊喜挺多的。

一是以上的担心全部消除,孩子玩得特别开心,还在旅程中肉眼可见地成长了。我原本以为每天这么大的运动量她早上可能都会很难起床,但孩子就是认真地根据老师每天晚上细致的物品清单提醒和注意事项,自己收拾好第二天的背包和物品,又活力满满地醒来开启第二天的活动。

再有一个,我发现老师们真的都很喜欢孩子,说实话作为妈妈都没办法一直积极正向且高能量地回应孩子。在我们到了思南县那几天,18公里桨板、瀑降这些活动一天下来都累得不行了。丰老师却兴致勃勃地跟孩子们相约晚上继续去温泉以及泳池比赛嬉戏,也正因为有了这些时间,妈妈们才有了一些喘息的时间收拾以及换洗当天的衣服。

哪怕有一天饭后很晚了,两位领队都没有爽约,和孩子们约好了枕头大战,宁愿减少一点时间也不会直接取消。

第三个,老师们非常细心。别看贵州之旅带队的两位都是男老师,但是买保险的过程中大个老师还是细心地发现了有个孩子在旅途中生日,于是就默默张罗好,给孩子一个难忘的庆祝。

最后也离不开老师们的专业和极高的安全与服务意识。我们在苗寨夜观星空,早采药草,下午捞鱼,几乎没有老师们回答不了的问题。面对着那么多台“十万个为什么”提问机,他们都游刃有余,哪怕遇到不会的,老师也会坦诚地说回去好好查一下,并且之后会在群里解答。

而每次做水上运动或者进山前,老师都会反复地给孩子们演示自己怎么戴头盔和安全绳,怎么穿,还编好顺口溜。让孩子们先自己动手,然后老师们一个一个细细蹲着检查。

贵州之行的后劲太大了,以至于那段时间我经常刷他们的路线,也到处和朋友推荐他们,攒着假期大家再去玩儿。很快,这中秋假期就来了,香港的登山路线也出来了,我们马上组织了几个同学,去香港走印洲塘的路线。

第一次组团,还是有一些难度的,包括每家的沟通,路线和汇合点的安排,由于是定制团,所以更希望能尽量照顾到每一家的共同需求。中途曾经一度以为要放弃了,但幸好童行者的欣欣也非常专业,一家家去对接,而且多次帮我们查询好最佳线路,最终我们成团出发了。

PART. 02

香港之旅

第二次的香港之行,让我更坚定了童行者的老师整体素质。

原来有点小担心,我们这次去香港,是跟着深圳的分部团队,之前贵州是北京总部的团队。深圳领队我全都不认识,而且听说是女老师,我还是有点怕第一次组团出师不利。后来证明我的担心真的很多余。

尤其当我们中午到了餐厅,方方老师从大背包掏出了一个大西瓜,真的太震撼了,我没想到她小小的个子还背着这么沉的东西和我们徒步登山,而且也是健步如飞的。

方方老师在徒步的过程中也和孩子们讲解很多植物和昆虫的知识,包括红树林的特性,招潮蟹的有趣故事,茅膏草的特殊形态……也带着孩子们去滩涂上抓小螃蟹,抓弹涂鱼。

但是有一点我挺放心的,每次徒步,老师们都会跟孩子提倡NTL环保登山的理念,过程中不随意丢弃垃圾,不影响生态。遇到很漂亮的蝴蝶或者招潮蟹也是最多抓着在掌心给孩子们观察,判断过如果容易弄伤昆虫的就让摄影师拍下来,在一旁观察。

城里的孩子大多都五谷不分,但孩子们其实天性就爱自然,能够在玩乐中扩充他们视野,锻炼他们体力和意志的,很多研学机构都能做。

但是老师天生爱玩,活力满满又爱孩子,没把自己当牛马,把孩子当顾客的,很少。这次回来,我身边的朋友们都挺满意的,我就更坚定策划下一次再高一点难度的定制游了。

PART. 03

特别的生日礼物–重游北京

趁着金秋十月,大家都放完长假复工,我们打算带着一家人,上北京一起庆祝我和孩子的生日。

北京这个地方我和先生都很熟悉。出差常来,也因为一些工作原因,有不少本地的朋友。著名景点基本都去过,也请过讲解导游。每次都很赶时间或者很多人的感觉,我自己印象最深最好玩的大概就是冬天在颐和园玩雪,那会儿没人,雪也很厚。

但老人和小孩这一家子都去北京的组合,都在八年之前了,当时孩子刚会走,也是在国庆的时候,也走了天坛和颐和园,但是他们印象都不深,父母只记得“很多人”,孩子就更没记忆了。北京很大,可玩的种类又太多,还能满足老人小孩的需求,太难了。于是我直接找到童行者,把难题抛给他们。

认识2个月,定制了3次活动,是什么让我一定要写下自己的故事?

关键词:人文、红叶、环球影城、老中小兼顾

就这么几个词,让童行者给我们规划三天的行程。于是就有了第一天“中轴线”,第二天“环球影城”,最后一天“野长城”。

Day 1 我们成了中轴线课程的尝鲜者

之前在童行者的分享群里就看到他们预告中轴线系列课程马上要开了,由于是一系列的,每周去1-2个地方,我们也没办法参加。这次太巧了,刚好遇上,还给我安排了童行者的人文大咖大白老师,这对我们这种喜欢问好多问题的一家子实在太友好了。

大白给我的感觉,就是和超能陆战队电影里的“大白Baymax”一样,温暖细心。从出发前一晚就给我们发来了录制好的预习资料,包括了他的音频和有关天坛、先农坛的相关图片。

一路跟着大白走,没有高昂激动的语调,也没有敷衍淡漠的语气。线路都是设计好的,避开了大量的人流,一路自然地向娓娓道来。路上还有好些个本地的阿姨叔叔被他所吸引,跟着走了一段又一段。还有小孩子被吸引的,妈妈本来以为大白是馆里的讲解,想半路加入,最后还被我们种草了童行者。

大白随时带着自己印的历史地图,每到一个地方就从地理位置、整体轮廓开始,由浅入深,再带出一个个有趣的历史故事。

本来他还担心我们一家大小的,会不会听着听着就枯燥了走散了,没想到我们一路跟着入迷,连带我之前每次都搞不清的房屋建筑、形制、结构这些问题大白都一一解答,这知识储备真的杠杠滴。给我们全家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下可没有人再说去过但不记得了哈哈。

Day2 游遍环球影城

这标题打出来估计都会有很多人质疑。一开始我和本地的朋友说一起去的时候,他们说一天能玩个两三个大型游戏就很不错了。这不,我们趁着大家调休,跟着童行者的石头老师,从白天到黑夜,把环球影城所有好玩的,所有攻略里面推荐的没推荐的大大小小都玩了一遍!

首先这真的得益于我们在大节日后的调班时间翘课去,人真的不多,基本上去玩儿的都是大学生(我瞎猜的)。其次就是童行者的意义所在,石头老师很熟悉这个乐园了,进场先玩什么在哪里路线他都很熟,而且他永远都是在上一个游戏的时候刷着环球的软件,随时查看哪个园区需要等待多久,马上做好路线规划准备下一个目的地。

对于我们这种一大一小只想无脑疯玩的母女可别提有多么高的价值,比我自己买优速通还要好。毕竟我可没办法做到一边刷着手机一边动脑计算路线地玩,太累了。还有一个彩蛋,我们一进园,石头就给我们送了两件魔法袍,这个道具不要小看,真的很融入乐园气氛,这拍照效果直接拉满。

Day3 徒步“野长城”

这个选址中间也经历过一些曲折。一开始我就心心念念要去看红叶,这么多年了,我没有看过一次北京的红叶。在大个老师的建议下我们选择了舞浅彩山,但是等丰老师、西瓜老师以及石头老师仨人事前的路线探测,发现好消息坏消息各一半,好消息是真的红了,坏消息是只有一棵树红。

为了让我们有更好的体验,丰老师强烈建议我们改路线,去爬野长城。这说是野长城其实也不是荒无人烟的,我们走的那一段能看到有维护过,不危险但有点小挑战,是孩子们的最爱。

这一天是我们和本地朋友两家人阔别三四年的相聚。但是听到是我熟悉的丰老师带队,我一点都不担心,而且一直跟朋友做预告,丰老师和西瓜老师都是有相当丰富的户外带队经验。

还没出发孩子们就先玩上了童行者的经典游戏《虫子接力》,路上踩板栗、摘山楂、抛种子这些都是孩子们的最爱了。

这线路真的人烟稀少,但是风景大好,天色阴,凉快适合爬升。

才走到一半,我的朋友就说她们从现在起被种草了,本来她们加了童行者的客服姐姐微信很多年了,一直观望一直没能加入。这次靠着我这个“外地人”,带着他们实实在在游北京了哈哈哈。我们还相约下次继续一起参加童行者的团,或者一起定制,这样我们两家天南地北的也能在一个地方相聚了。

这样的定制团,很适合家里人多的,或者想几个好朋友一起玩儿,不想走寻常路线的。因为不同的群体有不同的需求,朋友之间肯定多少是更多相通点的,在出行的选择上这样会步调更一致。再加上童行者的服务,旅游的体验感会直接翻倍。

写在最后的话

研学这个范畴算是我半个“同行”,研学机构我也接触了一些。但是能看到一个机构里面能有这么多优秀的领队,这么活力满满又保有童心的,相信我绝不仅仅是因为幸运。作为一个家长,我既希望孩子多尝试不同的东西,看不同的地方,也会有很多安全和知识盲区的顾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