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 丨 文化 丨 纪实 丨传承

风水纪实录

凡堪舆门人,师门必有叮嘱

功夫不到家,不可挪动ta

一步没想到,步步出差错

今天,我们来到了一个年份颇久的阳宅

故事,就从这里说起

·前丨言·

这所宅院颇为特殊,倒不是风水上很特殊,而是这所阳宅“自己的经历”很特殊。

宅子是很久远之前就建造的,具体时间就记不得了。就连父亲也只记得,自己从出生就住在这里。

建宅之时,祖爷爷是乡里的秀才,颇有钱,故而有了这么一座大宅院。

那个时候,还没有完全摒弃三妻四妾的制度。

于是,就有了长房、二房、三房、四房。另外的太太,都没有子嗣,数量不详。

祖爷爷是个文化人,有钱有文化也有势力,但是思想很顽固。

他认为,家再大也只能有一个主人,而这个主人只能是嫡长子——长房长子。

于是乎,在建宅之初,就花费大价钱请了有名的先生,为自己设计一座大发长房长子的宅子。

之后一路很多年,请了不同的先生,不停地为长房一脉去增风添水,多次改造调整。

建宅风波

  听/风/观/水

建宅思路定下来了,就是要发长房,其余不论。

请的第一位先生,听完要求之后,非常直接。既然你只考虑长房长子,那对我们来说太简单了。

只需要稍微运作,就能把气全部聚到长房身上。

于是乎,他直接把宅子建成了“旺龙局”,跟老爷子打了保票——我保你发长子,你就放心吧。

从风水学的角度来说,这倒是也没什么问题,思路上跳不出来毛病。

但是,旺龙局有一定的条件,也不是一定就旺你说的这个人。原因在于那个时候不像现代,都是一夫一妻。

他这个问题就出在这里,旺龙局做完之后,二房先生了个儿子出来。

这个时候,房子早就已经建好了。

由于要青龙(正东)聚气,所以整座宅院的中轴线就有所偏移,太极点要动。

这太极点一动就麻烦了,它的定位就不再是只针对于长房长子,而是家族长子。

于是,奇怪的事情发生了。

长房生了女儿,没过几岁就早早夭折了。

《阳宅考察实录》一步想不到,步步出差错,阴差阳错还是天意弄人?

反而二房生了儿子,天生聪颖,从小就胆识过人,隐隐有族长风范。

老爷子是顽固思维,他最怕出现这种情况,也不允许出现这种情况。

于是,在长房又生儿子之后,他就迅速找了第二位先生。

第二位先生听完之后,看到房宅情况,瞬间明了。

于是乎,他又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造。

这股养好“青龙宅气”不是跑偏了吗?跑到二房去了,因为他现在是家族长子。

没关系,我给你改动一下,给你改到坎方聚气,也就是正北方收气聚气。你长房的儿子,在家族中排行老二,我让你发二子。

这样总归没问题了吧?

凭心而论,这位先生做的也没问题,也很合理。

长房女儿为大,夭折。二房儿子虽然家族排行老二,但实际却是家族长子,抢走了震龙之气。

既然如此,那现在长房生的儿子,应当为家族次子,在儿子中排行老二,我索性做一个发老二的局,直接坎方收气聚气。

思路没问题,原理没问题,做法也没问题。

但是,造化弄人。

第二位改造的时候,忽略了一个问题——中轴线又偏回来了。中轴线一偏,这个时候就不能按照原先的太极来定。

这个时候,长房就是长房,二房就是二房。哪怕长房生的儿子年纪再小,他也是得震龙气。

这么一折腾呢,气聚坎宫了。二房的儿子更加受益。

这还不要紧,坎宫(正北)收气,别忘了还有第一位先生修造的青龙(正东)高大。

两者一综合,艮宫(东北)的气也强起来了。这个地方,那就是要发三房了。

果然,后来二房、三房的儿子,一个个全都飞黄腾达。就连四太太的孩子,也都还不错。

唯独这个千般算计的长房长子,偏偏最不成器。

老爷子最终咽气,都没看到自己期望的家族继承人成材。

你可以说是天意,也可以说是一招不慎。在风水中,这种因为一个太极点偏移导致满盘皆输的情况,比比皆是。

所以,这一行无论哪派的传承,师门都会叮嘱:功夫不到家,不可挪动ta;一步没想到,步步出差错。

当然,后来的时代,我们的华夏近代历史发生了很大的混乱争斗,像这种大家族也逐渐衰败下来。

不过,这并不影响当年的风水布局和影响,更不影响我们的学习和研究。

这次找到我们的,就是当年的二房后人。

为什么呢?

因为当年布局的后续影响还在,他这一脉依旧是当今社会的上层阶级。

不过,无论你是什么阶层。只要发达,只要你拥有华夏血脉,到了一定年纪,就一定想修祖宅、建祠堂、修坟墓。

这个东西,是华夏子孙刻在骨子里的血脉传承。

END

易小生文化

易真易假易无穷 一山一水一小生

写最真实的易学文 做最真实的易学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