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0 学生眼中的我
写有所得
1
浮夸
——胡先生其人
戴嘉博
不小心踏进了这个教室,从此就见到了史上定位最精准的黑板,最耐用的粉笔;不小心上了一节语文课,从此就师从了史上最浮夸的胡先生。
正是他笑起来时那根根平行、布满整张脸的、富有结构美的纹路,让其与路边的流浪汉有了差别。上课时,他的言情虽时常令人发笑,却是使我十分鄙夷的。好好上课不行,非得开这玩笑,这么大个人了,一点都不稳重!
若是讲到文言文的翻译,先生必会用他那极富抑扬的语调道:“准备好了吗?开——始——!!!!!!!!!!!!”我不禁感到一阵发笑。哪知次数一多,心智就被控制了,随着大家一起抢了老师的话,然后发笑着记下翻译。奇怪,这是为什么呢?
自习或是早读时,胡先生便满教室乱蹿,将手搭在额头上,开启孙悟空的千里眼。若是有同学敢让声带作祟,他就冷不丁闪现到面前,笑容愈发抽象,弄得同学手足无措,只得投入学习。其他人笑着,又顿感警醒,于是秩序愈发和谐。
不过,胡先生的浮夸也不仅仅是为了浮夸。随学数月,愈觉语文课之快乐。于是在语文的时间里猖狂起来。终于在某个晴朗的下午,教室中聒噪至极,先生脸上发愠,“你们脖子上那个圆圆的东西是干什么用的?”顿了一顿,浮夸尽失,“你们在这里学的,是语文,不是游戏!有些同学没有真正地理解语文啊……”
鸦雀无声。
先生的浮夸,似乎不简单啊。这浮夸之下,不就是一颗想让我们热爱语文并好好学语文的、纯粹的心吗?然而,我们只是喜欢上,而没有好好学。突然有些惭愧了。
于是,更加努力学习了。
和先生相识已有一段时间了,我略得一些知识,并佩服这位浮夸的先生了。
对了,好奇一下:胡老师,您怎么评价您的浮夸呢?
2
“诡异”之笑
杨师懿
秋天了,太阳不再是火辣辣的,而转变为柔和的暖光。
这暖光照在了一位老师身上,二者被微风一吹,便进了教室,这是位身材中等的先生,戴着眼镜,头发稀疏,隐约透出那“油光可鉴”的头皮,而在他的脸上则挂着微笑,初看还没什么,可是那笑容久了,我便不觉“头皮发麻”,也就愈发感到“诡异”了,说过分些,比《唐朝诡事录》中的刘十八还诡异!
一将书放在桌上,他便盯着座位表看了好一会儿,有时还抬起头,笑眯眯地望向某些同学,接着,他又笑着扫视了全班,在长达几分钟的死寂后,他终于开口了:
“我就是教你们语文的,胡腾华……”
我突然感觉到五雷轰顶,霎时间连窗外的花香都消失了,这位,就是黄颜行跟我讲过的名师不归先生!
语文课,讲的是文言,胡老师每每翻译,并不直接说话,而是先笑着看一看一旁的同学(比如小鲍),并接着道:
“准备好了吗?开——始!”
若是一旁的同学不认真而开了小差,他则会说:
“你在干什么?”
这样一久,也不知为何,他的面孔似乎让我有点缓和下来了。
不过,他最独特的还是那“诡异”的微笑。早晨,窗外的鸟儿还未鸣起时,他便已在了教室中。有时有几个同学开了小差,他的脸上马上就会出现那专有的笑容,眼睛眯成了缝,透过那眼镜片望向那同学。有时,还会搭配上“胡悟空”独有的“凉棚手”,开小差的同学一看这“胡行者”,也就不管什么九九八十一难了,赶紧挠挠头,回到了语文世界中。胡老师就这样用他的微笑消除了许多同学本来无法避免的尴尬。渐渐地,那笑容便不再让人毛骨悚然了,取而代之的是不归先生的幽默、风趣。
这时,耳边隐约传来声音:“你在干什么?”
接着,又是那一脸的笑容!
3
小叙不归先生
习正航
胡老师,怪人也,自号不归。盖典出《诗经》之《式微》。课时常以笑语与生逗乐,异于常人也。
不归先生。名言甚多,如“你脖子上圆圆的东西是干什么的?”之语,含蓄内敛,又有“小聪明”者,借刀杀人。其“你在干什么?”,因其抑扬顿挫,朗朗上口,精辟绝伦。故明扬以于17和18班,效仿者不胜枚举,而得其精髓者鲜有,余者皆若效颦之东施,画虎不成反类犬矣!
不归先生相貌平平,然眉目之间亦大有文章,忆昔当年一课。应学长归来四中讲学。众皆端坐,专心致志,惟学长之为听。但见一人,相貌堂堂,通体有如乌金般深邃。以手扰其头,似有飞蚤作乱其间,不识时务,有伤大雅。视之,乃文轩。鄙人又回观不归先生之神色,但见其高扬剑眉,嘴角上翘,几欲齐眉。双目暴凸,左眼珠朝右上,右眼珠朝左下,头颅前倾,右手学文轩抓挠其头,实乃一眼万年,有幸观者无不拍案大笑。扑跌滚打,有如巨石掷于海,轩然大波迭起。
吾承天眷,能于不归先生门下习道,久之,乃知不归先生之玩笑。罔不于授业有益,曾无无故而出者。先生之仁厚,更是难能可贵,于17、18班之紧张严厉教风中鹤立鸡群,独树一帜。有于课上肆意搅局,往来翕忽者,最甚不过淡淡一笑,仅以一语“小聪明”谓之。不似刀剑般锋锐冰凉,却亦有奇效。吾性甚顽劣,多出妄语,不知好歹,而常蒙宽赦。先生因此广得民心,是人和也。此施仁政者,举班服之,不足奇也。
先生平日教学,最重写作,撰有《初中写作诊室》,实乃写作之良方。近来又出动画。“悟明”“久思”二者,深入人心,且平日体恤生心。轻徭薄赋,作业为精而不为多,以广阔精阅为要,不似别科,动辄成千上万,厚重如山而晦涩如天书。老师省事而学生不省人事。
先生授业之恩,巍巍如山,没齿不忘!
4
“为什么”和“小聪明”
——胡不归先生其人
方颢茜
回想起来,那是七月的一个平凡而普通的早晨。
这是一节语文课,进来的是一张其貌不扬的脸。宝蓝色的衬衣皱皱巴巴,厚重的黑框眼镜架在布满皱纹的鼻梁上。紧接着,他用手掌放在额前,学着孙悟空的样子眯起眼,转头在教室里望了一圈,咧开嘴点了点头,引得同学们暗暗发笑。
这一笑,打破了我的疑虑。原来,大名鼎鼎的胡不归先生没有传统名师的严格和不苟言笑,恰恰相反,他亲切,有趣甚至有些调皮。
我提起兴趣,只见他轻轻放下怀里的书,随后传来惊天动地的一声:“准备好了吗?上——课!”
课堂上,他总爱操着不知名的腔调“呵”一声“为什么呢?”,这一声如一颗石子投入湖水,溅起噪杂的讨论声。面对回答错误的同学,不归老师不责备也不否定,而是出乎意料的又追问一句:“为什么呢?”那同学支支吾吾,马上意识到错误,便绞尽脑汁,立刻改口。倘若遇到调皮的同学,他有时无可奈何,有时也加入“战斗”,最后唯余一声喟叹……
每每有同学开一些无聊的玩笑,胡老师就会把嘴一撇,装作神情凝重地说:“小聪明!大笨蛋!”两个反义词一结合却异常合理有趣。时间一长,我们便全学会了。当传来一声洪亮的“小聪明”时,就自然而然的和一声“大笨蛋”。他便裂开大嘴眨眨眼调皮地说:“这可不是我说的。”教室里一片哄笑……
运动会上,迎面走来语文组老师。我们顿时沸腾,齐声高喊着“小聪明!”。他扭过头去,不愿看我们,耳朵却已变得通红……
深秋的暖阳洒在水绿色的窗玻璃上,窗外的桂花渗出零零落落的香。我不由支起头向窗外望去,“小方,你在干什么?请坐端正。”一声惊雷从头顶劈下,我一颤,抬头,他正低头冲我微笑,眼中映着外头刺眼的光。我立刻移开目光,调整坐姿,不见窗外的喧嚣,一头扎进书里。
他背着手走了,身后飘来两个字:“谢谢……”
5
“怪先生”
——胡先生其人
孙淇奥
四中有先生,姓胡,名腾华,欲取“腾飞中华”之意。号不归,取“式微,式微,胡不归”之典雅。
其人身高八尺有余,头发稀疏,两鬓有丝,白发交映,戴一副黑眼镜,学士风范隐隐可见。
初见先生,是在学校的图书馆。选毕书,挑一处靠窗处坐下,不经意间瞥见,先生站在书架前,略略扫视一番,随后摇了摇头;抽出几本,捧着向另一个书架走去,先生如此细致,呵护书本,真是少见。
一阵风刮过,带起阵阵尘烟。抬头望去,眼神与先生犀利的目光对上,他将食指轻竖于嘴前,“嘘——”那疾驰的学生也知错,放缓了脚步。先生如此和蔼,以致于些许不寻常,看似不甚严谨。怪哉,怪哉。
再见先生,是在新学期的语文课。门开了,走进一位身型略矮,穿着蓝色衬衫的先生:“我就是你们的语文老师。”我好奇地问了问同桌这位“怪先生”的来历,同桌指了指《初中写作诊室》上的“胡腾华”三个字,天呐,原来是他!再看一眼,辨认出这就是那位对图书呵护有致的先生。先生还是一如既往的和蔼,学生提出的问题,他不急于回答,却经常用一种幽默的语气反问:“这是为什么呢?”此言一出,全班无人不笑,以至于争相效仿,久而久之也形成了一种风气,类似的还有“你在干什么”,“你的马脚比大象还大”……这给语文课增添了许多乐趣。
“浮世三千,师爱有三,日月与文,日为朝,月为暮,文为朝朝暮暮。”先生好文,每当班上诞生一篇美文,先生必大肆宣扬,乃至复制投稿,真是个怪习惯。每周亦有作文课一节,赏析作文课一节,自然少不了华悟明、李小可及胡老师等人。先生陶醉的神情与出色的演技也鼓舞着我们积极参与于剧情之中。一节课不仅收获了快乐,还学到了满满的干货知识,只有这样好文的怪先生才能做到吧!
大千世界,无奇不有,如此护书、和蔼、好文的怪先生可真是少见多怪!
6
嘴上不满,心怀真情
吴奕成
烂漫的夏日,清凉的微风正拂面而过。空无一人的校园中一个中年身影正向教学楼走去,背微驼,两鬓苍苍,黑框眼睛架于鼻梁之上,稀疏的头发耸立在风中。他正向着教室走去。
进入教室,他是正卡着上课铃进来的,关了电脑,移开黑板,在正中处写了自己的大名,开始介绍起来,正是大名鼎鼎的胡老师,笔名胡不归。
他上的课并不拘泥于一般的授课,与常规授课有些“怪异”。就举文言课来说,先读几遍生词,再小组翻译,再提出翻译问题,再讲背景,再提“疑惑”,正是在这“疑惑”中完成了文章整体的感知,情感、立意,皆用一根巧妙神秘的辅助线添连起来,再用某件古事“极巧”地引出作业,多为两三百字小练笔,简单精妙,颇有成效。课堂中还总要穿插些“私货”,用演讲口音来记旁批,翻译,“开始”的音调拖得极其长,一句“你在干啥?”“这是为什么?”也令人“不寒而栗”。
难道他只有这些“雕虫小技”?初识的我也十分疑惑,但一堂作文珍室,马上召开了。
写作诊室的PPT 如同一篇小说,随意穿插几个似真似假的人名,几段旁白,对话,将作文样本的缺陷与病症曝露得一清二楚。浮光掠影地扫视几下作文,也能“入木三分”找出病症与药方,这就是胡不归的厉害之处。骄阳烈日下,也能用作文刮起迎面清风,徐徐为我静下心,定下神来。当然,诊室之后“收成”是少不了的,本就为优秀学生中的我们也被发掘出不少优秀范文。每每诊室的末尾开出的药方也十分合意。“这就是这次的写作诊室,自己在初稿上修改下,再写二稿,今天语文没别的作业了,早点写完写理科……”留下几句不知是结语还是安慰或祝福的话就走了。他挺希望我们爱上语文的。
再回想起,那个夏日校园中年老的身影也不再是老迈,年长一类词,更多的是褒义词吧!自己门下的语文总是不占用很大时间,语文作文也“短小精炼”,恰到好处,他也期望用语文看似渺小的力量,为我们的梦想添上最后一片砖瓦,不留遗憾,也为初二时光画上最艳丽夺目的一笔。
夕阳缓缓落山,受过夏日的酷暑,直面寒冬中的冷风,心中生生不息的火苗依旧跳越跃。那落日,原是胡不归为我们点亮最后一盏明灯,即便是在寒冷黑暗的冬夜中前行,也不畏艰险,砥砺前行。
7
你在干什么
——腾华先生其人
曹按滔
时间在月缺月圆中悄然而逝,转眼便到了九月一日。我坐在座位上,脑中还在回忆刚才班主任说的话时,教室里进来一个并不高挑的先生,是戴方眼镜,没留多少胡须的。一进来,便放下怀中的语文书,开口道:“我就是叫做胡腾华的……”
什么?!这难不成便是著名的《初中写作诊室》的作者胡腾华?!再细看,此人身穿一件皱巴巴却又平滑的蓝色衬衫;一头稀疏、黑中夹白的短发梳成寸头,宛若遭遇山火的森林……一瞬间,我心中有个地方似乎遭遇了地震,变得有些支离破碎。
然而,几天之后,我心中那块破裂之地又奇迹般复原了。我发现,胡老师上课甚有趣味,原本晦涩难懂的文言生词竟变得活泼生动,一眼就记住了。课中,同学们的发言也变得更加积极大胆。
更绝的是,每当他发现有同学在早晚读不认真时,都会用那不洪亮的声音说:“你在敢设么(你在干什么)?”原本严厉的教训在他那有趣的发音下失去了原来的严格、冷酷,转变成了善意的提醒。而在他寻找“目标”时,总会用手搭起个“凉棚”,趣味十足!
渐渐的,在“这是委设么呢(这是为什么呢)?”和“你在敢设么?”中,同学们对语文的兴趣水涨船高。
除此之外,胡老师的“写作诊室”也不容小觑。在那另一个时空的温岭四中里,胡老师化身胡不归先生,在写作诊室中为同学们指点迷津,挑出作文中的病根,用“诊断单”和“健康样本”一一将其诛灭。
而现在,那个在我心中曾破碎过的地方上,矗立着一根擎天之柱,一句句“你在干什么”如余音绕梁般时刻警诫着我。
“你在干什么?”一句话,将我的思绪拉回了教室,“都快上课了,语文书还没拿起来!好你个语文课代表。”哈哈,这就是写作诊室的胡不归先生,啊不,胡腾华先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