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期文章《六尺巷:谦和知进退,和贵映古今》六尺巷:谦和知进退,和贵映古今松哥跟随总书记的镜头漫步在六尺巷中,仿佛穿越时空,回到了那个谦和礼让、以和为贵的年代。张英与吴家的故事,虽历经数百年,却依然熠熠生辉。尤其是张英那首诗:“一纸书来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恰似一颗投入心湖的石子,激起千层涟漪,引发读者朋友们的广泛热议。文章推出尚不足五个小时,阅读量便如破竹之势,一举突破 3000 人次。应广大读者朋友的热切要求,今日,松哥再度翻开历史的画卷,聊聊六尺巷主角张英的那些传奇往事,愿大家倾心喜爱。

 

故事的主角张英,出生于书香门第,世代耕读传家,深受儒家文化滋养。他虽贵为内阁大学士,地位显赫,却有着一颗亲民爱民之心。

为官时,张英清正廉洁。担任会试考官,面对千两银钱的行贿,毅然拒绝。京城生活成本高,他薪俸微薄,家中窘迫时甚至一度无米下锅,靠数斗面汤维持生计近一个月。他崇尚俭朴,把一年开支分十二股,余钱用来应急或做善事。六十大寿,夫人想办寿宴,他却坚持不办,省下钱制作衣物施舍给饥寒之人。晚年居乡,他不以“宰相”自居,遇担柴人主动让路,真正做到“终身让路,不失尺寸”。

 

张英不仅以身作则,还著有家训《聪训斋语》,将廉俭礼让的美德传承给后代。他说:“读书者不贱,守田者不饥,积德者不倾,择交者不败。”又言:“一曰立品,二曰读书,三曰养身,四曰俭用。”在他的影响下,儿孙多有名望建树。次子张廷玉担任内阁首辅 24 年,为官清廉,品行端正,同样撰有家训著作弘扬家风。

桐城张氏,因张英的言传身教,成为名宦迭出、人文盛况的世家显族。而“六尺巷”的故事,也成为了人们心中关于宽容、礼让、和谐的最美篇章,激励着后人在生活中多一份理解,多一份包容,让这个世界更加美好。

 

在当今社会,六尺巷的意义愈发凸显。随着时代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不断加快,竞争压力也日益增大。在这样的背景下,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和冲突时有发生。然而,六尺巷告诉我们,谦和礼让并非软弱,而是一种高尚的品质;知进退并非退缩,而是一种智慧的选择;和为贵并非妥协,而是一种美好的追求。

相互礼让,能让我们在纷繁复杂的世界中找到内心的宁静。当我们在利益面前学会退让,在争执中学会包容,我们就能收获更多的友谊和尊重。以和为贵,能让我们的社会更加和谐稳定。当我们以和谐的理念去解决民生问题,化解社会矛盾,我们就能创造出一个更加美好的生活环境。

 更是为我们敲响了一记警钟。我们要深刻领会总书记的嘱托,弘扬好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从自身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用谦和礼让的态度去对待他人,用和为贵的理念去处理问题。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让六尺巷的精神在新时代绽放出更加绚烂的光彩。

六尺巷张英:廉俭礼让传千古 德耀桐城启后人

让我们以六尺巷为镜,反思自己的行为,提升自己的品德。让我们在谦和礼让、知进退、和为贵的道路上不断前行,为构建和谐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相信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下,我们的社会一定会变得更加美好,我们的生活一定会充满更多的温暖与幸福。

《颂张英》

桐邑名臣数张英,高风亮节世人倾。

为官拒贿心无愧,治家崇俭德有盈。

六尺巷宽彰大义,一生行正显清名。

家风传世千秋颂,激励吾辈永效行。

期  数:第289期 篇  数:第589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