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诗词的起承转合
起承转合,在绝句中更明显。什么是绝句?这一诗体裁,早期曾被冠以“联句、截句、断句、绝诗”等多种称谓,其历史可追溯至两汉时期,于魏晋南北朝时期逐渐成形,并在唐代迎来了它的繁盛时期。历经岁月的洗礼,绝句至今仍深受人们的喜爱。
关于绝句的起源,学术界众说纷纭。但在此,我们主要浅谈绝句的创作技巧,而不对其起源进行深入的探讨。
从诗格律的角度来看,绝句可分为律绝和古绝两大类。
若以每句的字数为标准,绝句则可分为五言绝句、六言绝句和七言绝句三种形式,其中五言和七言绝句最为常见,而六言绝句则相对较少。
在律绝中,五言绝句通常被称为五绝,七言绝句则被称为七绝。
诗词的起承转合,是古典诗词创作中的一种基本结构方式,它体现了诗词创作的章法和构思的精密。下面我们来看一例子: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
这个就是典型的将起、承、转、合全部运用到了诗里。
第一句是起,第二句承接起句,第三句转入抒情,第四句合句点睛。
承句是弥补起句的不足,因为起句只是描写了一个大概,然后承句进一步描写进行补充。
转句、合句使用了设问、递进的手法,使文章得到进一步升华。
这首诗使用的章法:写景 议论。
下面是对起承转合的浅论:
一、起
“起”是诗词的开头部分,它要求开门见山,直接点题,或者设置悬念,引人入胜。
起句的作用在于奠定全篇的基调,引导读者的情感和思路。
在起句中,诗人往往会运用生动的描绘、形象的比喻或者巧妙的设问等方式,来引发读者的兴趣和思考。
以下是两个完整的诗词例子,用以说明“起”在诗词开头部分的作用:
例一:李白《静夜思》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起)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起句分析:“床前明月光”,这句起句简洁而生动,直接写了诗人在静夜中看到的月光,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带忧郁的氛围。
诗人通过“疑是地上霜”的比喻,进一步增强了画面的形象感,同时也设置了一个小小的悬念,让读者好奇为何月光会被误认为是地上的霜。
这样的起句,不仅奠定了思乡的基调,还成功引导了读者的情感和思路,为后续诗句的展开做好了铺垫。
例二:杜甫《春望》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起)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起句分析:“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这个起句,直接点明了国家沦陷、山河依旧的沉痛现实,同时运用“城春草木深”的描写,展现了春天城市中草木丛生的荒凉景象。
这样的起句不仅奠定了全诗悲伤、沉重的基调,还通过生动的描绘和形象的对比,强烈地冲击着读者的心灵,引导读者深入思考国家兴亡和个人命运的交织。
以上两个例子都展示了“起”在诗词开头部分的重要作用,即开门见山、直接点题或设置悬念,以奠定全篇的基调并引导读者的情感和思路。
二、承
“承”是承接起句的意思,进一步展开和深化主题。
承句的作用在于丰富和拓展起句的内容,使诗词的意象更加鲜明,情感更加饱满。
在承句中,诗人通常会运用对比、排比、递进等修辞手法,来增强诗词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当然,以下是两个包含完整诗词的例子,用以说明“承”在诗词中的作用:
例一:王之涣《登鹳雀楼》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起)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承)
承句分析:“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这两句是承句,承接了起句“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所写的壮阔景象。
诗人通过“欲穷千里目”表达了自己想要看到更远风景的愿望,然后通过“更上一层楼”这一行动来具体实现这一愿望。
这里,诗人运用了递进的手法,将起句中的景象进一步拓展和深化,使诗词的意象更加鲜明,情感更加饱满。
同时,这两句承句也寓含了人生哲理,即只有不断进取,才能看到更广阔的世界。
例二:李白《望庐山瀑布》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起)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承)
承句分析:“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这两句是承句,承接了起句“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所描绘的庐山瀑布的壮观景象。
诗人通过“飞流直下三千尺”这一夸张的手法,进一步突出了瀑布的高度和气势;
然后通过“疑是银河落九天”这一比喻,将瀑布比作银河从天而降,增强了诗词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这两句承句不仅丰富了起句的内容,还使诗词的意象更加生动、鲜明。
三、转
“转”是诗词的转折部分,它要求诗人打破前面的节奏和思路,引入新的意象和情感,使诗词的主题得到升华和深化。
转句的作用在于制造悬念和波澜,使诗词的情节更加曲折动人,情感更加跌宕起伏。
在转句中,诗人往往会运用夸张、象征、借代等修辞手法,来创造出新颖独特的意象和深刻的寓意。
以下是两个包含完整诗词的例子,用以说明“转”在诗词中的作用:
例一:李清照《如梦令》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起)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承)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转 合,但此处主要分析转句)
转句分析:“争渡,争渡”,这两句是转句的开始部分,诗人在此处突然打破了前面的宁静和悠闲,转而描绘了一种急促、紧张的氛围。
原本沉醉于美景中的诗人,此时却急于找到归路,这种情感的突变和节奏的加快,构成了诗词的转折。
紧接着的“惊起一滩鸥鹭”,更是通过夸张的手法,将诗人急于划船离开时惊扰水鸟的情景生动地展现出来,进一步增强了转折的戏剧性和画面的生动性。
例二:陆游《游山西村》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起)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承 转,但此处主要分析转句的后半部分)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合,但辅助理解转句意境)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合,进一步深化转句意境)
转句分析(主要分析“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后半部分作为转句的关键):“山重水复疑无路”承接了前面的描写,但“柳暗花明又一村”则突然转折,将原本看似无路可走的困境打破,展现出了一片新的景象。
这种转折不仅体现在景象的变化上,更体现在诗人情感的突变上。
原本可能因找不到出路而感到困惑和沮丧的诗人,此时却因为突然发现的美丽村庄而感到欣喜和振奋。
这种情感的起伏和景象的转换,共同构成了诗词的转折部分,使诗词的主题得到了升华和深化。
需要注意的是,在以上两个例子中,转句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它往往与承句或合句相互关联,共同构成诗词的完整结构和深刻内涵。
但在分析时,我们可以将转句作为重点来探讨其独特的作用和魅力。
四、合
“合”是诗词的结尾部分,它要求诗人对前面的内容进行总结和升华,使诗词的主题得到圆满的呈现。
合句的作用在于收束全篇,点明主旨,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在合句中,诗人通常会运用简洁明了的语言,来概括和提炼前面的内容,使诗词的意境更加深远和隽永。
以下是两个包含完整诗词的例子,用以说明“合”在诗词中的作用:
例一:杜甫《春夜喜雨》
全诗: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起)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承)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转)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合)
合句分析:“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这两句是合句,诗人在此处对前面的内容进行了总结和升华。
通过写雨后清晨花朵被雨水滋润得更加鲜艳、繁重的景象,诗人不仅点明了“喜雨”的主旨,还使诗词的主题得到了圆满的呈现。
同时,诗人运用简洁明了的语言,将雨后成都(锦官城)的美丽景象生动地展现出来,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例二: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全诗: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起 承)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转 合,但此处主要分析合句部分)
合句分析:“一片冰心在玉壶。”这句是合句,也是全诗的点睛之笔。
诗人在此处将自己的一片纯洁无瑕的心意比作玉壶中的冰心,以此表达对亲友的深情厚谊和自己的高洁品质。
这句合句不仅收束了全篇,还点明了主旨,使读者能够深刻感受到诗人的真挚情感和崇高精神。
同时,诗人运用简洁而富有象征意义的语言,使诗词的意境更加深远和隽永。
以上两个例子都展示了合句在诗词中的作用,即对前面的内容进行总结和升华,使诗词的主题得到圆满的呈现,并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总之,起承转合是诗词创作中的一种重要结构方式,它要求诗人在构思和创作过程中,注重章法和结构的安排,使诗词的主题鲜明、意象生动、情感饱满、意境深远。同时,起承转合也体现了诗人对语言的驾驭能力和对艺术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