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洪易出生于1905年,江西万安县人。早年时期,曾洪易主要在家乡一带读书,小学毕业之后,他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吉安中学。读中学时期,曾洪易就接受新式思想,广泛阅读进步书籍,参加各种反帝反封建爱国运动。
1921年,曾洪易考入南昌省立第一师范学校学习,在这所学校读书期间,曾洪易的视野得到进一步开阔,他也向同学们广泛宣传新文化思想,引导他们走向进步与光明。1923年,曾洪易加入了青年团,次年,他转为正式党员。
入党之后,曾洪易主要负责南昌的青年工作,担任了青年团南昌地委书记。当时是大革命时期,国内革命活动如火如荼地发展,曾洪易也积极声援革命,他也因此被学校开除。1925年11月,曾洪易被选送到苏联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毕业后,他又进入列宁学院学习,于1929年回国。
曾洪易一共在苏联留学了四年时间,这四年时间里,国内的革命形势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两党的第一次合作不仅破裂,而且国民党反动派也大肆迫害进步人士,国内革命活动陷入了低潮。在这种背景下,曾洪易主要留在上海,继续从事青年方面的工作,担任了《列宁青年》等杂志的编辑。
1931年,曾洪易作为中央代表被派到赣东北苏区,成为赣东北苏区的最高负责人。前面我们说过,曾洪易曾在苏联留学过,留学期间,他与王明的关系不错,因此,他也在赣东北苏区忠实地执行王明的“左倾”路线,迫害了很多赣东北苏区的革命同志,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1934年,29岁的曾洪易调任福建省委书记,不久后,他就作为中央代表,跟随乐少华等人领导的抗日先遣队北上,进入了闽浙赣苏区。需要说明的是,当时中央根据地的红军主力部队正在进行第五次反“围剿”,因为博古与李德推行王明的“左倾”路线错误,第五次反“围剿”也格外艰难,红军最终失利。
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中央红军的主力部队被迫踏上了长征之路,身处闽浙赣苏区的曾洪易旋即对革命产生悲观失望的情绪,对待工作十分消极,组织便把他派到浙江江山、常山一带发展根据地,但曾洪易却无法适应那里的工作,一段时间后他返回上海。
1935年,30岁的曾洪易在同乡的介绍下向国民党“自首”,走上了叛变革命的道路。1936年,曾洪易加入了国民党,并进入国民党内部工作。抗日战争时期,曾洪易继续为国民党效力,担任了航空委员会翻译、编辑,教育部编辑等职务。
抗战胜利后,曾洪易称病返回家乡,成为万安县中学的一名教员。其实,当时的曾洪易已经意识到不能再为国民党效力了,所以他才称病离开了国民党官场,回到家乡,成为一名普通的教员。曾洪易本想这样聊度余生,但他终为自己的错误选择付出了代价。
1949年12月,曾洪易因为过去的经历被捕,并被关押起来。1950年2月,曾洪易被押送到公安部,继续被关押,并接受审讯。1951年,曾洪易被北京市军事管制委员会军法处以叛徒、反革命罪判处死刑,在行刑批复下达之前,曾洪易病死于狱中,终年46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