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舍文学奖,由北京市文联和老舍文艺基金会,创立于1999年。
每两至三年评选一次。主要奖励:北京作者的创作、在京出版和发表的优秀作品,是北京市文学艺术方面的最高奖励。包含长篇小说、中篇小说、戏剧剧本、电影、电视剧和广播剧。第三届新增了新人佳作奖。
老舍是伟大的爱国主义者,是北京市人民政府唯一授予“人民艺术家”荣誉称号的文艺家。他创作的具有浓郁北京地域特色的文学、戏剧作品,享誉中国,在世界上也有很大影响。
是一部以崭新视角展现一次鸦片战争的长篇小说,是记述这段可歌功颂德可泣的民族抗争史的动人史诗。“柳摇金”,乃昆曲曲牌,也是小说主人公昆曲名旦柳天寿的艺名。天寿自幼身心俱受摧残,想当男人而不得,想做女人亦不行。她洁身自好,却不得不以男色向富豪献身;她渴望爱情,却被一心想多子多孙的大师兄舍弃。她本不爱二师兄,二师兄却对她肝胆相照;她爱上了反战的英军军医亨利,却又宁肯一舍,去为战乱中惨死的全家报仇… 小说情节跌宕有致,人物众多丰满,于通俗描述中飘溢书卷之气,读来令人荡气回肠、掩卷三叹,堪为我国长篇历史小说的又一杰作。
是一部可作为文物知识教科书的小说。小说以民国时代为背景,以百年为琉璃厂为舞台,摹写了一群古玩商人的颠沛际遇,苦辣人生。随着清王室的崩溃,本来由贵族集团独霸的珍贵文物流人民间,造成北京琉璃厂古玩市场的畸形繁荣;同时,也造就了一批独具慧眼的古玩商人,使古玩业行业成为旧京特有的文化景观和传统文化的精英。故事从一颗假人头开始,情节离奇,悬念迭出,环环相扣,妙趣横生。三个古玩商人性情迥异、追求不同、命运悬殊。犹如三重奏一般的相互比照、相互衬托,相得益彰。小说通过描述旧京风俗人情,演绎鲜为人知的故事,透视出历史的惨烈、文化的醇厚和人性的复杂。
以女作家吴为的人生经历为主线,讲述了她及其家族几代女性的婚姻故事,描摹了社会大动荡、大变革中各色人等的坎坷人生遭际,展现了中国近百年间的时代风云,对二十世纪的中国进行了独特的记录与审视,描写了一个说不尽的时代。
小说里一直在探索一种悖谬般的“在别处”。青春、生长、生命、死亡等多重意义均从一颗“蒙面之心”出发,在故事剥落的过程里被不断抚摸乃至揭开。每个人的现实就是每个人的陷阱,男主人公马格的求索流浪之旅,是源于他对父亲身份的怀疑,对这个世界的怀疑。十七岁的他无法排解、解释这种“怀疑”,选择了放逐自我,他将自己定义为“零”人,一个没有止境也没有源头的人。西藏这个地方成为小说至关重要的载体,很有异质。通过不断对“人与世界的关系”的探讨,穿插哲学思辨、史前岩画、诗歌文学、民族情怀、摇滚音乐等内容,不断拓宽小说的横纵深度和厚度,也留下了鲜明的时代发展烙印。
警惕和告白了,当灵魂之血流干之后,我能否把我活着但几近腐枯的身躯中的那点骨髓,当作最后的墨汁,能否在无力与人言语时,让我的笔从手中消失而真正的沉默。
讲述在混乱的历史和社会中,一个付出了巨大牺牲,终于把自己融入现代人类进程的社会边缘的乡村,在一个匪夷所思的县长带领下,经历了一段匪夷所思的“经典创业”的极至体验-用“受活庄”里上百个聋、哑、盲、瘸的残疾人组成“绝术团”巡回演出赚来的钱,在附近的魂魄山上建起了一座“列宁纪念堂”,并要去遥远的俄罗斯把列宁的遗体买回来安放在中国大地上,从而期冀以此实现中国乡民的天堂之梦。
小说突破以往现实主义文本进行创作,具有中国地域色彩的文本内容与作者对荒诞夸张手法的变形运用两相结合,产生了奇诡陆离、亦真亦幻、令人匪夷所思的艺术效果,表达了对乡村中国乃至人类命运的无以诉说的绝望和悲悯。
首部以奥运为题材的长篇小说,以一座虚构的奥运协办城市为背景,以奥运场馆建设为主要线索构架故事,塑造了一代年轻的城市管理者和建筑设计师的形象,高扬青春中国的主旋律,弘扬奥林匹克文化精神,为一代新人立传,为国家富强高歌。既有为民请命的年轻有为的新一代决策者,也有意志脆弱的受贿下马官员;既有年轻建筑师壮志凌云、打造出世界级建筑场馆的豪情,也有民工的辛苦劳作牺牲奉献。小说清晰地表明:即使如此宏伟的人类活动,也必是无数凡人构成的。
九十年代,大学青年教师王摩诘带着内心的困惑来到西藏,每天忘情于拉萨郊外高洁隐秘的自然风光,专注于内心形而上的感受,引起同校藏汉混血女教师维格的注意。在维格看来王摩诘虽非寺院的修行者,但其精神气质与寺院僧人几无区别。维格介绍王摩诘认识了自己的上师马丁格,两人无话不谈,经常一起去寺院拜访马丁格……在西藏,这些年轻人思考人生,思辨科学与哲学和佛教关系,书中有思辨的犀利,也有现实的人生。这是一部惊世憾俗的长篇,是一部心灵之书。
沿着一本旧书提供的线索,一群人循迹而去,打捞出沉埋经年、几被遗忘的一段历史,从而让活过的重新活过,让死去的再死一回。清末民初历史转折关头,在边远地带的西藏,曾经的故事令人惊异,曾经的爱情令人唏嘘,历史经验创剧痛深,而小人物的命运、大群体的命运,则令人长久地感喟不已。寻找者与被寻找者在这里显示出同一性。包括作者在内的这群当代人,与这一段历史有着或深或浅的关联,在当下的和平年代里,他们置身边缘,各自过着属于西藏的常态生活,虽然不时地与历史相遇,由此穿插交织,融会重叠,但毕竟时过境迁,前尘往事风流云散-古人今人一并进入传奇。本书是曾以叙写西藏著称的作家马丽华奉献给读者的第一部长篇小说。作者以其在藏生活多年所积累的丰厚资源、西藏文化熏陶而成的慧眼、修炼而成的心态,在看似忠实的记录中悉心建构与解构,在匪夷所思的想象中机巧整合,在她一向所标榜的“宽阔的边缘地带”任意行走,终于以其令人耳目一新的大胆文本实践,引导读者将百年间酷烈而不乏奇幻的风景一路看过。
本书聚焦在出生于上世纪70年代的一代中国年轻人,以在运河边长大的五个年轻人举行的一次赎罪式的聚会开始,勾连出北京、上海、故乡和国外等不同城市和地域的生活,旨在通过对他们父辈以及自我切身经验的忠直描述,深入地探寻在疾速的现代化、城市化进程中这一代人的精神脉络,他们在成长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独特的生活现状和疑难困惑。作为70后的成长史、一代人的心灵史,《耶路撒冷》是作家生活经验和文学经验的一次重要总结,也是70后作家走向成熟的标志性作品,是70后作家极具雄心的长篇作品。
小说围绕知识分子海红展开,她出生于特殊年代,有着缺乏关爱且不安定的童年和解压后亢奋的青春,因此她更加重视精神生活而与现实强烈对峙。热爱诗歌,向往浪漫的爱情,她焦躁、挣扎、不甘,寻求突围又无力改变。她从婚姻中出走,心理上又离不开日渐衰朽的丈夫。时代大潮滚滚而来,海红的生活摇摇欲坠。与之相对照的则是生机勃勃的民间世界,以保姆银禾和她的女儿雨喜为代表,她们用自己的逻辑理解世界,精神旺健有力,生活丰富多彩。重游乡土使海红聆听到了大地蓬勃的声音,她将继续构筑一个人的内心世界,寻找如何在这个世界中安放自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