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和航海图》,全名为《自宝船厂开船从龙江关出水直抵外国诸番图》。当年郑和下西洋,就是从龙江关出发,扬帆启航。
龙江关,位于仪凤门外。
《南京地名大全》中记载,“龙江关,关隘(废)。晋永嘉元年(307),琅玡王司马睿渡江后,改北山为卢龙山,北江也改称龙江。宋初,改龙江为江湾。宋末,因防水患,在龙江湾下游砌垒堵水,改称龙江关。明初,卢龙山改称狮子山,南京境内秦淮河入江口出现两处关卡:一处在清江河上游北河口,称上关;一处在宝塔桥附近,地处下游为下关。明万历《上元县志》称:’龙江关,即今下关。’清初,因北河口湮塞,置龙江关于上新河。《同治上江两县志》载:’上新河,明初开,俗曰上河,国初置龙江关于此,一曰上关。’设上新河者称上关,下关区内原龙江关仍称下关。另清道光《金陵览胜诗考》称:’龙江关,在上新河,为南北要津,通漕运竹木及米薪、百货。又龙江烟雨,为金陵四十景之一’。且有诗曰:’关势接苍穹,登临四望空。钟声何处寺,帆影大江风。薄雾山腰白,斜阳鸟背红。此声何所着,端在画图中。’后河道淤塞,已不存。”
明代《洪武京城图志》中记载,“宣课司”和“抽分场”的一处在“龙江关”,而另一处分别在聚宝门外和瓦屑。清代《江宁新志》、《上元县志》等亦有记载,龙江关宣课司署,龙江关大使署等,俱在仪凤门外。
明代陆应阳撰《广舆记》卷三中记载,“龙江关,仪凤门外。”
清代《清一统志》卷五十一中记载,“龙江关,在江宁县西仪凤门外,明设户部钞关于此,专理粟帛杂用之税,本朝康熙二十八年督臣请并两税为一,货物往来不致淹时,万姓称便。”
清代顾祖禹撰《读史方舆纪要》卷二十中记载,“龙江关,在仪凤门外。明初御陈友谅,使张德胜等出龙江关是也,又有龙江驿,在金川门外十五里大江边,舟楫辐辏于此,为南北津要。又新江关在江东门外,出中新河,渡江二十里,达江浦口。明初,置江东巡司,兼置驿于此,亦曰新江口,江防治中驻焉。旧《志》:江东巡司在新江关外,秣陵镇巡司在夹冈门外,江淮巡司在江淮关,江东马驿在新江关内,龙江水马驿在通江桥西,淳化巡司在上元县东四十五里,大胜驿在江宁县西南三十里,江宁马驿在江宁县西南六十里。又有新江口营,东至观音门,东北至草鞋夹,皆二十里。”
明代洪武元年(1368年),在龙江关和大胜关两处设立征税机构。龙江关主要抽收竹木排筏等税,由工部管理,关址初设在仪凤门外(今鲜鱼巷附近);除了抽分竹木税处,其余杂货物之税归户部征收,因此在西新设关,其关址也在仪凤门外。宣德4年(1429年),又在上新河设立上新河关。清代沿袭明制,主要设有五个征税机构,龙江关为其中之一,这些税口主要征收竹木觯筏,石灰、木炭以及桶、篓、包、箱等货物税。清代同治年间,龙江关撤销。
随着秦淮河入江口北推至龙江关,位于仪凤门外的下关地区,明初时即建造了与郑和下西洋相关的宗教建筑静海寺和天妃宫,在金川门外另有龙江市,是当时柴炭等物资的聚散地。龙江关,不但是重要的税关,也是对外交往的窗口。明代顾起元撰《客座赘语》卷一中云,“城外惟上新河、龙江关二处为商帆贾舶所鳞辏,上河尤号繁衍”。清代吴敬梓《龙江关·序》中云,“龙江关在大江口东南。诸国进贡者梯航数万里,每岁必至,立关于此,以招来之,所以柔远人焉。”
龙江关查税十分严格,清代采薇子撰《虫鸣漫录》中,讲述了一个“坑害龙江关”的小故事。其中云,“龙江关查税最严。有某携绸缎过关,被查受罚,衔之。乃赁关旁里许小奄居之,日令人收关上字纸,两月余,得废簿若干,以之衬纸,包石四十封,作二千金,锁于箧中,令仆先携箧过关,关上欲开视,仆以匙在主身,请少待。及暮不至,仆曰:’箧中沉重,须存关上内屋方妥。我促主人明晨来,当面查点。’允之。仆借宿于外。次晨,某至,启视,见石,怒令赔偿,关上不服,遂成讼。到官验封,某以身系外客,焉有龙江关簿纸,关上无辞,竟如数赔偿焉。嗣后搜查之风稍戢。
《自宝船厂开船从龙江关出水直抵外国诸番图》,为明代万历年间茅元仪所绘,图中清晰地标明了“龙江关”的位置,一些典籍中也有记载,称“天妃宫在龙江关(《明会典》)”,可见,龙江关的位置,应当在今天妃宫、静海寺前一带。
龙江关,附近有龙江船厂。
明代李昭祥撰《龙江船厂志》序中记载,“洪武初年,即于龙江关设厂造船,以备公用,统于工部,而分司于都水。”卷四中记载,“……厂地外萦天堑,内倚石城,衍沃四望,卢龙、马鞍,挂榜诸峰,前后拱揖,足称形胜,天待我明,闢置船肆,建官设局,汇材聚工,而兹地日益增重。……洪武初,即都城西北隅空地,开厂造船。其地东抵城濠,西抵秦淮街军民塘地,西北抵仪凤门第一厢民住廊房基地(阔壹百叁拾捌丈),南抵留守右卫军营基地,北抵南京兵部苜蓿地及彭城伯张田(深叁百伍拾肆丈)。后因承平日久,船数递革。厂内空地,暂召军民佃种,止留南、北水次各一区,以便工作。畎浍中界,而厂遂分为前后矣。二厂各有溪口,达之龙江,限以石闸、板桥,以时启闭。”
《龙江船厂志》卷四中附有“厂图”,图中可以看到,东侧紧靠城墙,为提举司、提举衙、副提举衙、分司、蓬厂等衙署厂所在地,中间为船厂部分,分为前厂和后厂,中间隔油麻田和铁作房,西侧为油麻田。南端的厂门外是马鞍山和挂榜山,一条出入厂区的南北向道路,其北端标注有“此路北通仪凤门卢龙山”等字样。
厂区东西长138丈,南北长354丈,占地面积大约54万平方米,内部有细木作坊、鯰作坊、铁作坊、蓬作坊、油漆作坊、索作坊、缆作坊等七个作坊。
龙江船厂,始建于明代“洪武初年”,且位于“龙江关”,或因地处龙江而得名。
龙江船厂具体的位置,罗宗真先生认为,其西界正抵长江,东界至明代城墙,北界抵下关,南界在今中保村附近。
1988年出版的《中国航海史·古代航海史》中对龙江船厂的范围有更为准确的叙述,“龙江船厂建于洪武初年,厂址在今南京下关一带,东界抵兴中门至挹江门外,西界至惠民河岸,北界在今兴中门到惠民桥一线。由北界向南1180米处为其南界。厂址全境即以今热河路及热河南路北段为中轴线,东面包括挹江门外的绣球公园,姜家园北段,西面包括永宁街、二板桥一带这一大片地面。”
上世纪六十年代,城北下关绣球公园的西北部建造游泳池,在两米多深的地下,发现古代残船部件,有船板、肋骨之类。
1974年7月,南京港务局港区(定淮门)发现铜锚一只,四爪,长2.65米,首尾均有衔环,呈弯曲状,每爪长0.85米,锚爪和锚杆为铸铜焊接而成。
1975年11月,南京轮船运输公司(三汊河)发现铁锚一只,四爪,长1.86米,每爪长0.92米,爪上有突起的环节。
2014年6月,南京下关长江国际航运中心工地(永宁街一带,北邻建宁路,南至中山北路,西至郑和中路高架桥,东至热河路的地块)施工,大型基坑深挖达10至15米,陆续出土了成千上万的古船构件(四爪铁锚、棕绳、残舵、船板等)、造船工具(各种锤、斧、凿、锥、锉、刀具等)、生活用品(陶瓷器、铁犁、香炉、剪刀、钱币等)、建筑用品(琉璃瓦脊、青砖、筒瓦等)、古代兵器(腰刀、剑、矛、火铳、头盔、铁篱、箭尖等)等,从年代上看,有宋代兵器,还有大量的明代遗存,其中出土的有多根十几米长的舵杆,数十个古代船用铁锚,五米长的舵板等。由此可见,龙江船厂的主体部分大致在仪凤门(兴中门)与挹江门一侧至惠民河之间的地方。
至于“龙江船厂”与“宝船厂”两者之间为何种关系,说法不一,尚无定论。现在的“宝船厂遗址”公园内有着“龙江船厂遗址”、“龙江宝船厂遗址”等不同名称的三块文物保护石碑。目前学术界的主流观点认为,宝船厂和龙江船厂是两个独立的船厂。
2024年的《龙江船厂遗址保护规划》中,将东至漓江路西边界,南至公园围墙外侧,西至江边堤顶,北至公园围墙外侧的区域列为一类建设控制地带;东至漓江路西边界,南至草场门大街北边界,西至江边堤顶,北至定淮门大街南边界的区域列为二类建设控制地带。其区域为今“宝船厂遗址”景区的范围及延伸,而名称则为“龙江船厂遗址”。
明代《南枢志》卷一一三“朝贡部·海道序”中记载,“南京城西北有宝船厂焉,创于永乐三年。其年三月命太监郑和等行赏赐古里、满剌诸国。”
明代《客座赘语》卷一中记载,“今城之西北有宝船厂,永乐三年三月,命太监郑和等行赏赐古里、满剌诸国,通计官校、旗军、勇士、士民、买办、书手共二万七千八百七十余员名,宝船共六十三号,大船长四十四丈四尺,阔一十八丈;中船长三十七丈,阔一十五丈。”
龙江船厂为造战舰而设,是在元代龙湾都船厂旧址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建于“洪武初年”;宝船厂则建于明代永乐三年,或为制造下西洋用的海船而建。两者的创立及存续时间、地址等并不相同。而《中国航海史·古代航海史》则称,“永乐元年(1403年)平江伯陈瑄督海运,龙江船厂承造海船,特别在郑和下西洋以后,龙江船厂有突飞猛进的发展,在原址基础上向南扩展,越过秦淮河,拓建到下保、中保、上保三个村的地面以及定淮门外三汊河地区。后扩建的这一片厂址,即为龙江船厂下属的宝船厂,郑和船队的一部分船舶便是在这里建造的。”
在《龙江船厂志》的一些记载中,可以看出龙江船厂在明代永乐年间,建造和改造过海船,且与郑和及宝船厂有着密切的联系。
《龙江船厂志》卷一中记载,“永乐五年,改造海运船二百四十九只,备使西洋诸国。”
《龙江船厂志》卷三中记载,“宝船厂匠二名。洪武、永乐中,造船入海取宝。该厂有宝库,故取拨匠丁,赴厂看守。今厂库鞠为茂草,而匠丁之输钱者如故。”
《龙江船厂志》卷三中附有海船图式,并且注明“已废”、“尺度无考”等。
《龙江船厂志》卷五中记载,“国初设厂以来,厂外原有田地塘埂,递年召人佃种,比照税粮,计亩出办桐油、黄麻、收贮司库,以待修造黄战等船之用,不敷,又将瓦屑坝抽分场空地,俱拨提举司召佃,亦照前例征办油麻。后因海运等大船,渐次裁减,厂地空闲数多。正统、天顺间,附近居民侵占耕种,冒认上元县及各卫所税粮、屯粮。又太监郑和子孙盗卖菜地一块。弘治二年,本部右侍郎黄据匠作周春等呈告,查实具奏,准行南京刑、工二部,会官勘问明白,查出退还田地共肆顷伍拾捌亩伍分玖厘玖毫(……及郑灏招系太监郑和子孙,伊祖在日,耕种提举司菜地壹段,虽有謄黄给赐之文,查无文卷可照。太监已死,子孙陆续卖与江宁县已故民人宋谦,得银贰拾两入己。缘前项地土原系该司官地,理合退还,仍令买主照旧耕种,办纳油麻等因,具奏)。”
郑和下西洋,从龙江关出发,而最后一次远航途中,郑和在印度古里病逝,再也没有回到龙江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