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烟火 轻描淡写

SPRING HAS ARRIVED

  近日决定,暂停买书。
  本来,二十来年都没咋买过书了。去年,在网购时,发现淘宝网和拼多多上的书籍价格很是合适,一位专门推销书籍的湖北微友也在网上不遗余力地售卖他组织的书籍。以上书籍,价格都很低廉,有些疑似盗版,纸张不好,字迹浅淡。
  尽管如此,对于一贯标榜喜欢读书的罗大爷来说,喜不自禁,二十来年中,没有咋个买书,就是因为图书涨价太离谱,小老百姓罗大爷的囊中很羞涩。但真正有钱人却不会花钱去购书的。当然,也有老板买来豪华大气的书柜,里面放上一些外壳精美图书包装、里面是塑料或木头做成的“书籍”,表面看去都是大部头的经典,犹如他办公室墙上挂的牌匾“上善若水”“自强不息”之类,这可是儒商啊,不明就里还让人心生敬意呢。
   不过,即使这样,老板还是不错的,勾栏从来扮高雅,至少懂得装扮“儒雅”比身体纹上龙虎还是要高一些级别。
  梳理一下,从去年下半年开始,网购了一些文学、历史、政治、生活小百科一类的书籍。喜欢读的有《戏说宋史》《中国通史》《五代十国》《秦岭记》《商州三录》《李煜词传》……望着日渐堆积起来的丰厚书籍,心里也暗暗发愁起来,像我这样每天看不了几页的龟速,要到牛年马月才能够把所购之书读完啊!


   

   再清理一下旧书,洋洋几大书柜,其实有价值的书甚少。当年那些曾经视若珍宝的图书,都打上了各个年代的烙印,有些已经被时代淘汰,甚至很多还是“毒书”,不要也罢。细想,不是读书没用,而是读了许多没用的书。有些书不仅没啥营养,还放进许多“添加剂”。还有一些文字,读起味同嚼蜡,那些千篇一律的文章让人读了乏善可陈不说,而且司空见惯的毫无特点。那就果断关闭,不耗费宝贵的时间了。  以前,罗大爷不止一次提到过“叶公好龙”这个成语,与之对应的应该是“大爷好书”或者“大爷好酒”,说起来不过就是虚晃一枪,把自己装扮得学富有个五车皮似的,其实呢,自己的肚皮疼自己晓得,就那么几刷子,靠以前阅读的非常有限的书籍混,吃老本,那是只有被时代淘汰的。

   宋代诗人苏轼有诗云:“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 我迷恋书香起于小学时期。因为学习成绩还好,老师也乐于把自己能够搞到手的书籍推荐给我看(那年代“文化”都被“革命”了)。青葱岁月,馨香缕缕,虽然食不果腹,书籍却温润着我求知的灵魂。虽然其貌不扬,书籍却给我极大的心灵安慰。村上春树说,读书,是灵魂的避难所(不引用点名人话语,显得很没水平)。那个年代,身处贫困的苦涩生活,还经常遭受校园霸凌,躲进书里,内心可以得到最大的安慰,精神家园开始有了绿色。现在很怀念年轻时有大把的时间读书,这是最大的享乐。兄长和我爱读书爱得如痴如醉。煤油灯下,看书时,脑袋挨近了,“吱”的一声,哇,头发又被灯火瓢了一下,相视一笑,又一头扎进了文字的海洋里。幸福的是,当光棍的时候,啥也不用做,每天专门看书。很多名著就是那时候阅读的。


  

  阅读是与智者交谈,与睿智的人对话,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仿佛凌驾于万山之巅,促使我更好更快更清楚地认识人生、社会、世界;阅读让人思路通畅、视野开阔,不被轻易洗脑和忽悠,可以让有限的生命长度,变得辽阔高远,浩荡激越,蓬勃葱笼,气象万千。
  兜兜转转,现在又有那样多的时间却没有那样美好的心境来读书了。觉得很多事情比读书还更重要。尽管,朋友是越来越少,活动是越来越少,交往的圈子是越来越窄……但是,喜欢参与的或者说必须要参与的忍不住要参与的场合还是多,时常会有干扰。比如麻将和酒局,一度时期是喜欢着的,至少有时候还是半推半就,最重要的其实还是一颗心没静下来,这个时代,肉身沉重,俗世负累,身边诱惑太多。
  再说,大爷读书的效率也很低,视力开始差了,注意力也不集中了,心气也总是浮躁。
  偶然在网上看到一则资料,在团中央工作期间,胡耀邦曾经给团中央的干部提出要求:“要读马恩列斯的全集,要读四书五经,要读完古今中外的文学名著,要读完《二十四史》。”他认为“这些书一共有5000万字,即使一个人一天能读1万字,要读完这些书至少也要14年。”“20多岁的干部按照这个方向去努力,到了40岁左右就可以成为一个学者了”。
  如果按照这个勤奋的阅读方法坚持下去,普通人也会“文化爆棚”。

吾生有涯知无涯(罗彬)
  最近在电脑上看抖音,恶补了不少知识,尤其是历史和喜欢的国际知识。同时翻着地图配合着看,受益匪浅。


  

   昨天又看了托尔斯泰的《复活》(抖音介绍),又唤醒了沉睡多年的记忆,想起了当年阅读此书时的“震撼”(这词用得非常夸张,但现在时兴这样“语不惊人死不休”,不整点夸张的用词,似乎就没水平)。在19世纪,文学巨匠托翁就写出了这样震撼人心的巨著,实在让人佩服不已!纯情少爷聂赫留朵夫、美丽高洁少女玛斯洛娃……再度重现在眼前。当年阅读的时候,只看故事情节,只为应付考试。到了一定的年龄、有了更深的生活阅历再次阅读,果然就有了许多新的收获。
  顺便提一下,近期还看了许多“老”的东西,听了《潜海姑娘》《梁祝》,听了上世纪80年代最红歌星关贵敏的歌,听了《月亮里的阿妹》……看了《巴山夜雨》《等到满山红叶时》等。弄清了一些国家的“国民生产总值”和“人均GDP”,恶补了“北洋时代”和民国精英楷模等知识。这些,都影响了读书的节奏,效率慢下来。
  在购买的一大堆书籍中,我分类为:政治类、文学类、历史类、生活百科类,其中还有“语文类”占了不少比重。最喜欢的是《咬文嚼字》合订本,工作时作为编辑、退休后作为文字爱好者,都少不得此书。此外还买了《咬文嚼字话成语》《标点符号用法手册》《易混字辨析与用法手册》《病句精讲》《高频别字300例》等书籍,这些都是“硬货”哦,在纸张的翻动中,罗大爷如沐春风,如饮甘泉,心绪慢慢安宁下来。
  现在网购书籍,真的划得着,有专门卖相因书籍的平台,也有不是很正宗的书籍。先看商家的书籍介绍,很有吸引力,本来说放下,但一看定价,就那么几元,便心动而行动。
  借写此文,稍作统计,发现两年来已经买下159本各类书籍,于是,果断对自己下令——不能再买书了,因为在这样的年纪,余生已不多,即便每天囫囵吞枣走马观花一目十行鸡零狗碎地阅读,也无法看完这些书籍。大爷常感叹常着急——看不完,根本就看不完啊!
  精神食粮丰富起来了,可以装潢门面了,可以冒充“文化人”了。如此多的书已够陪我安度余生。只能这样想,慢慢看,不着急,年轻时,阅读是为了理想,为了前程;中年时,阅读是为了补充空洞的心灵,给工作加油;现在呢,阅读于我则是一种意境,慢慢品味,自乐其中。


  

   狠心暂停买书了,但还是会关心那些书的内容介绍和价格,偶尔还是忍不住、根本就忍不住地买一本。这欲望像一辆来势凶猛的列车,想要刹车,却尚有惯性,我明白,这其实就是骨子里对书籍的喜爱仍在。
  尽管时光会旧,年华会老,大爷也抵挡不住,但还是想从阅读开始,做一个“终身学习”的人,努力追求新知,成为人生前行路上不掉队的人 。
  唉,现在令人堪忧的是,好书太多,面前这些书籍何时能够读完?没有谁能够逼着我在规定的时间里读完多少本书,我读书,完全出于一种自觉一种需要。叹只叹人生有限而知识无尽,这也就是如庄子所说: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大爷已经进入壮美的夕阳红阶段,而知识是无限的,面对浩瀚的知识海洋,大爷自然有着一种时不我待的阅读的紧迫感,无论我们处于哪个人生阶段,都应当尽可能多地摄取知识,学习是我们永远都不能放弃的精神追求。
  写到此,借用梁晓声先生谈关于读书的一本书名“刹车”——读书是最对得起付出的一件事。我觉得,这是对读书人的极大安慰。

作者简介

罗彬,媒体退休人员,爆炎老者儿,曾为他人做嫁衣多年。不加入任何组织和团体,也就没有啥“会员”啥“秘书”之头衔。闲暇时,写三五两字自娱自乐,偶有文字发表也是“缸钵头的泥鳅耍团转”,载本地报刊。最喜欢的事是——痛快文章淋漓写,低端泡酒尽兴喝。

热爱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