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北京市门头沟区斋堂镇的爨(cuàn)底下村,是一座始建于明朝的古村落。距今已有五六百年的历史了。

这个隐匿在群山之中的小山村,至今仍完整保留着大量清朝时期民居,让在这村中窜来转去的人们有一种回到从前的感觉,而“爨底下”三个字更是让这个隐匿在大山中的小村落充满了莫名的神秘感。

实际上关于“爨底下”这三个字的来历,至今也没有定论,在当地乡亲们的口中也有着不同的版本,就先从“爨”字说起吧。

这个有三十笔画之多的汉字不仅生疏难写,就连想借着偏旁部首蒙出个大概其读音的机会也没有。

儿童教育家孙敬修先生特意给爨字编了一句顺口溜:“兴(興)字头,林字腰,屁股底下大火烧。” 不过从字面上可以看出,“爨”一定与火有关联。

“爨”最早见于战国,《说文解字》中有表:“爨,乃炉”。《辞海》对“爨”字有炉灶烧火煮饭的解释。很早很早年间,厨房叫“爨室”,锅叫“爨镬”,烧火做饭的人叫“爨人”。“分爨”就是兄弟两另起炉灶,分家过日子。

杜甫的《空囊》一诗中也有“不爨井晨冻,无衣床夜寒”的句子。

后来北京人由此引申,给“爨”字赋予了“刺激,鼓励”的含义,60, 70后的北京人应该都还记得当年北京常用的词汇:爨火(拱火,招惹),爨儿了(急眼了)以及抖爨儿(耍心眼儿,抖机灵),另外我个人高度怀疑如今用来形容“唆使,挑事儿”的词语“窜的”或许也是由“爨的”演变而来的。

除此之外,爨字还有古地名、古姓氏一说。据《战国策·魏策》记载,魏国的大将爨襄被称作史书有记载的爨姓第一人。如今山西运城夏县的爨村就是因爨襄而得名的。陕西省岐山县也有个爨家庄,全村千口余人皆姓爨。云南曲靖陆良县也叫爨乡

京西古村落 爨底下

不过爨底下的爨肯定与姓氏无关,因为村中的人家皆姓韩,先祖据说是明代永乐时期自山西洪洞县。在该村家谱上记载着韩福金、韩福银、韩福仓三兄弟为村落的创始三世祖。并为后人确定了韩姓的20代家谱,即:甫景自守玉,有明万友思,义聚晓怀孟,永茂广连文。至今传到了第17代“茂”字辈,现如今的村长是第15代“孟”字辈。

既然与姓氏无关,那爨底下之名就应该与生活做饭相联。中午时分在一家名为“地主院”的民宿吃饭,院子的主人是韩姓“孟”字辈,据他说自己属于“三世祖”中韩福仓一脉。有关爨底下来历,在他的的口中听到了两个版本。

一种说法是,从前村西北有个爨宝玉沟,相传是太上老君炼丹的地方,这一片地界儿是西高东低的走势,村子在其东侧,地势低,得名爨底下。

另一种说法是,村西头早年有一座明代的军事隘口“爨里安口”,也叫“爨头”,村子在隘口之下,得名爨底下。他还说“爨头”就是现在村西的一处地势险峻的景点“一线天”,电影《投名状》就曾在那里取景。“一线天”北边有条沟,就是传说中的“爨宝玉沟”。

但当我再问及不管太上老君的炼丹的沟,还是军事用途的隘口,与“爨”字何干,“爨”要表达何意时,院主人也没再说出一二。又问了几处人家,也没有人能说的清楚。

回来补课在网上看到这样一个说法:“爨头”(一线天)早年间比现在的村址高出许多。那当儿“一线天”的顶部还没有塌落下来,是一个有顶的山洞。山的南、北、西三面都是悬崖峭壁,这地形酷似一个大灶,东面的洞口恰似灶口,因而得名“爨头”。村子在“爨头”的下方,故名“爨底下”,个人感觉这一说法听起来比较靠谱儿。

整个爨底下村坐北朝南,依山而建,上下分层,错落有致。每一座民宿,民居都各有特色,古朴的建筑,原生态的气息和山野的情趣,自然流畅地融为一体,让爨底下有了“京西不达拉宫”的称呼。

村头村尾,山上山下随处可见的“爨”字也让人感受到了这里热情好客的温暖。

在《胡同儿里的溜达 宣南》中“樱桃斜街”一篇曾经提到了爨底下的五道庙,不想在半山腰的一个角落里与书中的五道庙偶遇,有些许的惊喜。

其实“爨底下”出自何处已不重要,“爨”字为灶,灶底下是火,把日子过得温暖,红火不仅是爨底下,也是天下众生的期盼。

相互之间不“抖爨儿”,心平气和不“爨火”,调整心态避免遇事动不动就“爨儿”,这不就是传说中的和谐社会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