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祀的产生

祭祀,是向神灵行礼、进献供品,表示崇敬并祈求保佑的一种仪式。它源于对自然和祖先的敬畏。先民们对许多自然物和自然现象,都感到神秘。对天上的风云变幻、日月运行,地上的山石树木、飞禽走兽,都视为有神灵主宰。这些神灵既哺育了人类,又给人类的生存带来威胁;人们感激、崇敬这些神灵,同时对它们产生了畏惧。先民们还相信人死后有灵魂存在,祖先的灵魂具有一种神秘的力量,既可以保佑后代,赐福于后代,也可以作祟生者,使其遭灾。这种敬畏心理,便是祭祀产生的重要原因。

早期的祭祀没有固定场所,随时随地均可祭献,后来逐渐规范化,主要在平地、坛台、坑坎、宫庙和坟墓等场地。祭祀的对象,包括天、地、人三界神灵。 

祭祀天地神灵

天界神灵,主要有天神、日神、月神、星神、雷神、雨神和风云诸神。帝王被称为天子,天子才有资格祭天。帝王定期在郊外举行祭天大典,叫做郊祭。从周朝起,就祭天;秦汉之际,祭天有了正规的仪式;至唐宋,祭天完全成为政治伦理中必备的仪式;元朝和清朝,蒙古族和满族统治者也沿袭汉族的祭天礼仪。在帝王登基、册立太子、册封皇后、帝王出征、重大节日,都会举行郊祭。地界神灵,主要是社神(土神)、稷神(谷神)、掌管农事的田畯之神(农神),以及山神、水神、路神、石神、火神等。

天子的祭天与祭地是同时进行的。封禅,是古代帝王祭祀天地最隆重的典礼。封,为祭天;禅,为祭地。封,常常在泰山举行,因为泰山是东岳,东方主生,为万物之始;泰山是五岳之首,山高与天距离近。禅,在泰山附近的小山进行。历史上,秦始皇、汉武帝、唐高宗等皇帝,举行过封禅仪式。南宋以后,封禅与郊祭合二为一。明朝时,在北京南郊、北郊先后设立天坛、地坛,祭祀天地,代替了封禅。古代还有非帝王封禅的,如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提及的汉朝大将霍去病,远征匈奴,获得大胜,为了昭告天地,显扬军威,给朝廷争辉,在今蒙古境内“封狼居胥(山)”。

庶民不能祭天,但可以祭地。古代把土神称作社,祭祀土神的地方、日子和祭礼也都叫社。一年中举行春社、秋社各一次,农民们在社庙祭祀土神,祈求或酬报它的保佑和赐予。王驾《社日》中“桑柘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醉人归”,描写了春社的场景。

祭祀人界神灵

人界神灵,主要是祖先之灵。殷商时期,人们对祖先的崇拜尤为突出,祭祖活动在周朝就已形成定制。《诗经》里的“颂”,就是周王室和贵族宗庙祭祀祖先的乐歌。

古代天子建立宗庙,以供祭祀,宗庙又叫太庙、祖庙。天子立七庙,供奉父、祖、曾祖、高祖、天祖、烈祖和太祖七代祖先。国家有大事,一定要去宗庙祭告。《新五代史·伶官传序》记载,后唐庄宗李存勖的父亲李克用,生前赐给庄宗用于报仇的三支箭,“庄宗受而藏之于庙。其后用兵,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请其矢,盛以锦囊,负而前驱,及凯旋而纳之。”庄宗每次出兵取箭,都要在宗庙里祭祖。祭祖,依主祭人的身份规定,天子祀七庙,诸侯祀五庙,大夫祀三庙,士祀一庙。

庶民祭祖,不可立庙,只能在家里设龛祭祀,称为家祭。家祭,先秦时只能祭父母,到明朝才可以祭祖父母,到清朝则可以祭父、祖、曾祖、高祖四代。陆游《示儿》:“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嘱咐儿子,收复中原时,不要忘记祭祀父亲。家祭,每逢清明节、中元节、冬至、除夕,都要进行;逝者的忌日,一般也要祭奠。

对人界神灵的祭祀,除祭祖以外,还有祭圣贤,如对黄帝、炎帝、孔子和关公的祭祀。黄帝祭祀是中华民族传统祭祀文化的组成部分,祭祀黄帝陵,一直延续至今。此外,还有对行业神的祭祀,如学算命先拜鬼谷子,木匠、瓦匠等行业则尊奉鲁班。还有祭奠各种家神,如门神、灶神、水井神等。

祭祀用的祭品

祭礼起源于向神灵奉献食物。用于祭祀的猪、牛、羊等,叫牺牲。它们必须先饲养于牢(养牲畜的圈),因此作祭品的牲畜称为牢。猪、牛、羊三牲俱全,叫太牢;只用猪和羊,叫少牢。只有天子、诸侯祭祀,才有资格用太牢。所以《伶官传序》中记载,后唐庄宗李存勖在打天下时,只能“以一少牢告庙”。除牺牲外,还有酒、粮食五谷、果品蔬菜,以及玉帛(玉制的礼器和丝织品),用来做祭品。

以人做祭品,后世称人祭。一般用于战争或发动大事前的祭祀。《史记·陈涉世家》:“为坛而盟,祭以尉首。”就是以人头为祭品。还有用女子或童男童女祭神灵的。褚少孙《西门豹治邺》中战国时魏国邺地“为河伯娶妇”的闹剧,就是用年轻女子做祭品。

姚老师讲语文•古代文化知识(23)|古代的祭祀礼俗

血,是一种特殊的祭品。把血涂在新制的器物上行祭,叫作衅。作祭品的血,有人血,也有牲口血。杀人或杀牲口,把血涂在钟、鼓上行祭,叫衅钟、衅鼓。《左传·殽之战》:“君之惠,不以累臣衅鼓,使归就戮于秦。”秦将孟明感谢晋国国君的恩赐,不把他们这些俘虏杀了衅鼓,而让他们回秦国去受诛杀。

古代处理祭品的方式,有燔烧、灌注、瘗埋、沉没、浇洒、悬投等。祭祀完毕,举行宴会,把祭品中的牺牲等食品做成佳肴,供参加祭祀的人饮酒食用。

祭祀的原则

祭祀,贵在虔诚。场所要干净,器物用粗布、草席,祭品用薄酒、清水,进献的羹不加作料,玉制品不加雕琢,郊祭乘坐的车不加彩绘,祭祀的次数适中。《左传·曹刿论战》:“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祭品用量不得虚报,对神讲诚信。

古人在祭祀前沐浴更衣,戒其嗜欲,不喝酒,不吃荤,表示诚心致敬,称为斋戒。《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记载,战国时,赵国使者蔺相如出使秦国,奉献和氏璧,为此“赵王乃斋戒五日”,表明赵王的重视和虔诚。需要说明的是,荤,现指鱼肉类食品,古代斋戒中的不吃荤,并非吃素食、忌肉食,是指不吃葱、蒜、韭、姜等有刺激味的菜。不吃荤,是为了防止在祭祀时嘴里发出难闻的气味,造成对神灵的不尊重。

课  后  练  习

解释下面几段中关于祭祀礼俗的文字。

1.王坐于堂上,有牵牛而过堂下者。王见之,曰:“牛何之?”对曰:“将以衅钟。”王曰:“舍之!吾不忍其觳觫,若无罪而就死地。”对曰:“然则废衅钟与?”曰:“何可废也?以羊易之。”(《孟子·齐桓晋文之事》)

2.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媪之送燕后也,持其踵,为之泣,念悲其远也,亦哀之矣。已行,非弗思也,祭祀必祝之,祝曰:“必勿使反。”岂非计久长,有子孙相继为王也哉?(《战国策·触龙说赵太后》)

3.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至易水上,既祖,取道。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为变徵之声,士皆垂泪涕泣。又前而为歌曰:“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复为慷慨羽声,士皆瞋目,发尽上指冠。(《战国策·荆轲刺秦王》)

4.冬至的祭祖时节,她做得更出力,看四婶装好祭品,和阿牛将桌子抬到堂屋中央,她便坦然的去拿酒杯和筷子。“你放着罢,祥林嫂!”四婶慌忙大声说。她像是受了炮烙似的缩手,脸色同时变作灰黑,也不再去取烛台,只是失神的站着。直到四叔上香的时候,教她走开,她才走开。(鲁迅《祝福》)

5.我给那些因为在近旁而极响的爆竹声惊醒,看见豆一般大的黄色的灯火光,接着又听得毕毕剥剥的鞭炮,是四叔家正在“祝福”了;知道已是五更将近时候。我在蒙胧中,又隐约听到远处的爆竹声联绵不断,似乎合成一天音响的浓云,夹着团团飞舞的雪花,拥抱了全市镇。……天地圣众歆享了牲醴和香烟,都醉醺醺的在空中蹒跚,豫备给鲁镇的人们以无限的幸福。(鲁迅《祝福》)

附:课后练习答案

1.齐国铸成新钟,准备杀牛祭钟,宣王不忍心把牛杀了,提出“以羊易之”。孟子认为,这是宣王行仁政的善端;只要发扬这种善端,恩及百姓,就不难保民而王。

2.祈求神灵保佑,是祭祀的主要目的。触龙讲赵太后在女儿出嫁燕国以后,“祭祀必祝之”,企望神灵保佑女儿的子孙代代在燕国相继为王,启发赵太后明白爱子“则为之计深远”的道理,以最终同意让爱子长安君去齐国做人质,使齐国出兵解除赵国的危机。

3.荆轲出行去刺秦王,燕太子丹为之送行。至易水上,举行祭祀路神的仪式,祈祷路神保佑行人路途平安。祭祀和送行气氛悲壮,场面感人。

4.祥林嫂死了丈夫和儿子,重回鲁镇,在四叔家帮工;她已经去土地庙捐过门槛,给自己赎了罪,四叔家冬至祭祖,仍不让她沾手,她精神上受到巨大打击。

5.鲁镇人年终祭祀福神,人们燃放爆竹,“致敬尽礼,迎接福神,拜求来年一年中的好运气”。天地间的众神,享用了祭祀的酒肉和香火,都在空中游走,“豫备给鲁镇的人们以无限的幸福”。祭祀活动的喧闹氛围,反衬了祥林嫂的死无比悲惨。

#artContent img{max-width:656px;} #artContent h1{font-size:16px;font-weight: 400;}#artContent p img{float:none !important;}#artContent table{width:100% !import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