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TV专区

CCTV节目官网

来源:央视网2017年12月01日 15:12


A-A+

央视网消息:

钧瓷发端于东汉,是宋代五大名窑瓷器之一,中国传统制瓷工艺中的珍品。

相传在北宋年间,宋徽宗有一次对有功之臣大加封赏。然而他所赏赐的宝物,既不是万顷良田,也不是金银珠宝,而是一种色彩华丽的瓷器。

这,就是钧瓷。 

 

 

然而,钧瓷这种艺术价值极高的工艺,却在宋朝陨灭之后,因为战乱逐渐走向衰落。 

 

 

成长于钧瓷世家的工艺师任星航,酷爱钧瓷技艺。他说,“跟这泥打交道,你得跟它谈谈心,说’我瞧见你,变成什么样子’。” 

 

 

钧瓷有着独特的窑变艺术。“入窑一色,出窑万彩”。没有人知道,钧瓷在炉火的高温下,会产生如何绚丽的蜕变。也因此,人们将“钧瓷无双”的美誉赋予这难以预测而又浑然天成的艺术珍品。 

 

 

醉心于钧瓷技艺的任星航,把制作出釉色完美的器物,作为自己的毕生目标。然而宋朝之后残存至今的制作技艺,并不能满足他的需求。为此,他从寻找古窑所用的原料,开始了突破。 

 

 

他花了很多时间,对“钧都”禹州近年来出土的钧瓷瓷片苦苦研究,试图从这些碎片中窥探宋代的制瓷技艺。

他发现当地土地上同时分布着瓷石、紫木节和碱石等十余种矿产,为此欣喜若狂:有些可拿来制作陶瓷坯体,有些可以制釉……齐备的烧制钧瓷的原料。

【美学.钧瓷】他痴迷半生,研究窑炉和木柴,只为了……

但是这些还不够。 

 

 

烧制钧瓷的过程很复杂。一件钧瓷从采料到最终成型,要经过七十多道工序。一件作品是否成功,不仅跟泥料、釉料、炉温有关,还受气候、季节等诸多自然因素的影响。

一次考古发现为一筹莫展的任星航带来了新的线索。 

 

 

这座造型奇特,保存完整的北宋钧官窑窑炉引起了任星航的注意。通过查阅大量古籍,他发现,这个窑炉名叫“双火膛窑炉”,它通过两个火膛的轮流应用,使炉内的温度和化学反应更加稳定,烧制出的瓷器质量也因此更为可控。

以此为蓝本,任星航开始了长达数年,对钧瓷柴烧的研究和恢复过程。

研究炉灶,摸索复原。 

 

 

研究柴火。 

 

 

最终,迎来了那神圣的开炉一刻。 

 

 

现在,我们终于等到了那相隔千年重现世间的神奇窑变。 

 

 

任星航是如何恢复宋代钧瓷柴烧技艺,制造出如此绚丽的珍品?

猛戳视频,一探究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