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大山人,即朱耷,是明末清初的著名画家、书法家,生于1626年,卒于约1705年。他是明太祖朱元璋第十六子宁王朱权的后裔,江西南昌人。八大山人早年曾参加科举,后明亡削发为僧,晚年又改信道教,为清初画坛“四僧”之一,即:石涛、八大山人、石溪、弘仁。
他的艺术成就极高,尤其在花鸟画领域有杰出贡献。其画作造型奇特,布局新颖,笔墨简练,意境深远,具有跨时代的现代主义风格。他的“白眼”形象,更是成为了其个人色彩的鲜明标志。八大山人的书法也自成一家,行楷学王献之、颜真卿,狂草颇怪伟。
他的代表作品如《孤禽图》、《眠鸭图》等,在东方艺术界尤其是日本备受推崇。八大山人的一生充满传奇色彩,他的艺术成就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八大山人晚年八十高寿所作《心经》是他一生书法造诣的荟萃与结晶,其笔画甚是“怪异”,超凡脱俗。 整幅作品给欣赏者的深刻印象是书者视乎“不食人间一粒五谷粮,不着人间一丝烟尘气。”通篇贯气,来去自由,出入无痕,正所谓“树影扫尘尘不动,月光穿水水无痕”。用笔平淡,自然天成,不加修饰,不着形相,有一种既能看破万物,放下自在,又能穿透万物,金刚不坏之正能量,整幅作品已不是单纯笔墨游戏,被誉为高僧书法之典范,对后世影响深远。
其实,这幅作品最大的特点便是平淡自然、不加修饰。这种看似简单的风格,实则蕴含了深厚的功力与极高的艺术修养。他通过简洁的线条和质朴的墨色,将《心经》的精髓完美地呈现了出来,让人在宁静中感受到一种空灵神秘的力量。
八大山人《心经》的笔法兼备,四体皆全,令人叹为观止!它以小篆笔法为主,辅以章草、楷书、行书笔法,藏锋主体,露锋次之。作品中还出现了极个别的隶书线条。结构组合严谨,笔画之间相互依靠,形成整体,牢不可摧。
通篇平和,不急不燥,用笔平淡,不加修饰,自然天成,不着形相,展现出一种既能看破万物、放下自在,又能穿透万物、金刚不坏之正能量。
八大山人晚年时期的代表作还有很多,其中反映儒家思想的作品有《行者宋璟五律诗》,反映道家思想的有《黄庭内景经》,反映佛教思想的有《行者<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等杰作。八大山人一生坎坷,早年避难,中年55岁癫狂病发作,56岁病悬愈还俗,在悲欢离合哭笑不得中度过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