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200年的白登之围,无疑是中原农耕文明与北方草原势力的大碰撞。新兴的汉王朝为边境安全,直接同草原霸主匈奴展开武力对话。
结果,志得意满的汉高祖刘邦轻率几十万大军,却被灵活机动的匈奴骑兵围困,差点折损在名不见经传的白登山。
战场到底在哪?

图片白登之围前 刘邦已经走上人生巅峰

过去,许多人印象中的白登之战相当简单。汉高祖和他的先锋部队过于冒进,被占据优势的匈奴骑兵反包围。至于古战场遗址,则判定为今平城东北方向约7哩的马铺山。可惜,这种模糊不清的说法已经很难站住脚。
首先,马铺山的地形非常不利于部队据守。那是整片平原上的唯一山坡,但高度非常有限,整体构造也相对平坦。尽管容易被误认为适合自保,实际上却是不折不扣的死地。
图片传统观点上的古战场遗址马铺山
这里,我们不妨先回忆下有大量细节记载的卡莱之战,看看小山坡是否真有利于步兵防御骑兵的集团化进攻。
公元前53年,克拉苏带着数万罗马军团东征。结果在叙利亚东部的卡莱地区,遭遇全骑兵出战的帕提亚军队围困。为打破被动局面,克拉苏曾派出自己的儿子,率领部分有弓箭手和骑兵掩护的步兵执行局部反击。
图片被围歼的小克拉苏分队
然而,深谙诱敌之计的帕提亚人主动后撤,继而将小克拉苏的分队包围在一座平原山丘。由于周遭地势平坦,帕提亚骑兵只需倾斜弓箭火力,就可以对山顶上的敌军造成严重杀伤。最终,占据上坡位置的罗马人几乎被全部杀死。
这段详细记录为我们揭示出残酷现实:仅仅据守四周毫无遮蔽的山丘,下场可能比留在平原上更为凄惨。
图片地形复杂且自带水源的平凉山
反观历史上的白登之围,持续时间长达7日。刘邦亲率的先锋力量脱离整己方本阵,追逐不断后退示弱的匈奴骑兵,直至较远距离才发现自己被彻底包围。倘若汉军真将自己置身于如此危险的死地,只怕早就像卡莱之战中的小克拉苏那样团灭。
此外,水源也是需要关注的关键要素。在困守白登的7个昼夜,士兵随身携带的淡水必定早已耗尽。但马铺山上根本没有水源可用,根本没可能支持大规模部队。

图片人马大量聚集的军队 根本不能长时间脱离水源

当代学者经大量实地考察,重新得出结论:此战的具体发位置,应在距离更远一些的采凉山。当地位于大同50余里,不仅是凉山连麓的一部分,还有更多的复杂地形和峡谷供守军隐蔽。而且自带水源,足以让体力耗尽的汉军获得补充。
只不过凡事皆有利弊。复杂地形下既方便守军防御,也可以为包围他们的匈奴人创造出更多操作空间。

图片

图片采凉山地势复杂 还有军队最紧缺的水资源

匈奴为何能围困七天?

图片汉军在白登前线的形势相当凶险

根据汉初记载,汉高祖此次北上不仅仅要对付南下游牧,还要消灭投靠匈奴的韩王信。故而总计调动32000大军。
这个数字在今天看来很难让人信服。当时距秦末混战结束不远,汉高祖苦于天下疲敝,曾解散大量部队恢复生产。其余部分则根据不同级别分工,成为驻守京师的禁卫军、州县地方军以及边防屯田军。考虑到事发紧急,不可能在短间内带出如此之多。其中有不少人需要对付韩王,这才让刘邦出现孤军深入情况。甚至有史料专门提到,作为绝对主力的步兵部队,根本没及时赶到白登的战场。

图片汉初社会生产萧条 很难聚集起大规模军队

此外,当时汉军兵的力配置与后来经过改革的汉武帝时代不同。高祖皇帝手中没有精心培育的新式骑兵,反而是受战国遗风影响,仍旧保留下不少战车。他手下的著名勇士樊哙,就曾经以战车 少量骑兵的组合建功立业。另一位汉初名将灌音,同样在楚汉战争中使用这类组合击败项羽的。甚至到汉景帝时代,周亚夫还在用战车平定七国之乱。
可见,汉高祖被围困在白登时,身边主要就是一些战车兵与轻骑兵部队。
图片汉朝早期的战车
事实上,自春秋晚期以来,战车部队便开始学习如何应付被包围情况。通常是让装备较好的战车兵徒步,再用车辆首位相连,组成难以攻取的车营阵地。伴随他们作战的轻骑兵可将马匹置于内部,自己则以步行弓箭手的身份强化防御。白登之围中的汉军先锋部队,正是这样在凉山各处设防,誓死保卫他们的皇帝陛下。
此外,汉初的贵胄们都有私人卫队。这些精锐武士装备有盾牌,以及各类方便近身格斗武器。在有需要时,完全可以用坐车或骑马代步,追随主人快速机动。他们的存在本身,也是刘邦能在白登之围中幸存的关键性要素。
图片汉初古墓中的贵胄卫队兵俑
那么,成功包围刘邦的匈奴人,如何在7天内死死困住目标?答案非常简单,那就是利用采凉山的复杂地形,布置相应的阵地工事。
根据20世纪以来的考古学成果,匈奴人很早就已习惯使用车辆伴随行军补给。这些大篷车虽不能直接投入作战,却同样可以布置成临时营地,乃至阻挡要道的防御工事。因为采凉山一带的特殊地形,不仅汉军能顺利构筑防御阵地,外侧的匈奴人同样会很快构建包围圈。
图片匈奴其实不仅以骑兵机动作战见长
这就可以解释白登之战的7天周期。匈奴人在包围刘邦之余,还必须阻挡那些陆续赶来的汉朝步兵。虽然很难从史料中找到他们发挥的蛛丝马迹,但连绵不绝增援应是战场常态。奈何效果不尽如人意,迫使刀笔吏们做主观模糊处理。
或许还有人感到奇怪:为什么一些构筑临时阵地的游牧骑兵,就能够挡住陆续来救的汉家步兵?
我们还是要从汉朝的特殊军事编组寻找答案!
由于战国时代的各诸侯国军制不同,汉朝只能被动接收来源复杂的新军。至少在刘邦当政时期,他们尚未完成战术上的相对统一。相反,将领每次出征前都会根据地势和对手情况,挑选风格完全不同的部队。
图片汉朝步兵
考虑到匈奴骑兵以弓箭投射为主要杀伤手段,讨伐他们的汉军势必以类似组合为主,而负责近身战斗的重步兵力量。结果,当匈奴人占据山地地形,摆出各种路障工事据,以远射掩护为主的弩兵反而效率大跌。主缺乏近战力量的情况下,汉军的攻坚能力只能大打折扣。
至于汉史上的所谓40万骑兵数量,无疑是自带粉饰效果的夸张说辞。仅考虑北方边区的气候和生产条件,就清楚繁育数十万马匹的难度系数。

图片史籍中的首位草原霸主 冒顿单于

险象环生
图片白登之围险些让汉高祖晚节不保
经过7天围困,白登汉军实际上已岌岌可危。好在叛变的韩王军队并没有及时赶来回合,否则汉高祖也难逃去草原北狩的厄运。
接下去的事情便水到渠成。即将因断粮的汉高祖派出使节收买匈奴人,从而在这个尴尬微妙的时刻达成共识。因获得每年索取贡品承诺,包围者故意放出一条生路,让刘邦能带兵强行冲出。险象环生的白登之战就此结束。
图片对匈奴而言 步战毕竟只是临时客串
后人谈及白登之围,往往将成败因素聚焦于刘邦的轻敌冒进,丝毫没意识到敌我双方的结构性差异。显然,传统中原军事力量已经过于陈旧,很难与匈奴这类新兴草原势力抗衡。
这才有后来汉武帝的一系列改革,以及更多针对域外文明的艰难探索……

#artContent h1{font-size:16px;font-weight: 400;}#artContent p img{float:none !important;}#artContent table{width:100% !import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