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名山名校 文脉赓续
浮山,又名浮渡山。坐落于枞阳县中部、白荡湖北岸。
它是一座沉睡亿年的古火山,其最高峰妙高峰海拔165米,面积15平方公里。遗存下来的火山口、火山钟、火山渣(浮石)及熔岩流向,龟裂纹路和断层裂隙,均为全国罕见,形成了大大小小、形状各异的奇峰、怪石、溶洞、巉岩。
这里风景秀丽,景色怡人,与黄山、九华山、天柱山、齐云山、琅琊山并列,为安徽五大历史名山。
浮山又是一座佛教名山。早在晋梁时期,浮山就建有寺庙。晋梁以后,经过开发,吸引了大量的文人墨客,如孟郊、白居易、范仲淹、王安石、黄庭坚、左光斗、张英、方苞等,留下了大量的诗篇、文字与石刻,所以又被人们称为历史文山。
坐落于浮山南麓的浮山中学,是一所具有百年历史的名校。它始建于1924年,由著名教育家房秩五先生邀请发起筹办。建校初为浮山图书馆附属小学;1928年增设初中,更名为安徽省浮山公学;1930年更名为安徽省私立浮山中学;1946年高中部开始招生,更名为安徽省桐城县私立浮山中学;1949年由私立改为公立,先后更名为皖北安庆行政区公立浮山中学、皖北区浮山中学、安徽省浮山中学;1957年更名为安徽省枞阳县浮山中学。现为安徽省示范性普通高级中学。
建校一百年来,浮山中学始终站在时代前列,恪守先辈“启迪民智,振兴国本,发展乡村教育”的办学思想,“心怀天下,泽济苍生”,“抱寒守志、勇毅日新”,扎根乡村,艰苦办学;用教育者的使命担当和坚实的行动不断谱写了校史的辉煌与教育的华章,为国家培育了千千万万的优秀人才,涌现出诸多军旅将校、政坛新星、学界精英和商界巨子。建国后从这里走出7名院士,他们分别是:中国科学院院士慈云桂、陆大道、王福生;中国工程院院士汪旭光、曹建国;新西兰工程院院士、新西兰皇家科学院院士陈小奇和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吴信东。
浮山还是一座革命历史名山。早在1927年大革命失败时期,由于浮山中学地处乡村、交通闭塞,反动派一时鞭长莫及,这里成了掩护共产党人和进步人士庇护所。一大批共产党人,如中共安徽省临委负责人王步文、省委书记柯庆施、北伐军独立工兵团政治指导员房师亮、孙炳文烈士夫人任锐、怀宁县委负责人葛宗文,以及地下党员周新民、朱蕴山、疏冠中、章逐民、胡芳远等,他们均以浮山中学作掩护,在这里继续从事地下斗争。王步文(化名朱华)在浮山居留5个月,活动于桐、庐一带,具体指导建党和开展农运工作,曾利用浮山岩洞举办农民运动讲习班,培养了一大批农运骨干。这里最早成立了各级党组织。1928年1月底,在章逐民的领导下,建立了中共桐东直属支部;同年 3月成立浮山党小组;春夏之交,在学校后面的金谷岩洞中召开了党团支部成立大会,吴克正当选为党团书记,当时有党员20余人。浮山中学师生在党的领导下,参与了闹学潮、办夜校、演革命戏剧、斗地主、“五一”示威游行、抢夺孔城商团枪支、桐庐地区武装暴动等一系列革命活动,并建立工农红军独立团。在这里,先后有王步文、章逐民、疏冠中、吴克正、陈雪吾、陈石奇、史伟、黄彬(黄桂元)、陈润梧等十几位革命烈士为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而献出了他们的生命;也走出了像黄镇、朱铁谷等一大批无产阶级革命家。周恩来总理曾说:“浮山地处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前哨,浮山中学不同于一般的学校,它是当时该地区革命活动的中心。”
02
赤子之情 情系母校
我们是浮山中学66届初中毕业生,离开母校已有58个春秋了!
回想起当年在校的学习生活,不禁心潮起伏,热泪盈框。如是写下这段小诗,以表情怀: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那时的学习生活虽然十分艰苦,教学设施也十分简陋,但老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态度堪称一流。正是由于这种艰苦的学习环境,磨练了我们的坚强意志,培养了我们的吃苦精神;而超一流的教学水平,又为我们日后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文化基础。正如校友左延安同学所说:“我们现在所取得的一切成绩,都是母校给的。”
正是怀着对母校深深眷念与感激之情, 当浮山中学2023年6月8日在《人民日报》上发布了建校100周年校庆公告后,我们66届303班同学便立即行动起来,在左延安、吴明元、姚成贵等同学的倡议下,拟举办母校建校一百周年系列庆祝活动。经多次与校友线上讨论,成立了66届303班母校百年校庆活动筹备组,拟定了活动内容、日程安排与注意事项,并于2024年5月18日在同学群里发布了《66届303班关于开展“庆祝母校建校一百周年系列活动”有关事项的通知》。活动内容包括:
1.自愿报名参加母校建校一百周年庆祝大会,并同时举办66届303班同学联谊会。
2.自愿捐款,集体向母校捐赠百年校庆纪念品。
《通知》发布以后,得到了全班广大同学的积极响应与支持,并踊跃报名参加活动与纪念品捐款。截止到2024年5月18日,除因路远和身体等原因确实不能参加校庆活动的外,全部报名参加;并有19名同学捐款,筹集资金9万元,购买了一块长1.95米、高1.2米、厚0.8米,重达2吨、精美无比的灵璧石,由于其形状如巨龙腾飞,故把它取名为“龙腾四海”。它象征着母校建校百年来培育出的千千万万优秀人才,亦像征母校未来美好的发展前景;更表达了66届303班同学对母校的赤子之情。
12时18分,“浮山中学66届303班百年校庆纪念品捐赠仪式”在浮山中学校史展览馆内举行。枞阳县副县长方学力,浮山中学校党委书记王松,校长周雪松及学校各部门的领导,浮山中学66届303班校友左延安、姚尚福、吴明元、陆玉宽、王竞成,共同出席了纪念品捐赠仪式。吴明元校友和王松书记分别代表66届303班和浮山中学在捐赠仪式上讲了话。左延安、姚尚福校友用象征灵璧石纪念品标牌,代表66届303班向浮山中学主要领导王松书记、周雪松校长举行了纪念品捐赠仪式。最后,枞阳县副县长方学力、浮山中学校主要领导同66届303班全体参加纪念品捐赠仪式代表,在纪念品灵璧石前面合影留念。
03
参加盛典 共同庆祝
名山巍巍,湖水汤汤;秋风送爽,丹桂飘香。
10月2日,在举国上下欢庆国庆的日子里,浮山中学迎来了百年华诞,一场盛大的建校100周年庆祝大会在这里隆重举行。
来自祖国四面八方的校友如约而至。我们66届303、302、301班校友,除左延安、杨咸海两位校友因学校特邀参加10月1日活动而提前到达外,其余则于当天清晨分别从淮南、合肥、安庆、枞阳各地出发,于10月2日9时以前,一路风尘仆仆赶到了浮山中学校门口。
8时许,学校大门外已挤满了人群,他们和我们一样,等待领取学校发放的“贵宾证”,然后排队有序地进入校园。
走进校园,我被正在读高二的学生志愿者行为深深感动。他们分立在校大门口至老校门的中间大道两旁,向所有路过参加校庆的老校友们鞠躬致敬:“校友,你好!欢迎回校!”我随身所带的行李,也被站在校门外的一群年轻志愿者,争先恐后地抢着把行李拿到了校园内。我眼里含着热泪,嘴里喃喃地说道:“真的是回到家了!”
那天,由于我是负责给陆续来校参会同学发放通行证,并送他们到集合地点,来来回回经过中央大道,每次经过他们都是如此,心里实在是过意不去,便走近路边一个女同学的身旁,轻声地告诉她:“小同学,不须如此,这样你们太累了。”她却笑着说:“应该的!学长。”
大会会场设在学校露天体育场。会场布置得庄严肃穆,既气势恢弘,又简约现代。
04
同学重聚 畅叙友谊
10月2日下午,浮山中学66届303班暨302、301班庆祝母校百年华诞校友联谊会,在浮山中学教学楼一楼会议室如约召开。
这次联谊会由66届303班负责主办,除了本班同学参加外,还诚邀了同届的302、301班部分同学代表参加。出席这次同学联谊会的共有23人,江淮汽车集团公司原董事长303班校友左延安,安徽人民出版社原总编、302班校友杨咸海,作为学校特邀校友参加完校庆活动后,也出席了这次同学联谊会。
这是66届303班同学毕业后的第二次聚会。2019年5月18日,曾经在枞阳县城举行了毕业53年后的第一次聚会。离上次聚会已经整整相隔5年了!5年,也许在人生的旅途中并不算漫长,变化也不会太大;但对于已迈入古稀之年人来说,却发生了不小的变化。俗语云:“一岁年纪一岁人。”这期间,已有3位同学离世,有些同学因身体或路太远等原因,已无法出门远行只好放弃参加聚会。所以,大家对这次聚会更为珍惜。
下午1时半,联谊会正式开始。
主持人陆玉宽代表筹备小组向联谊会致辞。他汇报了自去年5月8日开始谋划以来,开展“庆祝母校建校一百周年系列活动”的各项准备工作,其中包括:活动筹备小组的成立;活动安排有关事项讨论、《通知》的制定与发布;参加聚会同学的联系与报名;向母校捐赠纪念品的选定与捐款;灵璧石“龙腾四海”铭牌设计制作安装;纪念品灵璧石放置地点选址与捐赠仪式的举行;联谊会纪念品的准备及校庆期间举办同学联谊会活动通知等。并代表筹备小组向前来参会的同学、嘉宾表示热烈的欢迎与致敬!向支持开展联谊会活动的母校表示深深的感谢!
联谊会围绕“感恩母校、重叙友谊、安度晚年”三大主题进行自由发言。知名校友左延安、杨咸海先后致辞。
左延安同学对开展这次活动的初衷进行了深情的表述。他说:“同学情,是一世的情;最朴实,最纯真,因此也最为可贵。到了我们这个年龄,是相见一次赚一次。”“同学之间要相互往来,相互帮助。我们相聚,就是为了加强沟通,增添了解,促进友谊。”他对同学们积极参与这次活动、踊跃为母校百年华诞纪念品捐款,表示衷心的感谢!同时希望像这样的大型同学聚会可隔五年十年搞一次,且不局限于一个班组,可以扩大到整个年级;小范围的同学聚会可不定期地举行。他欢迎各位同学到了合肥一定要通知他,由他来做东招待。左延安同学充满深情的发言,像冬天里的暖阳,温暖了全场每一个同学的心。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他的发言得到了全场热烈的掌声。
杨咸海同学回顾了自己如何从一个羞涩的少年成长为安徽人民出版社总编、并首创《出版经济学》理论体系的心路历程。从他的发言中,我们知道他出身贫苦,幼年失怙,自小跟随祖父母生活,靠祖母纺织棉纱挣钱勉强入学。他种过田,当过兵,教过书。然而,贫寒并不就决定一个人的命运,卑微也并不一定就做不出惊人的业绩。是他在求学与人生路上一路筚路蓝缕、孜孜不倦的追求,对传统文化的痴迷与执着以及敢于实践、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才完成了由一个“丑小鸭”向“白天鹅”蜕变——由一个乡村贫苦农民成长为全省图书出版界的知名人士,并多次获得国家、部、省级荣誉与奖励,享受国务院颁发的突出贡献专家特殊津贴。
会上,所有同学都进行了发言。每一个同学的经历各不相同,但每一个同学都有自己的一段精彩人生,每一个家庭都有一个和谐幸福的动人故事。
老班长史润月同学为人忠厚老实,说话朴实无华。他毕业后在家务农,但他把“抱寒守志、勇毅日新”的浮中精神和“耕读传家、仁义礼信”的中华文化传统与优良家风传承给了子孙。目前,他的孙子、孙女都考入了“211”名牌大学;儿女孝顺,家庭和睦,晚年生活幸福安康。
年龄、个头都大的劳动委员汪祥太同学,在农村可谓是一个“超生游击队”队长。他养了四个儿子(不过都是在计划生育前出生的),自己是民办教师。他说他一生盖了四次房(每个儿子一套),其石材、木材、水泥、砂石都是自己用船装、用肩扛来完成的。他的吃苦耐劳、勤俭持家的精神,令所有同学敬佩。大家感叹地说:“真不愧为是我们的劳动委员啊!”
姚仲民同学始终是个幽默乐天派,轮到他发言,他与302班唐燕玉同学(夫妻二人)在会上为大家唱了一首“健康祝福歌”,准备了事。但没有逃过大家的一致要求“必须发言”。上学时,大家都知道他是一个社会孤儿,但他真实的身世,始终是一个谜。今天,他满足了大家要求,将他的身世娓娓道来:他祖父曾与枞阳知名人士光明甫同在民国安庆府教育局共事,可以说是书香门第。但幼年失怙,最后被托养给叔祖,其养父母又先后去世,是叔祖抚养他长大,并靠政府救济生活和上学,所以他说他感谢共产党、感谢毛主席。他不愧是书香子弟,初中毕业后,浮山中学恢复高中后又重新上学,读完高中后回乡当民办教师,后经自学考入安庆师范学院,毕业后留校任教,与同届302班唐燕玉同学结婚,同为安庆师范学院教授,其子女也都是研究生毕业,事业有成;晚年生活充实愉悦。
“健康”成为了这次联谊会大家发言的主话题,大家各抒己见。吴仲祥同学提出了他的健康秘诀“三多”,即“多动脑,多运动,多快乐”,成为大家的共识。302班特邀代表王时正同学更是提出了一个大胆的提议:“在母校110周年、120周年校庆时,大家再重相聚,且一个不能少!”
……
是啊!多么亲切的话语!多么美好的愿望!希望2034年、2044年,大家重相聚,且一个都不能少!
由于时间的关系,会议在发放同学纪念品中愉快地结束。会后,所有与会同学,在百年建筑教学楼和老校门前合影留念。
来源:文乡枞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