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如今提起太空探索,很多人第一反应就是月球和火星,月球距离地球最近只有38万公里这无可厚非,但金星才是距离地球最近的行星,为什么现在各国的探测器也好,马斯克的星舰也罢,都把火星当作目的地呢?答案是金星的环境太严酷了,20世纪的美国和苏联其实也往金星发射过很多环绕器甚至是着陆器,但往往着陆几十分钟内就会失联,因为金星的大气层是太阳系所有类地行星里最厚的,金星地表更是一个高温高压的地狱。

跟火星比起来,距离地球第二近的火星就顺眼多了,而且火星当年也是名震太阳系一枝花,早年间的火星也是有过液态水的,并且那时候的火星大气层还很厚适宜生命存在,后来火星气候因为太阳风而变得恶劣,慢慢的火星大气层就变成了今天这么薄。

在太阳系的所有行星中火星是移民难度最小的一个,人类已经向火星发射了探测器和火星车,对于火星的基本情况掌握的还是比较好的,火星的表面积和地球上的陆地面积差不多,根据火星车发回来的照片来看火星上的景象很像荒无人烟的地球偏僻地区。目前人类在火星的地表之下已经发现了液态水的存在,而且火星的南北两极存在着巨量的水冰和干冰,如果人类把火星两极的冰盖全部融化就可以让火星表面重新充满液态水。

火星变成现在这样完全是因为火星的大气层都被太阳风剥离了,因为火星的磁场逐渐减弱导致没有办法抵御太阳风中的高能带电粒子,所以火星的大气层就被越“吹”越薄,大气层变薄后火星地表的水也就蒸发殆尽了。

改造火星的第一步就是让火星重新拥有稠密的大气,科学家计划用小行星来撞击火星的冰盖每一次撞击都会产生巨量的气体让火星升温,第二步就是融化火星地表的二氧化碳使得火星的温室效应进一步加剧,在然后在火星上大量种植植物吸收二氧化碳变成氧气供人类呼吸和利用。

国家地理之前拍过一部叫《火星时代》的纪录片,里面用写实的表现手法描绘了未来人类首次登上火星建设基地的模样,和NASA设想中的基本一致,都是先用着陆舱当作生活基地,然后以着陆点为圆心向周围扩展并开采资源。影片中人类真正的火星小镇选择了建在火星的地下溶洞里,以此来规避火星的沙尘暴并且利用溶洞内的液态水,但后来他们被火星上的远古病毒入侵了,险些全军覆没。

现实中的人类在登陆火星后,其实也有可能面临火星病毒或者微生物的侵袭,更严重的是人类作为土生土长的地球物种,对火星上的病毒和细菌是完全没有抵抗能力的,到时候只能寄希望于火星上真的不存在生命了。天文学界之所以对金星失去探索和开发的兴趣,就是因为它的环境太严酷了,矬子里挑将军才选择了大规模探测和殖民火星。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