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俩戏都看过现场,四郎探母是今年史依弘和蓝天那场,三关排宴是在昆山陈素琴那场,两个戏背景相似,情节也有相似,但结局却是大不一样,四郎探母可以说是一出轻松的喜剧,而三关排宴却是一出悲壮的史诗,接下来就详细比较不同了。
首先,都有”探母”情节,但四郎探母是真探母,三关排宴是假探母。四郎探母里,杨延辉一方面和铁镜公主厮守很快乐,一方面又思念自家老母,所以偷盗令箭出关见母亲一面即刻返回,这是主动要见母
而三关排宴里,杨延辉在辽邦可说乐不思蜀,虽然也思念母亲,但却是因两军排宴,不得不去,是被动见母,而佘太君又早早拿定主意,要带杨延辉回国处置,当然带回来就没想着再放回辽邦
一开始就是不一样的,后面结局不同,也不足为奇。
在坐宫这一节里,京剧的表演是可爱又轻松的,虽然是在说生死攸关的大事,但观众其实未必多么紧张,杨延辉的紧张而懦弱,动不动泪流满面,铁镜公主的猜测驸马心事也是段诙谐的剧情,一路莫不是~莫不是~莫不是~,很优美也有趣
在比较轻松的气氛下,杨四郎总算说了实话,开始了坐宫那段对唱,节奏很快,听的也过瘾,可是重看这段,觉得有些地方令人迷惑,铁镜在知道驸马是杨家将的前提下,还重把礼见,还说不知者不怪,驸马海量放宽
这公主未免太过卑微了吧,如此体谅杨家将思念母亲的感觉,还帮他盗令箭,如果有女孩子看到我这个文,不妨想想如果你站在铁镜的立场,面对这种事,是否可以做到这样的平淡面对,哪怕顾及15年的恩爱,不把驸马送到萧太后那里,也不至于这么客气说话了吧。
好了,让我们看看隔壁桃花公主是怎么说的,铁镜知道15年到今日才吐真言,第一反应是重把礼见,而桃花的反应是,既惊且怒,要拉去见萧太后,这是我认为正常该有的反应
之后,杨四郎跪倒在地以夫妻之情苦苦哀求,桃花公主才软下心来,决定帮他周旋此事
这样的一个递进的情绪变化,我认为是相对合理的,符合人物情绪的。
之后,话分两头,京剧这里一路快马加鞭,往宋营赶,而上党梆子这里确是大张旗鼓,两军排宴。其中有一个细节,京剧四郎看到杨宗保,杨六郎都昂首挺胸,高喊,我是你四哥!
而三关排宴里,四郎见了宗保等人,压低帽檐,羞愧难当,不敢正视见礼,灰溜溜躲开
这个细节反应了两个剧,四郎的心态不一样,三关排宴里四郎是叛国贼,见了祖国的亲人,反而羞愧难当,而四郎探母里,好像避开了国仇家恨的东西,,我只是外面的儿子回来看母亲,外面的哥哥回来看弟弟,所以昂首挺胸,佘太君杨六郎等人也丝毫不提他叛国的事情,甚至对他见一面马上返回,表示了理解,也许可以说各有各的演法,各有各的侧重,但我本人表示,京剧的这种演法,不是我所喜欢的那种,当然是有人喜欢的,一个故事可以演悲剧,可以演喜剧,但杨四郎这个人物,于国于家实实在在的没责任没担当,对于这个人物我认为应当是以讽刺批判态度的。
在探母一节,京剧也没有感动到我,其实我作为一个情感挺丰富的人,母子情这种东西是很容易煽动我的感情的,对于京剧这一节的印象是无限循环的,娘阿,儿阿,娘阿,儿阿,~~我不知道该怎么评价这段,只是觉得这样匆匆一面,可能除了这样娘阿儿阿,编剧也想不出来该说些什么,如果多叙几句旧,总不免扯到杨家以前的惨烈故事,既然是抛弃了家国情怀,单拿出来母子情深来演,总归要让这一段丰富一些的,但是抱歉,我真的难以得到看戏时的共情😂杨四郎还说铁镜公主真可爱,佘太君也说,可惜贤德儿媳还没回来,哎,真是娘俩一条心,四郎的原配夫人哭了。。。
其实我理解这种把国家大事转化为家庭伦理的演法,戏曲里有不少这样的,比如打金枝,很典型的一个借国家大事,其实在讲家务事的剧目,毛主席看了都说打金枝是个很有意义的戏,唐代宗处理家庭矛盾是有办法的。不过私以为,四郎的故事这么演,实在不适合抛开家国情怀来单纯讲儿女情长,当然仅仅个人观点。
桃花公主,和杨四郎都是两面为难的中间人物,夹在国仇家恨之间难以做人,所以三关排宴里他们都死了,一个碰墙而死,一个自刎而死,赵树理写这个剧本时这样安排,我认为是很符合人物发展的走向的。
京剧四郎探母后来的故事其实也没什么好说了,就是四郎回去被抓,铁镜公主说服萧太后,他们继续幸福快乐的生活,至于佘太君,四郎原配夫人等等,已然不在这部剧考虑范围内了,有种反正已见过一面,以后就与我无瓜了的感觉。
三关的故事里,杨四郎被佘太君带回了祖国,本以为就这样了,还能继续当四老爷,没想到佘太君不放过他,要处置叛国贼,四郎以母子之情相求,佘太君斥子,这段是最精彩一个唱段,情绪也有一个递进,一开始是体现母子之情
毫无疑问,佘太君只有这一个亲儿子了,说没有母子之情是假的,但是紧跟着来一句
想到七郎八虎都是忠烈殉国,唯一一个儿子竟然是叛徒,怎么能不气?接下来一段斥子可谓句句在理,现场听的如同醍醐灌顶,齐素珍老师的表演真的是太有感染力了,
字字珠玑,句句振聋发聩,这段强烈建议看视频https:///vVPcSd,
最后,杨四郎自刎了,
佘太君第一反应,儿阿
第二反应,你死的好阿
第三反应,一阵惨笑,
这种情绪的递进真的把一个老母亲对儿子既是疼爱,又是恼恨,最后无奈的情绪发挥的淋漓尽致,当时有一群坐场看戏的中学生,出来后听到他们哈哈大笑,在讨论这句”儿阿,你死的好阿”,其实这其中复杂的情绪恐怕年轻人还未能体验出来,当然更重要的原因也许看戏时候本来就带着学校的任务来的,不情不愿,自然也不会认真欣赏
在佘太君的惨笑声里,戏曲落下帷幕。。
京剧的唱段是很好听很优美的,像坐宫里的段落,也是常听,然而对全剧,我应该不会二刷了,只能欣赏唱腔,而不能欣赏表演,觉得唱段好听,但却难以引发情绪共鸣,也许四郎探母就是戏曲里的青春偶像剧,而三关排宴是戏曲里的严肃正剧,可能我不适合看青春偶像剧,但当然有人是喜欢的,所以,以上观点仅仅代表个人观点,无意杠谁更好,只说喜欢哪个便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