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例详情↓↓↓
患者一般情况
-
女性,40岁,教师
-
PS评分:0分
-
既往无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慢性支气管炎等病史
-
2017年7月13日在当地医院常规体检B超示:肝脏右前叶异常回声,大小约55*48*32mm
-
肝内占位,考虑肝癌伴肝内转移,请结合其他检查;
-
两肺小叶少许索条影;
-
所见甲状腺两侧叶密度欠均匀,建议B超检查;
-
胆囊炎;
-
子宫颈壁增厚,右侧附件区囊性灶,请结合妇科检查;
-
部分结肠及直肠壁增厚,请结合肠镜检查。
腹部CT显示肝内占位
7月17日胃镜结果
7月17日肠镜及病理结果
7月19日肝脏MRI显示:
1.肝内多发病灶,考虑转移瘤
2.双肾小囊肿
-
后至我院就诊,追问病史,于2017年1月曾出现一次无明显诱因下大便带血,呈鲜红色,量不多,自以为痔疮,未予重视。
-
Hb:119g/L
-
CEA:21.05μg/L,Ca199:65.12U/L
-
RAS、BRAF野生型
MDT讨论
-
影像科:患者CT发现占位性病灶,中间坏死,边缘强化,为典型的转移性肝癌特点,原发灶可见乙状结肠肠壁增厚,首先考虑为肠癌肝转移。对于肝脏转移灶行肝脏MRI敏感度更高,可发现更多CT上显示不出病灶。
-
胃肠外科:患者乙状结肠原发灶无穿孔、活动性出血、梗阻等症状,无需急症手术,且原发灶手术切除难度不大,主要在肝转移灶是否可手术切除。
-
肝胆外科:患者CT及MRI均发现肝脏4个转移病灶,但有3个病灶位置深部,且与肝脏中静脉关系紧密,可以手术切除,但手术难度较大,需牺牲较多肝体积。
-
肿瘤内科:患者为初始可切除同时性肝转移患者,但CRS评分较差(3分),生物学行为不良,最主要为肝切除技术难度大,按照ESMO2016可切除mCRC围手术期治疗策略推荐 ,属于生物学行为不好,技术标准困难之类,需行最好的全身治疗方案。患者RAS及BRAF基因为野生型,建议行两药联合+爱必妥方案化疗。
ESMO2016可切除mCRC围手术期治疗策略推荐——技术标准和预后因素
多学科建议
-
行FOLFOX或FOLFIRI+爱必妥方案化疗。
治疗方案
-
实际治疗情况:2017年7月21日至9月30日起行爱必妥+FOLFIRI方案化疗5次。
-
CRS 3分,生物学行为不良,肝切除技术难度大,故选择最好的转化治疗方案
-
2017年7月21日至9月30日起行爱必妥+FOLFIRI方案化疗5次
10月9日行MRI评估
肿瘤标志物变化
MDT讨论
-
影像科:经过治疗后,患者肝脏转移灶明显退缩,数目减少至2个;原发灶肠壁增厚情况也明显缓解,治疗有效。
-
胃肠外科:患者原发灶也有退缩,手术难度不大。
-
肝胆外科:患者肝脏转移灶经过治疗后明显缩小、减少,剩余病灶可手术切除,达到手术切除时机。但残留2个病灶仍位置较深,紧贴肝中静脉,手术难度仍较大,若达到R0切除仍需牺牲较多肝体积。因患者对治疗反应较佳,且其中一个剩余病灶体积较小,若继续化疗后能否达到病灶消失,可降低手术难度,为日后患者肝脏复发再次手术保留更多肝体积。
-
肿瘤内科:该患者初始治疗是CRS评分较高,生物学行为不佳,肝脏手术后复发率较高,若想保留更多肝体积,可尝试继续化疗。
手术
2017年12月7日行同时性乙状结肠癌+肝转移癌切除术(R0切除)。
术后病理
(乙状结肠)中分化腺癌伴肝转移(yPT3N2M1a)。原发灶肿瘤大小2.5*2.8*0.8cm,肿瘤侵犯至外膜层,上下切缘及吻合圈未见癌累及,肠周淋巴结5/18见癌转移,无神经脉管侵犯。肝脏标本4个,一个大小9*6*5cm,距切缘最近0.8cm见一肿物,大小约2*2*1.5cm;一个大小2.5*2*2cm,距切缘最近0.2cm见一肿物,大小约0.8*0.8*0.5cm;另外两个13*8*4cm,7*4*3cm未见明确结节。
讨论:下一步治疗如何选择?
肿瘤内科:该患者已完成R0根治性手术切除,NCCN指南推荐需完成半年围手术期治疗,如初始可切,即使术前为FOLFIRI方案,术后辅助首选为含奥沙利铂方案,并不推荐靶向治疗;但如初始不可切,术后辅助方案可选择全身治疗有效方案,包括靶向治疗。该患者虽然为初始可切除,但术前肝转移病灶数目较多,复发风险较高,术后建议化疗+靶向辅助治疗。
多学科建议:爱必妥+FOLFOX方案辅助化疗
实际治疗情况:术后行爱必妥+FOLFOX方案辅助化疗,围手术期共半年。治疗中出现II度骨髓抑制毒性,II级皮肤反应。
后定期随访,随访至今,未见肿瘤复发。
-
对于无急诊手术的肠癌肝转移患者,首先要明确原发灶和转移灶是否为可切除。如为可切除,需参考肿瘤生物学行为及转移灶手术难度考虑。如CRS评分低于2分,肝脏转移灶切除难度较低,首选直接手术切除,术后完成辅助化疗。如CRS评分较高,首选两药或三药的新辅助化疗,至于新辅助化疗方案中是否加用靶向药,NCCN和ESMO有所不同。本患者即属于初始可切除,但转移灶生物学行为不佳,手术难度较大之类。结合为左半RAS、BRAF野生型结肠癌,故选择两药+西妥昔单抗治疗,达到肿瘤退缩R0切除。
-
第二个难点在于肝脏手术时机及手术方式。经过新辅助化疗后,肝脏转移灶数目较少,但剩余病灶手术难度仍较大,如选择继续化疗,可能较小病灶继续消失。至于手术方式选择,该患者年纪较轻,优选同期手术。而对于消失的肝转移灶是否“盲切”更为棘手,因为影像学消失并不等同于病理消失。如选择切除,需牺牲较多肝体积,该患者为安全起见,即手术中切除了原来2个病灶位置的肝脏。但如选择不切,可能术后不久即再次复发。个人认为术前详细的MRI评估联合术中超声的应用可达到更好的准确性。如术前MRI及术中超声均未发现的消失病灶,PCR率较高,不予手术切除,术后密切随访,如肿瘤复发,可再次手术切除,或行射频治疗补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