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 磊 教授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我国高龄患者施行手术的病例数量大幅上升,手术种类也在不断扩大。高龄患者常合并多种内科疾病,如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肺心病等,且部分合并症属于隐匿性、多器官功能损害和迁延难愈性疾病,因此,提高高龄高危患者麻醉质量,降低围术期不良反应,保持循环和呼吸功能稳定,以及良好的术后镇痛,尤为重要。
病例讨论
欧阳文 教授
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
王海云 教授
天津市第三中心医院
病例摘要
患者,女性,78岁,身高152cm,体重66kg
既往史:冠心病病史12余年,口服单硝酸异山梨酯(每次50mg、一天一次)、阿伐他汀(每次10mg,每晚一次)、美托洛尔(每次47.5mg,一天一次)治疗;50年前输卵管结扎术,29年前胆囊切除术,8年前小指截肢术,5年前锁骨下动脉支架术,4年前肠梗阻住院后保守治疗。
过敏史:无特殊。
现病史:排便次数增多5月,肠镜发现结肠肿物2月,结肠镜检查发现乙状结肠不规则隆起,病理提示癌可能性大。
拟行手术:腹腔镜下乙状结肠根治术
体格检查:神志清楚,精神较弱,入院后禁食水,卧床;体温(T)36.5℃,脉搏(P)70次/分,呼吸频率(RR)20次/分,血压(BP)130/70mmHg
辅助检查
血常规:白细胞(WBC)4.7×109/L,血红蛋白(Hb)145g/L,血小板(PLT)234×109/L
血气分析:PH 7.385,动脉血氧分压(PaO2)81.8mmHg,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39.9mmHg,剩余碱(BE)-1.0mmol/L,碳酸氢根离子(HCO3–)23.3mmol/L
生化检查:总蛋白63.79g/L,白蛋白40.36g/L,球蛋白23.43g/L↓;肌酐53μmol/L,尿素氮6.79mmol/L;钾4.0mmol/L,钠142mmol/L,钙2.11mmol/L
超声心动:左房扩大,主动脉瓣钙化伴轻度反流,左室舒张功能减低,左室射血分数(LVEF)正常
头颅MRI:脑内散在缺血灶,脑白质变性
冠脉CT:冠脉动脉硬化,单支病变;前降支轻中度狭窄,旋支和右冠轻度狭窄
头颅CT:左锁骨下动脉支架术后,头颈动脉硬化,未见明显狭窄
腹部CT:乙状结肠占位
术前诊断:乙状结肠癌;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锁骨下动脉支架植入术后;胃溃疡;截趾术后;肺结节、胆囊切除术后;肾囊肿;子宫肌瘤
麻醉及术中经过
麻醉监测方案:监测心电图、无创血压(NIBP)、有创动脉血压(ABP)、脉压变异度(PPV)、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脑电双频指数(BIS)、中心静脉压(CVP)、伤害指数监测、无创脑氧饱和度(rSO2)、四个成串刺激(TOF)肌松监测;监测体温、尿量;间断检测血气分析及心肌酶学分析。
入室准备:入室后面罩吸氧,开放外周静脉,输注乳酸林格氏液;NIBP 110/68mmHg,HR 60次/分,SpO2 95%;监测BIS、伤害指数及无创rSO2,吸空气下,rSO2左70%,右70%;局麻下予桡动脉穿刺置管,ABP 120/65mmHg;诱导前吸空气下,动脉血气分析见表;左侧上肢连接肌松监测仪。
表 麻醉期间血气分析
麻醉诱导:诱导前给予甲强龙40mg,诱导给予依托咪酯12mg,肌松监测仪定标;随后给予罗库溴铵40mg+舒芬太尼20μg;待四个成串刺激(TOF)计数=0后,在视频喉镜辅助下气管插管,潮气量(Vt)400ml,RR 12次/分;超声引导下中心静脉穿刺置管;监测鼻咽温度,并用暖风、温毯进行物理升温;抽取血样,床旁实施心肌酶检测,均在正常范围内;切皮前5分钟,给予羟考酮5mg+昂丹司琼4mg+地塞米松5mg;rSO2左侧66%,右侧72%。
麻醉维持:全凭静脉麻醉,丙泊酚3mg/(kg·h)+瑞芬太尼0.3μg/(kg·min)+右美托咪定0.5μg/(kg·h);罗库溴铵20mg/h持续泵注,维持TOF计数=0,强直刺激后计数(PTC)3~5,气腹压力<12mmHg;去甲肾上腺素0.05μg/(kg·min),术中调整至0.02μg/(kg·min),维持ABP 140~160/80~90mmHg水平。
术中经过:手术开始后2小时15分钟术者取下标本;手术开始后2小时45分钟停气腹,给予羟考酮5mg;手术共历时3小时30分钟,手术结束前,复查心肌酶:肌钙蛋白I(TnI)<0.01ng/ml(0.01~0.023ng/ml),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2.0ng/ml(2.0~7.2ng/ml),肌红蛋白(Myo)65ng/ml(23~112ng/ml),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154ng/L(300~450ng/L),D-二聚体296ng/ml(80~500ng/ml);手术结束前进行手法肺复张,APL阀设置为30cmH2O,保持10秒,手动膨肺三次;术毕前嘱术者给予伤口逐层局麻药物浸润,包括筋膜层、皮下。
麻醉苏醒:手术结束前约60分钟停右美托咪定与罗库溴铵,手术结束前约5分钟停丙泊酚,手术结束即刻停瑞芬太尼;手术结束后10分钟,BIS恢复至80,TOF计数=4;给予舒更葡糖钠130mg拮抗,1分36秒后TOF比例(TOFr)为94%;拔除气管插管,疼痛评分2分,连接静脉自控镇痛泵(舒芬太尼100μg、昂丹司琼8mg、地塞米松5mg,加生理盐水稀释至100ml);手术出血50ml,尿量900ml,共输注乳酸林格氏液2,000ml,羟乙基淀粉500ml。
术后转归:术后重症监护病房(ICU)住院3天,术后疼痛评分静息状态下1~2分,活动状态下3~4分;术后1天排气,术后3天开始进流食;术后住院时间10天,住院期间复查血气、血常规、凝血功能、生化功能、心肌酶,无明显异常。
深入思考
问题1
?
该患者术前评估的要点是什么?
问题2
?
患者术前用药如何调整或停用?
术前详细询问患者术前用药的种类、剂量和疗效等。β受体阻滞剂可以继续服用,但要严密监测BP和HR,不建议术前开始服用;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手术当日停用,避免术中出现顽固性低血压;长期使用麻醉性镇痛药物者应于围术期适当调整用量;抗凝药物的停用与否应根据疾病状态权衡,急性冠脉综合征或置入支架的患者,应终身服用阿司匹林;金属裸支架双抗4~6周,药物洗脱支架双抗12个月,择期手术氯吡格雷停用5~7天;择期手术,在停用抗血小板药物期间,可以改用短效抗血小板药物(如替罗非班)或低分子肝素,术中可应用血栓弹力图监测指导出凝血功能;急诊手术需准备血小板。
问题3
?
这类患者麻醉管理与麻醉药物的选择?老年患者的镇痛有何特殊之处?
静脉全身麻醉,建议复合椎管内麻醉、外周神经阻滞。麻醉药物建议避免选用影响神经递质的药物;肌松药优先选择不经肝肾功能代谢的药物;避免长效镇静镇痛药物残余;在精确滴定下进行剂量管理,监测镇静深度、镇痛深度。
循环管理:容量反应性监测,实施目标导向液体管理+小剂量α受体激动剂,减少液体过度依赖,补液以晶体液为主;维持氧供需平衡,维护心输出量(CO),维护前负荷和心肌收缩力;维护脆弱脏器功能,优化心肌氧供需平衡,较慢心率与适当的关注;及时发现心肌缺血,并纠正因素;维护脆弱脑功能,维持BP在平静状态﹢20%;维护肝肾功能,维持尿量、出入量平衡,合理使用麻醉药物。
呼吸管理:保护性通气策略包括低潮气量(6~8ml/kg)+中度呼气末正压(PEEP)(5~8cmH2O)+3~5次/小时膨肺+吸入氧浓度(FiO2)<60%+吸呼比1∶2.0~2.5;避免液体过度输注;监测气道压力、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波形,间断进行血气分析;肌松监测及拮抗,拔管前充分吸痰、膨肺,加强拔管后观察、转运时观察。
疼痛管理:实施多模式镇痛、超前镇痛;低阿片管理,充分抗应激,避免刺激维持循环;静脉全麻术毕镇痛衔接;合理运用非甾体类抗炎药、伤口局麻药物浸润、κ受体激动剂;减少过度依赖阿片类药物;注意吗啡的个体差异、呼吸抑制、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
问题4
?
术前给予小剂量激素对老年患者有何益处?
问题5
?
对于血流动力不稳定的老年患者,膨肺应当如何进行?
麻醉管理总结
麻醉科医生参与高龄高危患者手术的全程管理,其中术前访视和评估是至关重要的一环;麻醉前可以通过给予小剂量激素来减轻术中炎症反应,从而减少阿片类药物用量;术中需要维护高龄患者的脆弱脑功能,维持基本血流动力学稳定、氧供和氧耗的动态平衡,避免出现氧供不足及氧债;术后进行多模式镇痛,提高术后镇痛的安全性及有效性。综上,做到精确的、令患者满意的、舒适的麻醉。
图 高龄高危患者的麻醉管理原则
///
完整内容请见05期《麻醉·眼界》杂志-病例副刊,留下您的姓名、邮箱及电话将有机会获得超有料的《麻醉·眼界》杂志!
转载需经授权并请注明出处!
《麻醉·眼界》杂志官网:
http://ww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