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里北朝造像”系列是南北朝佛教造像系列文章之一,本篇我们来看看北魏时期菩萨造像。
日本学者佐藤智永在《北朝造像铭考》统计了云冈、龙门等石窟及传世金铜像的类别与数量,其中释迦牟尼像178尊,观音171尊,弥勒150尊,阿弥陀佛(无量寿佛)33尊。又比如李静杰老师统计的521件白石纪年佛教造像中,菩萨像376件,占72%,其中有97件观音菩萨造像。由此可见,这一时期观音和弥勒信仰很流行。由于弥勒通常以菩萨装示人,因此这一阶段菩萨造像主题主要是弥勒和观音。
我们先来说说观音和弥勒信仰的历史背景。

图片

观音信仰起源自印度。据考证,观音的原型可以追溯到印度吠陀期文化。在印度佛学发展的各个时期,佛教僧侣们都是本着慈悲救济的观音菩萨形象来发展完善观音信仰的。佛教沿着古丝绸之路传入中原,观音信仰也对着佛教经典的翻译逐渐为世人所熟知。
大乘佛典中,观音菩萨的记载主要见于《妙法莲华经》、《华严经》、《悲华经》、《观无量寿经》等等。其中最早记录的经籍是后秦鸠摩罗什所译《妙法莲华经》,其中第二十五品《观世音普门品》是专门宣扬观世音菩萨普渡众生的救济思想。《普门品宣称世人若能诚心持念观音菩萨名号便能得救,脱离“七难”(水、火、风、刀杖、罗刹/鬼、枷锁、怨贼)和远离“三毒”(贪、嗔、痴),往生净土世界,还能满足世人求男、求女的愿望。
在战乱频临的南北朝时期,观音菩萨能从精神上满足人们渴望的各种拯救和解脱,因此深受世人的喜爱与敬信。
中国汉传佛教观音信仰的传播经历了五个阶段。三国东晋十六国为初传期,尚未形成完整的观音信仰体系,传播范围仅限于以洛阳、长安为中心的中原个别地区。南北朝到隋为兴盛期,其主要特点是翻译出许多观音类佛教经典,造像、礼拜、供养、诵经、念咒等修持方式也日益流行,观音信仰体系的基本框架已形成,流行于社会各个阶层。隋至宋为普及期,此时新增大量观音类经典的译传,涌现出很多阐释观音信仰的著述,汉传佛教观音信仰的内在理论体系最终完善,观音信仰为各宗各派普遍接受,社会传播也更深入。元明清为演变期,女性观音形象定型并迅速普及,女性观音信仰成为主流,与此同时中国式的“三十三观音”等造像作品纷纷出现,观音道场普陀山逐渐成为朝拜的中心,观音信仰成为民间宗教的主要崇拜对象之一,汉传佛教观音信仰的外在表现体系最终形成。民国以来为持续期,这一阶段观音信仰与现实人生的结合更加密切,观音宗教文化和观音世俗文化得到进一步发展。
可以说,观音是中国佛教信仰中最广为流传和最深入人心的菩萨。而观音菩萨造像兴起于北魏中晚期。
备注:此部分内容参考郑筱筠《观音信仰原因考》和李利安《汉传佛教观音信仰的基本体系和基本特征》。

图片

弥勒信仰同样起源于印度。释迦牟尼佛涅槃之后,弥勒信仰便逐渐传播,从古印度西北至中印度再至南印度,一路弘扬,影响印度全境,次第由阿富汗、中亚,经古丝绸之路至中国中原地区,并由中国传入蒙古、朝鲜、日本。弥勒净土信仰在中国的流传,经历了魏晋时期兴起,隋至盛唐的发展,在中唐衰落的过程。
弥勒净土信仰在魏晋时期兴起的缘由,包括经典传入高僧弘扬社会动乱背景民众本有的升天思想等。
早在两汉佛教传入中国时,译经便是弘扬佛法的首要事业,经过魏晋两代,译师辈出,所译经典数量与日俱增,于是便有名僧编撰佛教目录。其中最重要的,是东晋孝武帝宁康二年(374),道安法师所撰的《综理众经目录》。魏晋之时,道安法师所编辑的弥勒经典至少有如下几种:南朝刘宋沮渠京声(?-464年)译《佛说观弥勒菩萨上生兜率天经》(简称《弥勒上生经》)后秦鸠摩罗什(343-413年)所译《佛说弥勒下生成佛经》、失译《佛说弥勒来时经》、西晋竺法护(231-308年)译《观弥勒菩萨下生经》、唐义净(635-713年)译《佛说弥勒下生成佛经》、后秦鸠摩罗什译《佛说弥勒大成佛经》,此六经并称为“弥勒六经”,其中第一、四、六部,又另称“弥勒三经”。据相关佛经记载,弥勒菩萨原出生于婆罗门家庭,后来成为释迦佛的弟子,先于释迦入灭,上生于兜率天宫,释迦灭度后弥勒从天宫下到人间,在华林园龙华树下成佛,成为佛教中的未来佛,教化解脱众生。弥勒一旦“下生世间成佛,天下太平,毒气消除,雨润和适,五谷滋茂,树木长大,人长八丈,皆寿八万四千岁”。这样的净土世界,让很多人为之神往。
最早提倡弥勒信仰的是汉晋间道安法师(312-383年),他对弥勒净土情有独钟,《高僧传·道安传》云:“安每与弟子法遇等,于弥勒前立誓愿生兜率。”与他相约一同往生兜率净土的,还有道愿、昙戒等八人。据汤用彤考证,其可能还著有阐发弥勒净土思想的著述《净土论》和《往生论》六卷,不过这两部著作早已亡佚。在道安前后,除了道安的弟子徒众,信仰弥勒的僧人还有东晋智严、道法、僧景等。之后百年间,专注弥勒法门的高僧比丘,南朝有法祥、道矫、僧业、慧严、道任、法盛、昙副、昙斌等,北朝有法上、昙衍等,比丘尼有玄藻、光静、净秀等。以道安为代表,在全国各地形成了弘传弥勒法门的僧人群体,在他们的努力下,魏晋南北朝时期成为弥勒信仰的鼎盛期。
图片道安及同门弟子传播示意图
魏晋南北朝政权更迭极为频繁,战乱频仍。兜率天是十善报应胜妙福处,兜率内院是秽土中的净土,为弥勒所居之处,极为殊胜。我们所熟悉的“如是天乐不鼓自鸣”即是《弥勒上生经》对兜率天宫种种庄严妙好的描述之一,而“皆大欢喜”亦出自此经“四部弟子天龙八部。闻佛所说皆大欢喜礼佛而退”。而弥勒下生人间之后的人间佛土,可能对战火中生活并不安康的大众来说,更有吸引力。《佛说弥勒大成佛经》中说:“其土安稳,无有怨贼窃贼之患,城邑聚落无闭门者,亦无衰恼水火刀兵,及诸饥馑毒害之难。人常慈心恭敬和顺,调服诸根,语言谦顺,皆由弥勒慈心训导,持不杀戒……用功甚少,所收甚多,谷稼滋茂,无有草秽;众生福德本事果报,入口消化,百味具足,气力充实。在南北朝战乱频繁和纷乱复杂的时局中,世人普遍将未来佛弥勒视为拯救苦难众生的“救世主”,渴望往生弥勒兜率天净土世界。弥勒菩萨信仰正是在这样的政治和历史背景下盛行,往生兜率净土是诸多佛教信徒的理想。
此外,从商周开始升天思想始终在中国流传,尤其战国之后,长生升仙成为世人热切的追求,拥有广泛的民间基础。因此弥勒净土信仰,尤其是上生信仰,和中国原有的升天思想在某种意义上具有一致性,这使得中国民众比较容易接受弥勒净土思想。
作为未来佛,弥勒无疑是北朝最流行的佛像之一。现存最早的弥勒像,是甘肃炳灵寺石窟第169窟西秦时绘制的,像旁墨书“弥勒菩萨”。新疆克孜尔石窟及莫高窟北凉时期的洞窟多以弥勒为主像。云冈石窟孝文帝迁都以前的洞窟以及龙门石窟的早期洞窟,都有很多弥勒造像,并且占据重要位置。这些弥勒形象都是身穿菩萨装,交脚而坐,在屋形龛内说法,表现的是兜率天宫的场景。这种弥勒上生兜率天宫的形象在民间的石刻造像中也多有雕刻,通常都刻于造像背面,如河南博物院藏北魏熙平二年(517)“王毛郎造像”,这些造像背屏背面上部刻一株高大的龙华树,树上刻衔蛇之鸟,树下方屋形龛内刻弥勒交脚而坐,龛左右上方刻神人托举日月而行,象征兜率天宫。
这些交脚弥勒,成为北魏弥勒造像的一大特征。北朝晚期直至唐代,弥勒佛像大多采取双腿下垂的倚坐式,反映的是弥勒下生成佛的过程。五代以后,以僧人契此的形像作为弥勒再世,从此,笑口常开的大肚弥勒佛在中国广为流传。
备注:此部分内容参考侯印国《略论弥勒净土信仰在中国的兴衰 |慈宗研究》。
图片

按照材质不同,北魏时期菩萨造像分成金铜、石、泥塑造像三类,先看金铜造像。老规矩,有纪年的按时间顺序。
图片
图片
北魏太和二年(478年)
落陵委造观世音像
博兴龙华寺遗址出土
现藏博兴县博物馆
分别拍摄于国博“相由心生”特展及博兴县博物馆
落陵委造观世音像是目前山东境内发现的纪年较早的佛教造像。我们曾介绍过现藏邹城博物馆的北魏永兴二年(410年)铜立佛造像如果那尊佛造像为真,那么妥妥的是山东地区发现最早的佛教造像。但如果是假,最早佛教造像的头衔就非落陵委造观音像莫属了。
这尊观音头戴莲瓣状宝冠,脸型长圆,神情庄重。双肩搭帔帛,帛带自肩绕双臂飘于身体两侧,极具动感。下着贴体长裙,裙褶在两腿上呈“U”形。右手上举持长茎莲蕾,左手下垂提净瓶,跣足立于圆形台座上。观音身后是圆形头光、椭圆形身光和舟型背屏,背屏边缘为密集的火焰纹。
身后为舟形背光,背光边缘浅浮雕密集对称的火焰纹,圆形台座下为四足方座,座上刻铭文:“太和二年……落陵委为亡父母敬造观世音像一躯”。
图片
图片
北魏太和五年(481年)
鎏金铜菩萨像
现藏上海博物馆
图片来源于guoguo
这尊观音发髻二分,脸型长圆,头戴宝冠,用来固定宝冠的宝缯在脑后以较短的突出形状来表现,脑后是飞扬的缯带以及疑似系了绳结的缯带(耳侧)。颈部佩戴宽边具纹样的项圈,双肩搭宽帔帛,帛带自肩绕双臂飘于身体两侧,外侈的飘带转角呈锐角反折,极具动感。璎珞从双肩下垂,在小腹处交叉,缠绕至身后。下着较为贴体长裙,裙褶在两腿上呈“U”形。右手上举持长茎莲蕾,左手下垂抓握帔帛,跣足立于覆莲台座上。台座下方是为宽大的四足方座,四足还有装饰纹样。双层头光内层为同心圆,外层为复莲瓣纹,椭圆形身光,舟形背屏边缘饰密集火焰纹。
这尊菩萨造像接近云冈一期和河西地区北凉的菩萨形体,五头身的比例,应是受到犍陀罗、新疆及河西地区早期佛教的影响。
图片
北魏太和十三年(489年)
观音造像
现藏河北博物院
这尊观音头戴宝冠,头冠后缯带上扬,左右各有三角形饰物悬垂。观音脸型长圆,颈部饰项圈,双肩搭宽帔帛,帛带自肩外侧向下从手肘处绕向身后,飘于身体两侧。璎珞从双肩下垂,在小腹处交叉,缠绕至身后。下着较为贴体长裙,衣纹平行斜向下。右手上举持长茎莲蕾,左手下垂抓握帔帛,跣足立于覆莲台座上。台座下方为宽大的四足方座。该观音造像无头光,椭圆形身光,舟形背屏边缘饰密集火焰纹。背光后铸树下思惟像(展陈方式无法表现)。
四足方床上刻铭文:“维大代太和十三年………造观世音”。又一个“大代”款,呼应了之前提到的北魏“大代”款铜鎏金释迦牟尼佛坐像,这么看来发愿文中出现“大代”字样的还真不少。
图片
北魏正始二年(505年)
朱德元造观世音像
1983年山东博兴县龙华寺遗址出土
现藏博兴县博物馆
拍摄于国博“相由心生”特展

观音是北朝时期博兴地区造像的主要表现题材,龙华寺遗址出土的金铜佛造像有十一件铭文中出现了“观世音”、“观音”。观音造像的主要形式有持莲花观音、结手印观音、佛装观音、一观音二协侍菩萨像等,其中结手印观音、佛装观音作为主尊的一观音二协侍菩萨像在某种程度是将观音等同于佛来体现。
观音头戴宝冠,面型长圆。双肩搭帔帛,下着密褶长裙。右手上举至胸持一长茎莲蕾,左手下垂提净瓶,跣足立于圆形台座上,其下为四足方座。
身后有舟形背光,正面边缘阴线刻火焰纹,背面刻铭文:“正始二年十一月廿日,乐陵县朱德元为父造像……供养观世音”。
图片
图片
北魏永平四年(511年)
明敬武造观世音像
1983年山东博兴县龙华寺遗址出土
现藏博兴县博物馆
分别拍摄于国博“相由心生”特展及博兴县博物馆
观音头戴三叶宝冠,宝缯呈鱼鳍状垂至肘部。面型方圆,双目低垂,略带笑意。颈戴项饰,宽肩式帔帛从肩部呈三角形下垂外展垂至肘部,下着密褶长裙。双手作施无畏与愿印,跣足立于覆莲座上。身后有舟形背光,其上雕四道同心圆头光及数重椭圆形身光,头光内线刻莲瓣纹,边缘饰左右对称的火焰纹。
覆莲座下有四足方座,座上刻铭文:“永平四年正月六日,佛弟子明敬武愿身无病患,又为所生父母兄口姊妹寿命延长,常无患痛,敬造观世音像一躯”。
图片
图片
图片
北魏太昌元年(532年)
冯贰郎造观音像
博兴龙华寺遗址出土
现藏博兴县博物馆
分别拍摄于国博“相由心生”特展和博兴县博物馆
冯贰郎造观音像背屏铭文中提到“造观世音像一躯”,但主尊观音着佛装。
主尊观世音为高肉髻,面相清瘦,双目低垂,神态安详。身着袈裟,右侧衣缘搭于左臂上,衣纹呈“U”字状平行下垂。双手作施无畏与愿印,跣足立于覆莲台座上,右手施无畏印,左手施与愿印。右胁侍双肩搭帔帛,下着长裙,右手上举至胸,左手下垂提桃形物,跣足立于莲台上。观音与胁侍身后有舟形背光,其上雕有观音的四道同心圆头光和两道椭圆形身光,边缘饰左右对称的火焰纹。光背下部两侧各有一方形卯孔,分别套接左、右胁侍。
背屏后阴刻铭文:“大魏太昌元年十一月十四日,清信士阳信县人冯贰郎为父母造观世音像一躯,并及居家眷属现世安稳,无诸患苦,常与佛会,愿同斯福。”主尊所立圆台下为圆形覆莲座,再下为四足方座,座上整整齐齐的刻人名:像主冯丑环、妻范买、男继伯、妻程囗、男舍那。
太昌元年是北魏王朝的倒数第三年,那年夏天权丞高欢废天子,另立幼帝,把持朝政。就在阳信县民冯贰郎发愿“现世安稳,无诸患苦”的隆冬十一月,建明(元晔)、中兴(元朗)二废帝同日遭戮于门下省,再次年,北魏亡,北方大地分裂为东魏与西魏。
图片
北魏正光二年(521年)
邓法念造观世音像
1985年上柳村西南出土
现藏临漳县文保所
拍摄于邺城考古博物馆
观音头戴宝冠,面型长圆。双肩搭帔帛,下着密褶短裙。右手上举至胸持一长茎莲蕾,左手下垂提净瓶,菩萨身后有同心圆头光、椭圆形身光和舟形背屏,背屏边缘为细密的火焰纹。菩萨跣足立于半圆形台座上,其下为四足方座。
一个坑出土了8件金铜造像,其中一件佛造像,6件观世音造像,一件观音三尊像。观世音造像款式相同,一件纪年为521年,六件纪年为528年。
图片
图片
北魏武泰元年(528年) 
邓法念为息义慕造铜鎏金观世音立像
临漳县习文乡上柳村西闸口附近出土
临漳县文保所藏
拍摄于邯郸市博物馆
这尊收藏在邯郸市博物馆的邓法念造观音像。
佛座下床足及背后刻有三十七字铭文:“武泰元年三月廿三日邓法念为息义慕造观世音像一躯愿使福沿四恩下沾浛饬所愿如是”。背光后有浅浮雕交脚佛坐像。然而展示方式无法得见。

图片
图片
北魏(386-534)
观世音三尊像
1985年上柳村西南出土
临漳县文保所藏
拍摄于邺城考古博物馆
非常少见的金铜观世音三尊像。若不是铭牌说这是观世音三尊像,我默认会认定此为一佛二菩萨三尊像。但既然铭牌这么写了,应有铭文,因此错不了。
如果说主尊是观音,那么宽肩帔帛外展这一特点符合菩萨装的样式。左右两尊像太抽象,从整体造型上看并不是菩萨装,我原以为是弟子,组成了一普萨二弟子的样式,但几乎没有这种样式组合。所以大概还是一观音菩萨二胁侍菩萨的组合,主尊换成观世音,两边依然是菩萨,此时观世音的信仰已经上升到了佛的级别。

图片


以下是北魏石质菩萨造像。
整体而言,北朝早期菩萨造像服饰等较为朴素,菩萨多着天衣,帔帛交于腹前,部分有项圈,少部分有璎珞,越往后菩萨装饰越为繁复。
图片
北魏 交脚弥勒造像
曲阳修德寺遗址出土
现藏河北博物院
实在太有代表性,所以即使已经在曲阳北魏篇提过,还要在这一篇亮相。
这尊曲阳修德寺遗址出土的砂石交脚弥勒菩萨像非白石造像,面相与各类装饰都具有西域风格,座下四足方床上刻香炉、供养人等。虽无发愿文,但应属于曲阳早期造像。从形式上看,大约与北魏中期大同云冈石窟同期,艺术风格十分接近。
弥勒菩萨头戴宝冠,缯带披肩,面相方圆。上身袒露,胸前饰有璎珞,腰间系带,下着贴身长裙。菩萨呈双足相对的交脚坐姿(也称“芭蕾脚图片),脚掌向外,两侧有护法狮子,下为长方形台座。台座正面浅浮雕香炉及十二名胡跪供养人,两侧亦有五名供养人。菩萨背光及手部残缺。背光外圈为火焰纹,内圈身光之上有供养人及化佛,左右两胁侍菩萨脚踩莲台,立于交脚弥勒菩萨两侧,双手合十,饰圆形头光。
台北故宫专家李玉岷认为此件年代约在470年左右。故宫博物院陈列部研究馆员冯贺军认为,此弥勒,既有河北早期造像痕迹,又与山西、陕西造像有密切关联。
我个人将其定为云冈一至二期作品,时间大致在460-494年,因此排在前列图片
图片
北魏(386-534年)
交脚弥勒造像
现藏山西博物院
这件交脚弥勒菩萨头戴宝冠,缯带飘扬至肩部外侧。上身袒露,颈部佩戴项圈,璎珞从双肩下垂,在小腹处交叉,肩披帔帛,从肘部缠绕后向两侧飘扬。下身穿裙。双掌合十,交脚(双脚脚面朝前)坐于双狮座上(大狮子很呆萌)。头光浅浮雕莲花纹样,背屏边缘饰大面积火焰纹。两侧有胁侍菩萨。
基座正中刻香炉,两侧各有一个朝向香炉跪拜的供养人。
造像风格与前一尊有相似之处,个人觉得也是北魏中晚期偏前的作品,因此靠前排队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北魏孝昌元年(525年)
弥勒造像碑
1976年荥阳市大海寺遗址出土
现藏河南博物院
北魏弥勒造像龛,又称“道晗造像碑”、“贾思兴百八十五人等造弥勒像龛”,高135、宽98、厚44厘米。石灰岩质,四面环刻。碑底部有榫,座已失。1976年荥阳大海寺出土,1997年入藏河南博物院,是河南现存保存最完好的造像碑之一,非常精美。
我们曾在博物馆里北朝造像|北魏佛造像-开篇里介绍过这个造像碑中的佛造像。今天我们来看看造像碑的主尊弥勒及胁侍菩萨。
造像碑正面雕尖楣圆拱形大龛,龛内雕一佛二弟子二菩萨,主尊弥勒交脚坐于长方形座上,足踏莲台,手施无畏与愿印,反映的是弥勒在上生兜率天宫作菩萨时的形象。头戴宝冠,宝缯垂肩,面相清秀,颈戴桃形带缀项饰,胸前结带下垂,帔帛绕肩在两肩处形成翘角,下垂的帛带在两腿间交叉,然后上扬穿肘沿体侧外飘。下着长裙,裙褶裹腿在座前向外展开形成燕尾状。身后减地浅浮雕莲瓣形背光、身光及圆形头光,内匝刻盛开的莲瓣;其外圆形头光内刻供养天人七身,头梳丫髻,帔帛绕肩后飘,在身后形成尖桃状,下着长裙,两腿曲回呈跪姿,裙裾从两腿间向后飘荡。身光与头光相连,在主尊肩外侧身光内各刻一莲花化生,间饰忍冬荷叶;最外匝刻火焰纹。背光外侧右刻维摩诘居士,左刻文殊师利菩萨,旁有听法比丘数人,构成《维摩诘经变图》。
二菩萨位于正面主龛内两侧,面向主尊,尖桃形头光内饰圆形纹三重,外饰火焰纹。头戴宝冠,宝缯外展折角下垂至肩,颈戴桃形项饰,帔帛绕肩在肩部形成翘角,帛带在腹前交叉穿璧环下垂至膝处后上扬穿肘沿体侧飘下,下着长裙,裙带打结下垂至两腿间,裙褶外展成燕尾状,跣足而立。左菩萨头部残,右手握莲蕾屈肘于胸侧,左手下垂握净瓶。右菩萨宝冠残损少许,左手握莲蕾屈肘上举,右手下垂握桃形器(或称善锁,或称香囊)。
造像碑的后侧还有表现思惟菩萨的一龛,高26.5、宽13、深4厘米。内雕善跏趺坐思惟菩萨,有莲瓣形火焰纹背光和圆形头光,头光内刻双重莲瓣。面部残损,颈戴桃形项饰,袒上身,帔帛绕肩在肩部形成翘角,下垂的帛带在腹前交叉后上扬绕肘外飘,下着长裙,裙裾满覆座前,右手平放腿上,左手屈肘上托,侧首作思惟状。其下部方形座前雕一护法狮子。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北魏(386-534)
万寿寺佛弟子为亡父母造像碑

现藏大同市博物馆
砂岩弥勒造像碑,高90、宽52、厚21厘米。残存两面造像。
正面雕盝[lù]形龛,龛内雕交脚弥勒,右侧残。左侧为一胁侍菩萨。佛座前雕狮子与力士,脚下有地神托举。龛下有铭文,为万寿寺佛弟子为亡父母祈福造弥勒发愿文。碑侧中部圆拱龛内雕一坐佛及胁侍菩萨,上下雕千佛。

图片


以下为青州地区石质菩萨造像。在此也展示三尊像里的协侍菩萨。
图片
图片
图片
北魏永安二年(529年)
韩小华造弥勒像
1996年龙兴寺遗址窖藏出土
现藏青州博物馆
韩小华造像是最早的有纪年的青州造像。这铺造像是十分典型的北魏孝文帝汉化改制以后的风格,表现出了鲜明的汉族士大夫所欣赏的精神风貌。
菩萨面相清秀,虽然还穿着略显厚重的宽大帔帛交叉服饰,但体型已开始趋向于丰满了。头光是浮雕表现的莲花,跣足立于宝装覆莲台之上。身后岁未雕刻出身光,估计原来是绘制而成的身光。

图片

图片
北魏(386-534)
贴金彩绘背屏式佛菩萨三尊像之佛立像
1994年青州酒厂南工地出土
现藏青州博物馆
该件造像为贴金彩绘一佛二菩萨背屏式三尊像,高浮雕,石灰石质。
两胁侍菩萨束发,面相与主尊相同,头光由浅浮雕的重环和莲瓣组成。体态显得清瘦,左手持圆盒,右手持桃形物或提披帛。披帛覆肩,边缘外翘,沿身前垂至腹下交叉,穿过一璧后垂至膝下上卷,提于手或绕双臂沿体侧自然下垂。下身着红色百褶长裙,垂至足面,结腰带。跣足立于从主尊下端线刻的两条龙嘴里吐出形成的莲台上。

图片
图片
图片
北魏晚期(500-534)
贴金彩绘石雕菩萨立像
现藏青州博物馆
拍摄于清华艺博“礼运东方”特展
这件单体圆雕菩萨造像体型较大,通高105厘米。造像上很显著的特点就是以圆形头光与贴近身体之身光的结合,综汇成像后的光饰,而不是常见的舟形背光之饰。菩萨面容特征突出,笑容鲜明,细长的眉眼舒展,亮丽、沉思而喜悦自如的神情浮现。
菩萨头顶戴冠饰,圆形头光的莲瓣纹凸显,衬托菩萨头部。肩部的圆饼状饰也很突出。帔帛(也称天衣覆肩又向下悬挂,在腿膝前交叉,再向上折至双臂肘部外侧垂下。下裙至脚的纹褶细密,而且向外侈,呈鱼尾状。胸口处的项圈与裙腰的束带均以很薄的手法雕出。菩萨跣足立于多重莲瓣纹仰莲台座上。
此菩萨装的衣饰呈现出早期较朴素的特色,雕饰的刻工也很精致。体装身姿的装饰化与神秘微笑的面容写实构成早期菩萨像特质。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青州造像尤其是较为大型的单体造像的面部可做到很多细节刻画,比如造像的嘴部、唇角口尖,细小的转折、体面与过渡表达得精到而准确,使造像能很好地传神。其眼眉与口鼻的配合,使菩萨造像神态高洁肃穆。早期的菩萨造像如北魏及东魏作品还是以神秘的微笑神情为主,东魏以后渐趋宁谧安详。
图片
图片
北魏晚期(500-534)
贴金彩绘背屏式释迦造像
1996年龙兴寺遗址窖藏出土
现藏青州博物馆
目前青州地区造像中有明确纪年的北魏造像较少,偶有也都集中在520年之后,确实也都是晚期。残存的一佛一胁侍菩萨的头部均已残缺,仅可通过衣纹、服饰、头光、背光来获取断代信息。
胁侍菩萨头部残缺,仅可见同心圆形头光,胸口处佩戴纹饰简洁的项圈。宽肩式帔帛(也称天衣)覆肩又向下悬挂,在膝盖处交叉向上,一端由左手握持,另一端上折至右臂肘部外侧再下垂并外展。下身着腰部系带的长裙,裙口收紧纹褶细密,裙摆外侈,呈鱼尾状。菩萨右手上举持莲蕾,跣足立于高浮雕复莲瓣纹覆莲台座。

图片

图片
图片
北魏晚期(500-534)
贴金彩绘背屏式佛菩萨三尊像
1996年龙兴寺遗址窖藏出土
现藏青州博物馆
我个人特别喜欢这一铺背屏式三尊像,北魏时期的青州微笑有令人心生愉悦的魔法。此时的佛、菩萨还能感觉出开眼”。
胁侍菩萨头顶束高发髻,面相清秀,体型显得瘦弱,宽肩式帔帛在双膝处交叉,表面不刻衣纹。两尊菩萨均未装饰璎珞。两尊胁侍菩萨外侧手臂上举,手持莲蕾,内侧手臂下垂,手握桃形器(也有说是善锁或香囊)。
尊像的表面保存有较多的贴金与彩绘,主佛的头光与背光,菩萨的头光,都是用雕刻与彩绘相结合的方式造型的。

图片

图片

图片
北魏晚期至东魏(500-550)
石雕佛菩萨三尊像
1996年龙兴寺遗址窖藏出土
现藏青州博物馆
拍摄于民生美术馆“驼铃声响”特展
这铺背屏式一佛二菩萨三尊造像很有可能晚至东魏时期,但总体的风格仍是北魏传统的秀骨清像式,弯眉细目,特别是佛、菩萨的体态显出异常瘦弱与腹部前挺的动作特点。
菩萨的服饰属于北魏晚期样式,上身均内着僧支,反映出汉族士大夫审美史上在菩萨身上的艺术表现。二菩萨服饰有所区别:左胁侍菩萨着左袒僧祇支,下垂的帔帛在小腹处交叉穿环后自然下垂至膝部;而右胁侍菩萨着右袒僧祇支,帔帛下垂至膝下方交叉向上。
两胁侍菩萨所站立的长茎莲台分别由两条龙的口中吐出,两条龙显得异常矫健,充满动感。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北魏晚期至东魏(500-550)
彩绘石雕背屏式佛菩萨三尊像
1996年龙兴寺遗址窖藏出土
现藏青州博物馆
左胁侍菩萨除头冠残损外,保存较为完整,面型方圆,弯眉细目,微笑。颈部佩戴项圈,肩披宽肩式帔帛,帔帛与璎珞从肩部垂下在小腹处穿环后交叉下垂至膝下再向上弯折(应该至手肘处外撇),左手持莲蕾,右手持握桃形器(善锁或香囊),跣足立于宽斑纹仰莲莲台。
右胁侍菩萨头手均残缺,项圈与胸饰纹样更华美,下垂的帔帛与璎珞同样在小腹处交叉穿环后自然下垂至膝部下,璎珞回弯而帔帛不回弯
二菩萨所站立的长茎莲台分别从两条矫健的龙的口中吐出,充满动感。
图片
图片
北魏晚期至东魏(500-550)
贴金彩绘石雕菩萨头像
青州龙兴寺遗址出土
现藏青州博物馆
拍摄于民生美术馆“驼铃声响”特展
这是一尊较大的单体菩萨造像的头像,明显的青州龙兴寺风格。断代为北魏晚期至东魏,大概是因为其面型、眉眼口鼻的造型。
这尊观音头像虽有残损,但能看出头戴宝冠,额前长发梳成5个半圆形,固定宝冠的宝缯在耳后上方形成蝴蝶形,缯带下垂至,脸型长圆,头戴宝冠,用来固定宝冠的宝缯在脑后以较短的突出形状来表现,同时双耳外侧疑似系绳结后长出的缯带。

图片

图片
图片
北魏晚期至东魏(500-550)
贴金彩绘菩萨立像
现藏保利艺术博物馆
这尊圆雕菩萨像,菩萨头微向前倾,头后有圆形头光,中心部分雕刻单瓣莲花。菩萨面相清秀,五官相对较为集中,眉如弯月,眼睛细长,嘴角内凹,蕴含笑意。双耳下垂,肩上各有一圆形饰物,并垂以穗状璎珞。身体略显清瘦,呈直筒状站立。跣足立于莲台之上。
菩萨的表面残留有部分贴金和彩绘的痕迹。最为难得的是,菩萨脚下所踏莲台,侧面用墨线勾勒出莲瓣,表面用朱彩点绘莲子纹,使整个莲台如同一朵带有莲蓬的莲花。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北魏晚期至东魏(500-550)
菩萨立像
现藏保利艺术博物馆
这尊圆雕菩萨像头部雕刻精细,面相丰腴适度,长眉细目,直鼻大耳,表情含蓄,隐现庄严慈祥之容。特别是长眉弯曲,嘴小而两嘴角微翘略含笑意,最具传神,为目前所见同一时期菩萨像中最为精彩者之一。
这尊菩萨像的整体雕饰也十分讲究。菩萨顶梳发髻,戴冠,上身着右袒偏衫,前襟束于腰带呈现三波垂悬纹。下穿多褶长裙。双肩上有圆饼形饰,其下垂两重流苏。颈有项圈,串有长穗、明珠及珊瑚等珠饰的璎珞从头后前绕,沿胸前左右下垂,颇为华美。
备注:保利收藏的这几尊菩萨造像略存疑,仅个人观点。

图片


以下是曲阳造白石观音像。
图片
图片
北魏正光五年(524年)
邸荀生造石观音像
曲阳修德寺遗址出土
现藏故宫博物院
这尊观音头戴三叶冠,束发,头向左倾,眉目清秀,略带笑意。肩披帔帛,下着长裙,裙下缘稍向外侈,颈系饰物,左手持莲蕾,右手持玉环(或桃形器,胸平腹鼓,跣足立于双瓣覆莲座上。舟形带状火焰纹背光,头光为五环同心圆。衣饰、背光、莲蓬、覆莲均给人以厚重之感,显示出曲阳早期白石造像的特征。
下为素面基座,基座正面上刻发愿文“武(正)光五年八月八日,邸荀生敬造观音一区”,将发愿文刻于基座正面亦属少见北魏没有武光年号,应为正光之误,“区”为“躯”之俗写,河北曲阳白石造像绝大多数为民间造像,笔误与俗写正是其典型特征之一。
图片
图片
北朝杜洛周真王五年(528年)
王起同造石观音像

曲阳修德寺遗址出土
现藏故宫博物院
此尊观音头戴三叶冠,发髻中分,头略前倾,与背光分离,中有石柱相连。舟形背光,外层区域线刻火焰纹,内层区域刻双莲瓣纹。同心圆形头光内刻莲瓣纹。观音饰项圈,帔帛呈双U型在腹前交叉,至膝上折绕臂下垂。其右手上举,原应持莲蕾,已残失,左手下垂持物,下身着长裙,裙摆曳地外侈。观音跣足立于覆莲台上,莲瓣尖形,中间起棱。
四方石座右、后侧面阴刻发愿文:“真王五年,佛弟子王起同造观世音像一区(躯)。上为皇帝国主、七世父母、现前居家眷属、遍地众生,离苦得乐,行如菩萨,得道成佛。”
该尊观音像也是在杜洛周占领定州的528年造,因此也用了“真王五年”这个非官方年号。

图片
图片
北魏永熙二年(533年)
张法姜造石观音像

曲阳修德寺遗址出土
现藏故宫博物院
这尊观音头戴柱状花蔓冠,面作方圆形,胸间佩有饰物,帔帛跨肩后两端在膝前呈双U形交叉,又反折于肘下垂,披衫两侧作锯齿状略向外侈。观音左右手均持物,跣足立于复瓣覆莲圆座上。观音身后为舟形刻火焰纹背光,头光为四重同心圆环。
观音像的底部是素面长方体基座,发愿文刻在基座背面,“永熙二年十月十六日,赵曹生妻张法姜,为亡息、眷属、含生之类,造观音玉像一躯,故记之。”

图片
北魏永熙三年(534年)
张开()造石观音像
曲阳修德寺遗址出土
现藏国家博物馆
这尊菩萨造像头戴方形宝冠,脸颊丰满。左手下垂握玉环,右手上举持物(应为莲蕾)。帔帛自两肩垂下后于膝前交叉,再向上折至双臂垂下。菩萨下身着长裙,跣足立于莲座上。舟形背光为素面,长方形台座两侧刻发愿文
这一年,北魏孝武帝元修与高欢关系决裂,逃到关中投奔宇文泰,高欢于是在邺城拥立元善见为皇帝,是为“东魏”。次年,宇文泰弑杀孝武帝,立元宝炬为帝,是为“西魏”。

图片

北魏(386-534)
佛来□造观世音菩萨立像
曲阳修德寺遗址出土
现藏河北博物院
这尊观音造像头部及背屏上部残损。菩萨束发,眉目清秀,略带笑意。颈系饰物,帔帛自两肩垂下后于膝下交叉,再向上折至双臂垂下。下着长裙,裙下缘明显外侈,左手持莲蕾,右手持桃形器,胸平腹鼓,跣足立于双瓣覆莲座上。
圆形头光正中为莲花纹样,边缘饰复莲瓣纹样;椭圆形背光亦内饰复莲瓣纹样,应该是舟型背屏边缘饰大朵的火焰纹样。
衣饰、背光、莲蓬、覆莲均给人以厚重之感,应该也是曲阳早期白石造像。

图片

北魏(386-534)
观世音菩萨立像
曲阳修德寺遗址出土
现藏河北博物院
这尊观音造像背屏上部残损。菩萨束发戴三叶冠,发髻中分,头部略前倾。眉目清秀,略带笑意。颈系饰物,帔帛自两肩垂下后于膝下交叉,再向上折至双臂垂下。下着长裙,裙下缘明显外侈,左手持莲蕾,右手持桃形器,胸平腹鼓,跣足立于双瓣覆莲座上。
圆形头光正中为莲花纹样,边缘饰复莲瓣纹样;椭圆形背光亦内饰复莲瓣纹样,应该是舟型背屏边缘饰大朵的火焰纹样。
衣饰、背光、莲蓬、覆莲均给人以厚重之感,应该也是曲阳早期白石造像。

图片


以下是两尊来自麦积山石窟的泥塑菩萨。
图片
图片
北魏(386-534)
泥塑菩萨头像

麦积山石窟第154窟
现藏麦积山石窟艺术研究院
拍摄于民生美术馆“驼铃声响”特展
这尊菩萨头像头戴高冠,发帘三分,脸型瘦长,弯眉细目,高鼻大耳,嘴角上翘,非常自然的微笑。整体而言,该造像表情生动活泼,注重写实,精炼简洁,具有独特的艺术美感。

图片
图片
图片
北魏(386-534)
泥塑菩萨

麦积山石窟第165窟
现藏麦积山石窟艺术研究院
拍摄于民生美术馆“驼铃声响”特展
这尊泥塑菩萨面庞清秀,躯体修长,衣饰宽博,衣纹流畅。高发髻束发箍,均匀整齐的阴线发纹,眉目细长,神情和悦,传递出东方的宁静与隽永。
菩萨右手手持长茎莲叶,侧视角度的莲叶贴于胸前,非常逼真;左手握持一玉环,玉环还系着帛带。

图片


到了篇尾,总结下这一时期菩萨造像的特点,或许你还会想往前翻翻照片图片
北魏早期菩萨造像受印度地区的犍陀罗风格影响,体型浑圆,与西秦的菩萨一样,身上的装饰具有浓烈的异域特征,至北魏中后期,迁都后受南朝影响菩萨汉化特征越发明显,体型逐渐清瘦,服饰飘逸俊秀,都体现了文人士大夫所崇尚的高洁精神。
北魏至东魏早期菩萨的肩部的帔帛/天衣如翅膀一般展开,幅度较大,绝大多数有卷曲扬起感,显得洒脱俊秀,此为这一时期非常独特的样式,而到东魏中晚期至北齐便上收,并紧贴肩膀了。帔帛/天衣大多不饰璎珞,从肩部后背围绕至前面交叉垂下至膝盖间,交叉处或有圆环,然后上扬绕至手臂并垂下。此时菩萨佩戴的项圈比较简洁,通常只是环状,在胸部中间有突出的尖角,项圈的装饰较少,普遍是竖条格,尖角处或有简单的吊坠。而此后项圈样式越发复杂。这一时期菩萨较少具有璎珞,如果有则璎珞较粗大显笨重,穿戴方式与帔帛/天衣一样,不过交叉点在腹部偏下,大多系一大圆钮或圆环(严身轮),上或有宝珠等简单的装饰。
咱们看材质和石质,大致可以判定造像的产地,某些造像呈现出明显的区域风格,整体而言,时代越往后越容易区分地域。所以从现在开始,用你毒辣的眼光,开始给北朝的佛造像们断代吧图片
这一期大概是北魏造像的最后一篇,从下一篇开始,我们将进入到东魏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