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花好看,也好吃。好吃的菊花入口脆甜、不苦涩,还有淡淡的回甘,有散风热、平肝明目、延缓衰老的功效。
多年来,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研究员、中国经济林协会芳香植物分会常务副会长黄丛林致力于具有营养保健作用的食用、药用、茶用等功能菊花新品种的培育及其产业化关键技术研发与集成示范推广工作。目前,黄丛林团队选育的’玉台1号’(商品名北京菊)、’白玉1号’等功能菊花新品种在国内推广面积超过150万亩,产值超100亿元。
“菊花是一种花色、花型丰富的花卉。”黄丛林介绍,除了丰富的观赏类菊花,很多菊花具有香甜的口感和丰富的营养价值,可以吃、能泡茶,还能入药。目前,黄丛林带领团队共开发了20多个功能菊花品种,其中通过北京市地方品种审定新品种6个,获得国家植物新品种授权4个。
我国把菊花拿来吃的历史很悠久,在《离骚》中就有“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的说法。不过,古人食用的菊花一定不如现代的品质。黄丛林介绍,他们在筛选食用菊花品种时,营养价值和口感是两个重要参考指标。
比如食用菊花品种’白玉1号’不仅口感脆甜,而且含有丰富的氨基酸和微量元素,还有菊花特有的绿原酸、木犀草苷等药用保健成分。黄丛林介绍,’白玉1号’已经推向市场10多年了,在北京、河南等地累计种植面积超5000亩,亩产值可达5.6万元。’白玉1号’已成为我国主栽的鲜食菊花品种之一,针对其开发的菜肴和食品超过100种。
此外,黄丛林还提出,要实现新品种的大范围推广与应用,在选育时必须考虑实际的生产环节。
比如茶菊新品种’玉台1号’,这是一个高黄酮、高绿原酸且适合机械化采收的茶菊新品种。自2011年完成品种审定以来,该品种在全国推广种植面积累计超过150万亩,占全国茶药菊种植面积的30%,亩产值7000元以上。
黄丛林介绍,’玉台1号’抗旱耐寒,在全国范围内均可种植,填补了过去北方地区无适宜种植的茶菊品种空白。此外,’玉台1号’花期集中、茎秆强壮、花朵分布高度相对集中等性状,也为其机械化采收提供了便利,更利于规模化生产。
此外,由北京市农林科学院与天隆(南阳)茶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联合选育的功能菊花新品种’郦邑贡菊’是目前国际上较为高端的朵茶菊品种。’郦邑贡菊’由黄山贡菊和原生于南阳乡野间的野菊杂交培育而来,淡香、营养价值高,一级产品每朵售价9元。依托’郦邑贡菊’品牌,天隆(南阳)茶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形成了包括健康饮品、中医药品原料为一体的农业技术产业平台,年销售额超过1500万元,并于2017年12月21日在中原股权交易中心成功挂牌。
向三产的延伸,能显著提升菊花的经济价值,这也是近年来行业关注的方向。黄丛林介绍,相关衍生产品的年产值可超过200亿元。
鉴于广阔的市场前景,黄丛林团队选取合适的品种,探索高效的生产制作工艺,已经研发了菊花茶、菊花菜肴和食品、菊花酒、菊花日化护肤品、菊花家纺产品、菊花香品等六大类菊花相关产品40多个。比如使用’白玉1号’菊花制作的菊花溜鱼片,鱼片的嫩滑混合菊花的清香,是菊花赏花季期间深受游客欢迎的一道“招牌菜”,已经打造产品品牌“西柏店菊花宴”。用’玉台1号’制作的菊花凉茶,口感清凉甜香,有清热、明目、延缓衰老等功效,已经打造产品品牌“四季花海”。
黄丛林不仅是产品的开发者,更是技术推广员与行业观察员,每到功能菊花生产的关键时期,尤其是菊花采收期,都是他最忙碌的时候。不是下乡到花圃指导生产,就是去企业调研。
目前,黄丛林团队建立了政产学研用相结合、一二三产高度融合的示范推广模式。团队与北京四海种植专业合作社、北京市平谷区大兴庄镇西柏店村村民委员会、天隆(南阳)茶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亳州市芊荷药业有限公司等11个省市的18家企业、合作社合作,累计种植功能菊花57.94万亩,生产各类产品30多种,总产值40.3亿元。
功能菊花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据相关统计,相关的菊花产业带动了北京、河南、安徽等地10.3万户农民增收、45.3万人就业,并助力打造了上市公司江苏灵源沂岸花卉股份有限公司、天隆(南阳)茶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现在,市场畅销的衍生产品以菊花茶、凉茶、菜肴、药材等为主,年产值能达到100亿元。”黄丛林说,不过,目前畅销产品均采用简单的加工方式。未来,他们将重点针对医药、日化、护肤等领域,开发新品种与新产品,进一步提升功能菊花的附加值。
同时,通过科普教育等形式,团队与首都师大二附中、北京市丰台区和义学校、北京市大成学校、北京市丰台区纪家庙小学长期合作。“今年开始,北京市农林科学院将每年举办开放日科普活动,我们计划与北京市朝阳区教委、温榆河公园、中小学生劳动实践培训机构合作联合进行中小学生科普教育活动,扩大科普规模和范围。”黄丛林说。
丰富的科研成果,离不开种质资源的积累与育种技术的突破。菊花起源于我国,栽培历史久、群众基础大,种质资源丰富,这为育种工作提供了便利。
多年来,黄丛林团队与北京林业大学赵惠恩教授团队合作,在世界范围内收集菊属及其近缘17个属57个种的野生种质资源178份;从我国及日本收集菊属及食用、茶用和药用菊花资源305份;收集我国北方地区传统菊花资源1267份。
在育种技术方面,黄丛林带领团队建立了高效的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技术,能够在幼苗期鉴定高黄酮杂交后代,提高了高黄酮菊花的筛选效率和育种效率,实现了功能菊花高黄酮性状的定向选择和聚合;利用该技术,团队首创高蒙花苷栽培种菊花新种质40份;通过转基因技术首创雄蕊败育的菊花新种质4份,提高了杂交种子的纯度和产量。
目前,黄丛林团队共收集各类功能菊花资源5870份,通过系统分离、目标性状的聚合杂交选择,创制功能菊花优系4120份,创建了国际上规模最大的功能菊花种质资源库,并储备菊花新品种100个,未来将逐渐推向市场。
黄丛林介绍,功能菊花育种将重点从三个方向展开:一是功效上,提高花朵单一功效成分含量;二是种植养护技术上,提升品种性状,使其便于轻简化养护与机械化采收;三是用途上,培养更多适合制作精油、香氛、日化用品的新品种。
“菊花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内涵,深受广大群众喜欢,希望通过功能菊花的育种与推广,让大家从更多维度感受菊花的美好。”黄丛林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