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

江苏省民政厅发布

关于2024年省级地名文化遗产

评定结果的公示 

图片

常熟有三个地名入选公示

白茆闸、福山闸、望虞闸

一起来了解

白茆闸

白茆闸,因其为白茆港口所置闸而得名,自五代吴越时期至今,蓄清拒浑、泄水抗洪、引水灌溉、平潮通航,功效卓著。历代入江口修闸、滚水坝次数甚多,数易闸址,耗资甚巨。
图片

五代吴越时期(907年—978年)在浦口设闸。明洪武九年(1376年),白茆塘口设堰坝。明正德十六至嘉靖元年(1521年—1522年),置石闸一座,依时启闭。明隆庆二年(1568年),知县张博建白茆港石闸,闸分三孔,杉木群桩基础,闸身条石砌成。清康熙二十年(1681年)和四十八年(1709年),粮道刘鼎、知县林象祖修复柏家港白茆老闸,苏州府同知黄尚宽修白茆旧闸。清道光十四年(1834年),建老新闸(即北新闸)。清道光三十年(1850年),将老新闸移建柏家桥,名苏常新闸。清同治七年(1868年),移建石闸于苏常新闸之东。民国二年(1913年),浚白茆塘时,石闸拆除。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扬子江水利委员会采用近代科学技术,在南新闸附近裁弯取直处重建新闸。

1937年秋,闸遭日军炮击,孔门部分损毁。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修复并增建弧形导流墙、鱼道等设施。2002年后对原闸作保留修护,并在闸处约2千米处兴建5孔新闸。2008年在老闸区建白茆闸遗址公园。

图片

福山闸

福山港位于常熟市境北部,向来为军事、渔业和交通要港。福山闸是古代著名沿江地区老闸,历代志书均有记载,为古代著名水利工程。

图片

据宋代《吴郡志》、《水利全书》记载:五代吴越时期(907年—978)于福山港置闸,名为福山闸。北宋景祐二年(1035),范仲淹于福山置闸,名“范公闸”。元大德八年(1304),行都水监敕少监任仁发开通福山港,又置闸座。至明万历三十二年(1604),知县耿橘浚福山塘时,石闸遗址尚存。清康熙四十八年(1709),总督邵穆布、巡抚于准奏准开福山港,又建新石闸一座于黄泥湾,称“康熙闸”。后福山港多次疏浚,旧志上均无修闸记载。民国时期(1911—1948),亦未置闸,原建之闸历时久远,早已废弃,地表无闸形。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67年建福山闸。1972年,在福山镇探得“黄泥湾闸”遗迹。1975年春迁移水闸至福山塘口,即现福山农场东北隅,其两侧墙体与海塘相连接。1997年冬,实施福山塘入江口延伸工程,闸址又外移约3公里,新闸为单孔,净宽12米。2014年,在铁黄沙综合整治中为缩短防洪岸线,闸又外移1.1千米重建。

图片

望虞闸

望虞河原名常昭漕河。周元王元年(公元前475),越大夫范蠡伐吴,于苏州西北开漕河转馈。后人名曰蠡渎、蠡湖,亦称常昭漕河。望虞闸地处望虞河入江河口,即王市花庄西侧。

图片

1959年,在王市花庄望虞河入江口(距江边1115米)建望虞河节制闸。1960年7月放水投运。闸身全长81.4米,共15孔,边孔通航,上有公路桥,为澄锡虞片引排水咽喉,并兼有通航之利。因望虞河拓浚及闸身老化,于1995年下半年拆除。同年9月在望虞闸原址南移200米处,兴建望虞河常熟枢纽工程,由节制闸、泵站、船闸、变电所、引排通航河道等组成。泵站居中布置,9孔,单孔净宽6米,采用“X”流道形式,置9台戽水机组,双向翻水,底廊道可兼泄水;6孔节制闸对称布置于泵站两侧,单孔净宽8米;船闸布置于西侧的导流河上,闸孔净宽16米,为境内最大的通航建筑物之一。

上世纪80年代,望虞河被国家确定为太湖流域主要泄洪道之一。枢纽工程惠及苏、浙、皖、沪,苏州市受益面积3.69万平方千米。望虞闸扩建成望虞河常熟水利枢纽后,引排及通航功能进一步提升。人们仍习惯称枢纽为望虞闸。

图片

图片

常熟市融媒体中心出品

内容来源 | 江苏省民政厅、常熟市民政局

融媒编辑 | 蔡慧聪

图片来源 | 常熟水务、i海虞、J22

责任编辑 | 陈竞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