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世民 王建国
【村庄概述】河北省邯郸市成安县道东堡镇东大姑庙和西大姑庙二村,位于县城北5公里,道东堡镇北偏西3.5公里处。东大姑庙村现有人口1800多人,耕地3000余亩;西大姑庙村现有人口800余人,耕地1000余亩。二村东西排列,间隔500米,形同一村。
成安县道东堡镇东大姑庙村和西大姑庙村位置图(2023年)
关于村名由来,历代相传,很早以前有一位帝王的女儿(妃子)在此驱瘟救人,不幸身亡,百姓建庙祭祀,建村称大姑庙,延续至今。两个大姑庙原为一村,后被漳河冲成两截,遂按照方位分为东大姑庙和西大姑庙两个村庄。
大姑庙村坐落于华北平原腹地,土壤肥沃,地势平坦,交通便利。古有官路途径村内南北穿行,但多为土路坑洼不平,严重影响村民出行;今有柏油路环绕村庄四通八达,往南直抵成安城区,东北通达肥乡城镇。这里居于县境北端,历为成安肥乡两县交界。村庄东距河疃一村0.5公里,南至道西堡村3公里,西南到西南庄村1公里,北侧紧邻肥乡区南王固村。东大姑庙村中心(水塔)地理坐标东经114°42′37″,北纬36°29′21″。
大姑庙村地处县境北部衡漳故道,建村较早,历史久远,为县内著名千年古村之一。上古时代“大禹治水至于衡漳”,典籍记载就在村北,有据可考;战国时期“葛鹅筑城在此驱瘟”,久久相传化身皇姑,立庙为证。秦末义军首领陈余于此击鼓退敌,近代革命英烈多人为国捐躯。千百年来,历代先民在这片土地繁衍生息,经久不衰,厚重的历史文化无不闪耀着绚丽的光彩。
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各级党和政府的领导下,勤劳淳朴的大姑庙人更是满怀信心,投身于社会主义建设之中。如今的大姑庙村,已经建设成为美丽乡村,道路通畅,街道亮化,广场宽阔,民居整洁,人民生活蒸蒸日上,正在向着更加美好的未来阔步前进!
成安县西大姑庙村、东大姑庙村卫星图(2023年)
一、 上古时代大禹治水 战国时期葛鹅驱瘟
大姑庙村所在成安县,历史悠久,人文厚重。早在4000多年以前,大河(古黄河)从县境东部南北流过,衡漳(古漳河)自县境北部东西穿行,两条河流裹挟的泥沙在这里冲淤堆积,恰逢天下大洪水泛滥成灾,民不聊生。时有“大禹治水至于衡漳”就在今邯郸辖区东部平原成安、肥乡、广平、曲周、邱县一带。
衡漳为古水名,最早见于先秦诸子所著《尚书·禹贡》中对于“大禹治水”的记载,其中有“覃怀底绩,至于衡漳。” 大意是说,大禹在覃怀(今河南沁阳市、温县一带)治理黄河取得巨大成绩后,又来到衡漳进行治理。据考,衡漳即今漳河的古称,是上古时代大河(古黄河)下游的一条最大支流。当时古黄河自南而北流经今成安与魏县、肥乡与广平、曲周与邱县之交界一带,而古漳水自西向东流过今成安与肥乡边界,在广平、曲周与邱县边界一带注入古黄河,这段漳河基本呈东西走向,故称衡漳(“衡”古同“横”)。
上古时代衡漳流径图(《中国历史地图集》)
据正史汉代《史记》《汉书》以及北魏《水经注》、唐代《通典》、北宋《太平御览》等古代文献可考,禹贡时期的衡漳西出太行山,在故邺城西十里处有高大丘岗的阻挡而转向北流,故有“邺西十里,漳水北转”,六朝古都邺城(今临漳县邺镇)就在漳河南岸,辉煌上千年之久。漳河继续沿太行山前凹陷带北流,在今磁县城东开河一带与滏水(今滏阳河)会合,继续北流至今成安、临漳交界章里集村东,即开始转弯,东北流经成安县吴村水柜,此处可以说是衡漳的起点。因为历史上吴村水柜所处位置较高,由此往东地势低下,一马平川,奔腾的漳水流速骤减,直到肥乡以东注入大河的这段漳河,是最容易发生水患的地段。据此,“大禹治水至于衡漳”就是大禹带领民众在这里疏导漳河,造福一方民众。大禹是与尧、舜等齐名的贤圣帝王,他最卓著的功绩,就是数千年来被人们广为传颂的治理大洪水,以致大禹治理漳患的典故,千百年来在邯郸东部各县至今传承不衰。
唐《通典》、北宋《太平御览》均记载衡漳故道在肥乡界成安一带
据现代史地学家史念海、岑仲勉等考证,自大禹治服漳患以后,漳河下游上千年没有发生大的改道,漳水下游两岸一时修筑有众多城邑或建为封国。商代于漳水旁建有集贸中心商城(今成安县商城镇)。战国时赵、魏两国以漳水为界,赵国沿漳水北岸修筑赵南长城,并建有横城(在今成安县横城村)、肥邑(在今肥乡县城西南)、葛鹅城(在今大姑庙村北一带)。西汉时在漳水北岸建有梁期城(在今吴村水柜一带),另外还有邯会侯国、即裴侯国(均在今肥乡县境南部)等等。而众多的村落沿漳水兴起,传承久远的大姑庙就是其中之一。因此,大禹治水到过成安衡漳故道大姑庙可谓名不虚传。
千年古村落大姑庙很早以前建在衡漳故道南侧,这里自大禹带领民众彻底治服漳河水患,居住于此的先民世代享受着漳水的便利。直到春秋时期,烽烟四起,成安一带地处晋国、齐国、卫国交界,成为诸侯国争夺的前沿阵地,先为齐国邺地,后归晋国乾侯(今成安县东漳河村南)。赵、魏、韩三家分晋,进入战国时代,战乱频繁,流经这里的漳水成为赵国和魏国的分界线,大姑庙一带村庄地处漳水南岸,隶属魏国,并与赵国赵武灵王夫人所筑葛鹅城隔河相对,自此开启村庄传说。
东大姑庙村北赵南长城遗迹、衡漳故道、葛鹅故城以及西大姑庙村西皇姑庙遗址
据汉代《史记》、北宋《太平寰宇记》、清朝《读史方舆纪要》《畿辅通志》以及《肥乡县志》等诸多正史考证,战国时期赵敬侯元年(前386年),赵国迁都邯郸后,并在邯郸城东50里的漳水北侧(今肥乡区刘家寨村东、王固一带)修建了一座专供王室成员修养的葛孽城。城内楼阁殿宇,气势恢宏,亭榭廊桥,错落有致,实为一处风景如画宜于康养的绝佳去处。赵成侯即位后,一度将这里打造成他的离宫别馆,曾在这里与魏惠王会见,订立同盟。赵肃侯即位后,不惜耗费财力、物力、人力,征发民役在南部边界修筑长城。在东段平原地区,则将漳、滏河堤防连接扩建,夯泥土加高,历数月而成。自此,地处漳水北侧的葛孽城与赵南长城连为一体,葛孽城兼具军事意义的地位进一步提升。此举使赵国的边界得到了有效的护卫,为其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北宋《太平寰宇记》卷五十八洺州肥乡县葛鹅城
赵肃侯去世后,赵武灵王即位,这位雄心勃勃的英主继承前辈大业,采取“胡服骑射”的措施,大力实行改革,成为当时除秦国外,国力最强的国家。相传赵武灵王的夫人葛鹅文武双全,曾协助赵武灵王推行“胡服骑射”政策,并带头穿胡服,学骑射,使赵国得以强盛。而葛鹅在赵南长城的基础上,依长城重修葛孽城,城堞相连,方圆二十多里。后人遂把葛鹅主持修筑的这坐城池称为“葛鹅城”或“夫人城”。而她在葛鹅城驻兵期间,还到过漳水对岸的魏国治病救人,解民倒悬,一时传为佳话。
雍正《肥乡县志》卷一肥乡县境图·葛孽城在肥乡西南
葛孽城俗名葛鹅城,在肥乡县西南二十里,相传为赵武灵夫人所筑,又名夫人城。明代户部尚书张学颜(肥乡人)之子张懋勤著有《风俗议》一书,其中详细考证葛鹅城在肥乡县刘家寨村东、王固村北,废堞连云,四围二十里,时为漳水淤成平地,四旁居民渐起耕犁,私为己有。据此,葛鹅城当在今肥乡王固村北一带,这里地处漳水北侧,战国时为赵南长城所经,葛鹅城当倚长城而建。
雍正《畿辅通志》载战国葛鹅城
根据历史资料记载和专家考证,赵南长城大体从今武安西南起,向东南延伸,至今磁县西南,然后折而东北行,由今成安县西南入境,沿漳河堤防,东北经今成安县吴村、黄龙、商城到今横城、二祖等村附近。古时习俗:南北为纵,东西为横。在赵长城由纵向转为横向这一段城墙附近所建村庄,便以“横城”为名。横城往东沿今成安与肥乡边界,经肥乡杜汤堡、任堡、王固、韩堡、李堡、吴堡、彭固、元固、东里堡、河头堡等村庄,再一路东北进入广平,而后在曲周与邱县交界没于古黄河之滨。
据历代典籍可考,今在成安县大姑庙村流传的“大姑”一说应该是一种误传,其真正的身份应该是战国中后期赵国君主赵武灵王的夫人葛鹅。而关于大姑庙村名的来历,有一个美丽动人的故事在这里久久流传。据说,早在战国时期邻国国王有个特别宠爱的小公主,公主要出去巡游,国王便派遣御医和随从守护公主。路过此村,村里爆发瘟疫,公主命御医救治村民,三个月过后,瘟疫消失。公主却积劳成疾不治身亡,百姓们痛苦不堪,建庙祭祀公主,以示永久怀念。此后村庄俗称皇姑庙村,之后,时过境迁才演变成大姑庙村。
西大姑庙村西皇姑庙遗址
由此看来,赵武灵王夫人葛鹅的身份由于古代交通不畅,信息鼻塞,使得当地百姓在多年之后建庙祭祀时误认为“皇姑庙”,再到建村时误写为“大姑庙”。直到今天,由于许多珍贵的历史资料陆续面世,才使隐藏在历史深处的这一秘密得以有了一个完美的解释。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