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九,重阳节,来源于战国时期,至今两千多年。是和春节(除夕)、寒食节(清明节)、盂兰节(中元节)并称中国传统文化里四大祭祖节日。

重阳节由于二九重逢,采其“久久”之意,意味着长寿永久。最早为“重九”日,祈求长寿。《吕氏春秋》里边记载就有九月秋收以后祭祖,感谢天地祖先恩德。到了汉代便有了重九日饮酒宴会,祝福期寿的活动。

由于儒家有六阴九阳之说,九为阳数,所以九月九又叫“重阳节”,并且在唐朝被正式定下来。人们往往在这一天举行祭祖敬老活动,登高“辞青”,佩戴茱萸,饮酒赏菊,辟邪祛病。这种习俗一直传承至今,并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重阳节敬老,是发扬和继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重塑道德观念,共建美好文明的行为。孝道是传统文化的核心观念之一。中国传统文化当中儒学占有主要地位,儒学观念有忠孝治国。

论语》里边多次提到 “孝”字,孔子曰“孝,徳之本也”。《孝经》“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人之行也”,集中阐述了儒家伦理思想。《百孝经》、《二十四孝》更是流传甚广,被编成故事戏曲,深深地嵌入人的内心精神世界。

国人历来注重孝道。隋朝以前没有科举,当官靠举“孝廉”。魏晋时“九品中正制”。都是首先考虑人品,以孝当先。后来实行科举,但是每三年官员考核第一还是品行。而品行里边最重要的就是孝和廉,这样的传统一直到近代,孝行一直是社会推崇的重要道德品行。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同世界上其他文化相比,孝道文化尤为突出。许慎的《说文解字》对孝的解释:“孝,善事父母者。从老省,从子,子承老也”。“孝”字由“老”和“子”组成,老代表父母,子代表子女,象形一点,就是子女背着父母,意思是父母年老力衰,子女代步,饱含着报恩、感恩之情。

世界上没有哪一种生物像人类一样,需要十月怀胎。从呱呱坠地,到蹒跚学步;从朗读诗文,到为人处事;无不倾注着父母太多的深情和厚爱。这期间,舐犊之情,溢于言表;言传身教,手把手教导,人生的第一个老师就是父母。

父母为了子女可以说是全方位的付出,丝毫没有保留。子女生病,父母陪伴身边;子女上学出游,父母牵肠挂肚;子女成家立业,父母倾其所有;子女又有子女后,父母反而更加没有时间享受,无怨无悔的照看子女的子女。一生就是无悔的付出,从来没有想着报答。这些,就是我们独特的传统。难道这些不值得我们孝顺父母吗?难道不值得我们感恩报答父母吗?

我们现在流行的是向下关爱,而不是向上孝敬。在父母,认为天经地义;在子女,也认为理所当然。不少人受西方文化感染,要求独立自主。再加上工作的快节奏和生活的压力,不少人在大城市努力打拼,而打拼的结果,让人们忽视了亲情的意义,淡忘了亲人的关怀。只是满足自己的物质欲望,从而忘记了父母深情。

本来应该“养儿方知父母恩”成了“有了媳妇忘了娘”,要知道,打拼是为了什么?有人说,打拼当然是为了更好的生活,为了子女幸福。可是父母呢?对父母的关怀和报恩,是不是我们关心的少了一点?也许有的人认为给父母金钱就可以了。可是,父母恩情能用金钱来衡量吗?

古人有云百善孝为先”。一个温暖家庭,一个和谐社会,都需要我们宣传孝道,崇尚孝道。据统计,截至2020年,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达到2.8亿,而且还会进一步增长。中国已经进入到老年人社会,如何养老送终是摆在我们面前的大问题。

其实,《孝经》就说的很清楚。《孝经》开宗明义:“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说明孝道贯穿人的一生。

《孝经》也指出如何履行孝道:“居则致其敬,养则致其乐,病则致其忧,丧则致其哀,祭则致其严”。总体来说有三点:第一就是养身,物质基础。第二就是欢心,精神层面。第三就是承志,兴家安邦。这三点就是孝道的精髓。

重阳节被定为敬老节,继承自古以来就有的优良传统,这是社会道德转向的一个风向标。虽然这些年由于社会疏离造成“孝道衰减”,由于注重物质文化而忽视了精神文化。但是,在中国人的骨子里,孝道是永不磨灭的。

社会轨道虽然时有偏离,但是他最终还会回到正确的道路上。唯一有点遗憾的是重阳节没有被定为法定节假日,我想如果大家一起呼吁共同努力,则被纳入法定节假日为期不远。

我们孝敬父母,尊重长辈,爱护子女,推己及人。常念唐代诗人孟郊的《游子吟》: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莫要“子欲养而亲不待”后悔莫及。发扬孟子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则社会上孝道风气盛行,人们用道德约束自己,何愁社会不进步?! 

九九重阳,在节日里,祝愿天下所有父母都幸福快乐!祝愿天下老人都长寿安康!希望将来孔子的“大同”世界能够到来,“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能够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