晕痣是一种以色素痣周围出现白斑的皮肤病,因最早是由Richard Lightburn
Sutton教授于1916年报道,因此在英文中这个疾病也称之为Sutton
Nevus。本病多发于儿童,好发于背部。

发病机制

  • 尚未完全明了,现在较为认可的原因便是,在某些因素作用下,机体的自身免疫细胞(主要为CD8+T细胞)对痣细胞(可以理解为黑素细胞来源的“良性肿瘤”)发动了攻击,同时因正常皮肤中黑素细胞部分抗原成分与痣细胞相同,因此同步被误伤、破坏,最终导致脱色。

    处理晕痣,切不可一“点”了之!
  • 在少数情况下,即如果机体免疫细胞攻击的是黑素细胞来源的恶性肿瘤—黑素瘤时,同样有机会破坏瘤周围正常皮肤中的黑素细胞而出现晕痣样色素脱失,事实上,在临床上亦有较多报道。

晕痣与晕痣样反应的鉴别

  •  那么在临床上如何鉴别晕痣及由黑素瘤引起的晕痣样反应呢?金标准当时是病理检查,但因病理检查具有一定创伤性。此时,可首先选择皮肤镜检查。晕痣在皮肤镜下呈球状或者均质的模式,周围能够看到色素的减退晕,而黑素瘤在皮肤镜下呈不对称分布和不规则的点/球状、条纹、血管结构,不典型的色素网,蓝-白面纱样结构。

治疗

  • 在排除了晕痣样反应后,我们就谈晕痣的治疗了。目前有两种观点,一种是先祛痣后再按白癜风治疗,另一种是带“痣”治疗,到底哪种方法为佳,目前尚有争论。罗医生更倾向第二种观点,即带“痣”治疗,原因有三:一是避免同形反应,二是避免瘢痕形成,三是切痣后对治疗结局影响不大。相反,因此痣的存在,在很多时候成为了黑素细胞的一个来源,促进白斑的复色。

(罗光浦主任现在广州市皮肤病医院工作,每周四下午及周五上午出诊,请通过“广州市皮肤病医院”公众号预约挂号)

加入罗光浦医生患友群,与2000名白癜风患者做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