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1


公元前529年,楚国爆发一场声势浩大的政变,刚愎自用的楚灵王败亡,公子弃疾在国内外各路势力的支持下,晋位为楚平王。与此同时,吴王夷末击败楚国五路大军,夺取淮河重镇州来(安徽凤台县),晋昭公到平丘(河南封丘)会盟诸侯,恢复天下霸主的地位。

天下风云大变,但此后三国的走向各不相同。

晋国在极力巩固天下霸主的地位。

一方面,晋国出兵南下,消灭了盘踞河南西部的陆浑等戎狄部族,把洛水流域的广袤地区,变成晋国遏制秦、楚、周的坚固堡垒。

另一方面,晋国趁周景王驾崩、周朝内乱的时机,出兵南下拥立周敬王继位,由此得到周朝的支持,巩固了号令天下的法统。

楚国在清洗功臣,并重新培养战略盟友。

楚平王刚即位的时候,任命有大功的斗成然做令尹,意在培植亲信势力,结果斗成然没有分寸,做了令尹以后,不仅贪婪无度,还和楚国大族养氏结盟,隐隐有架空楚平王的势头。

公元前528年9月,楚平王忍无可忍,下令诛杀斗成然、族灭养氏全族,战功赫赫的养由基自此绝后。

楚平王起兵讨伐楚灵王的时候,蔡国大夫声子之子朝吴立下大功,凭借这份拥立楚平王并恢复蔡国的功劳,朝吴在蔡国得到举足轻重的地位。

楚平王的亲信宠臣费无忌,害怕朝吴就此发展下去,终有一日会得到蔡国的军政大权,影响楚国的国防安全和势力范围,便想迫害朝吴。

他的原话是:“吴在蔡,蔡必速飞。去吴,所以翦其翼也。”

于是,费无忌专门跑到蔡国,一面对朝吴说:“楚平王非常信任你,如果你有意仕途,我可以请求楚平王出力,助你在蔡国青云直上”,另一面又对蔡国大夫们说:“朝吴深得楚平王信任,将来一定能超越你们,你们要早做准备啊。

这番话,成功激起朝吴和蔡国大夫的矛盾,逼的蔡国大夫们一哄而上,把朝吴驱逐出蔡国。

事后,楚平王稍微责怪费无忌一番,但没有追究,流露出一种“且喜且怜之”的态度。

从整件事的处理过程来看,我们可以合理推断,驱逐朝吴、削弱蔡国是楚平王和费无忌的共识。费无忌设计驱逐朝吴,要么是得到楚平王的暗示,要么就是两人心有灵犀,不需语言沟通便能顺利合作。

这一共识,又直接影响了楚国大族伍氏的命运。

伍举曾是楚灵王的宠臣,楚平王即位以后,伍氏仍然身居高位,伍举之子伍奢便被楚平王任命为太子太师,和太子少师费无忌共同辅佐太子建。

太子建,即楚平王做蔡公时,和蔡国女子未婚同居生育的长子。

楚平王起兵讨伐楚灵王的时候,太子建的身份,争取蔡国遗民有极大益处,但现在楚平王功成名就,蔡国是否支持,其实已经无足轻重了,甚至可以说,楚平王给蔡国的定位就是楚国的附庸国,不能有任何发展壮大的机会。

此外,楚平王要重整楚国,必须选择实力强大的诸侯国做盟友,蔡国显然不能担当如此重任。有资格和楚国结盟的,唯有位居汉江上游、同样被晋国遏制的西北大国——秦国。

在这样的背景下,要同时实现削弱蔡国、结盟秦国两件大事,楚平王就必须废黜太子建,并严厉打击拥护太子建的势力。

于是,费无忌出手了。

第一步,费无忌向楚平王提议:“太子建可以娶妻成家了”,楚平王同意,并向秦国下聘礼请求联姻,等费无忌到秦国迎回新妇,又向楚平王提议道:“秦女绝美,王可自取”,楚平王欣然笑纳,迎娶秦国新妇为自己的正室夫人。

不久后,楚平王和秦国夫人生育一子,取名为熊轸。

第二步,费无忌建议楚平王,重新修筑城父(河南宝丰),命太子建到此居住,和中原诸侯国沟通关系,楚平王则坐镇郢都,专心开拓南方。

楚平王同意了,顺势把太子建驱逐出权力中心。

费无忌见时机成熟,便开启第三步——他向楚平王说:“太子建和伍奢准备割据一方,联合齐、晋等大国,发兵南下危害楚国,您不能不管啊。”楚平王见费无忌这么说,便招来伍奢,问他有没有这回事。

那时太子建去了城父,但伍奢没有去,否则,楚平王不可能立即招来伍奢。

既然如此,费无忌为什么说太子建和伍奢准备割据、叛乱呢?

我猜测,费无忌攻击伍奢、楚平王招唤伍奢,其实就是给伍奢一个选择的机会——你是站在楚平王和费无忌一边、站在削弱蔡国结盟秦国一边,还是站在太子建一边、站在扶持蔡国疏远秦国一边?

但这次考验,伍奢没通过,或者说他就没有选择的机会。

《春秋左传》里写道:“初,楚伍参与蔡大师子朝友,其子伍举与声子相善也”——楚国的伍参和蔡国的子朝是朋友,伍参之子伍举和子朝之子声子是朋友。

根据这句史料,我们可以推测,伍举之子伍奢和声子之子朝吴,大概率也是关系匪浅的。

这样的人物关系,决定了伍奢必然站在蔡国一边、站在太子建一边。

于是,伍奢说道:“君一过多矣,何信于谗”,您迎娶太子建的夫人,已经铸成大错,现在怎么能听信谗言,冤枉太子建叛乱呢?

这句话出口,意味着伍奢拒绝了楚平王和费无忌的橄榄枝,坚定的站在太子建一边、站在蔡国一边。

楚平王见状,便放弃幻想,立即逮捕伍奢,并命城父司马诛杀太子建。随后,伍奢的长子伍尚到了郢都,陪父亲共同赴死,伍奢的次子伍员,则逃往吴国。

伍员,即伍子胥。

而城父司马怜悯太子建,并没有诛杀他,放太子建逃往宋国。不过,太子建离开楚国,成了无国无家的流亡公子,便意味着楚平王和费无忌的削弱蔡国、结盟秦国计划已经成功,所以他们没有怪罪城父司马,也没有追杀太子建。

至此,楚平王和费无忌基本清除了楚国的隐患,开始享受胜利果实。

但随着伍子胥逃往吴国,吴国得到大量楚、蔡等国的第一手资料,这为吴国实现败楚、北伐的既定目标,提供了非常必要的帮助。

事情,才刚刚开始。


2



伍子胥是公元前522年逃往吴国的,那时的吴国国君是吴王僚,已即位五年。

伍子胥复仇心切,立即向吴王僚提议:“吴国要成就大业,必须出兵伐楚,不要再犹豫了,出兵吧,我带路。”

但吴国的公子光不同意,反驳道:“是宗为戮,而欲反其雠,不可从也”——伍子胥只是借用吴国的兵力,报自家的私仇,不能听他的。

见公子光这么说,吴王僚便没听伍子胥的,暂时放弃伐楚。

公子光是什么人,为何对吴王僚的影响这么大?

其实,公子光和吴王僚是堂兄弟,都是吴国宗室成员。

早年间,吴王寿梦共有四子——公子诸樊、公子余祭、公子夷末、公子季札,他最心仪的继承人,是礼乐知识深厚的公子季札。但公子季札认为,中原诸侯国都是嫡长子继承制,吴国要向中原诸侯国靠拢,便要学习嫡长子继承制,不能和以前一样废长立幼。

为了实现吴王寿梦的遗志,并带领吴国融入中原诸侯国的圈子,吴王寿梦薨逝以后,公子诸樊、公子余祭、公子夷末相继成为吴国国君,试图以这种“兄终弟及”的方式,传位给公子季札。

然而,父兄有父兄的考量,季札有季札的坚守。

吴王夷末薨逝以后,公子季札仍然不愿意继位,直接逃往山林,以此来维护礼乐、文明、以及嫡长子继承制。

在这样的背景下,吴王夷末之子,便在吴国朝野的拥戴下,继位为吴国国君。

此人便是吴王僚。

而公子光是吴王诸樊之子。

对于吴王僚继位,公子光是非常不爽的,他认为,上一代的兄弟三人都做过吴国国君,他们的后人都有继承权,既然公子季札不愿意继位,那么按照继承顺序,吴国国君之位理应回到吴王诸樊一系,凭什么由吴王夷末之子继承?

公子光的想法合情合理,在吴国难保没有支持者。

此外,《史记·伍子胥列传》写道:“至於吴,吴王僚方用事,公子光为将。伍胥乃因公子光求见吴王。”

“公子光为将”,说明公子光有直接指挥的军队。

这两条史料结合起来,意味着公子光在吴国有雄厚的政治基础、军事基础。

正因如此,公子光才有资格反驳伍子胥的伐楚建议、打消吴王僚的伐楚动机。

伍子胥是看中公子光的实力,才去拜访公子光,请他把自己引荐给吴王僚。公子光做都做了,为什么最后又抗拒伐楚呢?

很快,伍子胥想到了问题的关键——

如果伐楚失败,将损害吴国的国力,对吴王僚和公子光都没有好处。可如果伐楚成功,必然导致吴王僚的威望暴涨、地位巩固,真正把吴国国君之位留在自己一系,别人谁都夺不走。

如果害怕战败,公子光完全可以光明正大的提出来,公子光用模棱两可的理由反对伐楚,只能是第二个原因,即害怕伐楚成功、害怕吴王僚的威望暴涨。

那公子光害怕吴王僚的威望暴涨,目的是什么?

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趁吴王僚威望不足的时候,篡权夺位,把原本属于自己的吴国国君之位夺回来。

想到此处,伍子胥完全明白了公子光的想法,于是他也得出借助吴国伐楚复仇的方法——

吴王僚和公子光的一番较量,公子光显然更加强势。

如果吴王僚一直在位,那么公子光便会一直阻止伐楚,即便吴王僚强行伐楚,吴国的政令不一,也不能保证伐楚成功。与其如此,不如站在公子光一边,做掉吴王僚,整合吴国的军政力量,坚定吴国的伐楚决心。

于是,伍子胥重金聘请勇士专诸,推荐给公子光,意在让他找机会刺杀吴王僚。公子光见到专诸,立即明白伍子胥的意思,接纳了专诸。

完成这次心照不宣的合作之后,伍子胥退居乡野,等待公子光成功的消息。

《史记·伍子胥列传》:“于是伍员知光有他志,乃求勇士专诸,见之光。光喜,乃客伍子胥。子胥退而耕于野,以待专诸之事。”

《春秋左传》:“员曰,彼将有他志,余姑为之求士,而鄙以待之。乃见鱄设诸焉,而耕于鄙。”

这一等,就是七年。

公元前516年,楚平王薨逝,他和秦国夫人生育的熊轸继位,史称楚昭王,年仅八岁。

公元前515年春,吴王僚认为伐楚的时机已到,便派出两支军队,其中一支由同母弟公子掩余、公子烛庸带领包围潜城,另外一支直抵穷城,与此同时,吴王僚请回公子季札,命他出使晋国,寻求外交声援。

潜城在安徽霍山县,穷城在安徽霍邱和金寨之间,只要占据这两座城池,吴国就能占据大别山东麓,进可攻退可守,立于不败之地。

Image

从吴王僚的军事部署可以看出来,吴王僚的伐楚计划不是志在灭楚,而是利用楚国国丧的时机,开拓吴国的势力范围、战略空间。

伐楚是公子光不愿意看到的,如此伐楚,也是伍子胥不满意的。

于是在吴楚两军僵持不下、吴国国内空虚的时候,公子光许诺照顾专诸的老母、幼子,然后把专诸安排进吴王僚的侍从队伍。在一次宴饮的时候,专诸端着一盘烤鱼送到吴王僚面前,随即从鱼腹中抽出一柄匕首,刺入吴王僚的胸口。

公子光养了七年的死士,在这一刻,用他的生命完成了他的使命。

事后,公子光即位为吴国国君,史称吴王阖庐,并封专诸之子为卿,兑现了他给专诸的诺言。

而出访晋国归来的公子季札,不想因为王位之争引起吴国内乱,便说了一句“非我生乱,立者从之,先人之道也”,以长辈的身份承认了吴王阖庐的地位,公子掩余、公子烛庸回国无门,只能逃往楚国。

多年夙愿一朝告成,吴王阖庐自然不能忘记伍子胥,他把伍子胥召回来,任命为行人,共同参谋国事。

伍子胥,自此有了施展抱负的平台。

差不多相同时间,还有两人到了吴国——

楚国前任太宰伯州犁之子郤宛,因为品行正直声望甚高,得罪了位高权重的费无忌,费无忌便挑唆令尹子常,诛杀郤宛满门,唯有郤宛之子伯嚭逃往吴国,被吴王阖庐任命为大夫。

齐国陈无宇的三子陈书,因为战功卓著,被赐为孙氏,其后裔孙武为躲避齐国内乱逃往吴国,被吴王阖庐任命为将军。

雄主、复仇者、战神同时汇聚吴国,伐楚,势在必行。

日后的一系列纷争,也将在他们之间展开。


3



其实在吴王阖庐即位以前,吴、楚就爆发过局部战争,都是吴胜楚败。

其中一次是公元前519年的“鸡父(河南固始)大战”,吴国击败楚、顿、胡、沈、蔡、陈、许等七国联军,临阵斩杀胡、沈两国国君,俘虏陈国大夫夏啮……此人是春秋时期著名美女夏姬的后人。

Image

另一次是公元前518年,吴国在楚平王东巡的时候,尾随在他的身后,趁其不备一战攻取巢(安徽巢县)、钟离(安徽凤阳)

Image

受这两次战败的影响,楚国产生了强烈的畏战情绪,重新修筑了州屈(安徽凤阳)、丘皇(河南信阳、巢(安徽巢县、卷(河南叶县等四座城池,做为抵御入侵的军事堡垒。

楚国甚至开始加固郢都的城防,生怕吴国哪天兵临城下。

修城,必然要劳民伤财,这又在军事失败之后,极大的影响了楚国的民生和经济。这样的楚国,怎么可能正常健康的运转呢?

郑国的子大叔就评价说:“楚王将死矣。使民不安其土,民必忧,忧将及王,弗能久矣。”

在这样的背景下,公元前512年冬,吴王阖庐问伍子胥“伐楚之策”的时候,伍子胥就给吴王阖庐出了一条“弱楚”的阳谋——

楚昭王年幼无知,楚国政出多门,情报、谋略、战力都落于下风。那么吴国便可以组建三支军队,分批次到楚国境内诱敌,但不直接发生战争,而是楚军进、吴军撤,楚军撤、吴军进。等楚军疲惫不堪了,吴军的三支军队再集结起来,全力推进,必能大败楚军。

吴军一年又一年的骚扰,楚军一次又一次的战败,用不了多少年,楚国就彻底衰落了。

这个阳谋,晋国中军帅知罃曾用来“削郑弱楚”,现在伍子胥教给吴王阖庐,继续执行“弱楚”的任务。

毫无疑问,楚国要在同一块石头上绊倒两次,《春秋左传》就写道:“阖庐从之,楚于是乎始病。”

有了“弱楚”的阳谋,吴国便不必担心楚国了,静待花开即可,唯一的问题是,越国做为楚国的盟友,会不会在吴国伐楚的时候,在背后偷袭?

吴王阖庐认为,越国偷袭的可能性很大,于是在公元前510年,吴王阖庐出兵伐越,准备给越国一个大大的教训,打消越王允常的野心。

战争的结果,自然是吴国胜利、越国战败。

吴王阖庐知道,这是吴越的第一次交锋,越国远逊于吴国,但吴王阖庐不知道,他亲手开启了春秋争霸的最后一个副本,为数十年的吴越争霸埋下伏笔。

不过,无论吴王阖庐知道或不知道,他都不在乎,他现在最重要的任务是彻底战胜楚国,为吴国挣到天下最响亮的名声,为吴国融入中原诸侯国铺平道路。

Image

弱楚归弱楚,要真正出兵伐楚,总得有合适的机会、合适的名义吧?

它们到底在哪里呢?

答案是,吴国伐楚的机会和名义,都是蔡国给的。
蔡国做为楚国的附庸国,必须经常到楚国郢都朝贡,所以就在吴国“弱楚”备战的时候,蔡昭侯带着两块玉佩、两袭裘衣到郢都,向楚昭王进贡了一佩一裘,自己用了一佩一裘,两人饮宴甚欢。

那时执掌楚国军政大权的是令尹子常,他见到两位国君的玉佩和裘衣,非常羡慕,便向蔡昭侯讨要。

但蔡昭侯认为,我是君,你是臣,怎么能相提并论呢,坚决不给令尹子常。

见蔡昭侯不肯割爱,子常大怒,直接把蔡昭侯囚禁起来,整整关了三年。

同样的事情,唐成公也遇到了。

唐成公进贡的是两匹骏马,子常想要,唐成公不给,子常便把唐成公囚禁了三年。直到公元前507年,唐成公的随从偷了一匹骏马送给子常,唐成公才被放出来。

蔡昭侯听闻此事,无奈之下便把自己的玉佩和裘衣送给子常,果然,他也顺利放出来了。

走在回蔡国的路上,蔡昭侯发誓:“余所有济汉而南者,有若大川”——如果我再去楚国朝贡,不得好死。

因为晋国是各诸侯国公认的天下霸主,有维护天下秩序的责任,于是回国稍微休息一番,蔡昭侯便亲自到了晋国,以公子元和大夫之子做为人质,请求晋国伐楚,为诸侯国伸张正义。

原本这是晋国彻底击败楚国、重申天下霸主地位的绝佳机会,但问题是,那时晋国也没有英雄豪气了,朝堂遍布蝇营狗苟、心胸狭隘的大臣。

结果,蔡昭侯提出伐楚的要求之后,晋国的荀寅和楚国的子常一样,伸手向蔡昭侯讨要礼物,蔡昭侯不愿意给,荀寅便向范献子士鞅说:

“晋国被洪涝、疫疾困扰,中山国又在旁边虎视眈眈,这个时候伐楚,可是得不偿失啊。”

范献子士鞅一听,有道理,便拒绝了蔡昭侯,绝口不提伐楚的事。

为了安抚各诸侯国的情绪,晋国和刘、鲁、齐、宋、蔡、卫、陈、郑、许、曹、莒、邾、顿、胡、滕、薛、杞、小邾等诸侯国在召陵(河南郾城)会盟,口头宣布伐楚,实际按兵不动,但以沈国不参加会盟为由,允许蔡国兼并沈国,做为补偿。

这件事说明,晋国已经没有维护天下秩序的雄心、没有伸张正义的实力,那么自然而然的,晋国失去了天下霸主的地位——“晋于是乎失诸侯。”

晋国没有想到,伸手讨要贿赂就失去天下霸主的地位,晋国更没有想到,允许蔡昭侯灭沈,给吴国送去梦寐以求的机会。

因为沈国是楚国的附庸国,蔡昭侯灭沈,相当于蔑视楚国的威严,如果不严加惩治,楚国就无法号令其他附庸国。所以在公元前506年夏,蔡国灭沈以后,楚国直接出兵,包围蔡国都城。

蔡昭侯能怎么办?

不求援的话,蔡国便要灭国,求援的话,晋国又不愿南下伐楚。想来想去,蔡昭侯觉得,吴国屡败楚国,似乎可以一试。于是蔡昭侯以公子乾和大夫之子做为人质,请求吴国出兵伐楚。

现在压力给到吴国,他们会出兵吗?

当然会,吴国没有理由不出兵——

蔡国灭沈是晋国、召陵会盟同意的,吴国伐楚救蔡,可以向晋国以及中原各诸侯国示好,进一步得到他们的认可。

蔡昭侯复仇心切,非常渴望伐楚,此时又被楚军包围,那么吴国伐楚便可以得到蔡国的声援,不是孤军奋战。

弱楚计划执行数年,楚国已不是吴国的对手,吴国有绝对的信心击败楚国。

最重要的是,晋国拒绝伐楚,失去中原各诸侯国的拥护,衰落的迹象非常明显,如果此时伐楚成功,吴国就能以“维护天下秩序、伸张正义”的形象出现在世人面前,假以时日,说不定能取代晋国,问鼎天下霸主的地位。

可以说,这种出兵伐楚的机会百年难遇,吴国根本没有拒绝的理由。

于是在公元前506年冬,吴、蔡、唐结为盟友,吴王阖庐和伍子胥、孙武、伯嚭统兵西征,五战五捷,直入郢都,楚昭王逃往云梦泽,而伍子胥和伯嚭掘开楚平王的棺椁,鞭尸三百下。

那一刻,所有人的喜悦各不相同。

伍子胥和伯嚭是大仇得保的喜悦,孙武是才华得以施展的喜悦,吴王阖庐是实现父祖三代人遗愿的喜悦,蔡昭侯和唐成公是洗刷耻辱的喜悦。

那一刻,是他们人生中最酣畅淋漓的一刻。

#artContent h1{font-size:16px;font-weight: 400;}#artContent p img{float:none !important;}#artContent table{width:100% !import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