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伟,医学硕士,主治医师,毕业于陕西中医药大学中医内科学专业,擅长运用经方、中药、针灸治疗内科、儿科、妇科等疾病。纯中医思维辩证诊疗,用药轻灵柔和。

     王某,男,65岁,宝鸡人,退休职工,2024年8月1日初诊

     患者自诉:左脚红肿热痛3年余,反复发作。其妻代诉:曾输液、口服西药、中药治疗病情时好时坏。现症见左脚外踝部疼痛,皮肤发红伴有灼热感,口干、口苦,胸闷气短,偶有胸痛,小便黄,大便可,睡眠可,舌红苔中后部黄腻,脉弦滑。既往有高血压病史、曾做心脏支架手术、置入3个支架。


诊断:痛风

辨证:湿热毒瘀交阻于下伤及阴津

治法:利湿泄热解毒,活血化瘀生津

初诊:

桂枝7 赤芍15 知母12 黄柏6

苍术7 怀牛膝15 生薏米18 石膏15 

丹参15 土茯苓30 威灵仙7 薢15

车前草12 忍冬藤15

    7付

二诊:8月12日 左外踝疼痛红肿灼热减轻,口干口苦减轻。

桂枝7 赤芍15 知母9 黄柏4

苍术7 怀牛膝15 生薏米30 石膏20

纯中医治疗痛风一例

丹参15 土茯苓30 薢12 车前草30 

柴胡9 黄芩9 茵陈12 丝瓜络7

    7付

三诊:8月24日 诸症均减。

桂枝4 白芍10 赤芍15 知母8 

黄柏3 苍术8 怀牛膝15 生薏米24 

石膏20 土茯苓24 薢20 鸡血藤30 

桑枝24 竹茹8 丝瓜络8

    7付

四诊:9月2日 左脚已不肿,口干口苦消失,小便转清。

桂枝7 白芍10 赤芍10 黄柏3

苍术7 怀牛膝15 石膏18 木瓜10 

柴胡8 黄芩8 天花粉10 土茯苓30

威灵仙8 薢15 忍冬藤20 丝瓜络7 

生地10

    7付

经过治疗后脚踝红肿热痛消失。


按:该患者痛风3年余,病情反复发作。近期发作疼痛肿胀难忍,经输液、口服中药治疗效果不显著。其妻曾在我处就诊,遂携其先生来诊。此病因嘌呤代谢紊乱引起,多由贪酒,嗜肥甘厚味及动物内脏、高汤等导致。在我国古代医学中属于“湿热痹、脚气”范畴。
       首诊见其左脚踝红肿疼痛伴有灼热感,舌红苔中后部黄腻,脉弦滑,乃湿热下注。痰湿痹阻经络,停着经隧,血行不畅,尿酸代谢不出去,痰湿瘀毒积聚日久故红肿热痛,化热伤阴故口干。胸闷气短、偶有胸痛乃是胸痹,患者曾做支架治疗。
       我用桂枝芍药知母汤合四妙散、白虎加苍术汤化裁。桂枝芍药知母祛风湿热痹,四妙散清利湿热于下焦,白虎加苍术汤清热燥湿生津。土茯苓、威灵仙、薢为治疗痛风降低尿酸专药。《本草纲目》:“薢可去浊分清”。威灵仙在《药品化义》中记载:“积湿停痰,血凝气滞,诸实宜之”,对于改善关节肿痛确有殊功。土茯苓利湿泄热为治疗痛风要药。丹参活血化瘀对于心脏疾患也有一定好处。舌苔黄腻加竹茹,竹茹是从竹子内层薄壁组织刮的竹丝,以药法象,我认为竹茹也有疏通经络的作用,其本有清热化痰作用,我认为竹茹对于痰热流注于肢体经络的病症效果很好,这是我的个人经验。口干口苦加柴胡、黄芩、天花粉、茵陈。鸡血藤、丝瓜络、桑枝舒筋活络,通利关节。忍冬藤清热通络,车前草使湿热毒从小便而出,加快尿酸代谢。生地、白芍滋阴生津。木瓜疏筋化湿,一举两得。后随症加减,患者舌红苔黄腻转为舌淡红苔薄白。热清、湿去、毒消、瘀除、津生则痛风何有?
       该患者依从性很好,经过治疗后,患者左脚红肿疼痛完全消失,近几月未再发作,其妻发来问候,我倍感欣慰。作为一名中医,此刻有一种坐看云起时,悠然见南山的心境。我们所讲的修心,我想大抵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