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优秀作品

我们邀请了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2级建筑学专业的闫煜堃同学

分享她的大二课程设计《浮隐于市》

此作品入围东南新人赛百强

作者按

大家好!很高兴能分享有关我大二下哈工大“浮隐于市”课题的设计方案。

该场地选自已停用的哈尔滨老焊接厂,有独特的工业底蕴。经过多次调研走访,围绕气候条件及人群特点想将这片场地改为城市绿色公园,并将建筑融于公园中,想让设计既能满足个人寻求静谧与独处的需求,又能促进群体间的和谐共生与活力交流,营造“小隐于野,大隐于市”之感。

方案本身存在许多值得需要精进和细化的地方,由于目前知识储备关系和时间关系只能尽力做于此,之前看过LAC空间学社公众号分享的作品都极具创意创新,我也在不断学习,请大家多多包涵与斧正。

任务书与前期调研

本次场地选在哈尔滨老焊接厂,课设分为两个阶段,一期建筑为老旧厂房改造为建筑师展馆,要求保留其原有桁架结构,二期建筑做创新创业中心,要求两期建筑相互呼应与协调。

场地初印象

调研初印象在下午4点左右,对场地环境有了大概了解:

(1)场地南面、西北面与东北面均有历史建筑需保护维修。

(2)场地四周因墙体年久失修产生形变、歪斜而成危墙,也因该场地较为封闭需进行墙体重建及墙体立面装饰以吸引更多人群使用。

(3)因大量施工拆除工作及常年无人使用等原因造成场地内部地形复杂、环境脏乱等问题以待解决。

(4)目前该场地有和兴路,八元街两处出入口,后期设计可在汉兴街增设一处出入口,原因为八元街为单行车道,增设汉兴街出入口可供和兴路车辆进入;由于汉兴街有多处废弃商品房,增设汉兴街出入口并招商盘活这些废弃商品房,可带动个体经济,吸引人流。

多次调研与问题发现

集体调研之外,我抽空多次去了场地。发现了一个有趣现象。场地对面与哈尔滨著名打卡地师大夜市仅一条8车道之隔,气氛、人流量、设备设施却截然不同。周边居民楼密布,师大夜市为居民提供热闹的市井气息,而如若住宅居民想独处静思、接触自然却鲜少有活动场地。

▲同一时间师大夜市与场地人流对比

恰巧此片老焊接厂区域使用效率极低,造成空间资源的极大浪费,且在相关公共配套服务设施的建设上一直处于停滞状态,未能有效承载起周边居民生活的多元需求,加之哈尔滨特殊寒地气候,接触绿色的时间本就不多。因此如何激活闲置的厂房场地来激活居民“闲置”的生活,“城市公园”这一概念便初步确定。

设计策略

前期构思上,我紧紧围绕城市公园这一概念,从不规则场地中的长方形高差场地入手,思考怎样的特色空间与流线能承载尽可能多样的使用需求,进而一定程度上弥补原本场地部分如休憩、观景、交流、简餐、咖啡、展示、表演等础服务功能,让周围的居民也能参与建筑中去,最终,我细化到以“庭廊相生”为设计概念,以两个面向不同人群的庭院贯穿场地,营造出动与静、建筑与自然、目的性与漫游性的生动关系。

建筑与自然

一期建筑为焊接厂改造,如何能在保留工业气息的同时增添新与旧的碰撞,我想到了双层表皮。用白色冲孔铝板附在红砖墙外,人们在冲孔板中随楼梯上下内外穿梭,充分感受工业气息同时也有丰富趣味。立面看,平台随室内功能窜出形成不同观景台;室内看,随立面流线形成新的空间功能秩序。升至最高处,公园景色收入眼底。廊道与冲孔铝板元素延伸至二期建筑,使一二期建筑在材质上有所呼应。

冲孔铝板也想给未来爬藤植物留一些可能性,呼应自然性与“城市公园”概念。

图为中期检查时的立面效果图,最终考虑到两期建筑的整体协调性,对立面及流线做了适当简化。

二期建筑设计为下沉式入口,因借地势、根据庭院及体块功能将任务书规定的2000㎡空间打散,逐渐下降的标高让建筑的巨大体量感融于场地中。

入口前自然形成展馆与创业中心过渡的广场。场地人的实际体验是面向自然和活动的庭院。当人进入门厅,根据不同目的走入玻璃廊道。汲取夏日庭院绿色与冰城冬日雪后明媚的阳光,偶有孩子们的笑声传来,如同行走于村落巷道巷道,在一点透视下的空间里,更加清晰地感受着封闭廊道与开放庭院共同营造的氛围。

建筑屋顶的延展至长方形场地上,犹如自然的联合体,人们能从建筑南侧的屋顶拾级而上,,以延伸式的景观体验为市民与创业者创造和自然的互动机会。整个空中廊道是一个空中的城市公共空间,使之与场地绿植景观相呼应,成为眺望城市和可供休憩的公众活动场所。

空中廊道流线起伏多变,途径两个庭院,最终从北部结束。行人在漫游中穿越不同的功能场所,增加了体验感与建筑的公共性,使各个楼层与地面建立了联系。

行至三层,左边的透光红砖墙与右侧冲孔铝板为空间赋予工业与美学的双重色彩。清晨时分,晨曦从表面的孔洞和开口中透射出来,将整个建筑渲染成一盏温润的明灯。办公功能体块因错动和连续变得既独立又混合,形成了一个立体的、丰富的建筑师创新创业中心。

目的性与漫游性

一期建筑我从图底关系、场地肌理入手,将方盒体置入桁架结构中。盒体做展厅,错落放置并用廊道串联,使展厅成为较独立空间,游览流线互不打扰。材料用富有老工业气息的红砖,花砖的穿插增强立面趣味性与韵律感。后勤办公流线主要考虑展品的运输流线,与游览流线分开设置保证安全便捷。

二期建筑主要功能为办公,要求6-8个小办公间与一个350㎡-400㎡的大办公空间。基于前期环境调研上静下动,将小办公室与小会议室放在靠南的两个体块二层,保证良好的采光朝向,并置入两个独立的交通空间保证动静流线不会互相打扰。一层则设计为公共性较强的功能空间,如咖啡厅、自助餐厅等,此建筑也承载力更多社会功能。


北部体块一层的公共性依然很强,由玻璃廊道可以直接到达,给居民也提供了交流室内空间。二三层则完全设为办公空间,内部多层次的垂直空间设计,给予办公人员更多选择性的空间,比如专注工作区域、协作区域等,提高了办公效率,实现社区化办公。

模型照片


后记-感悟与思考

“城市公园”,作为城市生态体系中的关键”绿肺”,其角色已悄然演化为城市有机体不可或缺的”活力引擎”,承载起市民工作之余的多元化活动需求。合理转化与激活潜在消极空间,充分挖掘并释放公场地活力,构建了一系列既生机勃勃又自然开放的“庭院群落”,无论是自我沉思还是与亲朋共享欢愉,都能得到完美的满足与释放。此方案从调研入手,顺应周边肌理,各式各样的盒子置入,廊道空间高低变化,红砖铝网新旧碰撞,穿越其中,犹如穿梭于过去与现在。

向前走过天桥,漫步在哈尔滨师大夜市,这片热闹非凡的市集仿佛成为了冰城夜晚的璀璨明珠,以独特的烟火气和地方特色,展现出别样的“热”与“盛”。摊位林立,人声鼎沸,每一处都散发着哈尔滨独有的魅力与风情。

未来,城市公园将与师大夜市一起,展示哈尔滨丰富多彩的生活图景与火热的心。

图文来源 /闫煜堃

文中作品及图片归原作者本人所有

未经允许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