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耳其是横跨亚、欧两洲的亚洲国家,疆域面积为78万左右平方公里,其中亚洲部分占比97%,欧洲部分占比3%。人口数量8530万左右,官方语言为土耳其语。土耳其首都为安卡拉,最大的城市是伊斯坦布尔。

塞尔柱帝国时期(公元1037年—公元1194年)

公元657年,活动在中亚地区的游牧民族西突厥人,遭到唐高宗李治派来的战神苏定方征讨。结果,西突厥可汗阿史那贺鲁被俘,西突厥灭亡。部分西突厥部落举族西迁小亚细亚,成为后来奥斯曼土耳其人的祖先。

影视中的中国皇帝――唐高宗李治

公元1055年,在首领图格里勒·贝格的率领下,突厥塞尔柱人攻陷了阿拉伯帝国的都城巴格达。随后,图格里勒获得了伊斯兰国家君主“苏丹”的称号,一个由古突厥部落联盟建立的塞尔柱帝国正式崛起。

塞尔柱帝国版图

公元1071年,突厥塞尔柱人在新一任君主苏丹阿尔斯兰率领下,在拜占庭帝国控制的曼齐克特(今土耳其马拉兹吉尔特),与欧洲最强大、文明程度最高的拜占庭帝国(东罗马帝国)展开了一场决战。最终,塞尔柱人取得了决定性胜利,拜占庭帝国的君王罗曼努斯四世被俘。从此,塞尔柱帝国完全占据了小亚细亚,预示着基督教在小亚细亚统治的结束。

这场战役成为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战役之一。因为它为拜占庭帝国带来了持久性的灾难,失去了最主要的兵源地一﹣安纳托利亚地区。这使得拜占庭帝国的军队数量严重受限,再无能力收复失去的疆土,成为帝国由盛转衰的标志。

塞尔柱人

公元1097年,突厥塞尔柱人在小亚细亚建立的罗姆苏丹国,正遭受着欧洲10万十字军的围攻,结果惨败。

这个罗姆苏丹国,最初只是塞尔柱帝国的一个封地。一国之君苏丹将这里分封给了自己的表弟苏里曼。没想到,自从塞尔柱帝国衰落之后,苏里曼自己就独立建国,不断壮大起来了。

罗姆苏丹国

公元1176年,迈里奥法克垅之战爆发,开雷斯二世率罗姆军奋起迎战。拜占廷军大败。

这一次的惨败让拜占庭帝国彻底没落,从此打消了将突厥人赶出小亚细亚的念头。突厥人统治小亚细亚成为既定事实。

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时期(公元1299年—公元1923年)

13世纪末,在蒙古人的侵略下,罗姆苏丹国逐渐衰落,分裂成36个小国。

蒙古骑兵

公元1299年,趁塞尔柱罗姆苏丹国分裂,奥斯曼领导的一支土耳其部落正式宣布独立,称号“加齐”,以奥斯曼命名的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建立。

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建立者

公元1302年,奥斯曼土耳其帝国与拜占庭帝国(东罗马帝国)直接对战,出兵入侵拜占庭帝国的领地科云希萨尔。结局是拜占庭帝国战败。

此战之后,奥斯曼声名远播,小亚细亚半岛的势力纷纷慕名来投,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实力进一步壮大。可以说,这时的奥斯曼帝国才真正称得上国家。

公元1308年,塞尔柱人的罗姆苏丹国被蒙古灭亡。

公元1326年,奥尔汗(奥斯曼的二儿子)继承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君主之位,在他的统治下,奥斯曼土耳其帝国迅速崛起。奥尔汗带领奥斯曼的军队不断向西扩张,势力发展到小亚细亚西部,与拜占庭首都君士坦丁堡隔海相望。

奥尔汗

公元1337年,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攻陷拜占庭帝国的尼科米底亚,定都于布尔萨

公元1353年,奥尔汗的儿子苏莱曼·帕夏率领一支奥斯曼军队渡过赫勒斯滂海峡占领了加里波利,自此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在欧洲有了第一个军事据点。

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占领加里波利后,奥尔汗真正实现了通过外交和军事手段染指欧洲的目的,为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进一步扩张奠定了基础。

加里波利(加利波利)

公元1371年,奥斯曼土耳其帝国苏丹穆拉德一世在马里查河畔打败塞尔维亚、保加利亚、瓦拉几亚和匈牙利联军,进占马其顿,迫使保加利亚、拜占庭等国称臣纳贡。

公元1389年,奥斯曼土耳其帝国与塞尔维亚在科索沃地区爆发大规模会战。战役中,奥斯曼土耳其帝国苏丹穆拉德一世被塞尔维亚骑士米洛斯刺杀,但塞尔维亚一边因为叛军的出卖而最终战败。

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苏丹穆拉德一世死后,儿子巴耶济德继位。巴耶济德不同于父亲的老成持重,脾气非常暴躁,刚一继位就命人用弓弦勒死了弟弟,为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开了一个登基杀兄弟的先河。

科索沃之战

公元1396年,匈牙利王国、法兰西王国、英格兰王国、医院骑士团、威尼斯共和国及欧洲各地的其他军团和个体组成的联军,与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在多瑙河岸上的尼科堡爆发大战,最终由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取胜,这场战役也被称为尼科堡十字军东征

公元1402年,奥斯曼土耳其帝国苏丹巴耶济德一世率军与帖木儿帝国的建立者帖木儿率领的军队,在安卡拉城附近交战,最终奥斯曼土耳其军战败,巴耶济德一世被俘。

安卡拉之败使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元气大伤,之后,由于帝国没有统治者,导致了长达10年的争位内乱,这也给拜占廷帝国(东罗马帝国)的苟延残喘提供了契机。

帖木儿帝国

公元1402年―公元1413年,奥斯曼土耳其帝国苏丹巴耶济德一世在安卡拉之战中战败被俘,不久身亡。奥斯曼土耳其帝国诸王子对王位展开激烈争夺,内战持续10年之久。最终穆罕默德获胜。

穆罕默德一世统一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后,收复了在小亚细亚部分的几乎全部领土。接着,以和平的方式让奥斯曼土耳其帝国休养生息和迅速恢复国力。

公元1453,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军队在苏丹穆罕默德二世的率领下攻入拜占庭首都君士坦丁堡,拜占庭帝国灭亡。这一事件,也标志着欧洲中世纪时代的终结。

拜占庭帝国(东罗马帝国)灭亡后,欧洲基督教国家在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牵制据点消失,从此他们要直接面对这个逐渐强大的伊斯兰教力量。

君士坦丁堡

公元1459年,奥斯曼土耳其帝国苏丹穆罕默德二世率军吞并了塞尔维亚

公元1463年―公元1479年,第一次威土战争,威尼斯在巴尔干南部的属地内格罗蓬特公国、利姆诺斯岛和威属阿尔巴尼亚被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占领,使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在巴尔干南部有了出海口。

公元1499年,奥斯曼土耳其帝国舰队与威尼斯舰队在宗奇奥峡湾发生大规模海战,最终威尼斯舰队战败。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军最终占领了勒班陀。

公元1517年,奥斯曼土耳其帝国苏丹塞利姆一世率军攻占埃及的马穆鲁克王朝首都开罗,马穆鲁克王朝灭亡。

公元1521年,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在位时间最久的君主苏莱曼一世在继任第二年,便开始征服匈牙利王国的重镇贝尔格莱德。通过征服匈牙利,苏莱曼解除了帝国向欧洲扩张的唯一障碍。

苏莱曼一世

公元1529年,君主“苏丹”苏莱曼一世亲自率领10万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大军,穿过多瑙河河谷,围困奥地利的首都维也纳,踏出了他第一次侵略中欧、也是最雄心勃勃的一次远征。但是最后,围困维也纳之战的大军兵败如山倒。

公元1534年,奧斯曼土耳其帝国苏丹苏莱曼亲率大军东征,占领了巴格达萨非王朝在伊拉克的总督开门投降。

公元1536年,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苏莱曼大帝处死了自己曾经最信任和宠爱的大臣易卜拉欣·帕夏

帕夏的死带来了苏莱曼大帝统治后期政治权利的失衡,皇后许蕾姆苏丹实力壮大,后宫干政和政治内乱成为奥斯曼帝国未来政治斗争的主旋律。也是帝国衰落的开始。

公元1538年,苏莱曼大帝为了与神圣罗马皇帝查理五世争夺地中海霸权,派遣奥斯曼土耳其帝国舰队与西班牙、葡萄牙等多国联合舰队,在希腊北部的普雷韦扎海域展开了一场对决。这场战役成为16世纪地中海最大的三场海战之一。

这场只进行了三天的海战让苏莱曼大帝取得了决定性胜利,为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统治地中海打开了大门。对于苏莱曼大帝个人来说,也进入了武功的全盛时期,他的舰队称霸地中海、红海和波斯湾,成为地跨亚欧非三大洲的“万国之主”。

普雷韦扎之战

公元1540年,苏莱曼大帝在土耳其内部和已经征服的亚非地区,颁布了一套普遍性法典。法典的颁布,标志着苏莱曼一世停止对外扩张势头,开始更加关注如何营建这个刚刚打下来的江山。

公元1566年,建立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最大版图的苏莱曼大帝病死在了远征匈牙利途中。苏莱曼大帝的去世引发了各地军官的暴动反叛,让帝国陷入极度混乱的状态。

公元1570年左右―公元1661年左右,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杰拉里叛乱爆发。

公元1566年以后,在小亚细亚和叙利亚地区出现了多次大规模的叛乱,这些叛乱者被成为“杰拉里”。杰拉里原本是小亚细亚地区对于山贼的称呼。因为这些叛乱者主要是一些袭击防卫薄弱的农村和市镇的草寇和暴徒、从征服脱离出来的叛军,于是称他们为“贼”。

杰拉里叛乱的士兵

公元1651年,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皇太后柯塞姆苏丹被图尔汗王妃科普鲁卢·穆罕默德帕夏暗杀。

柯塞姆的被杀是苏莱曼大帝之后后宫干政和内乱迭出状态的终结,也是帝国衰落的 一个预兆。

柯塞姆苏丹被刺杀

公元1656年科普鲁卢·穆罕默德帕夏当选为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大维齐尔(宰相),科普鲁卢家族开始掌握实权。

科普鲁卢家族执政是帝国经历一段后宫干政、内乱迭出的混乱状态之后,才显现出来的复苏迹象,但最终还是无法拯救帝国没落的命运。

公元1661年左右,科普鲁卢·穆罕默德帕夏,平定了杰拉里叛乱

公元1676年—公元1681年,第一次俄土战争爆发。

双方没能分出胜负,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由于未能达到目的,被迫于1681年签订了《巴赫奇萨赖和约》,承认左岸乌克兰与俄国的重新合并以及对第涅伯河左岸地区的统治。

公元1683年,在大维齐尔(宰相)卡拉·穆斯塔法(科普鲁卢·穆罕默德帕夏的女婿)的率领下,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军队围攻了维也纳两个月,最终因受到波兰军队的攻击,以战败收场,结束了向欧洲的扩张。

维也纳之战后,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结束了向欧洲的扩张,转为战略守势。欧洲各国在奥地利哈布斯堡王朝率领下连续发动对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战争,奥斯曼帝国开始衰落。

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军队围攻维也纳

带你简单了解土耳其的历史

公元1686年―公元1700年,第二次俄土战争爆发。

公元1700年,俄国同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缔结了《君士坦丁堡和约》,将亚速和延伸到米乌斯河的亚速海沿岸一带归属俄国。俄国有权在君士坦丁堡派驻一名公使,东正教徒可以参拜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境内的圣地。

公元1699年,奥斯曼土耳其帝国与奥地利为首的欧洲各国签订《卡尔洛维茨条约》,割让匈牙利求和,结束了双方长达16年的战争。

签订《卡尔洛维茨条约》使奥斯曼土耳其帝国丢掉了匈牙利的领土,标志着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向欧洲扩张的正式结束。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统治者也意识到了帝国正落后于西方,开始尝试推行改革。

公元1710年―公元1711年,第三次俄土战争爆发。

最终以俄国的失败告终。俄国被迫放弃亚速,拆毁亚速海沿岸的工事。公元1711年,俄土签订《普鲁特和约》,亚速重归奥斯曼土耳其帝国。

公元1730年,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常备军耶尼切里发动叛乱,苏丹艾哈迈德三世被迫退位,马哈茂德一世继位。

艾哈迈德三世

公元1735年―公元1739年,俄罗斯帝国向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开战,第四次俄土战争爆发。

公元1739年,俄国同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签订了《尼什条约》,俄国将已占领的瓦拉吉亚和摩尔达维亚等地全部归还奥斯曼土耳其帝国,获得了在亚速海建立港口的权利,但不得驻军和建造防御工事。收回被神圣罗马帝国割占的大片领土,同时从俄国手中收回在战争中失去的包括奥恰科夫在内的克里米亚等地区。

公元1768年―公元1774年,第五次俄土战争爆发。

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战败,公元1774年,双方签订《库楚克开纳吉和约》,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允许俄罗斯人建立黑海舰队,放弃对克里米亚汗国的宗主权,结束了对克里米亚长达300年的统治。

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向俄国赔偿400万卢布。俄国并且又获得了第聂伯河和南布格河之间的地区和刻赤海峡,打通了黑海出海口,克里木汗国宣告’独立’,并入俄国版图。

公元1787年―公元1792年,奥斯曼土耳其帝国要求俄国撤出克里米亚,俄国随即宣战,第六次俄土战争爆发。

公元1792年,俄土签定《雅西和约》,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在第六次俄土战争中战败,被迫割让德涅斯特河以东的土地。从此,黑海北岸全部处在俄国统治之下

公元1806年―公元1812年,第七次俄土战争爆发。

奧斯曼土耳其帝国战败,双方于1812年签订《布加勒斯特和约》,俄国攫取了罗马尼亚的比萨拉比亚,把边界推进到普鲁特河和多瑙河河口。

公元1807年,博斯普鲁斯民兵联合近卫军发动兵变,迫使奥斯曼土耳其帝国苏丹塞利姆三世退位,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军事改革失败。

塞利姆三世被迫退位,标志着新秩序改革的失败,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军事现代化功亏一篑。

塞利姆三世

公元1821年,希腊爆发争取独立的起义,奥斯曼土耳其帝国苏丹马哈茂德二世随即开始对起义镇压。

公元1826年,奥斯曼土耳其帝国苏丹马哈茂德二世粉碎近卫军兵变,随即将近卫军解散,史称“吉祥事变”

塞利姆三世认为世袭化的近卫军缺乏动力,毫无进取心和纪律性,导致奥斯曼帝国屡屡败给俄罗斯等欧洲国家。而且近卫军为了自身利益,历史上多次发动兵变,严重威胁苏丹的统治。马哈茂德二世对此非常认同。

吉祥事变的发生,也意味着阻挠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改革的最大障碍近卫军被清除,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军事现代化正式开启。

奥斯曼土耳其帝国近卫军也称耶尼切里,成立于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早期。

公元1828年―公元1829年,第八次俄土战争爆发。

公元1829年,土俄签订了《阿德里安堡和约》 确定俄国获得多瑙河口及其附近岛屿和黑海东岸,多瑙河沿岸各公国塞尔维亚、摩尔多瓦和瓦拉吉亚自治,由俄国负责保护。

同时承认格鲁吉亚、伊麦列齐亚、古里亚以及《土尔克曼柴条约》从伊朗手中获得的埃里万汗国和纳希切万汗国并入俄国。

公元1829年,有于俄罗斯的强硬干预,奥斯曼土耳其帝国被迫签订《阿德里安堡条约》,被迫承认了希腊独立。

希腊人是第一个从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统治中独立出来的民族,奥斯曼土耳其帝国从此开始瓦解。

公元1839年11月3日,奥斯曼土耳其帝国苏丹阿卜杜勒迈吉德一世在皇宫花厅颁布御诏,宣布开始“坦志麦特”时代(意为秩序重整),正式开始全面改革。

阿卜杜勒迈吉德一世

公元1853年―公元1856年,第九次俄土战争爆发。

公元1856年,双方签署《巴黎和约》,禁止俄国在黑海拥有舰队和海军基地,不准俄国在波罗的海的阿兰群岛设防等。俄国同时又丧失了在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多瑙河流域和黑海的重要权利,前八次俄土战争成果丧失殆尽。

俄国战败的一半原因是由于英国和法国等欧洲其他国家的干预,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得与幸存。

公元1876年,大维齐尔(宰相)米德哈特着手制定第一部宪法,开始了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第一次立宪时期。

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宪法保留了苏丹的不少特权,但依然是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实行君主立宪的第一次尝试,对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民主政治发展留下了深远影响。

1876年的奥斯曼土耳其帝国议会

公元1877年―公元1878年,第十次俄土战争爆发。

公元1878年,有关各国召开了柏林会议,签订《柏林和约》,规定保加利亚北部自治,须向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纳贡,南部实行行政自治,仍隶属于奥斯曼土耳其帝国;马其顿和色雷斯归还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塞尔维亚、黑山、罗马尼亚独立;俄国重新获得南比萨拉比亚、巴统、卡尔斯、阿尔达罕等地,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由奥匈帝国占领,奥斯曼土耳其帝国赔款3亿卢布,英国占领塞浦路斯。

公元1878年,阿卜杜勒·哈米德二世下令废除宪法并解散议会,开始专制统治。

公元1908年7月24日,奥斯曼土耳其帝国苏丹阿卜杜勒·哈米德二世被迫妥协,宣布恢复执行宪法,重开议会。

公元1911年9月28日,意大利以其在的黎波里和昔兰尼加的利益受到侵犯为借口,向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发出最后通牒,要求同意其进驻的黎波里,但却遭拒绝,于是在次日向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宣战。

意大利王国于公元1861年成立,因国家发展的需要,追求财富的渴望,以及深受其他欧洲国家的影响,殖民意识逐渐兴起,同样加入了争夺殖民地的行列。

非洲利比亚最富裕的两个地区

公元1912年10月18日,意大利和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签署《乌希条约》,奥斯曼土耳其暂时获得了爱琴海上岛屿,却永久丢掉了非洲的北非地区利比亚。意土战争结束。

公元1912年10月底左右,黑山、塞尔维亚、希腊和保加利亚这四个国家组成巴尔干同盟,并先后向奥斯曼土耳其宣战。第一次巴尔干战争打响。

1913年5月30日,与巴尔干联盟四国签署了《伦敦条约》。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正式放弃除伊斯坦布尔周边地区以外的全部欧洲领土,这意味着它丧失了83%的欧洲领土和69%的欧洲人口。第一次巴尔干战争,就以奥斯曼土耳其帝国被宰割而结束。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彻底沦为了西亚病夫。

公元1912年―公元1913年爆发的第一次巴尔干战争,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战败,割让埃迪尔内

埃迪尔内

公元1913年7月16日,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向保加利亚发动进攻,欲趁机收复失地。

第一次巴尔干战争结束后,由于“分赃不均”,保加利亚对塞尔维亚等国发动战争。

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则重新获得了东色雷斯地区,以及亚德里亚堡。

公元1914年,奥斯曼土耳其帝国与德国签订同盟条约,以联合对抗双方的共同敌人俄国。

土耳其与德国合作的契机,是萨拉热窝事件。结盟前一个月,奥匈帝国王储斐迪南大公在访问萨拉热窝时,被塞尔维亚民族主义者刺杀。此事让奥匈帝国和塞尔维亚之间的战争一触即发,塞尔维亚背后的俄国也摩拳擦掌,加紧部署兵力,企图趁机占领土耳其海峡和土耳其东部领土。面对强大的俄国,土耳其根本无力对抗,他希望找个大国做盟友,好在关键时刻抑制俄国的行为。

公元1914年10月29日,土耳其舰队在黑海攻击俄国海军。十几天后,土耳其正式向协约国英、法、俄宣战。从此,土耳其正式加入第一次世界大战,站在同盟国一方与协约国为敌。

三个月前,土耳其与同盟国的德国成为盟友,有义务在德俄开战后,与德国共同作战。但拖了这么久才开第一枪,是因为土耳其并不想真打。因为此前几年,土耳其经过意土战争和两次巴尔干战争元气大伤,需要修养生息,与德国结盟,只为防御来自俄国的威胁。

土耳其只是一个农业国,却被拖入一场工业化战争,在交战双方的所有国家中,土耳其几乎成了最为薄弱的一环,一宣战,立马成为协约各国的靶子。俄国侵入土耳其东部,占领安纳托利亚,英法从南部全线攻入,英国在西南夺得美索不达米亚,在南部策动埃及的土耳其自治省独立,至于红海和地中海的主导权,则牢牢控制在英法两国手中。

公元1915年12月,土耳其联合德军,成功在土耳其西侧的加里波利半岛,阻击英国领导的50万大军,史称加里波利战役

土耳其海峡爆发的加里波利战役

公元1917年底,英国军队攻占耶路撒冷,这个被奥斯曼土耳其统治长达400年的宗教圣城,终于脱离了土耳其的掌控。

公元1918年10月底,土耳其和英国在土耳其蒙德罗斯签订停战协议,彻底结束两国间的交战状态,土耳其正式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协议的内容非常苛刻,它规定协约国部队可以进驻土耳其任何战略要地,可以占领土耳其东部亚美尼亚省的任何地方。

公元1920年,根据协约国和土耳其签订的《色佛尔条约》,给予土耳其东部的亚美尼亚省以独立地位,把土耳其西部城市伊兹密尔划拨给希腊。法国和希腊军队因此进驻土耳其,引发凯末尔等民族主义者抗议。凯末尔在安卡拉召集大国民议会,成立反政府新政权,对抗协约国势力。凯末尔被选为议长。凯末尔宣布,开始取代伊斯坦布尔的土耳其政府,成为土耳其最高代表。

作为第一次世界大战战败国,奥斯曼土耳其几百年来扩张占领的土地,基本被协约国瓜分完毕。但让土耳其人不能忍受的是,他们世代生存的土耳其固有领土,也通过《色佛尔条约》,被大大削弱:西部城市伊兹密尔被划给希腊,东部亚美尼亚省也在法国支持下独立。

土耳其国父――凯末尔

公元1920年―公元1922年,凯末尔领导民族主义者,击退土耳其境内的法国、希腊部队,以及亚美尼亚独立分子,保护了土耳其的独立和完整。

凯末尔经过独立战争,让第一次世界大战战后支离破碎的土耳其重新以完整的姿态获取独立地位。所以土耳其独立战争,被称为20世纪最伟大的事业之一。

土耳其共和国时期(公元1923年―至今)

公元1923年10月29日,在独立战争中取胜的土耳其,跟协约国签订《洛桑条约》,确定了现代土耳其的国家领土边界。几个月后,土耳其共和国成立,凯末尔当选为第一任总统。

从1922年开始,土耳其在凯末尔的主导下,废黜苏丹制和哈里发制,开启了一系列世俗化改革。从此,土耳其从一个政教合一的国家,逐渐变为世俗的共和国。苏丹是土耳其的君主,哈里发是伊斯兰教的领袖。长期以来,奥斯曼家族的人担任苏丹,并兼任哈里发。

凯末尔的世俗化改革,让土耳其率先在伊斯兰教国家中,建立了稳定的民主制度。这也为经济领域的现代化改革奠定了基础,让土耳其基本保持了社会的安定。

公元1928年,凯末尔主导土耳其修改宪法,伊斯兰教是土耳其国教的规定,从宪法中删除。

公元1929―公元1932年,凯末尔的思想被体系化,这一时期经济危机严重影响土耳其,货币持续贬值。

公元1933―公元1939年,奉行国家资本主义,经济上制定和实行五年计划使得国家持续发展。

公元1950年5月22日,杰拉勒·拜亚尔出任总统。

公元1966年,杰夫德特·苏奈出任总统。

公元1973年4月6日,法赫里·科鲁蒂尔克出任总统。

公元1980年9月12日,凯南·埃夫伦出任总统。

公元2003年,埃尔多安出任总统。

公元2017年4月17日,土耳其全民修宪公投实现了议会制到总统制的转型。总统将被赋予更多的行政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