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亲的孩子必然缺少爱吗?——《我的爸爸叫焦尼》

一、故事梗概

这是一个叫狄姆的小男孩讲述的非常温馨感人的小故事,主人公狄姆是一个离异家庭的孩子,他不能经常见到爸爸焦尼,然而只要能和爸爸在一起每一分钟都是快乐的。他告诉热狗店的阿姨、电影院的伯伯、披萨店的邻居,告诉所有人他身边站的就是他爸爸。他为爸爸自豪,当火车走远,他期待着下一次和爸爸见面的时间。

二、绘本信息

书名:我的爸爸叫焦尼

文:[瑞典]波·R·汉伯格

图:[瑞典]爱娃·艾瑞克松

译者:彭懿

适读年龄:3-6岁 (仅供参考,并非绝对)

出版社:湖北美术版

三、导读

封面

温馨的橙红色封面,醒目的是一对父子手牵着手互相对望着,相似的模样,微笑也一样,这似乎已经是一种久别重逢的预示,这对父子为什么这么盼望相见,接下来正文就给出了答案。

你猜出了小男孩儿讲述这个故事是在春天、夏天、秋天还是冬天?他和爸爸之间发生了哪些故事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第1画面】

原文:

火车就要来了。爸爸坐的火车……

秋天开始的时候,我和妈妈搬到了这座小城。从那以后,我一直都没有见到过爸爸。不过,今天我可以和爸爸在一起过一整天。

你听到了吗,狄姆?焦尼到来之前,你呆在这里不要动!” 妈妈说完,把我留在站台上就走了。

我的名字叫狄姆,爸爸叫焦尼。

解析:

绘本的开头就颇“耐人寻味”,一个小男孩独自站在火车站台上手插在兜里显得淡定侧向火车来的方向不错眼珠地盯着远方,坚定的眼神又让人感知其对父亲到来的期盼。

故事采用了第一人称,以男孩狄姆的口吻讲述了他与父亲度过的美好的一天。我们可以了解到,自秋天小男孩狄姆和妈妈搬到一座小城,他们已经不再和爸爸一起住了。而今天,正是爸爸坐火车来见狄姆的日子。

这里作者便埋下了一个伏笔:为什么他们没有一起住了呢?最重要的是,妈妈竟然没有陪狄姆一起等待爸爸的到来,而是先行离开了?

此刻站台的时钟指向近10:30,而封面的时钟正好为10:30。

【第2画面】

原文:

火车终于来了。它——”地发出一声好像叹气的声音,哐当一下停了下来。是不是从很远的地方跑来,累坏了呢?

车门——”的一声吐了口气,慢慢地打开了。

啊,爸爸!不过,我按照妈妈说的,站在站台上一动也没动。

解析:

故事的开篇就以我的内心活动,营造了一种忧郁的气氛:“火车终于来了。它’唉——’地发出一声好像叹气似的声音,’哐当’一下停了下来。是不是从很远的地方跑来,累坏了呢?”

从很远的地方来的,不只是火车,还有在火车上的爸爸。在狄姆的眼中,灰蒙蒙的世界里,只有爸爸在动,他奔向自己,热情就如胸前的红围巾。

父亲下车大步奔向孩子,狄姆也张开双臂向父亲站在站台上一动也没动爸爸的红围巾在人群里是那么耀眼,它照亮了狄姆的眼。

【第3画面】

原文:

于是,爸爸奔了过来,一把就把我给抱了起来。

啊哈,狄姆!我总算来了,我好想见你。今天,我们两个人干什么呢?

这还用问吗?放心,我知道。做爸爸和我想做的事就行了呗。

解析:

爸爸奔了过来,一把就把我给抱了起来。一个奔跑,一个高高举起,两个简单的动作,就把爸爸和狄姆之间的父子亲情渲染的淋漓尽致。

父亲高高举起孩子,两人认真地看着对方,短暂的幸福、永久的珍惜。

举起的是对儿子的想念!爸爸难道就这么举着儿子不动?他会把狄姆投向天空,狄姆和爸爸乐得不得了!

见到了爸爸,爸爸问:“我们两个人干什么呢?”“这还用问吗?放心,我知道。做爸爸和我想做的事就行了呗。”一见到爸爸,两人的亲密立时升温,父子俩开始调侃、卖关子。

在接爸爸的的三幅画实际上缺少封面的内容,父子见面时,狄姆是站在原地不动的,父亲尽管向儿子跑了过来,却不是一见面就将儿子抱起,而是封面上两人短暂的相视后,才将儿子抱起。这样的考量是否认同呢
    短暂的相视,或许代表着父子许久不见再次相见时的尴尬,但毕竟是好久不见的父子俩,最终爸爸还是忍不住将儿子抱起来,表达自己的想念。

【第4画面】

原文:

一出车站,就有一家卖热狗的小店。我刚一停下,爸爸就叫道:给我两份热狗!

我只要番茄酱,不要芥末酱。” 我连忙补充说。

解析:

“刚一停下”、“爸爸就叫道”,父子两个是多么默契啊! 显然这是先前经常出现的事情。

出站父亲要了两份热狗,狄姆补充“只要番茄酱,不要芥末酱。”含蓄地呈现出父子俩以前也是这样见面的,在一起做过很多开心的事情。

【第5画面】

原文:

然后,我们两个人就大口大口地吃起了热狗。爸爸很快就吃完了。

我用手指着爸爸,告诉热狗店的阿姨:

这是我爸爸,他叫焦尼。

解析:

狄姆抬着头,看着阿姨,一脸高兴的样子,一手指着爸爸,对阿姨说:是我爸爸,他叫焦尼! 

这是狄姆的宣言他好不容易见到了爸爸,心里一定好激动,从他的眼睛里看出那份孩子特别的喜悦,他一定要告诉这位阿姨,尽管不认识她。

或许是很久以来第一次勇敢而自豪地介绍父亲,那一句介绍结束后,我想孩子的内心应该真正的得到了释放,勇敢而幸福。

姆的五官和焦尼几乎一样,而脸型则和后面出现的妈妈完全一样。狄姆和爸爸都是倒挂眉、小眼睛、尖鼻子、薄嘴唇,这样可以第一时间留给读者深刻的印象。

书都是黑白色调,有些灰黄温暖感觉但其中却跳跃着几个鲜艳的颜色,爸爸的围巾、儿子的围巾,妈妈的围巾。焦尼的橘色围巾是图画中少有的暖色,(后续妈妈的围巾是绿色的,而提姆的围巾是他们的结合——绿地橘红格子。

儿子的围巾要表达什么?象征着爱情的纽带。儿子的围巾连接着爸爸红色围巾的热烈,和妈妈绿色围巾生命的绿色。于忧伤的淡灰色雾霭深处,射出了温暖的希望的光。

【第6画面】

原文:

我们到了电影院,这里正在放映动画片。

你不是很喜欢动画片吗?” 爸爸问。

我使劲儿地点了点头。

解析:

去看电影,爸爸问:“你不是很喜欢动画片吗?”狄姆“使劲儿地点了点头”。“使劲儿地”,一个五、六岁孩子对爸爸的遵从淋漓尽致地体现了出来。

虽然父子俩许久不见,并没有使这对父子陌生,父亲清楚儿子喜欢看卡通片的喜好,让儿子再次感动,于是他用“使劲儿地点了点头”回应父亲的关注这一切的铺垫,让狄姆和爸爸之间的情感更加水到渠成

故事开头,在狄姆的自述中写道,秋天跟妈妈搬了家,之后再也没见到爸爸。而从故事场景中不难看出,这时已经是冬天了。时隔数月,见不到爸爸,对于一个还在上幼儿园的孩子来说,确实是一段非常漫长的等待。

【第7画面】

原文:

在检票口,一位留着胡子的伯伯把两张票合到一起撕了。 

这是我爸爸!我们一起看电影!” 我告诉伯伯。

解析:

“这是我爸爸!我们一起看电影!”我告诉伯伯。

这是狄姆的第二次宣言,尽管伯伯不认识,但不妨碍他介绍他的爸爸

一个孩子这么用尽力气的向全世界宣扬一件本该是很平凡的事,我有爸爸陪喔!

这一次除了向别人介绍爸爸外,还特别强调我们一起看电影这件事。既表现儿子对父亲示好行为的接受,更传达儿子终于有和爸爸一起做的事。

【第8画面】

原文:

电影院里面虽然黑黑的,却非常暖和,舒服极了。

爸爸在不时地发笑。因为他的喉头在颤抖,所以我知道。

电影放完了,灯一亮,爸爸就地拍了一下我的肩膀,说:走,去吃比萨饼吧!

解析:

在黑暗的电影院内,画面上的父亲低眉看着开怀大笑的儿子,浓浓地爱意在画面和文字之间流淌。

狄姆一直在偷偷关注着父亲的一举一动所以才能发现爸爸喉头的颤抖,连最喜欢的动画片都顾不上了。

电影放完了,灯一亮,爸爸就“咚”地拍了一下我的肩膀,说:“走,去吃比萨饼吧!”又开始下一个行程。

父亲“咚”地拍儿子的肩膀,显示了两人关系的亲密程度。两人已经从见面时的尴尬恢复到正常的父子关系上。

“电影院里面虽然黑黑的,却非常暖和,舒服极了”,这是一个孩子心里多么坚定的安全感啊!

【第9画面】

原文:

餐馆的名字叫桑达娜,店员哥哥和我住在同一座公寓楼。

哥哥一看到我,就叫了一声:唷,这不是狄姆吗?

唔,今天我和爸爸在一起,他叫焦尼!

我把胸脯挺得直直的。

解析:

“唔,今天我和爸爸在一起,他叫焦尼!”这是狄姆的宣言,这是认识的人。

我把胸脯挺得直直的,内心藏着孩子以今天有父亲的陪伴为骄傲。与此同时,画面中的父亲眼神也是盯着店员,同时表情严肃的模样,也在传达着“不准欺负我儿子”的信息。儿子用了“今天”做特别强调,也是想告知他人,他是有爸爸的

因为这个哥哥是跟他住同一座公寓楼的、熟悉的哥哥。狄姆两只手握住围巾,挺着胸脯,他非常骄傲地告诉哥哥他是和爸爸一起来的。

小男孩为什么要一再地强调这件事情?因此为他平时很难与爸爸相见相处,他生怕别人不知道这是他的爸爸,也说明了他此刻内心的幸福感满溢。

在生活中,你会主动告诉不认识的人“这是我爸爸”?还要自豪地说出爸爸的名字?你爸爸会对不认识的人也会这样介绍你吗?假如面对认识的人,你或你爸爸会介绍你们的身份,能做到还要把你的名字呼唤出来吗?为什么他们能这样做?因为他们这是特殊的家庭,特殊的一天,他们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儿子必须告诉所有人,我有爸爸,你们知道吗?我爸爸叫焦尼。

作者很含蓄的处理了小男孩狄姆对父母离婚情况的感受,全文都没有出现“离婚”这个字眼。在狄姆心里,他只是跟妈妈搬到很远的地方住了。跟爸爸一起,对孩子应该是很平常的,可是对狄姆来说,却是那么珍贵、不凡的经验,因为他要盼好久好久,才能把爸爸盼来跟他相处一天。所以,他要大声的向全世界宣告:这是我的爸爸,我的爸爸叫焦尼。

【第10画面】

原文:

我要了橘子汁和儿童比萨饼,爸爸要了啤酒和比萨卷。

比萨卷是一种用皮卷着馅吃的比萨饼。

啤酒在咕噜咕噜地冒着泡。

解析:

再看看爸爸的眼睛焦尼一直笑眯眯地看着儿子你从爸爸的眼睛里读到了什么?他很高兴。

作者从孩子和爸爸的双重视角出发,在人物内心细节描写上面非常细腻,柔软到能把心融化,相信我们每个人都能找到归属感,和爸爸相处的每一个瞬间,都是那样的暖心

【第11画面】

原文:

我把比萨饼的圆边都剩在了盘子里。

爸爸却吃得干干净净。啤酒也全都喝光了。

味道好极了!看见爸爸一边擦嘴,一边掏钱包,我就用店里所有人都能听到的声音叫了起来:我爸爸要付钱啦!

解析:

  当吃完饭要付钱时,“我就用店里所有人都能听到的声音叫了起来:’我爸爸要付钱啦!’”用这样的洪亮来宣誓“我爸爸”,这个孩子内心是多么爱爸爸啊!

瞧,还跪在椅子上,大声叫“我爸爸要付钱啦!”他太自豪了,他有爸爸,有人给他付钱。对于离异的家庭孩子此刻是自豪的,和爸爸在一起的狄姆多么骄傲啊,好像拥有了全世界一样,而我们看来倒是心酸酸的

至此我们回忆白天经历了几件事几个场景:

一、火车站,等待,见到爸爸。我不动,而爸爸焦尼奔过来,抱起狄姆,说好想他。

二、热狗店,买了2份热狗。狄姆第一次告诉卖热狗的阿姨,这是他爸爸焦尼。

三、电影院,买了2张电影票。狄姆第二次告诉电影院的伯伯,这是他爸爸焦尼。

四、餐馆,买了2份食物。狄姆第三次告诉收营员哥哥,这是他爸爸焦尼。

【第12画面】

原文:

走到外面,天已经有点黑了。爸爸看了一眼手表。

到了晚上,爸爸就要回去了。

不过,不是马上就走,还有时间。

去图书馆吧!

解析:

“爸爸看了一眼手表”开始,我们就能明白到“父子俩宝贵的一天”马上就要结束了,但爸爸和狄姆还是努力把握住在一起的每分每秒。

灰暗的画面既代表着夜色的降临,也预示着离别来临时的灰暗心情。

绘本用彩铅的笔触,简单、不复杂,背景很整洁,画面尽显真实而温暖但却把狄姆生活的小镇呈现得特别真实。寂静的站台、密集的电线杆、大大的挂钟、蜿蜒的火车道,热情的热狗店老板、热闹的电影院和披萨店、安静的图书馆,一切都显得那么的亲切、温暖。

在整绘本朴素的色彩中,唯一的亮色都出现在爸爸焦尼的身上,在每一幅画面里闪耀、跳动,象征着父子之间无法割舍的浓浓亲情,温暖而明媚还有狄姆和爸爸共处的时刻。这样的处理,使得爸爸和焦尼之间的亲情被烘托得更加温暖动人。

灰蓝色的画面主色调,有冬天的萧瑟和淡淡的哀伤,衬托了故事中无奈的情感主线,凄美而迷离。

绘本首页,以灰色调为主,衬托故事伤感之意,一个矮小的小男孩,因为父母无法见面而独自站在站台等着父亲的到来,把父母之间无法诉说的伤感尽显在画面之上,把孩子隐藏着的孤独、可怜跃然于纸上。

从第二页开始,画面逐渐明亮而温馨,包括父子相见拥抱、热狗店买热狗、电影演看动画片、“桑达娜”餐馆吃披萨、图书馆看杂志、咖啡店喝苹果汁、咖啡和吃小蛋糕、火车上彼此为之自豪,这些都是今天和父亲见面最开心、最幸福的事情,温暖而有爱,画面大多以暖色调为主。

当火车开了后,画面逐渐灰暗了下来,因为父亲要走了,和心爱的儿子说再见,但却不知道什么时候再见面,最后留下狄姆和妈妈孤独的背影,留下一家人无法在一起生活的无奈。

【第13画面】

单亲的孩子必然缺少爱吗?——《我的爸爸叫焦尼》

原文:

我们并排坐在图书馆的椅子上,爸爸翻起了杂志。

我呢,我把书放在膝盖上,心里想:

现在几点了呢?

要是时间能停下来就好了。

火车要是不开就好了。

解析:

在图书馆,狄姆享受着俩人幸福的阅读时光,他们相互倚靠紧紧地依偎在一起看书狄姆闭上眼睛,希望时间能停止

时间在流逝,分别的时刻渐近相伴的每分每秒对狄姆来说都格外珍贵。图书馆里,狄姆依偎在爸爸身旁心想:“现在几点了呢?要是时间能停下来就好了。火车要是不开就好了。”有过离别经验的人,一定认同狄姆的这一感受吧?

【第14画面】

原文:

我慢吞吞地站起来,朝借书的地方走去。爸爸也跟了过来。

扎着马尾辫,戴着一副大眼镜的库妮拉坐在借书的地方。她是常常到幼儿园来给我们讲故事的大姐姐。

今天我是和爸爸一起来的,他叫焦尼。不过,借书的是我,不是爸爸。我一边用手指着爸爸,一边说。库妮拉笑了起来。

解析:

离开图书馆时,狄姆“慢吞吞地”站起来,仿佛只要自己慢一点,时间也会流逝得慢一些慢吞吞的狄姆试图拖延每一秒和爸爸相处的时光慢吞吞一词非常形象的表达狄姆依依不舍的心情

狄姆主动去见认识的大姐姐“今天我是和爸爸一起来的,他叫焦尼。” 这是狄姆的宣言

读到这里,我感觉到了狄姆对爸爸的爱。而爸爸呢,当狄姆看书、看电影或干其它事情时,爸爸的眼睛都一直注视着狄姆,看着他笑。因为爸爸也非常爱狄姆。

【第15画面】

原文:

抱着书走出图书馆,爸爸说:回家之前,我们一起喝点什么吧!

商店街一角有一家咖啡馆。爸爸为了让我看清货架里的东西,把我抱了起来。

付钱的时候,他也紧紧地抱着我。我要了苹果汁和小蛋糕,爸爸要了咖啡和肉松面包。

把我放下来吧。我说,爸爸这才把手松开。

解析:

咖啡馆,爸爸借着让狄姆看货架里的东西,把狄姆抱了起来付钱的时候,他也紧紧地抱着狄姆,直到狄姆说“把我放下来吧”,狄姆求他,爸爸这才把手松开。尽显父亲不舍孩子,通过拥抱给予狄姆更多的爱。

【第16画面】

原文:爸爸喝完咖啡,时间终于到了。

解析:

时间终于到了父子俩默默地对视着谁也没有说话到都知道将要发生什么俯仰之间,狄姆收获到了平时无处可寻的父爱。

故事的叙述委婉细腻,丝丝入扣,每一句话都好像从狄姆心里流出,率真而自然。读着读着,不觉喜欢上这个和爸爸有着一样的小眼睛、倒挂眉的男孩

生活总是这样,有分离,有相聚,有欢乐有悲伤。但父母和孩子直接的那么亲情不会因为变化的因素而改变,因为无聊父母怎么样去做,都同样深爱的自己的孩子。

【第17画面】

原文:

在往车站走的路上,我一直都握着爸爸的手。

爸爸的手好大好大,能把我的手整个包住。

爸爸的手真大呀。” 我嘟哝道。

解析:

在车站,狄姆一直握着爸爸的手,“爸爸的手好大好大,能把我的手整个包住。爸爸的手真大呀。”狄姆表面是说手,实际上更是在指父爱的博大。爸爸的一双大大的手,真实、温暖、心疼好有安全感啊。

图中好几处爸爸和儿子的手都是牵着的,这是一种怎样的难舍难分啊。看似爸爸动作那么简单,可整整的一天,没有离开儿子半步,而且把儿子放在怀中保护,把儿子放在掌心疼爱。

父子二人相握的手,对视的眼神,让人不用看文字就能体会到美妙的亲情。

【第18画面】

原文:

到了站台上,我对爸爸说:我要在这儿等着妈妈来接我。

爸爸看了一下车票:没事,还有两三分钟呢!

说完,抱起我就上了火车。

解析:

父亲的“没事,还有两三分钟呢!父亲像沉稳可靠的山一样的形象,尽显出来是孩子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

我的爸爸叫焦尼》的主题是儿童绘本中很少见的题材——离异家庭。为小朋友们讲这类单亲家庭的故事很难,整个故事中,作者很含蓄的处理了小男孩狄姆对父母离婚情况的感受,大部分篇幅是在讲述父子相聚的快乐,画面温馨。并没有出现过一次“离婚”的字眼,也没有指责、质疑与道德批判。全文也没有出现“爱”“思念”“舍不得”“伤心”“难过”等字眼,但却无声地通过浅显的文字和生动的画面深深感知。作者想要表达的,并不是破碎家庭中的是非对错,也并没有“悲天悯人”地同情与施舍。在温润的笔触下,我们能感受到冬天的寒冷与炙热的父子亲情并存,尤其是爸爸焦尼脖子上橙色的围巾,正象征着一位父亲对儿子的浓烈情感。作者在故事中侧面地塑造了一个坚强而勇敢的小男孩,无奈而伟大的父亲。

书中更没有埋怨、责备和争吵,既然生活中的不如意无法避免,就用挚爱亲情尽量给予孩子关心和支持,让孩子树立自尊、自信,因为离别、思念、忧伤、烦恼、无奈,都是成长的一部分。

【第19画面】

原文:

火车里已经坐了好多人。有的人在往行李架上放箱子,有的人在挂大衣,还有一位老爷爷正要脱鞋。

爸爸找到自己的座位,突然大声叫道:大家听一下好吗?

众人都停了下来,回头望着爸爸。

脱掉了鞋子的老爷爷也愣住了,就那么穿着袜子站在那里。

爸爸伸出一只手,大声地继续说:这孩子,是我的儿子。最好的儿子,他叫狄姆!

解析:

在热狗店、电影院、餐馆书店每次狄姆都要对服务员大声地说出那句话:“他是我的爸爸,他叫焦尼!”因为他要让全世界的人们都知道,他有爸爸,他的爸爸叫焦尼。

  所以,最后爸爸要离开时,爸爸在火车上抱着狄姆,向满车厢的人大声地说:“这孩子,是我的儿子。最好的儿子。他叫狄姆!”爸爸这一举动不是没来由的,这是对狄姆发自肺腑的、情不自禁的回应。这是父子情深的一唱一和全车人都转头看着两人,一种为之欣慰的感觉似乎能感受到父与子团聚浓浓的幸福。

作为成人,我们不敢向孩子那样肆意地向人展示对亲人的爱,因为我们没有孩子勇敢和真诚。随着父子分离时刻的到来,焦尼终于忍不住了,他当着火车上所有人的面大声地喊出:这孩子,是我的儿子。最好的儿子,他叫狄姆。他太爱自己的儿子了,也是控制不住了。 坚定、是激动、是自豪、是骄傲 

相对儿子大方地介绍,爸爸焦尼只说了一句类似的话:这是我儿子,他叫狄姆!焦尼与狄姆的父子情在火车上的离别时达到顶点。可是爸爸表达自己对儿子的爱意,岂止在这一句话中,绘本中的图片处处可见爸爸对孩子的深情。整整的一天,爸爸搂着狄姆,牵着狄姆,他恨不得把狄姆装在自己的眼睛里。在爸爸的动作、眼神背后,我们被爸爸对儿子丰富的感情感动了。

焦尼究竟有多好呢?从火车上下来,他见到狄姆,第一个动作是“奔向”;第二个动作是“举起”;在咖啡馆,动作是“抱起”,而且是一直抱着,直到狄姆要求下来;去火车站时,是“握着”对方的手;看电影时,狄姆感到了他身体的颤抖;在分别前的三两分钟,焦尼甚至把狄姆抱到火车上,大声向所有人宣布:“这孩子,是我的儿子,最好的儿子,他叫狄姆”。这一整天,儿子狄姆始终是焦尼的核心。

【第20画面】

原文:

然后,爸爸抱着我下到了站台上。

他让我站直,揉了揉眼睛:再见,狄姆!马上还会见面的。妈妈到来之前,你在这儿等着别动。

说完,就急急忙忙回到了火车上。

解析:

故事又回到了最初相见的站台上。爸爸要离开了,带着不舍与无奈,带着感动与期待,期待不知何时的再次见面,很快,应该会很快的……因为焦尼说过:“马上会见面的。”

从火车上下到站台上,爸爸“揉了揉眼睛”,爸爸要流眼泪了;大家发现了吗?在这离别的时候,狄姆没有哭,反而是爸爸忍不住哭了,才会有偷偷揉眼睛的动作。

焦尼与狄姆站台上的告别,是一个大大的特写,整个画面只有迷蒙苍穹下的父子俩,近距离两张相似的脸对望着,还是那简单的不能再简单的“盯”他们有多么不忍分离?他们心中想对彼此要说的是什么呢? 可能语言都无法言说。

细节中前后呼应与对照,父母都嘱咐狄姆站在站台上不要动

【第21画面】

原文:

火车开了。

看到车窗里的爸爸了。

爸爸在挥手。

我也使劲儿地挥手。

爸爸的手渐渐地小了下去。

解析:

和孩子待到最后一分钟,爸爸“急急忙忙”回到了火车上爸爸和狄姆火车开了,他们一个在车厢一个在站台,隔着车窗,父子俩挥手、相望告别,视线不肯离开彼此直到彼此看不见。而此时的狄姆,应该没有哭,他还沉浸在与爸爸在一起的快乐氛围中。

看看爸爸大大的手掌、红红而温暖的围巾,让离开的画面更加生动。

故事读罢,里面的情节好似格外温馨,没有落寞,没有眼泪,有的只是儿子对爸爸的崇拜,爸爸对儿子的疼爱。此时的我们,是不是早已热泪盈眶了吧?

这里总结爸爸的动作:

图片1:刚下火车的站台上——“奔”(迫切)

图片2:下火车后——“举”一把就把我给抱了起来

图片15:咖啡馆——“抱”在咖啡馆付钱,爸爸“紧紧地”抱着狄姆。)

图片14:在图书馆——“搂”

图片17:去车站的路上——“握”(狄姆手握父亲)

图片20道别的时候——“揉”“揉了揉眼睛”

爸爸就是用这么简单的动作深深地爱着儿子,儿子用简单的话深爱着自己的爸爸,整整一天没有离开过半步。

我们在总结晚上的情节和场景

一、图书馆借书。狄姆第四次告诉图书馆的故事姐姐,这是他爸爸焦尼。

二、咖啡馆茶点。

三、车站,抱、拉手、握着。

四、火车,抱上车、找座位、大声说——我儿子!

五、站台目送背影。狄姆第五次告诉路过的叔叔,他送别爸爸焦尼。

【第22画面】

原文:

我一直挥着手。按照爸爸说的那样,一直待在站台上。

另外一只手,拿着从图书馆借来的那本书。

我在冲爸爸挥手,我在送爸爸呢!我的爸爸叫焦尼!

我告诉从我身边经过的一位叔叔说,他看着我,点了点头。

解析:

最后,狄姆的手上拿着图书馆借来的书狄姆站在月台上依然向经过身边的人解释着:我在送爸爸,我的爸爸叫焦尼。这是第五次介绍自己的爸爸尽管是擦肩而过的人。我猜狄姆心里很难过的,有一种依依不舍的心情。毕竟爸爸不在身边只和他在一天。但是,他还要告诉别人,这是我爸爸,他叫焦尼。

白天向每个熟悉的人介绍父亲并非是对焦尼的曲意讨好,而是源自于一个男孩对父亲的真正的崇拜和由衷地感激。

这么简单的话却出现了五次,甚至连书的名字也选用了狄姆说的这句话。你不觉得重复吗? 

这句话虽然简单重复,却是在不同场景,不同的人群面前说这句话的热狗店的阿姨、电影院的检票员伯伯、披萨店的邻居、图书馆的大姐姐,有认识的,还有认识的,擦肩而过的,有男的,女的,老的,少的。而且每一次狄姆的心情都不一样。侧面表现出孩子为今天有了爸爸而骄傲,也表现出特别珍惜两人在一起的幸福时光。

同样的站台,同一个时钟分别指向上午十点半和晚上八点代表时间的钟表和狄姆孤单的身影分别出现在开头和结尾,相互呼应。

【第23画面】

原文:

火车很快就看不见了。但是从铁轨上还传来了轻轻震动的声音。

铁轨很长、很长,一直通到爸爸住的城市……

所以,火车一定还会回来吧?

载着我最喜欢的爸爸——爸爸叫焦尼。

解析:

火车离开后,留下孤独的小男孩狄姆,他低下头,想着随火车远去的爸爸,回忆着今天和爸爸在一起短暂而美好的一天。

画面中狄姆低头沉默的表情,让人不由自主地鼻头一酸——狄姆小小年纪就要承受跟亲人离别的痛苦,此时的他看上去就是那么地弱小和孤独。

故事最后,一句“所以,火车一定还会回来吧?载着我最喜欢的爸爸――焦尼。”牵起了多少读者那颗柔弱而有爱的心,相信很多人读完都会不禁鼻酸,内心为之波澜。

尽管狄姆度过了愉快而幸福的一天,但整本书的画面色彩始终是灰蒙蒙的,短暂的欢愉,取代不了遗憾的事实:和爸爸在一起的时光是奢侈的。

最后的画面,是在站台上孤零零的狄姆盼望着下一次的与焦尼团聚,倾斜的铁轨,代表着狄姆失衡的内心感受。

【第24画面】

解析:

狄姆的妈妈,到书的最后一页才登场。狄姆靠在了妈妈的身边,依旧专注地看着火车远去的方向。而妈妈,则默默地搂住了狄姆,温柔地看着他,好像在对他说着什么给绘本中冬日的夜晚带来了一丝丝的温暖。

这一微妙的画面构成,不仅展现了妈妈的关爱和守护,还展现了亲情和“家”的羁绊。她身上的橙色风衣和焦尼的红围巾首尾呼应,像两盏灯在黑暗中一前一后陪伴着狄姆。

整本书几乎全都用方形构图,只有最后一页用了圆形。这幅圆形的画面就像一个正在慢慢收缩变小的电影的镜头,以此来告诉读者这美好的一天故事圆满的结束爸爸妈妈的爱也是圆满的,他们一定能团圆。 

妈妈自始至终没有和爸爸同时出现过,作者也在用这种方式表示父母已经分开。透过狄姆的一天可以看到,她和焦尼离异后,并没有诋毁曾经的爱人,而是维护焦尼作为父亲在孩子心目中的形象。

在这个故事里,没有悲伤也没有眼泪。也许,生活不能事事如意时时顺心。也许,在希望和实现希望之间,总会有阻滞。但是,只要拥有爱,只要沉着不退缩,就会有勇气、有力量、有安全感。

贯穿这一成长阶段的核心要素就是爱。虽然故事中狄姆的父母并未出现交集,但他们对狄姆本人都毫无保留地付出了爱。狄姆之所以将父名广而告之,是因为在父母健全的爱的成长下,愿将这种温暖的力量传递出去。

四、作者简介

爱娃·艾瑞克松,瑞典最受喜爱的插画家之一,1949年出生于哈尔姆斯塔德,1973年起致力图画书的创作,曾被提名国际安徒生大奖。爱娃多以色铅笔和水彩做画,画风淡雅幽默,人物表情细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