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中的角色互换

文/谢明珠

日常生活中,很多父母与孩子之间总是隔着不可逾越的高山。多数父母在孩子面前要保持长者的尊严,总是喜欢拿自己过来人的那一套对孩子说教,也总是喜欢以“我是为你好”作为出发点教育孩子。

我自己曾就是深受这类教育长大的案例,所以当我成为母亲的那一刻,看着面前天真可爱却又顽皮捣蛋的孩子时,才明白当父母有多难,可我又不想让她成为当初的我,成为那个被一堆“不可以、不行,必须……”包围着的孩子。

有孩子的生活,总是鸡飞狗跳,而我也在这样的日子里摸索出了自己的一套教育方法,让我和孩子都乐在其中。

日常中,甜妞是个很磨蹭的孩子,做什么都要三催四请,到点吃饭了,饭菜都已经摆上桌。

“甜,吃饭了。”

“再等会儿。”甜妞依然坐在原处,连屁股都没有动一下。

“把玩具收一收,洗手吃饭了。”

“哦,好的。”

“……”

往往我和爱人都已经坐下开吃了,她还在客厅保持原样,我试过提高嗓门,也试过凶她几句,甚至把她当不存在,自顾自吃我的饭,效果都不是很好,等到第二天依然会重复上演。

直到有一天,我正在书房整理东西,爱人已经把饭菜摆上桌,对甜妞说:“去叫你妈妈吃饭了。”

第1033篇章 | 谢明珠 :家庭教育中的角色互换《溧阳日报》《湛江晚报》发表

甜妞肩负这个任务进来:“妈妈,吃饭了。”

“好的。”我继续手上的工作。

“妈妈,吃饭了。”

“我马上来。”

过了一会儿,甜妞看我没有起身的意思,继续说:“妈妈,吃饭了,都叫你好几遍了。”

我一下子有点蒙,甜妞那语气和语调竟莫名有点熟悉,这不是日常我跟她说的话吗?连语气都学到了八九分,原来我是这样跟她说话的呀。突然有点好奇,如果我不去吃饭,她接下来会怎么样。

“还没好啊,饭菜都凉了,快点。”甜妞一副小大人的样子。

“马上。”我说道,这是她平时经常对我们说的话。

“马上马上,你都说了几回了。”甜妞不高兴了,“请你吃饭怎么这么难啊。”

听了这话,我哈哈大笑:“你这下知道请你吃饭有多难了吧。”

这之后的几天,每到吃饭时间,我只要一喊,她就会马上放下东西洗手过来吃饭,大概也已经知道一遍遍喊人吃饭有多困难了。

同样的事情,我也尝试着用在早上睡懒觉不肯起床,以及偶尔的不想上学的时候,我都会找机会角色互换,我会变成那个赖床不起,不肯去上班的不懂事妈妈,而她则会在床边耐心地一遍遍叫我,让我起来,甚至会跟我讨价还价,说我起来了,她就给我吃她的零食,还说不上班没钱,不能买漂亮衣服和好吃的了。

每当她佯装成大人的样子,一本正经地说可爱话语,总是能让我瞬间破功。

这些日常中的角色互换,不但能增进亲子之间的感情,还能让孩子明白:日常中有些事情没做好,有时候纯粹的说教不如让她亲自体验一番来得更有说服力。我们要相信孩子,他们其实都很棒,只要我们家长好好引导,他们都会成为一个优秀的人。


点击上方,遇见邹佩
#学员代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