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的智慧……解放战争100集
战争论成败,战术显智慧。《战争的智慧》咱们今天讲讲声势浩大的《挺进大别山》下集。
上一集我们讲到刘邓面对毛主席的指示,明知道是九死一生,明知道是刀山火海,依然义无反顾地向敌人的纵深冲去。
一、顾祝同开始与刘伯承直接较量
面对刘伯承的大军渡过了黄河,顾祝同还是清醒的,他立即进行了部署:从豫北调集整编72、27师,从皖西北调整编63师、153旅,从豫皖苏地区调整编58师的两个旅,连同鲁西南的整编70师,统一归属鲁敬九指挥,分东西两路围堵刘伯承,试图将刘伯承逼入背水一战的绝境。
顾祝同的部署,从当时的形势来看应该是正确的,如果能严格执行,刘邓大军将面临困境。但是,问题出在他的用人上,好比诸葛亮用马谡失街亭一样,顾祝同的嫡系鲁敬久没有把事办好。
鲁敬九是黄埔一期生,曾因指挥失误受过处分,国民党把保住自己的官帽子比战役的胜利看的要重,所以,他非常谨慎。
他把整编70师收缩到六营集 ,整编32师调到独山集,整编66师收缩到羊山集,就是在菏泽与济宁之间,摆出了一条长约50公里的长蛇阵。
二、刘伯承一眼看到了敌人的漏洞
过度谨慎的鲁敬久,认为自己的部署是万无一失,可是,军神刘伯承,一眼就看到了敌人的漏洞。
1947年7月13日拂晓,依照打蛇先打七寸的原则,刘邓大军先把处于头部的六营集和尾部的羊山集切断孤立起来,处于中间位置的32师看到形势不妙,赶紧往六营集靠近,一时间在这个不足两百户人家的小村,国民党军两个整编师数万人马挤作一团,还没等开战就乱成了一锅粥。
7月14日晚,刘伯承下令对六营集发动进攻,仅仅经过一个晚上的作战,国民党整编70师和整编32师大部分被歼。
解决了长蛇阵的头部后,刘伯承就顺理成章地该解决尾部了,7月15日,羊山集战斗打响,就在这个时刻,蒋介石的专机降落在了开封机场。
蒋介石眼高手低,自认为自己比谁都强,直接下命令调集周围的援军来增援六营集,身为陆军总司令的顾祝同还只能唯命是从,结果还没等蒋介石调动的援军到位,固守羊山集的整编66师就被全歼了。
三、刘伯承一招,让蒋介石和顾祝同直接蒙圈
这一仗打的很精彩,但是,刘邓大军没有后方补给,伤员无法安置,部队的消耗自然很大,本想就地休整,毛主席看的更远,你们别休整了,如果胡宗南把陕北的解放军消灭后再回师救援的话,你们的压力就更大了。
刘伯承深深知道毛主席的焦虑,只能义无反顾的往前冲了。
1947年8月7日黄昏,刘邓大军兵分三路,开始向大别山挺进,军神刘伯承在黄河上架设浮桥,造成往北渡黄河的假象。
这一招立即把蒋介石和顾祝同整蒙圈了,顾祝同判断刘邓大军是向北逃窜,随即命令部队往北阻击;蒋介石判断刘邓大军是向南进军,随即下令部队往南阻截。
面对两个截然不同的命令,下面的国民党军官瞬间懵圈了。
一来二去,几番折腾的国民党军各部被搞得晕头转向,无所适从。国民党的失败,蒋介石的瞎指挥起了很大作用。
四、刘邓大军九死一生,进入大别山
8月16日11时,刘邓大军开始向黄泛区挺进,天亮后,逐渐清晰起来的大沼泽让官兵们心惊肉跳,一眼望去,茫茫一片,四野荒凉,空气中弥漫着从污泥里冒出的泥腥味,其中的艰难险阻无法用语言描述。
8月18日夜,经过两天的艰难跋涉,刘邓大军在几乎丢弃了所有的重武器和辎重后终于走出了黄泛区。
到这个时候,蒋介石和顾祝同才看明白,刘邓大军不是流窜,是有目的的战略进攻,肯定是去大别山。于是急忙调集23个旅,跟踪刘邓大军南下追击,过淮河,夺渡口。
在敌机的轰炸之下,负责打前卫的晋冀鲁豫野战军第十八旅在黑夜的掩护下,架起了浮桥,十八旅的冲锋开始了,炮火冲天,弹雨横飞,在十八旅不顾一切的向前冲锋的时候,在后面担任掩护的十六旅部承担着巨大的压力。
在前有阻击,后有追击的情况下,负责断后的十六旅,只带走少数轻伤员,这里不是解放区,没有百姓负责转运伤员,而且部队还要长途跋涉,很多重伤员只能被遗留在了战场上。
8月25日下午16点,刘邓大军四万多人,渡过了汝河。
进入大别山后,刘邓大军通过严明军纪在大别山站稳了脚跟,实现了毛主席预判的最好结果。
五、战役意义
毛主席得知刘邓大军胜利的消息后,兴奋地写道:这是一个历史的转折点。这是蒋介石二十年反革命统治由发展到消灭的转折点。这是一百多年以来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由发展到消灭的转折点。这是一个伟大的事变。……这个事变一经发生,它就将必然地走向全国的胜利。
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这一中外战争史上的空前壮举,是一次大胆果断的战略行动,充分展现了中共中央和毛泽东的非凡智慧和勇气,彰显了刘邓大军忠诚于党、忠诚于人民的坚定信念和顾全大局、敢于担当、勇往直前、不怕牺牲的革命精神。其历程之艰苦史所罕见,其功绩之卓著彪炳千秋,其精神之丰厚历久弥新。
刘邓大军强渡黄河,发起鲁西南战役,揭开了人民解放战争战略进攻的序幕。
千里跃进大别山,打乱了国民党的战略部署,从根本上扭转了解放战争形势。
中原逐鹿,鹿死谁手已成定局。一场决定中国命运与前途的大决战由此展开。
事后,刘伯承更加敬佩毛主席,他说:跃进大别山斗争的实践证明,毛主席战略进攻的英明决策,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军事科学在中国革命战争中的一个光辉发展。毛主席洞察全局,高屋建瓴,在指导革命战争中所表现的那种非凡英明和伟大气魄,是史无前例的。
《挺近大别山》就讲到这里,下期我们精彩讲述粟裕百万军中取上将首级的《孟良崮战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