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的指挥……解放战争100集

战争论成败,战术显智慧。《战争的智慧》咱们今天开讲解放战争中的第一场大城市攻坚战–《济南战役》。

看粟裕如何对决王耀武。咱们先来看看当时的战场形势。

文章图片1

一、战场形势

1948年,解放战争进入第三年,国共双方的力量发生了巨大变化,国民党从战略进攻,转为了被动防御,而且是点或线的防御。

在东北,国民党军龟缩在长春、沈阳、锦州三个独立的点上;

在华北,傅作义部署的是从山海关经天津、北平到张家口、大同至绥远的一字长蛇阵,这么一来太原成了孤岛;

在华东,国民党重兵集结在以徐州为中心的陇海和津浦铁路交汇的十字架上,1948年7月中旬,山东兵团攻克了泰安、曲阜、兖州、济宁,济南与徐州也被切断,济南与徐州自然也成了孤岛。

文章图片2

二、下一步再歼灭国民党军只剩下了两条路

此时的国民党军都龟缩在大城市里,以运动战方式在野战中歼灭国民党军的机会几乎没有了。要想再歼灭敌人,只有两个办法:

第一个办法:想办法把城市里的敌人引出来,在野战中歼灭。解放军常用的办法是,进攻其必救的点,围城打援。

这个秘笈是毛主席发明的,1946年10月24日,毛主席在给冀东军区首长的电报中说:“你们作战的方法应着重歼灭敌有生力量,然后敌占各据点自然容易为我收复。为实现此方针应采取围城打援办法。围城之目的不是得城,而在打援。”

第二个办法:攻破城市,直接歼灭龟缩在城市里的敌人。同时必须阻击国民党的援军,阻援攻城。这一个办法是无奈之举,攻打敌人有防御工事的城市,将会代价很大。

从这一点,我们能亲切地感受到,毛主席不但有超人的谋略布局,还有实用好用管用的军事思想。

文章图片3

三、攻打济南城被提上日程

随着国民党军不断被歼灭,他们胆子越来越小,出城援助的敌人更加谨慎,出现了诸葛亮大骂司马懿,孬法好法使尽也不出城应战的局面,这样攻打大城市就成为了下一步作战的主要途径。

于是,攻打10万人防守的省会城市成了毛主席思考的问题。

长春、太原、济南三个孤立的点是首选目标,进攻这样的大城市对解放军来说还没有任何经验。

毛主席首先与林彪商议先打长春,林彪经过认真的权衡利弊,感觉硬打没有把握,最后建议长围长困的办法。最后我们都知道,十万长春老百姓被饿死,长春城里的国民党兵也是被饿的没办法投降了。

7月16日,毛主席就华北第一兵团攻打太原和山东兵团攻打济南的事宜,分别征求粟裕和徐向前的意见。

粟裕说以山东兵团现有的兵力攻打济南把握不大,建议休整一个月再打济南并同时打援。

徐向前说现在攻打太原兵力不足,也得休整充实一段时间。

一个把握不大,一个兵力不足,毛主席自然把目光盯在了攻打济南上,加大把握的方法就是点将许世友。

文章图片4

四、点将许世友

8月25日,中央军委致电粟裕:“此次攻济是一次严重作战,请考虑在许世友同志身体允许情况下,请他回来担任攻城主要指挥员,王建安同志辅之。”

毛主席亲自点将,许世友受宠若惊,从医院出来直接日夜兼程赶到泰安,两天两夜亲自拟定作战计划,毛主席收到电报,立刻拿给朱德说,许大将军终于出山了。

文章图片5

五、粟裕称毛主席对作战方案的指示“高瞻远瞩”

粟裕主持会议研究作战方案,会议决定将华野参战部队分成攻城和打援两个集团,攻城集团14万人由许世友指挥,东西夹击攻城,西面攻城由宋时轮指挥,东面攻城由聂凤智指挥。18万人打援,粟裕负责全军指挥。

8月10日,提出了三个作战方案,毛主席对三个方案做了认真批复。

毛主席在回电中,以商榷的口吻指出第三方案的“其弱点是只以两纵占领飞机场,对于济南既不真打,而集中十一个纵队打援,则援敌势必谨慎集结缓缓推进,并不真援”,结果可能是攻城不成,打援也不成。

粟裕读了电报深感钦佩,称毛主席“高瞻远瞩”。他认为:毛主席在电报中提出的阻援、打援和攻城打援是三个不同的范畴。

文章图片6

阻援,就是攻城阻援。打援就是围城打援。这两个战法以前都用过,这次针对济南战役,毛主席提出的“攻城打援”,则是新的条件下的崭新战法,其特点是在保证有足够的兵力攻下济南的前提下,以大部分兵力用于打援,求得在攻济南的同时,歼敌一部,这是达到攻济目的的必要手段。作战方案已定,接下来就是真刀真枪地开战了,咱们下期接着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