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的智慧…… 解放战争100集
战争论成败,战术讲智慧。《战争的智慧》咱们今天开讲大决战的开山之作—《辽沈战役》。
辽沈战役一波三折、战况复杂,我打算用7集的篇幅给大家讲清楚辽沈战役的前前后后,现在开始讲第一集。先讲一讲当时的背景。
辽沈战役是国共双方正式拉开架势,准备的第一场大决战。当时全国总兵力虽然解放军仍然处于劣势,但是,由于毛主席的超前谋划,到1946年初,东北野战军的总兵力已经是东北国民党军的近两倍了,国民党军被压缩在长春、沈阳和锦州三个互不相连的地方,已经没有了主动出击的能力。
1948年3月四平保卫战结束,国民党失去四平,就意味着东北的国民党军被关闭在了东北,东北野战军发起总攻的时机已经成熟,然而,在决战开始的关键时刻,主帅与主将的意见却发生了严重分歧。
一、主帅毛主席是从战略全局考虑的
当时,除东北解放军的力量超过国民党军以外,其它地方兵力还处于劣势,只有把东北的50万国民党军消灭,才能加快解放战争的进程,如果仅仅只是击溃,这50万国军退回华北,淮海战役就没办法打了,甚至还可能造成划江而治的后果,美国和苏联再趁机参与,到那时候,中国的命运就不能掌握在了中国人民手里了。
要想全部歼灭东北的国民党军,那只有一个办法,先攻占锦州,这样就把国民党军全部关在了东北。
二、主将林彪是从战役本身考虑的
林彪认为毛主席先攻打锦州的方案是一招险棋,一向对毛主席崇拜的林彪一反常态,在电报上与毛泽东隔空争论了七十个来回,就是不同意先打锦州。
林彪当然也有自己充足的理由,林彪的部队在北满,从北满运到锦州距离很长,主要是靠火车,中间还要经过国民党重兵把守的地方,运输线很容易被国民党军切断,如果不能很快攻克锦州,炮弹打完了,汽油用完了,部队从战场上都来不及撤下来,就会被国民党军消灭。
因为北满离长春近,补给方便,进退自如,在林彪的坚持下,毛主席也妥协了。
1948年5月,在毛主席勉强同意后,林彪开始攻打长春,因为除毛主席以外的国共双方的所有人包括蒋介石,都认为林彪只能先打长春,因为打锦州是兵家大忌。所以国民党下令血本在长春修筑了坚固的防御工事。这样一来,林彪攻打的就是固若金汤的长春,失利在所难免。
攻打长春的失利,毛主席攻打锦州的计划又一次提上日程,林彪这次已经没有了退路,也只好同意了。
三、林彪终于回到了毛主席的思路上
1948年8月,林彪率70万大军秘密南下。如此大规模调兵,再秘密也瞒不住蒋介石,当蒋介石得知林彪竟然置兵家大忌于不顾,冒险攻打锦州,顿时吓出一身冷汗,他心里清楚,这是想把50万国军来个关门打狗。
蒋介石坐不住了,立即飞往沈阳召开高级军事会议,告诫他的手下将领说:你们这次再不拼命打,只有来生再见了。
老蒋说的是实话,一旦锦州失守,关外50万精锐就被包了饺子,东北一丢,工业基地就到了共产党手里。解放军鸟枪换炮,国民党就没有一点胜算了。
蒋介石开始玩命了,随即命令廖耀湘率11个师组成西进兵团,从华北和山东调集十万大军,海运至葫芦岛组成东进兵团,对林彪实行两面夹击。
9月30日,林彪南下的火车刚到彰武,就得到了东进的十万国民党大军已经在葫芦岛登陆,不到十个小时就能到达锦州城下的消息。
面临两面夹击的敌情,林彪又一次犹豫了,给毛主席连忙发电说,打锦州太危险了,还是打长春吧!
这就是电影上我们看到的,让毛主席气得在房间来回走动的那份电报。毛主席马上给林彪回电说,五月和七月长春之敌本来好打,你们不敢打,现在攻锦州部署业已完毕,你们又因一项并不很大的敌情变化,又不敢打,这是很不妥当的!
一连用了两个不敢打,措辞之严厉,语气之严峻,在毛泽东起草的数万份电报中,是绝无仅有的。
一看毛主席真的生气了,第二天一大早,罗荣桓和刘亚楼一起来到了林彪那里,含蓄地建议林彪还是别动摇攻打锦州的决心为好。
上面有毛主席的坚决命令,旁边有战友的苦苦劝告,林彪这才下定了攻打锦州的决心。
毛主席在收到电报后,回电道:你们决心攻锦,甚好甚慰!
从毛主席回电的一句话可以看出,毛主席悬着的一颗心才放了下来。
毛主席从战略全局考虑,林彪从局部战役考量,都有道理,在争执的过程中,我们能深切地感受将帅之间为了战争的胜利各抒己见,最后达成共识的胸襟。这种把个人利益抛在脑后、一心一意为了战争胜利的争论,才是真正的融洽。
反观对手,国民党的军官们对蒋介石的命令言听计从,绝对服从,不敢提出自己的意见,生怕丢了自己的官帽的做法,表面上看是对领袖的绝对忠诚,实则是对事业的最大危害。这也是共产党能战败国民党的根本所在。好,今天的故事就先讲到这儿,我们下期接着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