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为大家推出的是唐山市汉沽管理区教研室主任贺素平老师听完田贺书老师讲座后写的心得,题目是“给中考复习绘制一张路线图”,这题目还有来头呢!请听贺老师说:

写完这篇文章之后一直也没有找到一个合适的题目,当然可以取个“听田贺书老师中考复习指导有感”,总觉着不够经典雅致,更怕人家笑话,你一语文老师取这么个名,这得堕落到啥地步啊,早晨看到葛明老师发的朋友圈里的一句话“反思将给专业成长绘制一张清晰的路线图”。豁然开朗,于是本本分分地剽窃一把“给中考复习绘制一张清晰的路线图”

田老师到底

绘制了什么样的路线图?

给中考复习绘制一张路线图

随着九年级第一次模拟考试的落幕,第一轮中考复习已经结束了。本来想吧,把这主次关系给调换一下,但是心里实实在在地没根啊。因为龙泉中学老师做课的老师的数据统计和有针对性的讲评着实让我感觉到压力。本节课的主题是说明文阅读中最普通又是最常见的“内容概括”,那数据统计,那分析不能说触目惊心也能算得上令人咋舌。回顾我当年教毕业班的复习,真心的不淡定了,没有抓得那么细,更没有思考得那么深,更没有落实得那么透。印象中是自己先归纳出方法,然后作为屡试不爽的灵丹妙药,卖弄一下,大致流程是:故作神秘地列出三个锦囊,然后给出对应的一篇文章一试,哎——中!于是就自以为中了。然而,下次考试该会的还会,该不会的照旧不会。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对一篇文章某一段的概括,如《漫话石鼓文》(2018年河北中考)第三自然段:

据史籍记载,石鼓于唐代初年在今陕西省岐山县出土,后被置于陈仓(今宝鸡市附近)之野。当时在凤翔做官的郑余庆移至凤翔夫子庙予以保护。经五代战乱,全部散失入宋,凤翔太守司马池四处寻访,集得九鼓,至皇祐四年(公元1052年)找到另一鼓。北宋末年移至汴京保存,宋徽宗下令以金涂字,以示贵重。金兵攻占汴京,以为奇物,于天会六年(公元1128年)运至燕京(今北京市)。元代又散失于草野之中,后被国子助教成钧发现,由兵部派车运回国子监,这以后就一直保存在北京。到1933年,被运往南京,埋于地下。解放后访得,再运回北京。

有学生关注到了红色表时间的词语,也有学生关注到斜体字,还有学生注意到一共8句话每句话说的都是石鼓在不同朝代的流传,于是归纳出两种概括方法,之所以说得这么细致是因为我看到教师引导学生经历了整个思考的过程,而这个过程才是真正的学生的收获;反而言之,我们教师自己经历了思考的过程,归纳出来的方法,提供了材料,让学生照猫画虎,无异于削足适履。

离二模还有14天,下一轮应该如何复习,这可是火烧眉毛的事了。当然也有老师会淡定从容的回答:“按照计划复习呗。”我说:对,也不对。九年级教师,尤其是具有多年九年级教学工作经验的教师,有既定的教学计划亦步亦趋即可。诸如,一轮复习抓基础,二轮归纳做专辑,三轮综合查漏洞,剩下一轮赌赌题。从这个层面来说我们说是。但是第一轮复习中出现的问题,怎么办?龙泉中学的这节课算不算给我们一个不轻不重的耳光呢?

基于此,田老师的这个讲座显得尤为重要,今天田老师讲座的题目是“理性应对 追求实效”,这个讲座田老师分析了题目中的一个词“实效”,用心良苦,时间不等人了,“高效”略显张扬,“有效”又似乎感觉低迷,还是实实在在地做好分内的事吧,那就是“实效”。很直白:学生需要什么,我们就讲什么;学生不会什么,我们就说什么。我不禁莞尔,嘿嘿嘿嘿,教研终于给应试让步了。田老师打开PPT的一刹那,哈哈哈,我几乎发出了“杠铃般的笑声”(小编想:那得多惊悚),七个标题分明是应试的节奏:1.研究中考试题;2.研究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3.研究评卷细则;4.研究学生答案;5.讲清来龙去脉;6.研究外省市试题;7.活用教材。老爷子上贼船喽。

下面咱就说说田老师的讲座吧。从田老师的七个小标题我们可以归纳一下,核心要素或者说关键词就是“研究”,就拿第一个小标题来说吧,研究中考试题,田老师您先歇歇,我倒是问问别的老师,你会如何研究中考试题,别一脸不好意思说,前边我不是都笑话过他了么?对,至少得分三部分研究1.今年中考题都考了什么?2.五年内甚至十年内中考都考了哪些题型?3.把所有考过的课本上的内容归纳一下。梳理下来的话大概有这样几个目的吧, 看看题型的变化,找到答题的规律,最好是整一个屡试不爽的公式,傲视群雄,比如:本句运用了什么修辞,生动形象的描绘了什么,刻画了人物什么样的性格,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其次是揣摩命题规律,尤其是需要背诵记忆的那些考试内容,估测出今年可能会考什么,据说有一不成文的潜规则叫三年不重复,比如去年考了《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那么今年明年乃至后年就不会再考了,如此这般。第三就是通过归纳阅读理解的作家揣度命题者的喜好,从而估测出阅读理解的考试范围或选材方向,比如前几年毕淑敏老师的书很畅销,当然季羡林爷爷的作品集也很紧俏,《读者》、《意林》也很受欢迎。但是你研究过设问习惯、取材习惯、作答习惯么?揣摩过:为什么会……”得细读文本的前文,是什么……”需要到文本的后边追寻吗?从研究参考答案的角度,我们研究过“意思对即可”与“言之成理即可”的区别么?以《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低者飘转沉塘坳”为例,我们可能抓住“飞、洒、挂罥、飘转”等动词,用一个公式进行赏析。但是遇到别的赏析,该不会的照旧不会,而田老师如是说:怎样写的;写了什么;写的是什么。我们可以对比一下二者的不同,语文是语言是灵动的情感的表述,公式则是理性的逻辑,于情感而言公式应该算是投机取巧的技能,田老师阐述的是程序性知识,是思维方式,说浅显一点,是一种思考问题回答问题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