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长文创作季# #头条首发# #头条首发大赛# #头条首发挑战赛# #驱逐舰# #导弹驱逐舰# #美国海军# #海军# #军事# #军事趣科普# #军事科普# #飞扬军事# #头条军事知识# #军事历史# #军事历史全触达# #说说军事历史# #头条文章# #头条文章养成计划# #头条文章发文任务# #头条文章首发#

20世纪50年代,来自飞机与导弹技术的严厉挑战,正深刻改变着全球各大国海军的既有战略生态。几乎所有势力都不愿错过这个能建立长期优势的窗口期,又害怕自己因错误预判而落入绝对下风。故而呈现出自相矛盾的两难状态,经常在倒向超前科技与回归传统技艺之间来回摇摆。

帝国急先锋:美国驱逐舰发展史(14):法拉格特级/孔茨级驱逐舰

鱼叉导弹

由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战后国防经费拮据,皇家海军希望海军舰艇的成本尽量压低。果敢级驱逐舰服役之时,火炮舰艇的衰落与导弹舰队的崛起已势不可挡,可谓生不逢时。1950年代末1960年代初,皇家海军对果敢级进行了改造工作,拆除了原有的鱼雷发射管以增大原本十分紧凑的舰艇空间,改善了舰员居住条件。此外还还更换了部分雷达系统,电子设备以及高射炮,主炮炮塔也由原来的MK 6型换为了新的MK N6型。虽然没有加装导弹武器,但作为最后一型英国造的火炮驱逐舰,她修复了历来英国驱逐舰的所有通病。为后续的英国驱逐舰在导弹化的浪潮中提供了许多相当宝贵的经验。

帝国急先锋:美国驱逐舰发展史(14):法拉格特级/孔茨级驱逐舰

果敢级驱逐舰

意大利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被彻底打败,由墨索里尼建立起来的曾经显赫一时的舰队所剩无几。未被击沉的舰只全部被德国人凿沉或者掠走,德国投降后根据和平条约的条款规定,这些舰只一部分移交给盟国作为战争赔偿,另一部分被报废,留给意大利的仅有三艘驱逐舰和5艘鱼雷艇。但战后不久,北大西洋公约组织要求意大利承担组建北约海军的任务。1958年在意大利造船厂完成了“猛烈”号和“无敌”号驱逐舰的建造任务。这两艘驱逐舰的大小相当于美国“福莱斯特·薛尔曼”级,而且所装127毫米(5英寸)火炮和火力控制系统均由美国提供。两舰外形美观,速度也快,最大速度可达35节。猛烈级是意大利战后第一型自主建造的驱逐舰。但与法国的T47型驱逐舰一样,都是火炮驱逐舰。

帝国急先锋:美国驱逐舰发展史(14):法拉格特级/孔茨级驱逐舰

猛烈级驱逐舰

二战结束后,身处北欧的瑞典在海军建设上开始凸显自己的地位。1948年,随着冷战形势的升级,瑞典虽为中立国,但是身处两大集团包围中的他们发现自己仍然不能放松防务力量的建设。瑞典为了保持水面舰艇部队先进的技术水平,在反潜、防空能力强大,航速高与适航性能好的新型的任务指标下,新型的驱逐舰——’哈兰’级驱逐舰诞生了。1957年瑞典在哈兰级驱逐舰历史上首次装备舰对舰导弹。导弹发射斜轨安装在后组鱼雷发射管上方,但遗憾的是,萨勃-斯堪尼亚公司的Rb08A导弹并未在60年代进入使用,由于不是很成功,因此仅仅生产三年就停产了。但是它却指出了驱逐舰进一步发展的方向。哈兰级驱逐舰是苏联以外全球第一型装备专职反舰导弹的军舰。

帝国急先锋:美国驱逐舰发展史(14):法拉格特级/孔茨级驱逐舰

哈兰级驱逐舰,1955年,正在进行海试的“哈兰”号驱逐舰

帝国急先锋:美国驱逐舰发展史(14):法拉格特级/孔茨级驱逐舰

哈兰级驱逐舰

帝国急先锋:美国驱逐舰发展史(14):法拉格特级/孔茨级驱逐舰

哈兰级驱逐舰

帝国急先锋:美国驱逐舰发展史(14):法拉格特级/孔茨级驱逐舰

Rb08A导弹

1955年2月,苏联第一款反舰导弹P-1“狗鱼”即将定型,海军决定对部分未完工的56型驱逐舰(科特林级)进行改进以搭载该型导弹,最初的改进方案被称为56E型,此后又在56E型(E表示实验)的基础上进行修改,即56EM方案。1955年7月,刚刚下水的“胆大”号被选为试验舰。该舰拆除了舰尾的主副炮和鱼雷发射管,在尾甲板安装了1座SM-59-1双联装导弹发射架,用于发射P-1“狗鱼”反舰导弹。“狗鱼”反舰导弹最大射程80千米,最大飞行速度0.9马赫。全舰共搭载8枚导弹,北约命名为“基尔丁”级驱逐舰。尚未完工的3艘舰“远见”号、“难觅”号、“无阻”号在建造期间就按照改进型标准建造,这三艘舰被称为56M型,改进后的排水量增加到2800/3340吨。被取消建造的“不屈”号也按照56M型进行规划。4艘56EM/M型舰被划分为“大型导弹舰” 。

帝国急先锋:美国驱逐舰发展史(14):法拉格特级/孔茨级驱逐舰

56EM驱逐舰

帝国急先锋:美国驱逐舰发展史(14):法拉格特级/孔茨级驱逐舰

56M驱逐舰

当苏联还在建造“科特林”级的时候,美国海军也在考虑他们的下一步的行动。第一代进入实用阶段的舰载对空导弹——“小猎犬”导弹,它能击落在22海里远处的超音速飞机。“小猎犬”导弹已装备在两艘重巡洋舰上,并决定在驱逐舰上安装一座双联装导弹发射架及其弹库,以进行可行性试验,“基林”级的“基阿特”号(DD-712)担负了试验舰的任务,1955年12月1日它改为导弹驱逐舰DDG-1。由于“基阿特”号没有装上专门的导弹火控系统,所以它几乎是检验在驱逐舰上装备导弹这一想法的一个试验平台,它证实了这一想法是可行的。于是新的导弹驱逐舰开始进行设计建造。

帝国急先锋:美国驱逐舰发展史(14):法拉格特级/孔茨级驱逐舰

基阿特号

法拉格特级驱逐舰:

二战结束后,各种导弹武器迅速成为以美、苏为首的世界各军事强国的发展重点。尤其是苏联,在赫鲁晓夫上台后,将新型导弹武器作为与美国对抗的重要手段之一。在海军装备发展上,赫鲁晓夫彻底摒弃了斯大林建设大型舰队以对抗美国航母编队的传统做法,而是另辟蹊径,大力发展以空舰导弹、舰舰导弹和潜射巡航导弹为主要武器的各型战术轰炸机、巡洋舰、驱逐舰和常规/核动力潜艇。以此为基础,时任苏联海军司令戈尔什科夫针对美国航母编队提出了著名的“饱和攻击”理论。由此,美国海军面临的防空压力愈发严峻。

相对于苏联海军日益增长的新威胁,美国海军的应对政策依然是在围绕航空母舰为中心的情况下“头疼医头,脚疼医脚”,新的大型驱逐领舰虽然暂时解决了苏联海军潜艇威胁,但新出现的苏联喷气式飞机和各型导弹使得美国军舰上原有的防空火炮体系显得力不从心,所以对于美国海军来说建造一批携带有防空导弹的新型军舰成为了优先级最高的项目。从50年代末60年代初开始,美国海军新服役的驱逐舰都将防空导弹作为标准装备,在使用上也由反潜为主的驱逐舰队旗舰调整为作为航母编队的雷达哨舰使用。

帝国急先锋:美国驱逐舰发展史(14):法拉格特级/孔茨级驱逐舰

“黄铜骑士”( RIM-8)导弹

帝国急先锋:美国驱逐舰发展史(14):法拉格特级/孔茨级驱逐舰

“鞑靼人”( RIM-24)导弹

早在二战期间,美国海军就意识到火炮在防空上的局限性。当时的美国海军在火炮防空上已经达到了当时的极致,但是日本飞机依然能突破层层的防空火力对美国海军进行打击,特别是1944年10月以后日本加强了自杀式攻击,击沉了包括三艘护航航母在内的数十艘各型舰艇。1944年,美国为了研制一种装备冲压喷气发动机的防空导弹系统启动了“熊蜂”计划。而该计划最终结出的硕果也非常诱人,即被称为3T的3种舰空导弹——“黄铜骑士”( RIM-8)、“小猎犬”( RIM-2)和“鞑靼人”( RIM-24)(这三个单词的第一个字母都是T)。3T舰空导弹在20世纪50年代末开始入役,也而是在此这个时期,苏联的首批反舰导弹实际装备部队。

帝国急先锋:美国驱逐舰发展史(14):法拉格特级/孔茨级驱逐舰

“小猎犬”( RIM-2)导弹

美国一开始只是想发展远程防空弹的,中程防空弹和近程防空弹只不过是计划的衍生产品。因为远程防空弹的技术难度更大,在导弹的超音速飞行的实验载具时发现,这玩意的效果还不错,于是便衍生出来中程防空弹的研发项目,并于1951年开始进行技术攻关,到1956年便得到军方认可,而“小猎犬”RIM-2中程防空弹是整个“熊峰计划”中诞生的第一型防空导弹。比更早研制的“黄铜骑士”RIM-8早上3年,从而成为美国海军装备的第一种舰载中程防空导弹系统。

帝国急先锋:美国驱逐舰发展史(14):法拉格特级/孔茨级驱逐舰

早期构型小猎犬,弹翼中置、驾束制导

小猎犬导弹的生产编号为SAM-N-7,但是后来经过一些改进并命名为SAM-N-7“小猎犬” 1A。没过多久又改进为小猎犬BW-0(BW-0表示架束制导,鸭翼控,第零批)。它也采用雷达架束制导的方式,并且使用鸭式布局方式,由中间靠前的弹翼控制飞行。其推进装置包括一个Allegany Ballistics固体助推器和一具MW Kellogg 固体火箭巡航发动机。“小猎犬”1B是一种更换了电子系统的改型,但是它并没有投入生产。另一种电子系统重新设计的改型(由摩托罗拉公司进行设计)为SAM-N-7c“小猎犬” C。这种型号就是后来众所周知的小猎犬 BW-1,这种型号基本上和BW-0没有太大的差别,不过BW-1更容易生产,并且有更高的可靠性。这两种弹头只用来对付12公里高空以内的亚音速目标。

帝国急先锋:美国驱逐舰发展史(14):法拉格特级/孔茨级驱逐舰

“诺顿海峡”号导弹实验舰

帝国急先锋:美国驱逐舰发展史(14):法拉格特级/孔茨级驱逐舰

1956年的“诺顿海湾”号导弹试验舰,直升机甲板上可以看到一部“小猎犬”导弹发射架和一枚平放的导弹

一开始,小猎犬的各种型号用在基本的编号SAM-N-7后加后缀字母的方式予以区分,不过这种方式并没有延续多久,并且在BW-1型投入生产期间就被废止了。后来人们只是知道小猎犬最初的编号为SAM-N-7,并且它极少使用。小猎犬的早期的改型编号以后缀BW-0、BW-1区分。“小猎犬”舰空导弹1951年9月在“诺顿海峡”号导弹实验舰上成功的进行首次海上发射试验,1952年开始批生产,1955年11月和1956年6月,“波士顿”号和“堪培拉”号相继服役,由此诞生了世界上最早的实战用导弹巡洋舰队。1955年小猎犬导弹正式列装美国海军,当时编号为SAM-N-7,1963年,美国国防部更改导弹的军用编号规则,SAM-N-7被重新命名为RIM-2。

帝国急先锋:美国驱逐舰发展史(14):法拉格特级/孔茨级驱逐舰

波士顿级巡洋舰后部的MK-4小猎犬导弹发射系统

二战结束之后,核弹的威力给人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有种观点在美国社会流行起来,那就是既然舰队威力如此巨大,似乎海军和陆军也没有存在的必要了。直到50年代,深受众望的重型轰炸机并不能完全代替海军完成作战任务,海军力量薄弱的美国吃了不少苦头。美苏开始冷战。因为美国在航空母舰方面,发展迅速,而苏联在这方面难以追赶,所以为了与美国抗衡,苏联大力发展各型号反舰导弹装备舰艇。很快,这些装备了反舰导弹的军舰/潜艇进入苏联海军服役。1959年之后,美国海军的军费又开始充裕起来,而驱逐舰就又重新得到恢复发展。在这种情况下,为了应对苏联的反舰导弹,美国海军急需一种能够装备防空导弹的战舰。美国开始建造新的舰艇来保护自己的航空母舰。

由于时间紧迫,法拉格特级驱逐舰本来是作为火炮驱逐舰来建造的,美国海军将快要下水的三艘法拉格特级驱逐舰进行了改装,使其能搭载防空导弹。使之成为美国海军第一代大型导弹驱逐舰(DLG),以强化航空母舰战斗群的防空护卫实力。但是由于改造花费时间较长,新建造的孔茨号反而抢先完工,因此该级舰可以称之为孔茨级或法拉格特级。 有趣的是,最早服役的该级舰也不是孔茨号,而是DLG-14’杜威号’。该舰于1959年12月7日服役,比首舰“法拉格特”号早了近一年。第二艘服役的才是DLG-9“孔茨”号。有资料将该级舰称为“孔茨”级的真正原因是从“孔茨”号开始该级舰舰种由驱逐领舰(DL)变为了导弹驱逐领舰(DLG),这很容易让人误认为是独立于“法拉格特”级的新一级军舰。

帝国急先锋:美国驱逐舰发展史(14):法拉格特级/孔茨级驱逐舰

DLG-14杜威号

帝国急先锋:美国驱逐舰发展史(14):法拉格特级/孔茨级驱逐舰

DLG-9“孔茨”号

法拉格特级舰最初,被划分为导弹护卫舰。由于当时美国海军的驱逐舰(DD),驱逐领舰(DL)和导弹驱逐舰(DDG)分类系统繁杂混乱,在加上驱逐舰的角色又日渐与巡洋舰相互重叠,于是在1975年,美国海军决定重整编制系统,法拉格特/孔茨级被改为导弹驱逐舰(舷号DDG-37至DDG-46) 。该级舰执行的任务主要是为航空母舰护航。该级舰也是美国海军中,唯一一级更改舷号的舰艇。美国海军于1957年开始建造,到1961年期间共建造了10艘法拉格特级驱逐舰,它是世界上第一代真正意义上装备导弹的大型驱逐舰。

帝国急先锋:美国驱逐舰发展史(14):法拉格特级/孔茨级驱逐舰

DLG-6法拉格特号

帝国急先锋:美国驱逐舰发展史(14):法拉格特级/孔茨级驱逐舰

DLG-7卢斯号

帝国急先锋:美国驱逐舰发展史(14):法拉格特级/孔茨级驱逐舰

建造中的DLG-8麦克多诺号

作为美国海军第一批导弹化的驱逐领舰,最早该舰被美国海军作为“快速舰队护卫舰”纳入建造计划,由于当时新造航空母舰已经开始核动力化(核动力航母首舰企业号CVN-65于1958年开工建造),新型核动力航母航速较高,因此护航军舰的航速也要相应提高减少对编队航速的影响。想要达到高航速就要不提高动力要不减轻重量,可当时蒸汽轮机已经到达极限很难再做提升(前面谢尔曼级提高马力后的麻烦事导致不得不提前退役),因此设计人员选择了减轻重量这个既提高航速又能降低燃料消耗的办法,这是美国海军中第一次用上轻量化设计的驱逐舰。

帝国急先锋:美国驱逐舰发展史(14):法拉格特级/孔茨级驱逐舰

DLG-10金号

轻量化设计上,上层建筑大量使用铝合金减轻重量,也同时减少非重要部位的装甲防护,最终重量控制在6000吨以内,满载排水量6150吨。由于追求高航速,该级军舰装备了4台锅炉,2座蒸汽轮机,航速32节(其实这个航速也只和“谢尔曼”级基本持平)。优化后可以爆发出85000马力,推动两侧4叶螺旋桨,其最大航速为32节,续航为20节经济航速时续航力5000海里。

帝国急先锋:美国驱逐舰发展史(14):法拉格特级/孔茨级驱逐舰

DLG-9孔茨号

武器方面舰炮必须使用当时一代经典舰炮——Mk42型127㎜舰炮。反潜武器作为新一代战舰在服役之初就配备了2组Mk32反潜鱼雷发射管,还在舰桥前布置了一组八联装阿斯洛克反潜火箭发射器。防空武器则直接引入了一座Mk10双臂导弹发射架安放在舰尾,该发射架可以挂载RIM-2小猎犬中程防空导弹、RIM-8黄铜骑士远程防空导弹、RUR-5阿斯洛克反潜火箭甚至是RIM-67标准防空导弹,法拉格特级早期只搭载RIM-2小猎犬防空导弹,随着导弹升级其搭载的型号也从B型升级到最后的F型(简单来说就是把DDG-1那套小猎犬系统整个给复制到新船上,但引导系统做了相应的升级)。

帝国急先锋:美国驱逐舰发展史(14):法拉格特级/孔茨级驱逐舰

Mk42型127㎜舰炮

帝国急先锋:美国驱逐舰发展史(14):法拉格特级/孔茨级驱逐舰

Mk32反潜鱼雷发射管

帝国急先锋:美国驱逐舰发展史(14):法拉格特级/孔茨级驱逐舰

杜威号上的Mk32反潜鱼雷发射管

帝国急先锋:美国驱逐舰发展史(14):法拉格特级/孔茨级驱逐舰

Mk10双臂导弹发射架

帝国急先锋:美国驱逐舰发展史(14):法拉格特级/孔茨级驱逐舰

RUR-5阿斯洛克反潜火箭

帝国急先锋:美国驱逐舰发展史(14):法拉格特级/孔茨级驱逐舰

早期的小猎犬导弹,注意导弹中部的全动式弹翼(无边条),尾翼为固定式,尾翼和中部弹翼并不在一个平面上。

帝国急先锋:美国驱逐舰发展史(14):法拉格特级/孔茨级驱逐舰

中后期的小猎犬导弹(SAM-N-7 BTX),注意弹体中部边条翼与位置

帝国急先锋:美国驱逐舰发展史(14):法拉格特级/孔茨级驱逐舰

后期采用半主动雷达制导的小猎犬导弹(SAM-N-7 HTX)

电子设备上,因引导小猎犬防空导弹,服役时装备的火控雷达为AN/SPQ-5,主对空搜索雷达为AN/SPS-39三坐标对空搜索雷达(最大搜索距离454公里),辅以AN/SPS-29对空雷达协助搜索,这个对空搜索雷达配置也是当时美军的标准配置,使法拉格特级可以作为预警舰为舰队提供远程预警。对海搜索雷达为AN/SPS-10,其Mk42舰炮还是由AN/SPG-53炮瞄雷达引导。声呐则选用当时首选SQS-23型低频声呐。并在当时装备了战术数据系统(NTDS)包括处理、显示和传输三大子系统组成。从雷达声呐等获得原始数据后,由三到四台AN/UYK-7或AN/UYK-20型计算机处理数据,然后经过Link11数据链将处理完的数据显示在舰上或岸上的平台。

帝国急先锋:美国驱逐舰发展史(14):法拉格特级/孔茨级驱逐舰

刚服役时装备的AN SPQ-5火控雷达 后面桅杆上分别是AN SPS-39三坐标雷达以及AN SPS-29雷达

帝国急先锋:美国驱逐舰发展史(14):法拉格特级/孔茨级驱逐舰

从船尾看 Mk.10 加长型导弹发射器和 AN SPQ-5 导弹制导雷达

帝国急先锋:美国驱逐舰发展史(14):法拉格特级/孔茨级驱逐舰

AN/SPG-53炮瞄雷达

帝国急先锋:美国驱逐舰发展史(14):法拉格特级/孔茨级驱逐舰

孔茨号上的SQS-23型低频声呐

除此之外法拉格特级还是第一个服役时就装上全套电子战系统的美国驱逐舰,其装备的AN/SLQ-32电子战系统,可以发现导弹来袭后通过雷达警告、电子干扰和信号截取进行电子战。干扰通过对主要频率下进行监视,对威胁目标通过Mk36诱饵6管发射器发射诱饵弹干扰目标,Mk36诱饵发射器有效射程2500米,可发射铝箔条、红外诱饵和有源干扰器,对红外雷达制导导弹皆有干扰效果。

帝国急先锋:美国驱逐舰发展史(14):法拉格特级/孔茨级驱逐舰

早期的SLQ-32只具备被动测距测向能力只能起到预警作用到80年代开始普及的SLQ-32V3(上图)增加了主动干扰

帝国急先锋:美国驱逐舰发展史(14):法拉格特级/孔茨级驱逐舰

Mk36诱饵6管发射器

1963年,随着台风防空系统项目失败下马,美军随即又启动了新型导弹研发计划。新导弹以RIM-24C 高级鞑靼人为基础,原型导弹YRAM-66在1965年进行了首次试射。2年后,也就是1967年,试生产型首批次block I的标准1导弹正式进入美国海军服役。并得到了RIM-66A的军用正式编号。之后通用动力又在RIM-66导弹基础上更换单脉冲固体火箭发动机和增加一级固体火箭助推器。发展出了RIM-66导弹的增程版”RIM-67”。RIM66/67仅在电池、推进系统与部分控制软件的设定上有所差异,其余包括弹体设计、支援设备等均完全相同并能兼容老式鞑靼人和小猎犬的火控系统及发射装备。于是人们把这2种导弹称为标准导弹(Standard MIssile:简称SM):其中RIM-66被为标准中程型导弹(SM-1 MR:medium-range),RIM-67被称为标准增程型导弹(SM-1 ER:extended-range)。

帝国急先锋:美国驱逐舰发展史(14):法拉格特级/孔茨级驱逐舰

RIM-66导弹

帝国急先锋:美国驱逐舰发展史(14):法拉格特级/孔茨级驱逐舰

RIM-67A 标准1增程型导弹

帝国急先锋:美国驱逐舰发展史(14):法拉格特级/孔茨级驱逐舰

RIM-67C 标准2ER

帝国急先锋:美国驱逐舰发展史(14):法拉格特级/孔茨级驱逐舰

RIM-67B

在服役期间,“法拉格特”级也进行了多次的改装。1968年,新生产的“标准”系列防空导弹开始进入现役,作为海军的防空中坚“法拉格特”级自然也要进行改装。在这次改装中,“小猎犬”被全部替换成了RIM-67“标准”防空导弹。由于两种导弹可以共用Mk10通用导弹发射架,所以其发射装置并没有改变。相对应的火控雷达被AN/SPG-55雷达替换,新雷达的阵面呈圆锥形。使用何种火控雷达是“法拉格特”级是否进行了“标准”导弹改装的一大重要外部特征。“标准”系列导弹作为“小猎犬”导弹的替代品有着更远的射程、更强的抗干扰能力和更好的精度。

帝国急先锋:美国驱逐舰发展史(14):法拉格特级/孔茨级驱逐舰

MK-10发射系统,左为RIM-2F小猎犬导弹,右为RIM67A标准1增程型导弹

帝国急先锋:美国驱逐舰发展史(14):法拉格特级/孔茨级驱逐舰

AN/SPG-55雷达

由于“标准”系列导弹的列装使得以前的AN/SPS-39型雷达无法满足要求,所以美国ITT(国际电话和电报公司)吉尔福兰分公司应美国海军的要求于50年代末开始研制AN/SPS-48系列S波段频扫体制三坐标对空搜索雷达。1964年对AN/SPS-48雷达进行海上试验;1965年首部AN/SPS-48型雷达开始服役;1968年将AN/SPS-48雷达改进为AN/SPS-48A雷达。新雷达很快被安装到了“法拉格特”级驱逐舰上,事实证明,AN/SPS-48型系列雷达是一款非常成功的雷达,其改型一直沿用到现在。

帝国急先锋:美国驱逐舰发展史(14):法拉格特级/孔茨级驱逐舰

频扫3D雷达SPS-48

“法拉格特”级还很早就引入了电子对抗的概念。美军认为在提高传统“硬杀伤”能力的同时提高“软杀伤”能力可以有效增加军舰抗打击能力和增加抗打击的手段,最为重要的是在关键时候可以不占用舰上火力通道。“法拉格特”级装备了当时最为先进的AN/SLQ-32型电子战系统,该系统于70年代中期开始批量生产,主要用于雷达告警、电子干扰和信号截获,可在舰艇上担任点防御任务,防御飞航或反舰导弹的攻击。除此之外还装备有Mk36型6管箔条弹发射装置,Mk36型诱饵发射系统是一种无源干扰系统,其干扰弹包括箔条弹、红外诱饵弹和一次性使用的有源干扰机。该系统发射距离可达2500米,可以有效干扰各种雷达以及雷达制导、红外制导或组合制导的反舰导弹。现今仍然是很多国家海军的标准装备。

到了80年代,以日炙、花岗岩为代表的苏联新型反舰导弹更是加剧了美国海军的这一担忧。
为了应对这种窘境和对抗苏联海军的反舰能力进步,美国海军进行了代号为NTU(New Threat Upgrade 新威胁升级)的大规模战舰升级项目。NTU是将大量的非宙斯盾型防空型巡洋舰/驱逐舰升级到拥有强大多目标对抗能力,以保证这些没有宙斯盾的防空舰面对饱和攻击也有足够能力自保和为编队提供防空。NTU项目是里根总统的“600艘战舰”计划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帝国急先锋:美国驱逐舰发展史(14):法拉格特级/孔茨级驱逐舰

马汉号驱逐舰

帝国急先锋:美国驱逐舰发展史(14):法拉格特级/孔茨级驱逐舰

马汉号(DDG-42)进行NTU升级后巨大的SPG-55B火控雷达,用于给标准-2ER进行指令制导和末端照射;

NTU升级的全套电子设备如下:AN/SPS-49(V)5 ——远程双坐标预警雷达;AN/SPS-48E -——远程三坐标预警雷达;AN/SYS-2(V)1 ——IADTS集成式自动化定位和追踪系统;(A)CDS ——先进战斗定位系统;WDS Mk 14——武器追踪定位系统;1983年,法拉格特级DDG-42“马汉”号被选作NTU系统的测试舰。法拉格特级驱逐舰本来都有有升级计划,但是最终只有DDG-42“马汉”号在1981年11月-1985年3月测试了NTU系统。

帝国急先锋:美国驱逐舰发展史(14):法拉格特级/孔茨级驱逐舰

马汉号DLG-41上准备装填的RIM-67“标准Ⅱ-ER”防空导弹

帝国急先锋:美国驱逐舰发展史(14):法拉格特级/孔茨级驱逐舰

两枚导弹放入滑轨后,标准-2ER就被提弹机提上去发射。

帝国急先锋:美国驱逐舰发展史(14):法拉格特级/孔茨级驱逐舰

SH3A海王直升机降落在马汉号DLG-41飞行甲板上

1965年,美国海军开始研究射程为45公里(25 海里)导弹,用于对抗水面潜艇。该项目被命名为“鱼叉”(即用于杀死“鲸鱼”的鱼叉,这是海军俚语,指的是潜艇)。1967年,以色列驱逐舰埃拉特号被苏联制造的冥河反舰导弹击沉,这震惊了美国海军高级军官,在此之前他们还没有意识到反舰导弹所构成的威胁。1970年,海军作战部长埃尔莫·朱姆沃尔特上将加速了“鱼叉”的开发,作为其“六十计划”计划的一部分,希望为美国水面作战舰艇增加急需的打击能力。

帝国急先锋:美国驱逐舰发展史(14):法拉格特级/孔茨级驱逐舰

潜射鱼叉导弹

帝国急先锋:美国驱逐舰发展史(14):法拉格特级/孔茨级驱逐舰

空射鱼叉导弹

帝国急先锋:美国驱逐舰发展史(14):法拉格特级/孔茨级驱逐舰

军舰发射鱼叉导弹

帝国急先锋:美国驱逐舰发展史(14):法拉格特级/孔茨级驱逐舰

MK-141联装“鱼叉”导弹发射装置

20世纪60至70年代,美国、法国、英国、意大利等西方国家研发了多型亚声速反舰导弹。其中,以法国“飞鱼”为代表的火箭动力反舰导弹飞行速度快,但是射程相对比较近;而以美国“鱼叉”为代表的喷气动力反舰导弹恰好相反,飞行速度较慢但射程较远。此外,在两者尺寸大致相当的情况下,美国“鱼叉”反舰导弹的战斗部重量也要大于法国“飞鱼”,相应的对舰艇的毁伤威力也更强。从世界反舰导弹发展史来看,“鱼叉”导弹的诞生毫无疑问具有划时代的意义。该型导弹是世界上第一种舰载、空射、潜射以及岸基“四位一体”的通用型反舰导弹,而且也是第一种采用喷气式发动机且实现掠海飞行的亚声速反舰导弹。1978年法拉格特级驱逐舰在舰尾加装2组四联装捕鲸叉反舰导弹发射管。

帝国急先锋:美国驱逐舰发展史(14):法拉格特级/孔茨级驱逐舰

法国飞鱼导弹

帝国急先锋:美国驱逐舰发展史(14):法拉格特级/孔茨级驱逐舰

加装鱼叉导弹的麦克多诺号驱逐舰

1967年10月21日,埃及海军一艘装备有P-15反舰导弹的“蚊子”级(183-R型,排水量75吨)导弹快艇以四枚导弹(三枚名字)的微小代价击沉了以色列海军一艘排水量为1700吨的驱逐舰“埃拉特”号, “埃拉特”号被击沉事件让世界各国海军开始重新评估目前的防御体系。1968年“密集阵”近防系统的方案被正式提出,“密集阵”的第一台原型样机于1973年被安装在美国“金”号导弹驱逐舰(DLG-10/DDG-41)的舰尾甲板上进行测试。随后成功地完成了另一次评估,“密集阵”武器系统在1978年被批准生产。

帝国急先锋:美国驱逐舰发展史(14):法拉格特级/孔茨级驱逐舰

密集阵近防系统

帝国急先锋:美国驱逐舰发展史(14):法拉格特级/孔茨级驱逐舰

装在金号舰艉的密集阵系统

在“法拉格特”级漫长的三十年服役时间里,美国海军的舷号命名系统也进行了调整,同样该级军舰的舷号也进行了相应的调整。由于该级军舰最早是作为火炮驱逐领舰来设计建造的,所以该级军舰首舰“法拉格特”号到第三艘的舷号为DL-6到DL-8;不过由于设计改变从第四艘“孔茨”号开始该舰的舰种命名为DLG-9到DLG-15,相应的前三艘军舰的舷号也改为了DLG-6到DLG-8。1975年,美国海军对舰种划分和军舰编号方式进行了重新调整,取消了驱逐领舰这一个舰种。由于“法拉格特”级驱逐舰的排水量不到8000吨,所以该舰被正式命名为导弹驱逐舰,其舷号也由原来的DLG-6到DLG-15对应更改为DDG-37到DDG-46。

帝国急先锋:美国驱逐舰发展史(14):法拉格特级/孔茨级驱逐舰

法拉格特号

帝国急先锋:美国驱逐舰发展史(14):法拉格特级/孔茨级驱逐舰

卢斯号

帝国急先锋:美国驱逐舰发展史(14):法拉格特级/孔茨级驱逐舰

麦克多诺号

帝国急先锋:美国驱逐舰发展史(14):法拉格特级/孔茨级驱逐舰

孔茨号

帝国急先锋:美国驱逐舰发展史(14):法拉格特级/孔茨级驱逐舰

金号

帝国急先锋:美国驱逐舰发展史(14):法拉格特级/孔茨级驱逐舰

马汉号

帝国急先锋:美国驱逐舰发展史(14):法拉格特级/孔茨级驱逐舰

达格伦号

帝国急先锋:美国驱逐舰发展史(14):法拉格特级/孔茨级驱逐舰

威廉·V·普拉特号

帝国急先锋:美国驱逐舰发展史(14):法拉格特级/孔茨级驱逐舰

杜威号

帝国急先锋:美国驱逐舰发展史(14):法拉格特级/孔茨级驱逐舰

普雷贝尔号

法拉格特级全部在1962年之前服役,作为驱逐领舰各舰服役后被派往各驱逐舰队担任旗舰,除此之外作为防空中坚力量还有被编入航母编队。例如孔茨号(DLG-9/DDG-40),在1960年服役后加入第七舰队第152驱逐队并担任旗舰,接着又担任第15驱逐队旗舰,1962年成为第11驱逐队的旗舰并对香港进行访问,随后改为第17驱逐队旗舰。1963年回国给肯尼迪总统演示其防空性能(那时候还是小猎犬导弹),随后加装直升机平台以及直升机加油设备。

帝国急先锋:美国驱逐舰发展史(14):法拉格特级/孔茨级驱逐舰

法拉格特级舰艉

帝国急先锋:美国驱逐舰发展史(14):法拉格特级/孔茨级驱逐舰

孔茨号

第二艘“卢斯”号(DLG-7/DDG-38)在服役不久的1962年就作为第84驱逐舰队的旗舰。1963年该舰跟随“企业”号航母编队进行防空和反潜综合性演练,1964年进入地中海在塞浦路斯海域进行巡逻任务,随后加入“香格里拉”号航母编队为舰队提供护航。由此可以看出该舰在美国海军中作为一艘防空军舰的地位。不过由于该舰舰体较小(相对其他同期驱逐领舰而言),没有装载当时美军最大的“黄铜骑士”防空导弹,其防空能力还是要打些折扣的。第三艘“麦克多诺”号(DLG-8/DDG-39)还在进行适应性训练时即作为大西洋舰队第6巡洋驱逐舰队旗舰,并且参加了1962年的古巴导弹危机。第二年该舰进入第六舰队开始在地中海地区活动,随后该舰不断在大西洋和地中海之间改变配属直到1969年固定在大西洋舰队服役。

帝国急先锋:美国驱逐舰发展史(14):法拉格特级/孔茨级驱逐舰

卢斯号

在“法拉格特”级驱逐舰三十年的服役时间内甚至还有一艘军舰参加了海湾战争,这就是DLG-13/DDG-44“威廉·V·普拉特”号。该舰最早被编入了第二舰队,后来转配到太平洋地区支援越南战争,1991年“威廉·V·普拉特”号还开赴海湾地区遂行作战任务。半年后该舰退役。20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法拉格特级驱逐舰陆续退出现役,随后全部被拆解。

帝国急先锋:美国驱逐舰发展史(14):法拉格特级/孔茨级驱逐舰

威廉·V·普拉特号

法拉格特级驱逐舰最终形态配有MK10发射架、阿斯洛克、鱼叉、单127炮和三联装鱼雷发射管。是中规中矩,但在当时的年代又极为划时代的。升级之后的法拉格特级一直服役到上世纪90年代才相继退役。法拉格特级是美国最早的一批导弹化驱逐舰,由于该舰由火炮驱逐舰改进而来,而且舰体尺寸也不够大,显得续航能力不是很足。但是该舰以较低的成本实现了相当的战斗力。是一种非常优秀的驱逐舰。法拉格特-孔茨级导弹驱逐领舰满载排水量达到了6150吨,接近了小型巡洋舰水平,实现了与大型巡洋舰较为接近的火力水平。同时其航海性能也接近了大型巡洋舰水平,而且转弯、加速能力更优于巡洋舰,可以同时兼顾防空和反潜作战 。

帝国急先锋:美国驱逐舰发展史(14):法拉格特级/孔茨级驱逐舰

威廉·V·普拉特”号

舰长:156.3米

舰宽:16米

吃水:7.1米

排水量:标准4580吨,满载6150

航速:33节

续航:5000海里/20节

动力:全蒸推进,四座1200psi高压锅炉,两座蒸汽涡轮。85000马力

武器:一座MK42单管127毫米舰炮。一座MK10双联装标准/小猎犬导弹发射架;2个弹库,备弹共40枚。2座MK-141联装“鱼叉”发射装置。1座MK-112/MK-16“阿斯洛克”反潜导弹发射架。2座三联装324毫米Mk-32 14型鱼雷发射管(发射MK-46-5型鱼雷,射程11公里或者MK-50鱼雷)。

雷达:SPS-10型对海搜索雷达,SPS-49型和SPS-29型对空搜索雷达,SPS-48C型3座标雷达,LN66型导航雷达,2座SPG-55B型导弹制导雷达。MK74导弹指挥仪两部、MK111反潜指挥仪1部、MK68舰炮指挥仪1部、MK14目标指示指挥仪1部,4部MK36干扰火箭发射器,SLQ32V型电子干扰战系统。还有OE82型卫星通信天线、自动数据获取系统、3部WSC3收发信机、T-MK6鱼雷欺骗装置等。SQR-23舰首声纳。

直升机:无机库可停靠一架SH3A海王直升机

人员:337人

服役:共10艘,DDG-37法拉格特号、DDG-38卢斯号、DDG-39麦克多诺号、DDG-40孔茨号、DDG-41金号、DDG-42马汉号、DDG-43达格伦号、DDG-44威廉·V·普拉特号、DDG-45杜威号、DDG-46普雷贝尔号

帝国急先锋:美国驱逐舰发展史(14):法拉格特级/孔茨级驱逐舰

杜威

帝国急先锋:美国驱逐舰发展史(14):法拉格特级/孔茨级驱逐舰

孔茨号

帝国急先锋:美国驱逐舰发展史(14):法拉格特级/孔茨级驱逐舰

达格伦号

帝国急先锋:美国驱逐舰发展史(14):法拉格特级/孔茨级驱逐舰

达格伦号

帝国急先锋:美国驱逐舰发展史(14):法拉格特级/孔茨级驱逐舰

威廉·V·普拉特号

帝国急先锋:美国驱逐舰发展史(14):法拉格特级/孔茨级驱逐舰

威廉·V·普拉特号

帝国急先锋:美国驱逐舰发展史(14):法拉格特级/孔茨级驱逐舰

法拉格特号

帝国急先锋:美国驱逐舰发展史(14):法拉格特级/孔茨级驱逐舰

法拉格特号

帝国急先锋:美国驱逐舰发展史(14):法拉格特级/孔茨级驱逐舰

麦克多诺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