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天学中药 跟我一起学中医系列

【概论】
温里药以温里祛寒为主要作用,常用治里寒证(实证为主)的药物。
特点味辛、性温热,辛能散、行,温能通,善走脏腑而能温里祛寒,温经止痛,主入心、脾、肾经,故可用治里寒证,尤以里寒实证为主。即《内经》所谓 “寒者热之”,《神农本草经》 “疗寒以热药”之意。个别药物尚能助阳、回阳,用以治疗虚寒证,亡阳证。
【功效主治】
温中袪寒—脾胃虛寒(脏寒证)
益火扶阳—心肾阳虛(亡阳证)
兼温经止痛,温肺化饮,温胃止呕
配伍应用
1.外寒入里,表寒未解者一配发散风寒药
2.寒凝经脉,气滞血瘀者一配行气活血药
3.寒湿内阻者一配芳香化湿或温燥袪湿药
4.脾肾阳虚者一配温补脾肾药
5.亡阳气脱者一配大补元气药

注意事项
1. 热证、阴虛证、血热出血者均忌用
2.孕妇慎用
3.热天,素体火旺者减量使用

附子

基原】毛茛科植物乌头的子根的加工品
药性】辛、甘,大热;有毒。归心、肾、脾经
功效回阳救逆,补火助阳,散寒止痛

图片

应用
1.附子能上助心阳、中温脾阳、下补肾阳,为“回阳救逆第一品药”
·治亡阳证+干姜,相须为伍
·治亡阳兼气脱者+人参

2.附子辛甘温煦,有峻补元阳、益火消阴之效,凡肾、脾、心诸脏阳气衰弱者,均可应用
·治肾阳不足的阳痿滑精,宫冷不孕+肉桂
·治脾肾阳虛的腹痛,便溏+人参、干姜
·治脾肾阳虛的小便不利,浮肿者+茯苓、白术

3.附子本品气雄性悍,走而不守,能温经通络,逐经络中风寒湿邪,故有较强的散寒止痛作用。凡风寒湿痹周身骨节疼痛者均可用之,尤善治寒痹痛剧者

用法用量】煎服,3~15g;先煎,久煎,口尝至无麻辣感为度

图片

使用注意
1. 本品辛热燥烈,孕妇慎用,阴虛阳亢者忌用
2. 不宜与半夏、瓜蒌、贝母、白蔹、白及同用
3.生品外用,内服须经炮制
4. 若内服过量,或炮制、煎煮方法不当,可引起中毒
干姜
基原】姜科植物姜的干燥根茎
药性】辛,热。归脾、胃、肾、心、肺经
功效温中散寒,回阳通脉,温肺化饮

图片

应用
1. 干姜辛热燥烈,主入脾胃而长于温中散寒、健运脾阳,“治感赛腹痛”,为温暖中焦之主药
·治脾胃虛寒,脘腹冷痛+人参、白术
·治胃寒呕吐 高良姜

2. 干姜辛热,入心、脾、肾经,有温阳守中,回阳通脉的功效
·治亡阳证,四肢厥逆,脉微欲绝者+附子,相须为用

3.干姜辛热,入肺经,善于温肺散寒化饮。
·治寒饮喘咳证+细辛、麻黄、五味子等,如小青龙汤
用法用量】煎服,3-10g
使用注意】本品辛热燥烈,阴虛内热、血热妄行者忌用。孕妇慎用
肉桂
基原】樟科植物肉桂的干燥树皮
药性】辛、甘,大热。归肾、脾、心、肝经
功效补火助阳,散寒止痛,温通经脉,引火归元

图片

应用
1.肉桂辛甘大热,能补火助阳,益阳消阴,作用温和持久,为治命门火衰之要药。
·治肾阳亏虚 附子,如肾气丸、右归饮
2. 肉桂甘热助阳以补虚,辛热散寒以止痛,善去痼冷沉寒
·治胸痹心痛+附子,如桂附丸
·治脘腹冷痛,可单用或 干姜
·治寒疝腹痛 吴茱萸

3.肉桂辛散温通,能行气血,通经脉,散寒止痛
·治闭经、痛经 当归
·治风寒湿痹,尤以寒痹腰痛为主 独活
·治疗阴疽、流注 鹿角胶

4. 肉桂入肝肾,能使下元虛衰所致上浮之虛阳回归故里,故日引火归元
·治元阳亏虛,虛阳上浮所致的眩晕目赤、面赤、虚喘、汗出、心悸、失眠、
脉微弱者+山茱萸

用法用量】煎服,1~5g,宜后下或焗服;研末冲服,每次1~2g采自粗枝条或幼树干皮者传统称之为官桂,作用较弱,用量可适当增加

图片

使用注意
1. 阴虛火旺,里有实热,有出血倾向者及孕妇慎用
2.不宜与赤石脂同用

附子、干姜、肉桂比较
· 附子、肉桂、干姜均辛热,能温中散寒止痛,用于脾胃虛寒证
·附子、肉桂味甘而大热,散寒止痛力强,善治脘腹冷痛甚者及寒湿痹痛证;二者又能补火助阳,用治肾阳虛证及脾肾阳虛证
·附子、干姜能回阳救逆,用治亡阳证。此功附子力强,干姜力弱,常相须为用。
肉桂还能引火归元、温通经脉、用治虛阳上浮及胸痹、阴疽、痛经等。干姜尚能温肺化饮,用治肺寒痰饮咳喘


吴茱萸
基原】芸香科植物吴茱萸、石虎或疏毛吴茱萸的干燥近成熟果实

图片

药性】辛、苦,热;有小毒。归肝、脾、胃、肾经

功效散寒止痛,降逆止呕,助阳止泻

图片

应用
1.吴茱萸辛散苦泄,性热祛寒,主入肝经,既散肝经之寒邪,又疏肝气之郁滞,为治肝寒气滞诸痛之主药
·治厥阴头痛,干呕吐涎沫等+生姜、人参
·治寒疝腹痛+小茴香、川棟子
·治寒湿脚气肿痛+木瓜、苏叶、槟榔
·治冲任虚寒,瘀血阻滞之痛经+桂枝、当归

用法用量】煎服,2~5g。外用适量

图片

使用注意】本品辛热燥烈,易耗气动火,故不宜多用、久服。阴虚有热者忌用。孕妇慎用
小茴香
基原】伞形科植物茴香的干燥成熟果实

图片

药性】辛,温。归肝、肾、脾、胃经
功效散寒止痛,理气和胃

图片

应用
1. 小茴香辛温,能温肾暖肝,散寒止痛
·治寒疝腹痛+乌药、青皮、高良姜
·治肝气郁滞,睾丸偏坠胀痛+橘核、山楂
·治肝经受寒之少腹冷痛,或冲任虚寒之痛经+当归、川芎、肉桂

2.小茴香辛温,能温中散寒止痛,并善理脾胃之气而开胃、止呕
·治胃寒气滞之脘腹胀痛+高良姜、香附
·治脾胃虚寒,脘腹帐痛+白术、陈皮、生姜

用法用量】煎服,3~6g。外用适量

图片

使用注意】 阴虚火旺者慎用

附药:八角茴香
基原】木兰科植物八角茴香的干燥成熟果实
药性】辛温,归肝、肾、脾、胃经
功效温阳散寒,理气止痛
【适应证】寒疝腹痛,肾虛腰痛,胃寒呕吐,脘腹冷痛
用量用法】煎服,3~6g
丁香
基原】桃金娘科植物丁香的干燥花蕾。习称公丁香

图片

药性】辛,温。归脾、胃、肺、肾经
功效温中降逆,补肾助阳

图片

应用
1.丁香辛温芳香,暖脾胃而行气滞,尤善降逆,故有温中散寒、降逆止呕、止呃之功,为治胃寒呕吐呃逆之要药
·治虛寒呕逆+柿蒂、人参、生姜
·治脾胃虚寒之吐泻、食少+白术、砂仁

2.丁香辛散温通,功能温中散寒止痛,用治心腹冷痛
·治胸痹心冷痛+附子、薤白、川芎
·治胃寒脘腹冷痛+干姜、高良姜、延胡索

3.丁香性味辛温,入肾经,有温肾助阳起痿之功
·治肾虛阳萎,宫冷不孕+附子、肉桂、淫羊藿
用法用量】煎服,1~3g,或研末外敷

图片

使用注意】 不宜与郁金同用
附药:母丁香
基原】桃金娘科植物丁香的干燥近成熟果实,又名鸡舌香
药性及功效】性味归经、功效主治等与公丁香相似,但气味较淡,功力较逊
高良姜
基原】姜科植物高良姜的干燥根茎

图片

药性】辛,热。归脾、胃经
功效
温胃止呕,散寒止痛

图片

应用
1. 高良姜辛散温通,能散寒止痛
·为治胃寒脘腹冷痛之常用药+炮姜,相须为用
· 治胃寒肝郁,脘腹胀痛+香附
·治卒心腹绞痛+厚朴、当归、桂心

2. 高良姜性热,能温散寒邪,和胃止呕
·治胃寒呕吐,暖气吞酸+半夏、生姜
·治虛寒呕吐+党参、茯苓、白术

用法用量】煎服,3~6g

图片


附药:红豆蔻
基原】姜科植物大高良姜的干燥成熟果实
药性】辛温,归脾、肺经
功效散寒燥湿,醒脾消食
适应证】脘腹冷痛,食积腹肚,呕吐泄泻,饮酒过多
用量用法】煎服,3~6g
花椒
基原】芸香科植物青椒或花椒的干燥成熟果皮

图片

药性】辛、温。归脾、胃、肾经

功效温中止痛,杀虫止痒

图片

应用
1. 花椒辛散温燥,入脾胃经,长于温中燥湿,散寒止痛,止呕止泻
·治外寒内侵,胃寒冷痛呕吐+生姜、白豆蔻
·治疗脾胃虚寒,不思饮食+干姜、人参
·治夏伤湿冷,泄泻不止+肉豆蔻

2. 花椒有驱蛔杀虫之功
·治虫积腹痛,烦闷吐蛔等+乌梅、干姜
·治小儿蛲虫病,肛周瘙痒,单用煎液作保留灌肠

3. 花椒外用有杀虫止痒之功
·治妇人阴痒不可忍+吴茱萸、蛇床子、陈茶,水煎熏洗
·治湿疹瘙痒,可单用或+苦参,煎汤外洗

用法用量】煎服,3~6g。外用适量,煎汤熏洗

图片


附药:椒目
基原】芸香科植物青椒或花椒的种子
药性】苦、寒。归肺、肾、膀胱经
功效】功能利水消肿,降气平喘
适应证】水肿胀满、痰饮咳喘等

用量用法】 煎服,3~10g
胡椒
基原】胡椒科植物胡椒的干燥近成熟或成熟果实

图片

药性】辛,热。归胃、大肠经
功效温中散寒,下气,消痰

图片


应用
1. 胡椒味辛性热,能温中散寒止痛
·治胃寒脘腹冷痛、呕吐,可单用研末入猪肚中炖服
·治反胃、不欲饮食+半夏、姜汁为丸服
·治脾胃虚寒之泄泻+吴茱萸、白术

2. 胡椒辛散温通,能下气行带消痰,治痰气郁带,蒙蔽清窍的癫病痰多常与荜茇等分为末服
用法用量】每次0.6~1.5g,研粉吞服。外用适量

图片

图片

荜茇
基原】胡椒科植物荜茇的干燥近成熟或成熟果穗

图片


药性】辛,热。归胃、大肠经
功效温中散寒,下气止痛

图片

应用
1.荜茇辛散温通,能温中散寒止痛,降胃气,止呕呃
·治胃寒脘腹冷痛、呕吐、呃逆、泄泻+干姜
·治脾胃虚寒之腹痛冷泻+白术、干姜、肉豆蔻

2.荜茇辛散温通,功能散寒止痛
·治胸痹心痛+檀香、延胡索、高良姜
·治感寒头痛+川芎、藁本
·治龋齿疼痛+胡椒,研末,填塞龋齿孔中

用法用量】煎服,1~3g。 外用适量

图片


荜澄茄
基原】樟科植物山鸡椒的干燥成熟果实

图片


药性】辛,温。归脾、胃、肾、膀胱经
功效温中散寒,行气止痛

图片


应用
1. 荜澄茄辛散温通,能温中散寒止痛,治胃寒脘腹冷痛、呕吐、呃逆,功似荜茇
2.荜澄茄味辛性温,能散寒行气止痛
·治寒疝腹痛+吴茱英、香附、木香
3.荜澄茄辛温,能温里散寒
·治小便浑浊,或小便不利+萆薢、茯苓、乌药
用法用量】煎服,1~3g

【参考文献】
1. 杨进、黄煌、朱丽江.一百天学中药.第三版.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2. 钟赣生、杨柏灿.中药学.第十一.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