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

乾嘉的诗人、盐商与庄园

图片
图片

荻庄的旧日与悲歌

郭麐《频迦诗翰》手卷小考

文:陈灿峰

图片
图片
图片

友情提示

本文全文8688字,阅读时间会很长

不太记得是什么时候开始注意到郭麐的,可以确定的是那应该跟他的诗歌没什么关系。清人诗词从来不是我留心的重点,算算也就囫囵吞枣翻过吴梅村、纳兰容若、张船山、龚定庵、黄仲则几家,外加明末清初柳如是等人的《戊寅草》《湖上草》《东山酬和集》、李因的《竹笑轩吟草》以及后来《红楼梦》中的诗词,乾嘉时期的诗坛风光,估计顶多在钱仲联先生的《清诗三百首》中匆匆瞥过,并没留下什么印象。1996年日本谦慎书道会编过一本《西泠八家的书画篆刻》,里面收了郭麐的几件书法和绘画作品,后来在陈曼生的印谱中看过他为郭麐刻的印章,方去疾先生编的《明清篆刻流派印谱》中收入郭麐自己刻的两方印,想想那或许形成了我对郭麐的第一印象:一个跟西泠八家有密切交集的、能写一手漂亮黄山谷的金石家。

图片

郭麐

(1767—1831)

字祥伯,号频迦

五十号蘧庵,六十号复庵

吴江人

01

妙 音 鸟

“金石家”三字当然并不足以概括郭麐,或者说,这是郭麐并不那么重要的一个身份。李浚之《清画家诗史》中说他“工词章,善篆刻,间画竹石,别有天趣,书法山谷”,盛叔清《清代画史增编》说他“工诗文,能篆刻,行楷书宗山谷,笔力峭劲,风骨崭然”,《广印人传》中则说“诗人之画,偶一为之”,《清民两代金石书画史》还加了一句“果无不能”。后来很多艺术家稍有成就就喜欢说什么“诗第一、书第二、印第三、画第三”之类的大话自欺还欺人,但对于郭麐而言,“诗第一”绝对是当仁不让的:一部《灵芬馆全集》中含括《灵芬馆诗》三十九卷,《蘅梦词》《浮眉楼词》《忏余绮语》各二卷,此外还有《爨余集》《金石例补》《唐文粹补遗》《杂著》等,文学成就实实在在,是乾嘉时期重要的诗文名家之一。他的斋号“频迦”取自佛经中的“迦陵频迦”,传说是一种很会唱歌的妙音鸟,“迦陵”又是他所欣赏的词人陈维崧的号,此中深意不难领会——同样自号“迦陵”的当代著名诗词家叶嘉莹先生说她因为这个“频迦”的号从此就记住了词人郭麐。

图片

《灵芬馆全集》

图片

郭麐篆刻

选自《明清篆刻流派印谱》

郭麐天生是个诗人,在吴江出生的那天是乾隆三十二年丁亥(1767)正月二十日,跟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同一天生日。据说一出世右边眉毛全是白的,因此后来还有了“郭白眉”的称号。种种特殊的迹象显示他此后的人生也将异于常人,什么“七岁学为诗,九岁学为文,十一岁就试,时人颇以神童见誉”(郭麐《授经图诗序》)都是不难想象的;十六岁的时候补诸生,算正式成了秀才,从此有了坐馆课徒的资格,也能出来混了。二十几岁拜桐城派大家姚鼐为师,问学之余,时不时还能陪老师在袁枚的随园里喝喝小酒(《灵芬馆诗》初集卷一,《随园先生招同姚惜抱夫子小饮花下赋呈》),人生的开篇实在太优美。

图片

郭麐行书七言联

爱敬古梅如宿士,护持新笋似婴儿

接着照例是命运的转折,坎坷一个接一个不打招呼说来就来。二十岁时父亲去世,此后的科考之路又跟很多才华横溢而又悲催无比的文人一样,磕磕碰碰一点都不顺利;几次落第的经历让他在三十四岁就断了这个不切实际的念头,吟完一句“年年下第归,岁岁饮墨汁”后就不再跟命运纠缠,安心过起辛苦却单纯的谋食生涯:要么在乡坐馆,要么四处游幕,顺便结交各种有点厉害的朋友,比如高官金光悌、陶澍、阮元、林则徐、梁章钜,比如文人钱载、王昶、法式善、张问陶,比如“西泠八家”蒋仁、黄易、奚冈、陈豫钟、陈鸿寿什么的,挣了钱年底就回魏塘修养,写一些诗打发时间。去世的时候是道光十一年辛卯(1831),也就六十五岁。

图片

郭麐行书五言诗轴

图片

郭麐行书五言联

爱画入骨髓,吐辞合风骚

几年游走拍场,金石家和文人作品一直最为留心,郭麐手迹偶能见到,对联居多,其次是自作诗和信札,画很少,也有在时人手卷或拓片上的题跋,几次参与都没买到。印象深刻的是一件干净漂亮的纸本对联,四周有水印梅花纹,写“爱敬古梅如宿士,护持新笋似婴儿”,书风峻峭痛快中多了几分圆融浑厚,很抓眼睛。后来在香港遇到一件《西泠八家的书画篆刻》中出版过的自作五言诗轴,一个平尺多点,我嫌写得太尖太瘦,最后也卖了五六万港币。去年朋友圈里香港佳士得那件小林斗盦旧藏的“爱画入骨髓,吐辞合风骚”书写和内容当然都极佳,跟十七八万港币的价格倒也相匹配。七月的杭州之行本来只是照例去凑凑热闹,会会师友,顺便蹭几杯杨梅酒喝;觥筹交错之间让在场上的朋友帮忙举了几件东西,最想得到的其实是那件少见的郭麐《频迦诗翰》手卷。原以为不过是再当一回炮灰罢了,没想到几杯白酒下肚,东西居然真的买到了。

图片

郭麐《频迦诗翰》手卷

预展的时候调阅过这个手卷,新裱,分两段,前段录七绝三首,后段录七律一首、七绝四首,引首和后跋则为今人所题。张鸣珂在郭麐的《灵芬馆印存》跋中说他“书法仿双井老人,寸缣尺幅,人争宝贵,钤尾小印亦极精雅”,这个手卷两段加起来将近两米长,整整写了八首自作诗,本身就值得“宝贵”,卷后钤盖的那几方印章基本出自陈曼生手笔,当然也如张鸣珂所言,是“极精雅”的。朋友跟我说东西是两年前铲地皮的人找到的,当时还是软片,他出了七八万对方没卖,后来才裱成现在的样子送到拍场。东西既然已入蔽斋,回来后照例找找资料,无非是希望借此机会简单梳理一下郭麐和他的诗歌、书画、篆刻乃至交游;只是在仔细读完这个手卷之后,才恍然明白这里面所蕴含的信息远远超出我的想象。

02

旧 日 悲 歌

手卷第一段纸张略生,内容抄录的是三首七言绝句:

难得天涯见古欢,登堂握手笑相看。试寻旧日悲歌地,老树㜑娑芦荻残。柳衣园、荻庄,曩与诸群从相集于此。

回头岁月去堂堂,四十须眉各老苍。不分淮壖有人柳,曾同惨绿少年场。本事。

大阮论交十载迟,阿咸别后剧相思。为言近事差强意,了却延之十卷诗。君侄蔼人太史,二娱介余与交,二娱集新已刻成,故及之。

落款:断句三首奉赠秋岩仁弟兼寄蔼人,录正是,祥伯郭麐。

钤印:郭麐私印(白)、郭氏祥伯(白)、磬折廊(朱)

粗粗读去,三首诗弥漫着一个四十来岁中年人回忆往事、思念旧友的苍凉气息,第一首中的“旧日悲歌地”、第二首诗中的“须眉各老苍”,第三首诗中的“剧相思”等字眼,都是这种惆怅情绪的直接表露。所谓“旧日悲歌地”,说的是自注中提到的柳衣园和荻庄这两个地方,当年郭麐与“诸群从”相集在那里的时候,想必都是风流倜傥的“惨绿少年”;只是如今人到中年,万事差强人意,四十岁的须眉和老树芦荻一样要么老要么苍或者干脆就是残,不写两首诗感慨一下,此意是断难平复的。

在这段文字中出现的地点信息是柳衣园、荻庄和淮壖,上款人是“秋岩”,还提到“蔼人”和“二娱”,而从第三首后“君侄蔼人太史,二娱介余与交”的自注中能知道这个“蔼人”是“秋岩”的侄子,是“二娱”介绍给郭麐的。“淮壖”意为淮水边上的地方,多指淮安,这是郭麐除家乡外呆过最久的地方。

图片

局部

再看手卷第二段。这段纸张平滑,写起来似乎畅快得多,录了七律一首、七绝四首的组诗,题目很长:

十二月十八、十九日,秋岩司马、书槐茂才先后招集荻庄,时重葺落成,因用乾隆甲寅《荻庄秋社》诗韵及绝句四首奉尘正是:

何须车骑号笼街,最好春灯簇锦鞋。冰雪交从尘外得,鹭沤影在月中皆。奇礓为仆曾题字,花当虽欹尚记牌。感旧怀知并掁触,为君扶醉立空阶。

披裘侧帽立尖风,却笑居人似蛰虫。见不一泓冰镜里,华灯四照万花红。

佳约真如有信潮,不劳灵鹊为填桥。琐窗寒处风光好,更与殷勤唱踏摇。

回廊屈曲仍依竹,古蔓鬖髿半蚀苔。二十二年如电过,也应喜见故人来。

欲泮湖冰尚不流,未归游子得无愁。便应醉煞狂周顗,一例消寒直到秋。

落款:吴江郭麐。

钤印:郭麐祥伯(白)、非若马牛犬豕豺狼麋鹿然(白)、吉祥云室(朱)

后面四首绝句,收录在《灵芬馆诗》四集卷八中,题目改为《十二月十八、十九日,秋岩司马、书槐茂才先后招集荻庄,用前甲寅诗韵绝句四首奉呈主人并柬蔼人》,内容变动最大的是最后一首的第三、四句,改为“天公也要款行色,约束风声似早秋”,而前面那首七律并没有收入其中。但在《灵芬馆诗》初集卷三中,题目里提到的乾隆甲寅《荻庄秋社》诗也正是一首七律配四首绝句的组诗:

略彴平桥碎石街,爱冲微雨踏吴鞋。登高又是重阳近,能赋真如七子皆。笑我匆匆留笔迹,昔贤各各有诗牌。更谁隔着疏帘看,木末一花红上阶。

欹倒垂杨面面风,伶俜寒蝶可怜虫。芙蓉淡照方塘影,满意秋霜与一红。

卧柳当门不碍潮,看看新涨过低潮。蜻蜓立上枯荷叶,可要微风与动摇。

镺蔓紫藤缠古树,如人偃蹇立莓苔。低头不觉下侬拜,曾见旧时老辈来。

澄碧方塘渟不流,柳衣浅淡十分愁。西风可是无才思,直为苹花作一秋。

跟手卷中诗用的是同样的韵脚,因此不难猜测手卷第二段开头的那首七律正是《灵芬馆诗》中不知何故遗失的,刚好可补其缺。从题目和内文还能知道,这组诗所围绕的一个主题事件是荻庄的“重葺落成”,而这件事情距离写作《荻庄秋社》诗的乾隆甲寅是二十二年(“二十二年如电过”),甲寅是乾隆五十九年(1794),郭麐二十八岁,推算一下便是嘉庆二十年乙亥(1815),郭麐已经四十九岁,跟手卷第一段诗中的“四十须眉”刚好能对应。这组诗也为手卷书写年份的判断提供了确切的证据,应该就是郭麐五十岁左右所书;不同的是,比之手卷第一段中低沉的气氛,这组诗的调子明显轻松了很多,什么“华灯四照万花红”“也应喜见故人来”之类的,透着酒后的高兴劲;而其中出场的人物,跟手卷第一段几乎一样:“秋岩”“茂才”以及正式出版题目中的“蔼人”。

图片

至此,从这个手卷中大概能理出这么一个故事:年轻的诗人郭麐和朋友们曾在名叫“柳衣园”和“荻庄”的两座园子中喝过一顿酒,那场聚会太过美好,以至于他在四十几岁的时候还在念念不忘;可惜的是,如今旧友早已星散,那座记忆中的园子也成了“老树㜑娑芦荻残”的破落模样。到了嘉庆二十年郭麐马上五十岁的时候,“荻庄”又被重新修葺,郭麐在旧友们的招集下再次来到园中,大家依旧一起饮酒赋诗,眼看着荻庄“华灯四照万花红”,他们似乎又回到了往日的时光。

柳衣园和荻庄,肯定是大有故事的地方;而诗中所提到的“秋岩”“蔼人”“二娱”“茂才”等人,是不是就是当年那些潇洒的诗酒少年?

03

程 氏 荻 庄

郭麐一生行迹天南地北,出生地江苏吴江,嘉庆四年(1799)移家一水之隔的浙江嘉善魏塘,其间到南京拜师读过书,到京城应过试,到杭州、南昌、溧阳、济宁等地入过幕,还在苏州、上海、真州、扬州过了一阵游食的日子,四十六岁后在淮安坐馆的时间最多。淮安地处苏北京杭运河中段,是古淮河与京杭运河的交汇地,在古代,这种漕运枢纽之地往往意味着高度发达的商业,所谓“南船北马,辕楫交替”,商贾一云集,人文的荟萃自然不在话下。

柳衣园和荻庄就在淮安,手卷中所提到的各种人物、事件以及诗人郭麐的每一句喟叹,都必然要跟这个地方产生千丝万缕的关系。只要稍微翻阅一下明清时期的淮安历史,就不难知道二十二年间从“华灯四照万花红”到“老树㜑娑芦荻残”的并不仅仅是柳衣园和荻庄这么一两座园子,整个淮安的繁华与落寞也与此相同。

这背后最重要的决定性因素,是淮安的盐业。

图片

淮安府署

图片

中国漕运博物馆

漕运总督署附近

图片

漕运广场

有赖于明代中期的运司纳盐制度,以及当时淮北盐场发明的滩晒制盐法,淮安盐业迅速崛起,这一带有垄断及世袭性质的制度迅速造就了一大批富可敌国的盐商;明代中叶,黄河夺淮入海,淮北盐务机构纷纷迁至河下,大量盐商挟资随之而来,“自山西、河南、新安来业盐者,有杜、阎、何、李、程、周若而姓”(程钟《淮雨丛谈·考证类》),商人环居萃处,“天下盐利淮为大”,淮安河下从此进入极盛的年代。来自新安的程氏就是淮安盐商中实力十分强大的一股力量,至清初程氏在淮安做盐业生意的已经有13家,生意都做得极大。

按照古人的正常思维,有了巨额财富后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建豪宅、修园子,然后找各种厉害的文人来提升自身的文化、改善子孙的教育。淮安河下地区当时的园林和人文景观之盛,现在只要翻翻李元庚的《山阳河下园亭记》和王觐宸的《淮安河下志》,定能令人不自觉地要发思古之幽想:“大江南北,名流硕彦,趋之若鹜,真可谓媲美前人矣。至于著书染翰,讲学会文,虽一椽半厦,亦足珍也,岂非地以人传也乎?至乾隆间,河下称极盛焉。”(《山阳河下园亭记》自序)柳衣园和荻庄,正是乾嘉时期淮安程氏盐商最为知名的两座别野,也是四方文人的诗酒唱和之地。

图片

河下古镇

图片

古淮河文化生态区

图片

清晏园

建于乾隆十五年

中国漕运史上唯一留存的官宦园林

柳衣园的建立者是程嗣立。程嗣立原名城,字风衣、水南,其兄为程垲,字爽林。程嗣立可能是盐商中最富诗才者之一,袁枚在《随园诗话》卷十二中说:“淮南程氏虽业禺荚甚富,而前后有四诗人,一风衣,名嗣立,一夔州,名崟,一午桥,名梦星,一鱼门,名晋方。四人俱与余交,而风衣、夔州,求其诗不得。”连袁枚要诗都不给面子,可见这个程风衣并不仅仅是有钱,还有十足的文人范。据说此园三面环水,园中有曲江楼、万斛香、水西亭、半亩方塘、娱轩、涵清馆、香雪山房、水仙别馆诸景;园子建成没多久,饮酒作诗、看戏听曲当然是常备节目,“张灯树杪,丝竹竞奏,雪月交映,最为胜集”。兄弟俩还邀集名流结为文社,与边寿民、刘培元、戴大纯等人称为“曲江十子”,王汝骧、沈德潜、王澍等名家还都曾在这里坐馆课徒,都说“坛坫之英,风雅之彦,道出清淮,鲜有不至柳衣园者”,吸引力非同一般。

图片

程嗣立

竹林高士图

水墨纸本

荻庄是另一个大盐商程鉴的别业。程鉴是刑部郎中程䥍之弟,也是程嗣立的侄子,字我观,号镜斋。此园原为程氏家族停棺之地,后被程鉴改为园林,初名“白华溪曲”,后易为“荻庄”——显然,这是个芦荻长得十分茂盛的湖边地区。此园在萧湖中,有平安馆舍、绘声阁、绿云红雨山庄、华溪渔隐、春草闲房、香草庵等景,为园子题写匾额的有高凤翰的“廓其有容之堂”,王文治的“带湖草堂”,王澍的“虚游”,铁保的“小山丛桂留人”,妥妥的一线名家阵容。

程鉴的儿子程沆字瀣亭,号晴岚、琴南,乾隆二十八年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官内阁中书、军机处行走、方略馆纂修,与其弟程洵均有诗名,有《甘白斋诗集》。大概是在京当官不太如意,没多久他就称病告归,回荻庄享受起富足的文人生活了。园子传到他手上,“于此宴集江南北名流,拈题刻烛,一时称盛”,袁枚、赵翼、铁保、潘德舆等当时最有名的文人都曾在这里写下大量诗篇,荻庄成了乾隆时期诗坛大佬们重要的活动地点。更厉害的是,乾隆四十九年春皇帝下江南到淮安,一干盐商筹划着建十里园亭恭迎圣驾,而荻庄正是规划中的行宫所在地,他们打算让皇帝在这里开御宴。虽然最后因为时间仓促经费筹集不足而作罢,但荻庄在淮安诸多园林中的龙头地位是可以想见的。

图片

郭麐诗中第一次跟荻庄产生关系是在乾隆五十七年壬子(1792)的六月,那天晚上他跟朋友在荻庄泛舟(《灵芬馆诗初集》卷二《六月十三日夜泛舟荻庄作》),时年二十六岁;第二年春他就入了南河同知严守田幕,去荻庄的次数明显多了起来。第三年便是乾隆五十九年甲寅,先是夜游荻庄赏海棠,然后在九月奉严守田的简招与诸多诗友会于荻庄,写下《荻庄秋社》诗。到了第四年的乾隆六十年乙卯(1795)的正月,在他那首《人日后五日,程蔼人孝廉元吉招同尤二娱维熊集春草轩赋赠三首》的诗中出现了两个跟手卷中人一样的名字:蔼人、二娱,在此就能知道这两位的名字是程元吉和尤维熊;而他们聚集的地方春草轩,是程元吉家的书斋。

图片

程元吉,字蔼人,嘉庆十年进士,历官内阁中书、翰林院编修。资料中说他是程世椿的儿子、程沆的侄孙,但袁枚在《随园诗话·补遗》中却说他是“晴岚太史之子”,一下子提了辈,变成程沆儿子了。《山阳河下园亭记》中有“耕砚斋”一条,是关于程世椿的,文中说他“号庄树,廪贡生,候选员外郎,蔼人太史元吉父也。”这条还提到程元吉告归后,在家中“室之西偏,置春草轩,每与诸昆弟饮酒赋诗”,而程世椿的诗集名刚好是《春草轩诗》。另,《淮安河下志》卷十三有关于程氏家族主要人物的详细记载,其中“程坤”一条引《淮安府志》云:“元吉,字蔼人,鉴曾孙也。性至孝。进士,历官内阁中书、编修。以父世椿病,弃官归。”所以,程元吉乃程世椿之子、程沆侄孙、程鉴曾孙无误,只是袁枚记错或笔误了。

尤维熊则是长洲人,字祖望,号二娱,乾隆五十四年拔贡生,官蒙自知县。工诗词,有《二娱小庐诗词抄》,郭麐在手卷第一段中提到的“二娱集新已刻成”,想必说的就是这部书了。尤维熊卒于嘉庆十四年(1809),那年郭麐四十三岁,所以手卷第一段中的诗很可能写于此前一两年。

图片

郭麐是有幸的,他赶上了柳衣园和荻庄全盛时期的尾巴。乾隆六十年是乾隆朝的最后一年,接下来便是嘉庆朝了。此后,郭麐一度离开淮安,荻庄也开始了一段长达十几年的衰退时期,手卷第一段中的“阿咸别后剧相思”“老树㜑娑芦荻残”之句,显然就是在种情况下写的。关于荻庄当时的萧瑟景象,嘉庆十六、十七年间潘四农写了一篇《程氏废园记》专门来说这事,据说已是“蛛网当户,燕泥横琴,破壁风欹,断桥水沍”;程世椿在他的《春草轩诗》中也提到过小时候在荻庄甘白斋读书,后来甘白斋长期为风雨所侵,直到程耘、程菘兄弟着手修缮才有所改观。以荻庄之大,修缮工作的花费必然也是一笔十分庞大的开支,所以这项工作一经开始便持续多年。到了嘉庆二十年乙亥(1815),没落已久的荻庄终于“重葺落成”,总算一点点恢复着往日的风光,手卷第二段中那次时隔二十二年的荻庄雅集也由此上演。

图片

叫郭麐来参加这次聚会的是“秋岩”“茂才”二人,他们的线索同样可以在《山阳河下园亭记》中找到。《山阳河下园亭记》“高咏轩”一条:“程秋岩明经之轩,在高家巷。明经名世桂,与兄云松学博,均习禺荚,分行盐务。”“秋岩”就是程世桂的号,而在这次荻庄重葺落成聚会之前的四月,郭麐还和程世桂等人到柳衣园赏过芍药,归来作《四月六日,已山招同听香章亦江学、程秋岩世桂、兰如得馨柳衣园看芍药二首》,诗后有“蔼人、二娱同集于此已二十年矣,二娱已下世”的自注。程世桂主要也是做盐业生意,但学问很好,按古人取名的正常习惯来看,程世桂应该是与程元吉的父亲程世椿属于同一辈分,且手卷第一段中明确说程元吉(蔼人)是他的侄子,那么他属于程鉴这一脉无疑。

关于“茂才”,《山阳河下园亭记》有“依绿园、柳衣园”一条:“按曲江楼下壁间,嵌数石碑,乃程湘舟茂才(得龄),获张氏先代像三,勒石以志景仰者。” 可见“茂才”就是程得龄,“书槐”估计是他的字。程得龄应该能诗,《淮安河下志》卷七、卷八各载有一首他的作品,卷七“柳衣园、曲江楼”条后那首《宝应怀王少林太守》原注说“太守寓居柳衣园,屡与先君子及淮郡诸宿倡和,并编成《曲江楼诗集》”;另还有《山阳河下园亭记》作者李元庚的一首《柳衣园怀水南先生》,原注“水南先生招致王墙东、王虚舟、周白民诸钜公宴集于此,刻有《曲江楼文集》”,再联系到程得龄在柳衣园曲江楼嵌石碑的举动,可证他就是来自程嗣立、程垲兄弟的那支。

荻庄修葺工作的真正完成,其实已经是嘉庆朝的最后一年庚辰年了(1820),当时接手的正是蔼人程元吉。邱奂《梦游荻庄图题后》引中说的很明白:“程太史蔼人,乃复翦榛芜,施丹垩,榱崩栋析,焕然一新(原注:重葺于嘉庆庚辰)”。但是,这次历经多年、耗费巨大的修缮工作并没能延续荻庄的旧日辉煌,在短短十年之间荻庄再次衰败,中间还差点被出售他人,虽然最后被程氏族人所阻止,但荻庄也从此成了废园,再也没能恢复过来。

图片

因为支撑着程氏及其奢华园林的淮安盐业,此时已经发生了本质性的变化。

道光年间,陶澍改纲盐法为票盐法,只要有足够的资本,任何人都可以根据盐票从事盐业生意。此举一下打破淮安大盐商家族的世袭和垄断,再加上盐务机构的纷纷外迁,淮安盐业受到前所未有的重创;不到十年时间,河下原先的土豪们便“高台倾,曲池平,子孙流落,有不忍言者,旧日繁华,剩有寒菜一畦、垂杨几树而已”(黄钧宰《金壶浪墨》),甚至整个河下地区也就此颓废。关于这段历史,殷程芳在《程袖峰河下廿景诗序》中记录到:

“方盐策盛时,诸商声华烜赫,几如金张崇恺,下至舆台厮养,莫不壁衣锦绮,食厌珍错,阛阓之间,肩摩毂击,袂帷汗雨,园亭花石之胜,斗巧炫奇,比于洛下。…………而其间风雅之士,倡文社,执牛耳,招集四方知名之士,联吟谈艺,坛坫之盛,甲于大江南北。…………三十年来,一切都成陈迹,富商巨室,均归销歇,甚者至无立锥地。游手骄民,逃亡殆尽,重楼复阁,与夫水亭花榭,皆废为瓦砾之场,惟有麦畦、菜圃、疏柳、苍葭点缀荒寒,俨同村落。”

图片

盐业兴,淮安兴,程氏兴,荻庄“华灯四照万花红”;盐业败,淮安败,程氏败,荻庄“老树㜑娑芦荻残”。自明末由新安地区迁入淮安,程氏一族一度把握住了历史的机遇,在短时间里迅速积累起庞大的家族产业。与大多数富商不同的是,程氏一族不仅常行善举,还始终对文艺和儒业抱有极大的渴望,“不愿子孙徒有富贵,习为骄侈;愿读书好善、亲贤远佞,弗委先泽于草莽,旷耆德之林,匿顽童之薮,为君子鄙,则幸矣”。虽然文艺的嗜好往往要跟现实的生意产生极大的冲突,如程嗣立的晚年就因为潜心诗文导致生意衰败,柳衣园因此荡为荒烟蔓草,荻庄中期的没落显然也应是事出同因。但这并没有改变一代代程氏族人心之所向,或许在他们心目中早就清楚,财富终会散去,园林也会倾圮,只有几篇好诗文、一个好名声才是不朽的。

郭麐诗中最后一次提到荻庄是道光三年癸未(1823)的八月,那次他跟朋友们在那里连喝了两个晚上的酒,酒后的诗中还在念叨着“荻庄是我卅年旧”“主人前度开华筵”,年纪大了总是忍不住要感慨起来。

图片

陈鸿寿为郭麐所刻印

印文:非若马牛犬豕豺狼麋鹿然

此印钤盖于手卷第二段落款处

图片
图片
图片

参考文献

1. 山阳河下园亭记,李元庚,方志出版社,2006

2. 淮安河下志,王光伯,方志出版社,2006

3. 郭麐诗集,姚蓉等点校,人民文学出版社,2016

4. 随园诗话,袁枚,浙江古籍出版社,2016

5. 西泠八家诗文集,西泠印社,2016

6. 清朝野史大观,上海书店,1981

7. 西泠八家的书画篆刻,谦慎书道会,二玄社,1996

8. 中国篆刻丛刊·陈豫钟陈鸿寿,小林斗盦,二玄社,1982

9. 明清篆刻流派印谱,方去疾,上海书画出版社,1996

10. 海上墨林,杨逸,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11. 墨林今话,蒋宝龄,上海古籍出版社,2015

12. 广印人传,叶为铭,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2014

13. 清民两代金石书画史,龚方纬,凤凰出版社,2014

14. 清诗三百首,钱仲联,岳麓书社,1985

15. 宋元明清书画家年表,郭味蕖,荣宝斋,2014

16. 中国美术家人名辞典,俞剑华,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