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野“是人民解放军的自豪与骄傲,是无敌的战神,是威武的雄狮。

——摘自《四大野战军征战纪事》

图片

东北野战军是解放战争时期我军的主力部队之一。是由抗日战争转入大反攻后,在进军东北的八路军、新四军主力各一部及东北抗日联军的基础上逐步发展起来的。

图片

“东北民主联军”佩用标志

东野的前身是东北人民自治军,1945年11月14日,东北人民自治军改称东北民主联军,总兵力约27万人(含地方军区部队)。

图片

‘东北人民解放军’佩用标志

1948年1月1日,东北民主联军改编为东北野战军,下辖十二个野战军纵队,一个炮兵纵队,一个铁路纵队,兵力达到70多万人,加上军区部队总兵力已发展到100万人。

图片

东野三巨头“林罗刘”

东北野战军成立之初,司令员由101担任,政治委员102,参谋长103,副司令员萧劲光、吕正操,政治部主任谭政。

图片
东野司令员/林彪(1907.12.5—1971.9.13)
湖北黄冈人,元帅军衔。

图片
东野政治委员/罗荣桓(1902.11.26—1963.12.16)
湖南衡山人,元帅军衔。

图片

东野参谋长/刘亚楼(1910.4.8-1965.5.7)

福建武平人,上将军衔。

图片
东野副司令员/萧劲光(1903.1.4—1989.3.29)
湖南长沙人,大将军衔。

图片
东野副司令员/吕正操(1904.1.4—2009.10.13)
辽宁海城人,上将军衔。

图片

东野政治部主任/谭政(1906.6.14—1988.11.6)

湖南湘乡人,大将军衔。

东北野战军的开国将帅

位居各野战军之首

十二个纵队司令,有六位被授予上将军衔。有四位纵队司令后来授予中将军衔,钟伟,贺晋年后来被授予少将军衔。

图片

第一纵队司令/李天佑(1914.1.8—1970.9.27)

广西临桂人,上将军衔。

图片

第二纵队司令/刘震(1915.3.3—1992.8.20)

湖北孝感人,上将军衔。

图片

第三纵队司令/韩先楚(1913.2.14—1986.10.3)

湖北红安人,上将军衔。

图片

第四纵队司令/吴克华(1913.12.7—1987.2.13)

江西弋阳人,中将军衔。

图片

第五纵队司令/万毅(1907.8.8—1997.10.31)

辽宁大连人,中将军衔。

图片

第六纵队司令/洪学智(1913.2.2—2006.11.20)

安徽金寨人,上将军衔。

图片

第七纵队司令/邓华(1910.4.28—1980.7.3)

湖南郴州人,上将军衔。

图片

第八纵队司令/段苏权(1916.7.30—1993.9.28)

湖南茶陵人,少将军衔。

图片

第九纵队司令/詹才芳(1907.9.12—1992.12.2)

湖北麻城人,中将军衔。

图片

第十纵队司令/梁兴初(1913.8.23—1985.10.5)

江西吉安人,中将军衔。

图片

第十一纵队司令/贺晋年(1910.10.1—2003.5.11)

陕西子长人,少将军衔。

图片

第十二纵队司令/钟伟(1911.10.26—1984.6.24)

湖南平江人,少将军衔。

【链接】

从“东野”到“四野”的华丽转身

图片
1948年11月13日,东北野战军所属第1至第12纵队,按照中央军委规定的统一序列,改称中国人民解放军第38、第39、第40、第41、第42、第43、第44、第45、第46、第47、第48、第49军,每个军都是4师制满编状态,5至6万余人。

图片

到了1949年,各大野战军整编时,东北野战军的兵力成为全国各大野战军之冠,12个军共有144个团,将近70万野战部队。

根据中共中央军委的命令,东北野战军于1949年3月11日改称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林彪任司令员,罗荣桓任政治委员,萧克任参谋长,谭政任政治部主任。

第四野战军下辖12—15四个兵团。

第12兵团,萧劲光任司令员兼政治委员,辖第40、第45、第46军;

第13兵团,程子华任司令员,肖华任政治委员,辖第38、第47、第49军;

第14兵团,刘亚楼任司令员,莫文骅任政治委员,辖第39、第41、第42军;

第15兵团,邓华任司令员,赖传珠任政治委员,辖第43、第44、第48军及两广纵队。

图片

从东北人民自治军到东北民主联军,再到东北野战军、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这支南征北战、所向披靡的威武之师,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立下了卓著的功勋,在中国革命的战争史上,留下了极其辉煌荣耀的一页。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