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纪念朱然墓考古发掘40周年学术研讨会暨六朝考古学术工作坊第六期”在安徽省马鞍山市隆重举办。

会议现场

此次研讨会不仅汇聚了众多考古专家,还带来了一批关于六朝考古的学术新成果,特别是南京地区近年来在东吴墓葬考古方面的重大发现,为我们揭示了三国东吴时期的历史风云。

六朝古都,东吴墓葬频现

南京,这座六朝古都,曾是东吴王朝的首都“建业”。在三国时期,东吴政权占据长江中下游地区,许多皇室成员和重要军政人物死后都葬于此地。

据史料记载,孙坚、孙策、孙权、周瑜、鲁肃等人都葬在南京及周边区域,然而经过考古证实的东吴名人墓却屈指可数。

史料记载,孙权墓位于南京梅花山,但未得到考古证实

近年来,随着考古技术的不断进步和考古工作的深入,南京地区的东吴墓葬频频现身。在这次研讨会上,考古专家介绍了多处新发现的东吴名人墓葬,其中包括张昭和薛珝等重要人物的墓葬。

朱然墓:东吴名人墓葬的开端

1984年,安徽的考古工作者在马鞍山发掘了东吴当阳侯朱然的坟墓,这是第一座经出土文物确证身份的东吴名人墓葬。

安徽马鞍山朱然墓

墓中出土的名刺(名片)证实了墓主身份,为后续的东吴墓葬考古提供了重要参考。

薛珝墓:东吴名门望族的见证

在南京市江宁区,考古专家发现了两座东吴墓,编号为m2的墓葬中出土了40余件各类文物,其中一件青瓷魂瓶上的铭文“吴故使持节威南将军都乡侯沛郡薛珝凤凰三年九月十日”揭开了墓主的身份——东吴晚期名臣、威远将军薛珝。

薛珝在《三国志》中有记载,他曾担任东吴“将作大匠”,率军征讨交趾,在出征归来的途中病逝。

东吴名人墓葬频现,《三国演义》中重臣张昭的墓在南京发现了!

沛郡薛氏是魏晋时期的名门,薛珝的父亲薛综、弟弟薛莹、侄子薛兼都是魏晋名臣。

这次发现的薛珝墓不仅为研究沛郡薛氏家族历史提供了重要材料,还为研究东吴丧葬制度及魏晋时期的历史增添了新的视角。

张昭墓:东吴重臣的归宿

南京市考古研究院的学者朱中秀介绍了南京孙吴张昭家族墓的考古收获。

2022年,在南京南部新城油库公园地块的勘探中,发现了576座墓葬,其中编号为m171的墓葬出土了两方金印,印文分别是“辅吴将军章”和“娄侯之印”,确认墓主为东吴重臣张昭。

《三国演义》连环画中的张昭形象

张昭是东吴政权的重臣,对东吴的建立和稳固发挥了重要作用。据《三国志》记载,张昭性格刚直,对孙权敢直言劝谏,深受孙权敬重。

然而,令人不解的是,张昭墓的规模较小,似乎与其显赫身份不符。专家认为,这可能与张昭去世前要求“简葬”有关。

94版电视连续剧《三国演义》中的张昭(中)和诸葛亮

张昭墓附近还发现其他七座同时期的砖室墓,共同构成张昭家族墓地。这些墓葬为研究东吴贵族墓葬、丧葬制度以及东吴时期的历史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

近年来,南京地区的东吴墓葬考古取得了丰硕成果,这些新发现的墓葬不仅丰富了我们对东吴历史的认识,还为研究三国时期的历史提供了重要依据。随着考古工作的不断深入,相信未来还会有更多关于东吴历史的秘密被揭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