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50年9月24日,明代戏曲家、文学家汤显祖出生。他33岁考中进士,踏上仕途,却因目睹当时官僚腐败愤而上疏,触怒皇帝被贬;调任浙江遂昌知县五年,政绩斐然,却又因压制豪强、触怒权贵而屡遭非难。万历二十六年(1598),汤显祖愤而弃官归里,后来逐渐打消仕进之念,潜心于戏剧及诗词创作。

图片

善于体察民生疾苦、仗义执言的性子让他不见容于仕途,都说“国家不幸诗家幸”,在汤显祖这里,可说是“仕途不幸,戏剧家幸”。他的文学成就以戏曲创作为最,《还魂记》《紫钗记》《南柯记》《邯郸记》合称“临川四梦”,其中以《还魂记》(即《牡丹亭》)的影响最为深远,如今不但为中国人民所喜爱,还传播到英、日、德、俄等很多国家,被视为世界戏剧艺术的珍品。

不过,就在上个世纪,昆曲和其他传统戏曲一样面临着严重的传承危机。一线演员年纪偏大,小一辈又接不上,面临传承断层的风险,于是更加难以吸引青年观众、难以吸引新人入行,进入恶性循环。可以说,当时的昆曲正处于风雨飘摇的境地,传承和发展都难以为继。

几百年前的“旧”戏,要通过怎样的方式,才能广泛地触达世界?

 

青春版《牡丹亭》:

旧戏新演,重焕青春

“《牡丹亭》是歌颂青春、爱情、生命的戏,青春版则是用青春的演员号召青春的观众,延续昆曲的青春生命。”

——白先勇

图片

就在刚刚过去不久的9月13日晚,白先勇在北大以“青春版《牡丹亭》’西游记’”为题作讲座。次日,青春版《牡丹亭》时隔19年在北大再次重演。在众多《牡丹亭》所做的努力中,白先勇主导的“青春版《牡丹亭》”无疑是号召力最强、影响最为广泛的一个。

《牡丹亭》原作共55折,讲述名门闺秀杜丽娘因梦生情,一往而深,最终超越生死,与书生柳梦梅结成连理的故事。2004年,青春版《牡丹亭》首演,一年后便走进北大,此后多次在全国各大高校上演。

图片

这部别开生面的“牡丹亭”结合现代观众的心理需求,在尊重原著的基础上将55折浓缩成27折,由白先勇担任总制作人和艺术总监,特邀大陆昆曲名家汪世瑜、张继青担任艺术指导,由中国戏剧梅花奖得主沈丰英、俞玖林领衔主演。

白先勇笑称自己是“昆曲义工”,几十年耕耘于昆曲这片沃土,仍然初心不改。促使他坚持下来的是一个简单而坚定的信念:“不能让我们民族这么了不得的艺术式微下去”。白先勇坚信,昆曲《牡丹亭》本身就是歌颂青春、歌颂爱情、歌颂生命的一出戏,而他要做的就是把它青春的生命唤回来。

2004年首演至今,青春版《牡丹亭》已在海内外演出逾500场,入场观众达百万人,其中大部分为青年。《牡丹亭》不只有青春版,校园传承版《牡丹亭》也从北京走向香港、台湾;而青春版也接连在美国、英国、希腊等国演出,并收获热烈反响。

图片

校园传承版《牡丹亭》赴台湾高雄演出

2024年,是青春版《牡丹亭》首演20周年。作为戏曲守正创新的一个典型案例,青春版《牡丹亭》被称为是“一出戏普及了一个剧种”的佳作,在传统艺术和当代青年之间搭建起桥梁,为昆曲注入新的活力,吸引更多年轻人参与,开辟了活生生的、可持续的传承路径。

《牡丹亭》的现代改编,

海外观众怎么看?

随着近年来国际文化交流的增多,《牡丹亭》的各种版本在世界各地的演出和播放越来越多,吸引了不同文化背景的观众。

法国观众在接受采访时说:“虽然语言上有些障碍,但通过字幕的帮助,我还是能够感受到那份超越时空的爱情故事所带来的感动。《牡丹亭》中的情感表达非常细腻,让人联想到西方经典爱情故事,如莎士比亚的《罗密欧与朱丽叶》。”

一位来自加拿大的学生表示:“《牡丹亭》让我看到了一个完全不同于西方传统戏剧的世界,它以其独特的方式讲述了一个关于爱与梦想的故事。我喜欢剧中那种梦幻般的氛围,以及对自由爱情的追求。”

图片

青春版《牡丹亭》的英文海报

美国观众评论道:“《牡丹亭》中的音乐和舞蹈令人印象深刻。尤其是昆曲的唱腔和身段,它们将我带入了一个充满诗意的梦境。尽管我不懂中文,但我能感受到剧中的情感流动。”

一位英国观众看完演出后,分享了自己的感受:“我被《牡丹亭》中的服装和布景所震撼。这些精美的设计不仅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也为整个故事增添了一种神秘感。我觉得这部剧不仅仅是一场视觉盛宴,更是一次心灵之旅。”

《牡丹亭》在海外的成功演出不仅展示了中国文化的魅力,也促进了中外文化的交流。许多外国观众通过这部作品对中国的历史、文化和艺术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对美好情感的追求跨越了地域界限,触动了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证明了优秀艺术作品具有普遍和永恒的价值。

图片

作为研究对象的

《牡丹亭》

在现代改编出现前,《牡丹亭》在外国人眼中是一部杰出的中国古代文学作品,比起在其中寻找审美感动,学者们更喜欢将它当成一个研究中国社会变迁和文化传统的窗口。

在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随着西方对中国文化的兴趣日益增长,一些早期的汉学家开始研究和翻译中国古典文学作品。法国汉学家儒莲(Stanislas Julien)是最早将《牡丹亭》译介给西方读者的人之一。他在1834年出版的《中国戏曲选》中首次介绍了这部作品,但当时并未引起广泛关注。尽管他的翻译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却为后来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图片

英国汉学家翟理斯(Herbert A. Giles)在其著作《中国文学史》中也提到了汤显祖及其作品。他指出,《牡丹亭》不仅是一部爱情剧,还反映了明代社会的风貌和文化特点。翟理斯的介绍使更多西方学者开始关注这部作品,并逐渐将其纳入学术研究的范畴。

进入20世纪中叶,随着汉学研究的深入,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系统地研究《牡丹亭》。美国汉学家西里尔·白芝(Cyril Birch)是让更多普通人了解《牡丹亭》的重要人物之一,他说:“《牡丹亭》展示了明朝时期人们对于爱情和社会规范之间冲突的看法。”他认为,这部作品呈现了人物内心世界的复杂性以及他们如何勇敢地追求个人幸福。

图片

《牡丹亭》的白芝译本

从1960年到2001年,白芝先后翻译了许多中国古典戏曲,包括《桃花扇》《牡丹亭》《明代精英戏曲选》《娇红记》,并经常通过恰如其分的注释传递中国文化中的典故、意象和双关,还凭借富有诗意的文笔再现了诸多唱词。

《牡丹亭》的白芝译本兼顾文本阅读和舞台演出效果,在诸多戏曲译本中尤为受欢迎。在上个世纪,依据该译本上演的歌剧版《牡丹亭》,曾在伦敦、巴黎、罗马等全球多地掀起了一股“牡丹热”,成为“二十世纪最为伟大的文化盛事之一”。

另一位重要的汉学家是梅维恒(Victor H. Mair),他在其文章中提到,《牡丹亭》不仅反映了明代的社会风貌,还揭示了当时女性地位的变化。他认为杜丽娘这一角色体现了对传统礼教的挑战,她的觉醒和反抗象征着一种新的女性意识。

图片

进入21世纪,随着跨文化交流的加深和全球化的推进,对汤显祖及其作品《牡丹亭》的看法也在不断演变。早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文本分析和历史背景上,而现代学者们不仅从文学角度进行分析,还结合了戏剧、音乐、舞蹈等多个领域的知识,提供了更为全面的解读,文化比较研究、性别与女性主义视角、戏剧与表演研究还有各种跨学科研究……

对《牡丹亭》的解读不再局限于文学领域,而是扩展到了哲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多个学科。这些新的研究视角不仅丰富了对《牡丹亭》的理解,也推动了中国古典文学在国际上的传播和接受,使其成为连接过去与现在、东方与西方的文化桥梁。

图片

打破壁垒,

重归大众娱乐

早期的汉学家主要关注《牡丹亭》的文本价值,而现代学者则更加重视其在舞台上的呈现,关注它与其他文化共有的精神主旨和情感表达,关注《牡丹亭》在不同历史时期的传承和发展,包括在现当代的发展。

这与国内大众对《牡丹亭》的态度转变如出一辙——白先勇的青春版《牡丹亭》,是《牡丹亭》这个传统文本在现当代重新回归大众娱乐的尝试,打破时空的壁垒,不拘泥于对原著一板一眼的再现,而是综合考虑其情感内核的当代共鸣,寻找对年轻一代观众有吸引力的表现方式。

图片

包括实景沉浸式戏剧在内的

很多新鲜的表演形式出现

老一辈的表演艺术家、对昆曲产生兴趣的新生代、原本钻在旧纸堆里的学者们被新的形式“拽”到了一起,开始探讨和实践有生命力的中国传统艺术推广。在这二十年里,还有许许多多如《牡丹亭》一样的经典文本,正走在丽娘的“回魂”路上。